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

时间:2022-08-14 11:00:03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社会管理”一词更替为“社会治理”,说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观念上的重要转变,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未来趋势,希望大家喜欢。

  一、社区党建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

  党在基层社区的组织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伴随着新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循序渐进,从初步实施到成熟完善,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基层社区治理曾遭遇的困境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很重视社会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在各地居委会、村委会建立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党建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展现高速发展及增长趋势,同时社会形态、社区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分配、社会生活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和更新。1986年起“社区”的概念植入中国社会基层,由居委会党建逐渐转为社区党建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推进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大变局中,人们居住地从熟人社区过渡到陌生人社区,社会生活场景时空的转换带来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义。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单位人”更多地演变为“社区人”。国家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很大提升,而社会变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涌现各种社会问题,当原有的单位社会渐而退出时,新的社会组织体系尚未健全,基层社区不可避免地出现涣散状态,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对基层治理提出了现实挑战。同时基层社会出现的去政治化现象也带来负面影响,基层社会正在从“延安体系”下“团结的基层”转变为市场体系下“松散的基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在基层社区中党的形象虚化,党的领导作用弱化,党的声音边缘化。基层党组织的弱化、基层民主的失序、人民的主体作用发挥难等因素都成为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的阻碍。

  (二)夯实新时代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适应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党在社会基层的领导作用,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其中指出要加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包括社区在内的基层各领域党建工作提出指导和要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10年4月5日,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党中央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初创基层党建引领社区共驻共建的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社会管理”一词更替为“社会治理”,说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观念上的重要转变,提出要积极适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现实情况的变化,在健全基层党组织架构体系的同时,与以往侧重行政式社会管理的手段相比,更加强调激活“人民社会”的潜力,更加强调开放包容的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合作治理。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推进社区党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要求,推进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服务群众的最前线是社区,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基层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精准精细服务。在2020年湖北武汉及全国的抗疫战斗中,充分彰显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这场伟大抗疫战的决定性成果。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工作重要、基础性组成部分,在社会基层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增强党的凝聚力,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基层善治,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及探索创新

  (一)全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概述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创立的“枫桥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治理的范本,全国闻名及影响至今。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的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形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矛盾调解和服务群众的经验做法,以党的领导带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在全国产生了基层党建示范效应,毛泽东同志曾对“枫桥经验”给予肯定性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广好“枫桥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路径,通过地方政府推进、职能部门指导、街道社区主导,在社区治理中总结出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上海市委重视基层社区党建引领,发挥社区党委对区域化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融合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强化治理重心下移社区,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社区骨干、严格考评制度从而加强队伍建设,对1万多个社区基层党建服务站加强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杭州市推行社区党组织有效联结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委员会及兼任社区党委委员的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武汉市实践“红色引擎工程”,为社区减负,聚焦物业服务,将物业赋予政治引领功能,打造成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党的红色工作队。

  同时,学术界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及参与同样是个有益的探索和补充。近年来高等学府及社科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展开对各地社区实证研究,提出了适应不同特征的社区治理方案,并将基层治理过程提炼为新的理论依据。例如北京的大栅栏是典型的老旧街区,9个社区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印迹,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从2014年起深入调研,根据大栅栏社区存在的公共环境破旧、脏乱差、居住拥挤、水管等硬件设施老化,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邻里关系紧张等状况,在市区街道工委、社区两委的支持下,对社区实施公益微创投项目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落成和组织培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在社区开展“我们共有一个家”等主题项目运作,营造社区共建氛围;孵化平台则是整合社会资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对社区进行自组织培育,既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和谐邻里,又推进了社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二)案例分析:武汉社区党建概况及成效

  武汉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强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红色引擎工程”,以红色引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社区治理水平和成效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特别是在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在党中央、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领导为指引,在全市社区疫情严防严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建英勇的抗疫长城。

  1. “红色引擎工程”推进创新社区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既面对新机遇,更面对比以往更多的新挑战,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城市工作占据重要位置。当今城市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都在呈现较大转变和复杂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武汉市委于2017年在全市开启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以“八个红色”系列为主题内容开拓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红色引擎工程”落实的重要环节在基层社区,“红色引领”充分发挥了社区“大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服务功能,通过取消目标责任书、评比活动等过多的行政事务为社区减负,让社区党组织、社区干部更专注于为居民群众服务;

  “红色物业”聚焦群众关注的物业服务问题,通过对武汉市社区调查分类、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吸纳党员大学生进入社区物业、托管老旧社区等举措,推动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的“三方联动”,带动全市1700家物业企业投身红色物业建设,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心中最期盼的物业突出问题,打造为居民群众高质量服务的红色物业队伍;将政治思想过硬、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选拔为社区书记,加强对这些社区“红色头雁”的工作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近年已实行对满足年限及考核条件的社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岗位措施;让社区党员干部通过政治锻造成为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细胞”;建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及惠民服务的“红色阵地”;将社会主义的“红色文化”基因融入群众广泛的文化生活;“红色旋风”推动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针对群众反映的最突出问题加以整治和解决;“红色基金”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专项活动和惠民的资金保障。

  2. 社区党建成效显著。武汉“红色引擎工程”推进实施几年来,不断完善工作规范及长效机制,特别是形成以党建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的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实现推进基层政权建设,换届选举优秀人才进入社区“两委”,开展智慧及网格化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等创新机制。2017年,全市选推274个社区,在协商民主、“三社联动”“三方联动”、智慧社区、社区文化营造等方面开展社区治理创新示范创建,66个社区命名为“三项联创”示范社区。中宣部、民政部向全国推广“武汉模式”“武汉经验”,并多次联合在武汉组织全国社区工作培训班。“武汉模式”是在“红色引擎工程”的基础上,以“1314”体系细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方法。“1314”治理模式经过广泛社区实践加以提炼集成典型样本,实际操作性强,效果显著。例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是武汉老工业棚户区改造的公租房小区,依托社区大党委为核心领导,有效联接居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团队实行开放合作的社区治理模式,促进社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居民参与自治、改善人居环境等,营造“幸福社区”。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市青和居社区,对社区以党建引领促进群众自治等工作给予肯定;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是“城中村”改造社区,通过织密社区党组织的“网”,开展民主议事,社区干部深入群众,落实惠民利民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措施,让曾经的“泥腿子”变成新时代文明向上的“城市人”。这些党建典型社区形成示范效应,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带动武汉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3.武汉社区抗疫经验提示。2020年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奋勇战斗,取得了湖北武汉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决定性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的精神体现,是亿万人民团结一致的爱国情怀体现。曾经为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及武汉人民,经历了城市发展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难忘历程。武汉社区在面临疫情初期的危急时刻、中后期疫情防控工作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为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做到关键性保障,抗疫阻击战再次充分证明党领导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是根本保证。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统筹部署不同阶段抗疫防控工作。党中央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汇集各方力量支援相助,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坚强保证。

  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多年来武汉基层社区加强覆盖党组织的工作已形成广泛基础,“红色引擎工程”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党建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全员下沉社区,充分发挥带领示范作用,与社区党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抗疫。

  三是党的领导形成强大凝聚力。党的领导是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党中央的正确果断领导激发武汉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团结抗疫力量。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武汉人民参与抗疫的力量和智慧,英勇的抗疫战斗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刻体现。

  四是展示英雄城市的精神特质。武汉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文化名城,其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已融入武汉人民的血液,敢于在艰难险阻中勇往向前,在党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共同前进。

  三、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通过广泛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要看到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形成这些问题现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推进社区治理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

  (一)思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

  中国共产党将作风建设放在党建的重要位置,基层群众看党风、政风就是看身边的党员干部,有些社区书记、党员的工作作风、方式方法让群众不满意。如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存在着不作为、懒作为现象,平时很少到所辖小区实地了解管理及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有些社区工作者对居民群众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能推脱就推脱;有些社区干部工作态度粗暴,觉得居民问题太多,解答很不耐烦,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与居民发生争吵,说话粗鲁,挖苦讽刺居民,激化矛盾;有的社区过于看重形式,而不是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好实事,工作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据有的居民反映,当有上级部门视察或相关部门检查物业服务等工作时,社区为应对检查在各小区张贴宣传横幅、宣传板等,群众认为其“装样子”“作假”。这些作风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一些地方的社区党委没有重视加强党支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风建设,导致在思想上脱离群众,工作中必然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样的社区党员干部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

  (二)“红色阵地”建设存在不足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主阵地,有的社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服务载体的运作创新力度不够,在打造党建引领和服务引领方面的硬件及软件还有欠缺,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发挥党建作用有限。一般来说,社区是由多个小区组成的,小区党支部是嵌入社区社会力量之中的党组织[7],是党在基层的组织末梢,建强党的红色阵地需要广大党员参与建设,作为居民一分子的小区党支部成员既与本小区居民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也更了解本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有的社区没有将辖区居民中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建立小区党支部,不仅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呈现弱化趋势,而且小区党支部、党员的政治和公信力优势在小区建设中难发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小区党支部建设及缺乏规范有序建设机制。一些社区对所辖的各小区不注重运用“党建+”线上线下的“红色阵地”建设,即便有不少场地,为达到经济效益,多用于出租收费,而较少用于在居民群众中进行组织党建宣传、党建活动,引领群众、发动群众的效能明显降低。

  (三)物业服务工作还存在短板

  服务引领是社区党建主要工作之一,有些社区党员干部受自身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所限,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出现不细致和偏差,工作不能做到精准精细、人性化服务。物业服务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当前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设卡收费,账目不明是物业管理中的常见弊病,此类问题在新建商品房小区及老旧小区均有所体现。为获取经济效益,物业管理方利用小区公共用地改成大量停车位收费、公共场所张贴各类广告牌收费等,但却从未向小区广大业主公布收费账目,所获取的可观收益也并未用于改善小区基础设施、环境,引发居民不满。物业企业收费多,但服务质量低,公共区域占道严重挤压小区环境的舒适度,有些小区脏乱差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导致小区居民意见很大,甚至采取不交物业费为对抗手段,居民群众与物业矛盾加剧。有些社区党委没有重视物业服务问题对居民切身利益的损害,对物业企业或物业管理承包从业者未有效实施引导和监督,导致居民群众质疑社区管理缺失。在实施《物业法》以来,现实中物业管理依然问题很多,这也暴露出监督物业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同时也表明党的领导还没有广泛地在业委会加以延伸,代表着居民利益的业委会作为自治组织作用体现也不明显。

  (四)居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薄弱

  社区是区域内广大居民的自治组织,居民群众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当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表现为:一是社区党组织引领不够。有的社区没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不充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较弱,在物业矛盾、拆迁改造、有机更新等基层痛点难点问题上功能发挥不力[8]。从而形成居民对这些社区党委工作的认同感不高。二是居民群众参与意识不强。西方学者曾对社区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社区感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现实情况是有些居民观念里依然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工作者单方面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社区感较低,以“局外人”的角色加以自我认定,没有形成社区利益共同体意识。三是基层民主活跃度低。目前在社区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程度还不高,看民情、听民意的渠道畅通有限,居民群众直接参与治理环节受阻,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就会出现消退,究其原因在于基层民主建设管道的制度机制需要改进,用人民群众的民意消解科层制的僵化,防止垄断行政权力的专业官僚脱离社会生活。

  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实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国际、国内深刻复杂变化提出的新时代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社区工作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言行代表着党在基层的形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建引领下全面统筹布署,建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促进各方主体联合共治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党的领导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其政治属性,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将基层党建紧密联系中心工作,创新社区治理。

  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常态化,做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维护”。

  2.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社区党员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要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通过党建引领服务居民群众,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发挥社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党组织书记要选优配强,社区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要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广泛组织开展党的各项主题活动,建设“党建工作云”平台,做到联系服务群众经常化,民生问题不是小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员干部要积极在线上线下、在网格向居民群众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居民群众真诚交心谈心,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二)服务引领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提升服务功能,加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还存在的弱项和空白点,根据不同社区特色增设符合社区群众需求的服务内容,如有场地优势的社区可增设便民服务厅、健康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等;运用科技手段,加快政务服务智能化,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建设“社区服务云”模式,形成社区资源、信息共享,将社区党建、政务、服务综合在一个平台上,对群众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及时跟进追踪,推进社区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其次要提升服务能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窗口,需整体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和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培训,对社区年轻工作者做好传、帮、带;设立若干名工作指导员,让社区所辖各领域、各单位的优秀党委负责人、工作人员进入社区担任兼职指导员,给予社区工作具体指导建议;增加各社区之间的参观学习交流,通过示范型社区传授经验,营造向优秀社区学习、互学互帮的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理念及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基层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物业服务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矛盾聚焦点,社区党委要发挥党在物业企业和小区治理的引领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1. 建强党建联动机制。社区“两委”成员和物业项目负责人加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对物业企业的覆盖;社区党委与辖区物业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如定期召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加强物业企业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为居民群众服务意识;联合在社区打造“红色阵地”,推广“红色文化”,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红色文化生活,营造居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2. 建强服务联动机制。开展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的“三方联动”机制,社区与物业企业、业委会经常性举行服务联席会议,合力解决物业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解好矛盾纠纷;鼓励物业企业托管老旧住宅小区,提供优质低价的物业服务,对辖区相邻老旧小区提供帮扶式物业服务项目;选聘党员大学生充实物业服务队伍;开发信息、智能的物业管理方式,联合党群服务中心共建服务体系,为业主提供现代化便捷物业服务,努力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3. 建强社区治理联动机制。联合组建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站)在社区开展公益性活动,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维护维修及便民服务,对小区有生活困难的居民、孤寡老人等给予扶贫济困和居家养老的帮扶工作,营造幸福和谐社区氛围。

  (三)完善统筹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础是社区治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政治、组织、能力、机制引领作用,树立社区全周期管理意识、建立社区“全周期管理”体系,解决薄弱环节和短板,走创新社区治理之路。

  1. 建立社区“全周期管理”体系。社区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基础子系统,要直接纳入城市垂直管辖范围,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将“全周期管理”理念和体系植入社区运行的“微脑”枢纽,管理细化分配到具体负责人,通过收集动态信息、及时研判预警、实施应对方案、总结经验标准,形成分环节分步骤进行的社区动态及闭环式管理,将存在的隐患和痛点在社区这个“神经末梢”上及时得到有效治理。

  2. 提升社区治理机制水平。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循环,不仅需要社区党组织及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居民群众的参与,在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上体现出民主协商的职能[12],要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党建引领做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畅通人民群众社区治理民主参与权力渠道,增强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教育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多个环节,共同建设社区家园;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水平,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卫生健康、环保节能、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行为准则。

  3. 实现各类资源下沉社区。社区党组织与所辖各领域、各单位的党组织要进行有效联结,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当面对基层社会突发“黑天鹅”紧急事件(如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能迅速联动组织起来采取措施应对解决;落实老旧社区改造、基础医疗进社区、社区居家养老等惠民工程。

  4. 增强社区智能化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穿针引线”式联结服务群众的载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赋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以现代化智能,将“社区治理”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提高治理和服务双效能。

  5. 建立党员干部队伍培养考核机制。精减社区过多的行政事务,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考评制度,对那些急群众之所急,真诚为群众服务的优秀社区党员干部要给予提高薪酬等奖励,对社区工作懈怠的人员则要给予适当处罚,做到优胜劣汰,让群众参与考评工作,公示考评过程和结果,真正做到人民群众是出题人,社区党员干部是答题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满不满意由人民群众说了算。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2

  区委:

  为贯彻落实×月×日×调研各街道办事处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先后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听取了各单位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本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指导思想,对“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街道职能“虚”、职能“偏”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街道与职能部门条块关系不顺、职能定位不准、权责利不匹配、经济指标任务较重、内设机构过多过细、工作重心不聚焦。当前,各级要求工作留痕、活动有印,这虽然强化了落实力度,却使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导致工作负担沉重。例如街道在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和环境污染等“硬骨头”时,既没有执法权,又无法有效调度各执法部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二是各类社区组织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待建立。主要表现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等社区组织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委会负担较重,角色定位不清,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社会组织处于培育阶段,有资格证书的社工数量较少,目前实行政府购买的机制还没有进入实施,受资金的制约,社会组织承载力普遍较弱等。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导致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据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80~90%精力用于应付上级要求的各种行政性事务、检查评比、会议台账、超出权限的证明等,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三是社区服务供给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供给目前还是主要由政府提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度还不高,供给主体比较单一;社区服务主要以公共政务类服务为主,在志愿者和便民利民服务上还不够完善;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上虽然开创了“互联网+”“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等方式,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目前我区打造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窗式”受理,但仍有多个部门的信息壁垒没有打通,部分业务还无法通过平台直接办理。

  二、下一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的思考

  (一)着力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强化政治力。一是深入推进创新理论武装工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抓深化,往深里学,真正学透弄懂;抓消化,往心里学,真正融会贯通;抓转化,往实里学,真正会用做实。突出抓好党组织书记“关键少数”和青年党员干部的学习,示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出优异的工作成绩。二是不断强化党章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必修课,突出抓好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通过日常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营造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践行党章、捍卫党章的浓厚氛围。上半年,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宪法和党章知识测试竞赛活动。三是强化党性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聚焦民生关切,聚力精准脱贫,切实解决好弱势群体、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结合“结亲连心”联系群众优化提升工作,解决好联系户特别是精准扶贫户的需求诉求。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分析机制,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帮助解除思想困惑、理顺思想情结、激发工作热情。

  (二)着力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完善社区共治体系。一是深入推进党建创新提升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筑牢组织引领的思想基础。紧密结合“家风”建设,开展ד七个一”主题活动。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对“单位有精神、党员有格言、党建创品牌”工作进行对标改进,高标准提升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层次和质量,推进党建品牌向党建名牌迈进。年内,评选出三个“机关党建名牌”。二是深化网格党建,探索“多网合一”。目前,已将××路街道做为试点,探索将区级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网格,同步成立网格党支部,由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服务居民等基层各项工作。深化“支部优秀工作法”创建活动,宣传一批优秀案例,引导基层组织积极探索实践富有特色的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活力。制发《关于加强全办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政治思想、班子队伍、作风纪律、反腐倡廉、阵地建设、创建活动、特色创新、发挥作用、档案资料等方面提出标准化建设要求,促进机关和社区的党组织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过硬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四是构建党建引领下社区民主协商和决策机制。积极探索实施街道“三征三议三公开”工作法(即区域化党建重要事项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征求意见,经街道党工委提议、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决议,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向社区、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公开),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推动社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平安共创。

  (二)着力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增进群众获得感。一是推进“智慧化社区”建设,实现“一门不用进,服务全完成”。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一窗式”综合受理和“应办尽办”;以××路街道为试点,进行“信息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索。二是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形成“15分钟居民生活圈”。由相关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牵头,推动已定的9个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裁缝修补、亲子早教等社区服务,让居民充分享受到社区的便利。三是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三社联动”工作。尽快研究出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细则》,探索形成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机制;在社区引入社会组织的同时,同步推动成立社会组织党支部。

  (三)着力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激发社区活力。一是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将社区“两委”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建立管理考核办法,合理设定薪酬体系;结合软弱涣散和后进社区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二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结合上级要求,拟对社区网格长等从事党建工作、未纳入社区工作者序列的兼职居民党员、志愿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落实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职业津贴;对新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放不低于3000元的达标创建及办公经费。三是强化阵地保障。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居民最大化”的原则,规范提升××社区、××社区等×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阵地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探索新时代党建阵地建设的新路子,根据机关和社区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对原有党建阵地进行更新升级规范提升。在年度党建考核中加大党建阵地建设工作的分值权重,形成鲜明导向。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综合运用《××日报》《××要闻》、××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对正面典型、正面案例进行宣传,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做到见贤思齐、常照常新,以强化党性修养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五)着力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筑牢廉政防线。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执纪监督责任。配合纪检办着力构建“定责、履责、考责、问责”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落实完善廉政谈话制度,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格做好违纪党员处理工作。二是建立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刻汲取我办近几年违纪违规事件沉痛教训,加强纪律教育,强化规矩意识,把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治,对照“六查六看”组织党员干部“自我画像、相互画像、开门画像”,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等问题,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3

  作为“xx经验”的发源地,xx镇积极培育、推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平安建设、推动民生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实现了治理重心向村居转移,向社会需求、民生诉求转移,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管用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子,赋予了“xx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党建引领,激发活力

  xx镇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把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政治方向,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组织信息与党组织信息同步采集备案、社会组织成立与党建工作指导员派联同步落实、社会组织星级评定与党建评估同步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活动与公益服务项目同步融合,做到“社会组织孵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同时,建立“一名党员、双重身份、两个家园”的配套管理措施,促使社会组织会员亮身份、强服务、起作用。

  目前,xx镇已建社会组织党支部6个,成立联合党支部3个,组建功能型党支部47个,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49名,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100%覆盖。

  完善政策,规范发展

  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基层治理创新推动新时代“xx经验”发展的实施意见》、《xx镇社会组织发展三年规划(xx-xx)》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人才培育、服务购买、资金奖励等多条培育路径,xx年针对性推出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服务、惠民服务热线等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实施细则》,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能力评估体系,推进诚信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

  同时,xx镇探索建立社区社会星级评价体系,以党建为引领,集合自身活跃度、社会反响度、基层治理参与度、管理规范度等要素,通过综合赋分对社会组织进行星级评定,建立激励退出机制,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明确重点,扶持培育

  xx镇建立了面积超1200平米的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成立总计100余万元“红枫平安”“富悦xx”等专项扶持基金,开展镇公益创投项目,重点培育为特定群体服务和为平安xx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招募专业人才,加大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人的培训力度,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力推动了调解志愿者协会、红枫义警、义工协会、娟子工作室等一批成长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同时,推动社会组织触角向基层延伸,实行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率先推行“5+X”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即引导各村成立乡贤参事类、平安巡防类、乡风文明类、580志愿服务类、邻里纠纷调解类五大类基础型村级社会组织,还根据实际建立个性化组织,如新居民先锋队、文艺表演队等。xx镇每年召开全镇社会组织发展大会,表彰优秀社会组织及工作人员,激发社会组织发展热情,目前,xx镇社会组织门类齐全,功能多样,初具规模。

  多样服务,有序参与

  xx镇社会组织带着情怀和温暖,参与了群众矛盾化解、助推了经济发展,推进村风乡风文明,弘扬了xx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社会组织成为了推动发展的“助推器”。在镇乡贤理事会的牵头下,仅引进的各类项目达7个,投资额达30.5亿元。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

  社会组织成为文明乡村建设的“践行者”。乡风文明理事会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村民纷纷感慨:理事会一理事,(宴席)桌数少了,礼金轻了,风气好了。

  在便民惠民服务中

  社会组织成为了弱势群体的“贴心人”,如xx镇义工协会设立的24小时惠民服务热线,为重度残疾、60岁以上失智老人、70岁以上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一键呼叫服务,30分钟内响应,当天上门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1376人次。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

  社会组织成了群众的“老娘舅”。镇心理关爱协会、老杨调解工作室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矛盾调处,xx年帮扶社区矫正人员156余人次,参与信访化解、调解纠纷129起,成功率达98%。

  在平安综治中

  社会组织还是平安创建的“排头兵”,红枫义警发挥群众力量推动巡防常态化,截至目前已参与开展各类巡逻、安保工作5000余人次,成为基层平安综治工作的有生力量。

  xx的实践,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如果说政府的治理是从上而下纵向到底的经线,那么社会组织就是自下而上横向到边的纬线,经纬交错就织成了牢不可破的乡村治理网络,使我们的乡村治理变一元治理为多元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党建主体沙龙活动安排在我社区,充分体现市委组织部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认可,我们倍感自豪。按照活动安排,首先由我汇报×区经验做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着力以党建高质量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特别是xx年以来,××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抓好赋能、推动下沉、提质增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为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好的做法:

  一、全面赋能,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坚持“大治理”理念,以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为目标,通过系统赋能、街道赋能、智慧赋能来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治理指挥体系。

  一是系统赋能破解压力传导“上热下冷”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纵向上,建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横向上,推动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联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齐头并进,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生动的“×实践”回应百姓期盼。

  二是街道赋能破解基层工作“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持续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对街道赋权赋能,将重大决策、综合执法、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征求意见权、征得同意权、考核督办权等下放给街道,实现街道职权对等、财权事权匹配,推动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上来。

  三是智慧赋能破解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让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运用社区智能化平台、论坛、微博、微信等,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深化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物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二、力量下沉,营造安心舒适公共环境

  通过组织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环境。

  一是推动组织下沉,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针对物业管理薄弱、公共活动空间小、环境脏乱差、停车难、收费难等物业难题,××区坚持问题导向,把有效破解物业问题作为检验各党工委(党组)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通过破解物业问题这个“小切口”来推动社会治理的“大变化”。推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培育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以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为抓手,通过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抓好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锻造成最接“地气”的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把活动开展到居民家门口。强化、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持续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推动区直机关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各领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通过走访连心一批小区居民、签订一份共建协议、办好一个惠民项目、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持续深化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把道德银行覆盖范围拓展到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引导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

  三是推动服务下沉,把关爱送到居民家门口。针对社区服务内容单一、阵地不达标的问题,×区将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列为民心工程,通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沉资源、强党建、聚民心”的目标。将×个党群服务设施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工作部署,压茬推进;突出做好×精神和ד一五”首创精神传承和发扬,深入挖掘社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内涵,提炼社区公共精神,实现“一社区一主题一特色”,让社区有颜值,更有气质;探索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养老等全方位持续性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越过越暖心,切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

  三、提质增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切实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

  一是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通过工作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细化到载体、措施,量化到单位和人。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注重挖掘、总结不同类型社区的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并进行推广宣传,同步依托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全媒体手段加强引导带动。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条措施》要求,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所在单位年度党建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工作指示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全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5

  一、背景

  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有的社区党委与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联系紧密,但是把各项活动甚至部分行政性工作交给社工来做,留给社工自主的空间较少;另一种则相反,社区党委与社工联系比较疏远,社工完全按照自主意愿进行服务,没有紧跟社区党委的引领,呈现割裂的状态。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在社会治理新形势下,社区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社工是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社区党委如何带动社工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是当下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尼尔・瑞克曼(美)提出,促成主体之间的合作有三个核心要素:贡献、亲密、愿景。参考合作理论,本文基于xx省xx市xx区的实践经验,参考合作治理的基本理念,围绕“愿景、贡献、亲密”三大维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党委引领社工“三元合作治理模式”,回应“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精神。

  二、“三元合作治理模式”

  (一)第一元:愿景——“共同价值塑造”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对于社区治理未来发展达成一致的目标和方向,有共同的愿景,这是合作的前置条件。通过共同价值塑造机制,在“为什么治理、如何治理、治理成怎样”三个方面达致共识即可得到共同的愿景。

  1.明确为什么治理:以“让社区更好”为内核动力

  社区党委和社工都需要有“一切为了社区的更好发展,为了居民的福祉”的内在动力,俗称的“有心人”,真心渴望社区变得更好,而不是为了政绩为了形式等外在东西,这是驱使参与者真正投入到基层治理的内核动力。如果只有一方“有心”,那么二者是无法真正取得共识的,共同愿景也无从谈起。

  2.明确如何治理:以“政策理念”为指导思想

  有了为社区为居民好的内在动力外,但对于“为社区好”具体如何理解,治理应该往什么方向走,这些都需要对政策法规有明晰的理解,需要对国家治理方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社区党委对治理方向有更高的“政治优势”,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更大的“信息优势”。社工则对政策落地过程中居民的信息反馈有着更直接的“第一手接触”。双方都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和想法,但最为共同的点在于,双方均以国家相关政策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

  3.明确治理成怎样:通过深度沟通“共绘蓝图”

  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社区党委和社工通过多番沟通和思想碰撞,最终结合双方的经验和智慧,讨论出初步的发展方向,并形成蓝图雏形付诸实践。

  (二)第二元:贡献——“核心能力”发挥机制

  在引领和合作的过程中,社区党委既需要发挥自身的贡献,也需要发掘和肯定社工的贡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是顺利合作的关键因素。

  1.提升能力:引领有底气

  社区党委具有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在基层治理中作用更显突出,其自身治理意识和能力对社区治理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如果社区党委自身对于社区治理的概念知识和意识不足,那么就无法站在整个社区发展的层面来对其他主体进行治理统筹引领,也无法在行动过程中提出意见和提供支持。

  (1)提升自身治理意识

  社区党委自身具备良好的治理意识是引领社工参与治理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治理意识有助于党委把握社区治理的核心方向,有效发挥“领导”功能。

  (2)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在基层治理中,面对的难题很多,如何动员参与?如何民主协商?如何化解冲突?跟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社区治理有着更多的新鲜知识和技术,提升了自身能力后,对于治理的整体推动和对其他主体参与的引领能更有力。

  (3)具备勇于创新精神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治理模式,面临的创新转变必然很多,因此,社区党委除了对治理由较为深刻的认识,还需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勇于突破固有的社区发展思考和模式。

  2.找准定位:引领有方向

  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党委是领导角色,社工是协同角色,这是前期和基础。社区党委和社工各有其特点和优势,需要认清并找准彼此定位。

  (1)认准自身的优势和能力

  社区党委主要优势包括: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社区党委发挥的主要功能包括:领导统筹功能;服务保障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多元主体联动功能。

  (2)了解社工的优势和能力

  首先尊重社工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的位置,明白社工在参与基层治理中有其价值和功能的发挥,而不是把社工当做社区人员配置之外的额外劳动力。其次,充分了解社工的优势和价值所在。社工有其专业价值观和工作方法,社工在与居民的接触及关系建立、发动参与、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有着专业优势,符合“自下而上”和“公众参与”的治理理念。此外,在“民主协商”方面,社工也因为其价值中立的特点以及议事协商专业手法而可以发挥较大的功能。

  总的来说,社工发挥的主要功能包括:活化社区资源;化解社区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推动基层参与等。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阐述社区党委与社会工作者的彼此角色定位。

  案例:B小区的矛盾化解

  基本情况:新建小区,九成外来人口,年轻核心家庭为主,邻里关系疏离,居民与物业矛盾冲突多。由于原规划的垃圾房位置不合理,导致无法使用,物业公司在某一栋楼下空地作为垃圾中转站,引发该楼栋居民的激烈抗议,引起居民与物业之间的冲突。

  在该社区问题的处理中,社区党委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社区党委(核心领导,统筹指挥):分析研判事件,统筹把握方向,联动物业、开发商、职能部门参与;主导协调会,引导各方协商与平衡利益;督促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制定计划及落实选取的方案;监督执行情况,最终顺利化解冲突,平息民怨。

  驻点社会工作者(协同作用,柔性服务):(事件中)收集居民的心声意见;协助疏导情绪;积极配合协调行动;挖掘和培育正能量居民骨干;(后续)整合资源开展邻里关系深化服务;搭建议事协商平台,促进居民和物业沟通,提前预防冲突恶化;总结经验,研发手法技术运用到其他新小区。

  透过该案例可以看到,社区党委和社会工作者的定位和角色是很清晰的,他们各自侧重的方面不同,但又能相互补位,无缝衔接,令到治理的合力大于1+1。

  3.适时介入:引领有力量

  上述体现了社区党委的整体性角色定位,除此之外,在更为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社区党委懂得在关键位置分阶、适时地介入。

  (1)初始阶段,把握方向

  社区党委在行动初始阶段,要充分发挥核心引领、统筹指挥的作用。

  第一,为治理项目“定调”

  社区党委需要基于对社区的了解和对于政策精神的理解,结合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提出治理行动期待和需求,确立基本方向,为行动计划“定调”。

  第二,共创治理项目方案

  定方向后,社区党委还需要与社工针对行动方案和策略进行共同的讨论和商议,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共同形成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这是双方共建的过程。

  (2)执行阶段,及时支援

  在过程阶段,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服务保障、整合资源、联动主体的作用。社区党委和治理行动过程的参与及支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挥关系熟络优势,动员主体

  社区党委发挥对社区人群及各主体关系熟络的优势,能带动社工迅速打入居民群体或其他治理主体中,令到社工更快与治理主体建立信任关系,更好地动员参与。例如,在面对需要与小区物业合作的情况下,社工本身缺乏权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比较难单独撬动物业资源,但社区党委带着社工一起敲门物业经理的门并正式引荐,双方便能更好地建立关系,并更多概率促成合作。

  第二,挥资源丰富优势,撬动资源

  社区党委掌握着社区内最多的各类资源,尤其政府部门、党支部及大型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比社工多,也更容易撬动和引入社区,为社工对接资源,这也正是合作治理的魅力所在。

  第三,发挥政治先锋优势,化解难题

  就如上文提及的垃圾房纠纷事件,面对社区的重大矛盾问题或重大难题时,社区党委始终是主导的力量,把握关键位置和内容,同时带领社工进行协同辅助。重大社区矛盾问题需要协调多方面主体才能解决,党委具备这样的能力、权力和威信,能联动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和对话协商。

  (3)结束阶段,中肯评议

  在后期阶段,社区党委给出相应评价,肯定好的方面,也对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意见。

  (三)第三元:亲密——伙伴关系培育机制

  在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背景下,关系是影响合作的重要因素,亲密的伙伴关系能极大地促进良好的合作。

  在传统的社工服务购买状态下,社区党委和社工更多的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双方面以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状态为主。但在基层治理当中,强调的是多元共治,在管理和被管理之外,更多地呈现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培育亲密关系可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信息畅顺:多元沟通机制

  (1)“常态化与即时性”并行原则

  社区党委与社工及项目开展常态化的沟通会议,如每月联席会议等,通过常态会议沟通整体规划的工作以及相对恒常化的事务。此外,更多的是即时性的沟通,做到及时互动信息。

  (2)一对一与多对多并行原则

  一对一指的是,在专项事务中,双方各有一名核心对接人,明确事项的主要责任人,同时避免信息重复和混乱。多对多指的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由于治理工作交叉错杂,为避免造成信息多次传递和滞后,一名社工,因为涉及的工作内容不同,会与不同的社区党委成员有对接和交流。

  2.相互信任:“容错”成长机制

  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合作治理过程中,主体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让双方产生安全感和确定感,提升协作意愿,而且,信任水平越高,彼此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信任也体现在对于对方犯错后的包容,愿意相信对方能改善和进步,给空间社工成长。

  3.相互体谅:暖心关怀增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伙伴之间相互体谅和关怀是快速提升亲密关系和信任关系的重要法宝。

  三、结语

  社区党委与社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单一关系,在基层治理探索中,社区党委作为核心领导力量,透过“三元合作治理模式”,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引领社会参与”的路径,就如助推器一般,将大大提升基层多元共治的效率与效果!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6

  xx市xx区xx街道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以xx生活馆为阵地,以“红色xx”为品牌,基本形成集党员服务、社会组织及党组织培育、综合社区服务、三社联动实践、治理创新研究、服务成果展示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窗口平台,以此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带动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创新争优。

  一是阵地覆盖“双孵化”

  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xx微e站”社会组织党建孵化中心,提升打造“一厅六室”功能区,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有地办事、有人管事、有钱干事。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搭建社会组织党建交流、活动、展示的区域性服务平台,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民情E点通”、手机APP等智慧手段,实现阵地资源互通、主题党日互享、线上线下互动等形式,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组织及党组织自主发挥“双孵化”。

  二是结对指导“1+1”

  依托“xxxx”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挂包联系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工作制度,每家党组织指派1名党工委班子成员和1名两新工委成员定点联系。街道党工委每月专题研究一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每月走访社会组织党组织一次,指导参与党员固定活动日。

  紧抓xx社工学堂挂牌契机,进一步强化院校合作,邀请先进社会组织开展横向经验交流,由街道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集中轮训和座谈交流,开展常态化党建工作轮训和社会组织业务交流。xx年至今,累计开展党建业务培训6次,专题培训12次,辖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整体提升显著。

  三是资源整合“强重点”

  指导成立xx便民服务中心、联慧社区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求是书画服务社3家社会组织党支部,由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同时组建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把未成立党支部的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关系转入该支部,进行重点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目前,社会组织共有党员29名,建立党支部的有4家。

  集结优质社会组织,开展驻场式服务项目。引进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心青少年事务发展中心、联慧社区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等16家社会组织将项目落地到xx生活馆开展驻场性服务,开展场馆运营、女性健康、图书漂流、花草会友、亲子服务等常规性、常态化项目。

  每年100余家社会组织驻场xx生活馆,为居民提供为老、助残、青少年、救助帮困等服务。xx年,围绕“全人群”“全方位”“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理念,累计开展大型社区活动258场,服务周边居民总计63487人,满意度达95%以上。

  延伸触角,落地民生服务

  依托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针对民生需求最为集中的领域,对接梳理出三大类十个子项目的特色服务内容,形成常态化、主题式、交互型的服务清单,包括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托管、亲子教育等居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满足居民的共性化服务需求。

  同时,依托“xx微e站”平台整合功能,切实推动“社会组织进社区”活动落到实处,确保居民群众需求与社会组织服务之间精准匹配,结合传统节日、寒暑假、便民服务日等开展主题服务,有效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做优项目,提升治理成效

  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重点,逐步拓宽由政府提供政策、场地、设施等,与社会组织达成合作的社区公共服务领域,探索“社会组织项目化”参与社区治理,打造社区治理新样板。

  截止目前有注册类社会组织58家,备案类社会组织241家,通过“xx社创,合益联盟”培育品牌,社会组织承接项目达100余项,涉及金额208余万,极大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活力。

  “党建+品牌融合”

  发挥引领促“共识”  传承发扬“敢为天下先,甘为孺子牛”的“xx精神”,逐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生态圈,进一步发挥xx景区服务阵地作用,深化xx微e站、“xx义集”等系列品牌,同时加强区域社会组织党建力量和部门资源的整合利用,将技能培训、健康咨询、法律维权、心理辅导、创意集市等多项个性化服务延伸进e站,先后开展活动200余场,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近400人次,健康诊疗2300人次,提供救助岗位50余个,搭建起辖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相互服务交流的桥梁,进一步凝聚治理共识,激发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生命力。

  “党建+品牌融合”

  发挥引领促“共识”  依托“xx社工学堂”整合资源,联合社会组织推出“社工新励量”常态化培训机制,形成“入职有培训、培训有分层、在职有成长”的培训体系,确保社工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xx年以来参与培训社工达55人。

  培养社工领军人才,鼓励部分有学历、有能力、有干劲的社工由“岗位社工”向“项目社工”转型。新建12个社会工作室,其中“德伦工作室”由梅花碑社区书记鞠德伦领衔,与“青心青少年事务发展中心”推出“打造家门口的少年宫”项目,解决周边社区青少年四点半课后托管问题。

  “党建+品牌融合”

  发挥引领促“共识”  立足xx特色,挖掘各社区亮点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服务好民生“关键小事”,切实打通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xx社区服务中心、铃点到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为12个社区1100余名空巢独居老提供各类生活照料等便民服务,“益剪到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

  辖区8家老年食堂由“小乐胃”社会组织承接老年食堂和送餐服务,通过差异化的运营模式,打造老年食堂“零差评”口碑;

  老浙大社区引入马奶奶社会工作室、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比邻驿家”民生项目,探索以基层党组织为支撑的居民“业联体”模式,试点“微社区治理”线上平台,实现居民协商“双线互动”,有力推动民生问题去“库存”,破冰社区治理难题。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7

  xxxx街道xx小区因住户较少、物业费低,物管水平不高。今年,县慈善总会鸿雁义工大队与小区结对后,先后8次开展环境整治志愿者行动,帮助居民清理生活垃圾、整理楼道杂物,大大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得到居民的点赞。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而社会组织又是社区共治的重要力量。“社区治理要由政府‘单打独斗’的一元主体,转变为‘大家一起管’的多元主体。”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底,xx启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居民参与、推进资源链接,为社区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促进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治理水平更高。

  项目因居民需求而设,社会组织因项目需要而引进。该县邀请社区、社会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多方参加对接会,由社区提出需求清单、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清单,按照“双向选择、友好协商”的原则进行精准对接。

  爵溪街道玉泉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集中,流动人员子女较多。为此,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与该社区结对。9月18日,协会育苗宣讲团走进玉泉社区北塘民工子弟学校,举办艺术风采之“中华墨趣”。

  课堂上,宣讲团成员杨杰明老师从国画的简介、工具、特点、分类四个方面,分享、传授了国画基本知识,点燃了孩子们对国画艺术的热情。下半年以来,育苗宣讲团已在社区举办“红色经典”“非遗课堂”“戏曲入门”等6场宣讲活动,深受居民和学生的欢迎。

  据悉,xx47个社会组织已分别结对30个社区,从“自娱自乐”“小打小闹”的被动型,转变为“往中心靠”“往最好做”的主动型,将力量集中到社区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居民关注的焦点上。

  同时,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实行公开、规范、有效的跟踪管理,切实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服务质量。

  今年初,衣重生公益中心在县司法局支持下,面向全县30个社区开展“旭日东升,美好未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项目,引导社区矫正人员从事志愿服务。每次到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老人们都会紧紧握住xx的手连连道谢。作为一名曾经因醉驾而被判缓刑的矫正人员,xx饱受别人的非议,但在一次次帮助老人中,他收获了快乐和满足。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组织1108人次参与公益活动,集中教育学习1140人次,有效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修复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让他们认识自身错误的同时,更好地回归社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专业社会组织高质量地服务社区人群,也带动了社区自身孵化组织的快速成长。xx街道欢乐社区居住人口近1万,在县慈善总会手拉手义工大队的带动下,成立了社区义工队,队员由最初的七八人增加到现在的90多人。

  xx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以来,凝聚成惠泽民生的“大力量”,架起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形成了社区治理全民能参与、愿参与、齐参与、常参与的良好态势,初步实现从“社区管治”向“社区共治”的嬗变。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8

  自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全民预防新型肺炎疫情之际,疫情防控等公共危机事件对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深化党群关系、创新社会治理,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成为了社工机构特殊时期的工作重点。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xx社工”)作为一家社工机构,在国家和省市层面社会工作疫情防控指引手册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优势,在“党建引领”的工作部署下,采取多重举措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抗疫前线工作xx区党员先锋队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义无反顾地在疫情最严重之际成立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坚决走在前线,开展排查、宣传等防控工作。为了让党员先锋队在前线冲锋攻坚之际没有后顾之忧,2月4日,xx社工党支部在防控的关键时刻,成功链接社会资源,为作为党员服务阵地的xx区机关江南中街辖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杀菌消毒服务,保障区党员先锋队在使用场地开展防控培训、防护物资中转工作的卫生环境。xx社工积极联动多方力量,对社区卫生死角及人员集中场所进行分类分批次消毒灭菌。xx社工紧密配合区及街道的防控需要,将链接到的爱心企业资源及义工人力资源分类分批次投入到社区卫生死角、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服务中,降低社区居民外出的感染可能性,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服务无所不在的安心,切切实实助力政府疫情防控工作。xx区领导在视察党群服务中心面对疫情运营管理情况和使用情况时,高度赞扬了xx链接资源积极响应的社会组织行动力,切实减轻了区及街道的防控工作负担,并就防控工作如何继续加强党员+社工间的分工协作,与机构总干事展开深入的讨论。与此同时,在更早的2月3日,xx社工通过整合资源向xx区残联捐赠了一批包括口罩和额温枪在内的疫情防护用品,保障区残联在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保护好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2月5日上午,xx社工向xx区工会同样捐赠了一批防护用品。

  二、鼓励“党建引领·争当先锋”,开展各项目点专业督导支持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xx党支部与xx区妇联党支部双方本着平等协商、注重实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xx年2月确立为党支部结对共建单位。接下来xx党支部与xx区妇联党支部将继续通过关爱特殊群体活动联办、关爱社区联动、发展联促等途径,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为了进一步促进各项目点同工对党建社会工作的了解,夯实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基础,提升党建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机构党支部在抗疫期间结合各社工站具体情况先后在华乐街社工站、滨江街社工站、瑞宝街社工站、登峰街社工站、江南中街社工站及钟落潭镇社工站开展了党建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团体督导。此期督导通过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督导讲解与参与者讨论结合,问题不足剖析与典范参考借鉴结合,宏观、中观、微观视角逐层分析等形式探讨分享了何为党建社会工作、党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党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开展党建社会工作,如何落实市社协就党建社会工作提出的“双需求评估”、“菜单式对接”、“契约式合作”等相关指导。参与者普遍表示通过此期团督对党建社会工作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非党员同工普遍对督导赠送的“做像党员一样的社工”警句深受触动,表示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敢于担责、勇于担责;党员社工表示更明晰了工作中肩负的使命及义不容辞的责任,继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发动“党建引领·积极抗疫”,组织社工骨干参与专业培训为了更好地传递和响应服务购买方疫情期间的工作要求和服务需求,3月16日下午,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洪健荣总干事亲自为机构承接的瑞宝、滨江、江南中、登封、华乐、钟落潭等社工站及xx禁毒、xx精综等专项的主任、副主任和行政主任等核心层级主管团队,开展“如何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政府购买方要求开展一线抗疫服务”的主题培训,一方面向骨干团队普及讲解购买方的行政架构及职能范畴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团队向购买方汇报工作的沟通技能,为夯实项目管理成效提供强有力的行政督导支持。在培训过程中,洪总干事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还为骨干主管团队分享了他近期带领xx党支部响应党工委、妇联群团组织,发挥本土社团组织优势,积极介入的疫情期间产后妈妈及境外回国幼儿家庭等特殊隔离家庭个案的服务经验,使得社工骨干团队能够深入浅出地了解如何在疫情特殊时期评估服务风险,并及时迅速响应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手法,促使理论学习与实务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四、倡导“党建引领·舍我其谁”,发挥党员社工带头作用除了整合防疫资源,xx社工积极发挥党员社工带头作用,组织党员社工在党群服务中心值班,为场地清洁、消毒,对进出场地的党员进行体温监测,为党员先锋队派发防疫物资等,确保中心时刻保持干净卫生以及高质量运行,为党员先锋队的后勤阵地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其正常运行。xx社工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战役中,按照民政部、省市民政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工作协会编写的工作服务手册开展疫情预防服务、重点对象干预服务等工作,发动全体社工积极整合链接资源,协助区、街道等政府部门及社区做好防控工作,从2月3日起每天对社区的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减少社区疫情传染的风险,并为部分重点关注对象提供上门派送口罩和消毒液等服务。

  五、发扬“党建引领·心系民生”,介入疫情困境家庭群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戮力同心以不同方式共战疫情。对于配合抗疫需要隔离在酒店的特殊群体诸如产妇及儿童,她们的健康营养饮食、情绪疏导、心理支持及丰富隔离期生活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本土社工机构的服务优势,积极嵌入群团引领、社团支撑的服务圈中,参与对“隔离家庭”关爱服务。xx社工在抗疫期间,积极联动妇联部门为疫情特殊困境家庭提供介入服务。在服务辖区有一xx籍陈先生其妻子刚分娩,因近期疫情被隔离,市区级政府部门及街道已调动酒店、中西医、纸尿裤等资源提供了相应服务,而陈先生妻子月子餐仍以盒饭为主,营养、健康及可持续性不足问题突出,亟待解决。在xx市妇联、xx区妇联及街道的部署下,2月17日xx党支部与xx饭堂师傅一大早到达饭堂筹备“爱心月子餐”,并送到陈先生及其妻子手中。xx党支部、xx市妇联、xx区妇联及街道与陈先生及其妻子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问候了他们身体恢复情况、孩子健康状况、住宿就餐情况、家人亲朋的健康情况及其他需要协助应对方面。陈先生及其妻子表示非常感谢各级政府及xx党支部的关爱,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受到了来自异乡无微不至的关心,增强了渡过困难的信心!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境外回流国内的群体亟需关注。党支部连环发力3月对从韩国返回xx的幼儿家庭进行隔离期的关注和介入。3月14日上午,xx区妇联主席牵头部署带领,xx党员社工团队协同前往xx区某隔离酒店为一名隔离期恰逢生日的小女孩欣欣(化名)过了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生日。xx社工继介入关怀xx籍产后妈妈隔离家庭后,再次对境外回国的幼儿隔离家庭推出“连环击”关爱行动,一方面帮助幼儿欣欣稳定自回国以来受疫情隔离影响的不安情绪,另一方面为欣欣带来认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知识粮食,促使小欣欣在特殊时期更健康地适应回国的生活,帮助欣欣和其妈妈一家人更好地参与抗击疫情行动。为进一步增强回国集中隔离儿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丰富他们隔离期间生活,4月xx党支部向xx区妇联党支部捐赠了100本由xx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参与制作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趣有用的健康科普知识》知识漫画书。支部党员社工和区妇联主席亲切问候、了解了几位家长及其孩子在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食宿适应情况,最希望收到的礼物,有什么需要,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家长和小朋友表示虽然回国的机票价格较高,起初在酒店确实有些无聊,但有政府及各界爱心力量无微不至的关爱服务,感到了回家的踏实感,回国真好;现在这本漫画书就可以很好丰富接下来生活,很感激这个特殊时期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疫情渐退,xx党员社工的特殊时期关爱不停,接下来,xx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广大社群共战疫情。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9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两新”组织不断涌现,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落实好两个有效覆盖,更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组织扩覆盖是重要抓手,强化党组织领导地位是核心关键。12-2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严肃组织生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引领社会治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一、构建开放融合,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延伸服务“触角”。按照“网联万家、格中办事”的思路,以社区党总支为网格管理中心,注重社区在册党员、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五类党员作用发挥,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小组长”三级网格体系,将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单元,通过网格化管理,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找准服务群众的平台,实现了社区基层组织设置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化党组织体系的连接。党总支结合社区作为商业网点集中的特点,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重点,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成立了区域型商圈党组织——诚信商圈党支部孕育而生。并为13家个体经营户授予了“党员示范岗”的标牌,旨在亮明党员身份,促进诚信经营。

  二、加强共建联动,统筹促进区域党建大融合。

  12-2社区属于商业型社区,辖区个体工商户多,社区党总支坚持从服务群众、服务辖区单位、破解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丰富“共驻共建”内容。为全面落实师市基层党建“12345”工作思路,以区域化大党委理念,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联、共同发展”的原则,社区根据街道“3410”工作机制,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把3家驻区单位和2家共驻共建单位统一纳入联建共建机制,依托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活动,以“维稳工作连抓、民族团结联谊、宗教工作联管、阵地建设联建、宣传教育联做、区域环境联创、文化活动联兴、公益事业联办、困难群众联帮、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联推”为抓手,深入推进“大党委”的各项工作落实。通过“大党委”工作模式,共建单位从原来的单一物质资助,发展到环境共治、稳定共保、服务共兴、文明共建,达到了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社区共管。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与共建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共建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走街串巷进行文明劝导,进门入户宣讲政策,妥善协调解决居民诉求16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实现了城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互补,相互促进。

  三、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为民服务的活力。

  社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强化社区功能的整体提升,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社区以“党建+”为抓手,创立了3个党建品牌,成为社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亮点。

  一是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社区创建“党员志愿者积分银行”品牌,通过积分兑换实物,实现对志愿者的回馈嘉许,带动更多人参与社区创建优良环境、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党建带群建。社区创建“七彩讲堂”品牌,通过每月一次向居民授课,培养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安全消防知识、了解惠民政策、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丰富群团组织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便民服务。

  三是强化服务,亮明党员身份。社区创建“老姬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品牌,这是由优秀党员代表姬庆科同志发起并创立的品牌,服务队员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弱势群体进行磨刀、水电暖检修、理发等便民服务。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社区党员的风采。

  通过共建联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组织与党员的沟通联系,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居民为主体,共建单位、全体党员等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提高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新型社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优化管理的功能得到加强。融合性发展初步形成,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用更加凸显,开创了城市基层治理新局面。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0

  一、增强责任意识,落实防控措施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肃性和紧迫性,社区两委、社区干部取消休假、到岗到位。2.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社区两委及居监会成员分组对辖区内外来人员(含湖北武汉)进行排查登记,做到不漏一户一位。3.做好舆论引导,教育并告知村民所有信息以官方权威发布为准,不信谣、不传谣,未经证实不得转发假新闻、小道消息,对网络及社会舆情及时进行正面引导。4.成立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小组,及时传达防控疫情相关文件精神,保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并24小时待命。5.为充分发挥我区党员志愿者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社区党员志愿者协助社区网络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战“疫”期间基层基础管理,对辖区出租屋、商铺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摸排工作。6.对从湖北(武汉)进入本地的流动人员住宅粘贴温馨提示,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做好监督服务管理工作。7.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运用广播、微信宣传等手段,时时宣传,时刻提醒群众少出门,出门带好口罩,关闭景区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场所。

  二、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建党99周年,持续深化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强化平台驱动,依托“学习强国”开展网络自学;长效常态推进主题教育,推动政治学习入心入脑。把党建理论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理念结合起来,在党组织内和党员中营造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确立在实践中以学习创新促进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共同愿景,增强全体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组织党员对法律法规、廉政法规的学习,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基础抓起,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抓制度落实,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和学习制度,完善学习议事、决策活动等制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正常化、规范化、高效化。我社区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我社区党的建设的一项甚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结合发展形势和工作实际,社区党委依据镇党委的指示,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为切实加强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我们认真做好了党员的发展工作,一年来我们本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的原则,今年吸收4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培养13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确保党员队伍年轻化,使党的组织更具战斗力。

  四是积极抓党建管理,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干部和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了党员的政治敏感力。组织并要求社区干部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各自的岗位责任制。

  五是对新转入的离退休干部、工人、复转伍军人的党员进行分层次管理,既加强了对部分党员的教育,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是切实开展农村基层治理,规范议事会运行程序。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和本村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项,以及与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实施。认真推行公开制度,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公开的内容上,紧紧围绕党组织概况,发展党员情况,年度工作计划及进展情况村务、财务等党员群众关心的情况,确保党员群众对党务村务、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重体现了党务、村务、财务、政务、服务公开的实效性。

  三、统筹兼顾扎实完成其他事务性工作。

  一是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在辖区内大力宣传,悬挂横幅,并多次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环境卫生。社区与辖区内临街的单位、门店、住户签订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每周末组织人员集中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清运垃圾死角多处,清理垃圾180余车。通过整治,辖区内居住环境大为改观,居民反映良好,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二是积极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居委会书记高度重视,积极召开部署工作会议,选拔文化素质高、有责任心、肯吃苦、作风顽强、耐心细致、熟知调查小区的人员作为人普的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质量。第一,划分区域,责任到人。根据镇政府、派出所导出来的相关信息,进行挨家挨户认真核对,确保质量。入户核查时,对原有的基础信息进行完善更新,发现问题及时与户籍册进行核对,借助人普工作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常住人口、外来人口等的分布情况,有效保证了户口整顿的数据质量,夯实了普查区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第二,错时工作,深入排查。结合实际情况,加班加点,错时入户,以调查小区为单位开展入户走访,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核查。多数村民白天不在家,调查员利用早晨、中午和晚上三个群众在家率较高的时间段,上门入户开展信息调查登记工作,切实做到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确保调查工作既好又快。重点查清人口中重户重口、人户分离和户口待定人员、因参军(死亡)等原因应销未销户口人员以及未登记的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注意发现和登记项目差错,并及时予以纠正。

  三是以关注服务民生为根本宗旨,努力做好民政低保、劳动保障、综治平安等其他工作。

  一是社区救助制度落到实处。社区干部细致了解民情,对特困户经常关心,并上门慰问,实施医疗救助。二是城镇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区居委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国家的城市居民低保政策,建有固定的低保政策宣传栏,宣传低保政策,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信息,坚持全程实行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政策。积极宣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发动居民参加城镇医保,社区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前往辖区大力宣传,今年参保人数xxxx多人,已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完成参保任务。三是深入开展以“防激化”为重点的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申诉、信访等合法解决纠纷方法的宣传工作,使群众能够了解、掌握和选择正确的诉求表达方式,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上访、进京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四是大力推进督促溪白安置房交房工作,确保群众尽快住上新房。

  总的来讲,今年社区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较大程度的加强,社区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但与镇政府和广大居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的建设、居委会班子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社区组织协调能力亟待加强;三是社区财力薄弱,为居民办实事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下一年工作计划:

  我社区将认真学习上级领导部署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基层工作扎实开展,确保职责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一是切实增强职责意识,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攻坚战。

  二是继续完善社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是进一步转变思路,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党建工作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深化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完善理论学习、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经常化真正做到制度健全、运行规范。

  四是认真总结近年来社区工作与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高度对接、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带给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1

  针对社区“一杂三多三乱”的现实问题,X社区党支部问计于民,提出了“X”党建工作思路,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县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社区工作汇报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X县积极探索移民社区规范化建设,以X社区为试点,探索实践“五心”工作法,着力破解服务精准难、群众就业难等问题,推动移民社区治理全面提升。现将做法及成效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社区是X县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区之一,位于X县城X镇X村,共新建X栋X层式安置房,X年X月集中安置了来自全县X个乡(镇)X个自然村X户X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X名,支部成员X名。社区同时下设X个一级网格,X个党小组长。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弘扬正气、贴心服务、加强综治、拓展就业“五大举措”,实现了聚人心、鼓人心、暖人心、安人心、稳人心“五心工程”。探索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X实践”,构建了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活力

  如何将新的移民社区变成幸福家园,成为摆在X社区党支部面前一大新课题。针对社区“一杂三多三乱”的现实问题,X社区党支部问计于民,提出了“X”党建工作思路,即突出建强社区党组织一个“引领”,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后续发展一个“主题”,聚焦“精准服务居民、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升群众满意度”三个“目标”,着力抓好五大重点工作,逐步赢得社区居民“五个人心”。

  一是“两委”换届选出好班子,X年X社区先行先试,在全县首家完成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一肩挑”,新一届“两委”班子结构队伍全面提升,平均年龄X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X%,实现高学历年轻化,并构建了“社区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居民代表、住户”的“五位一体”社区组织架构。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对于在社区居住但组织关系尚未转接的党员建立社区党组织“五抓”、乡镇党委“四管”共管工作机制,通过抓思想建设、学习教育、组织生活、管理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搬迁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实行原乡镇党委和移民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日常工作考核以移民社区党组织为主,考核评分占比应达年终责任制考核的X%以上,搬出村所属乡镇党委对干部任免、奖惩等事项听取移民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三是创新“党建+”模式。创新“党建+微信”。搭_员管理“微”平台,通过一对一的微信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电子台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探索“党建+积分”。建立党员“五色”动态管理积分制度,按季度对党员实行“五色”流动牌考核管理,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排队;对全体居民实行积分奖励机制,通过设立“居民夜校”,居民参与学习答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文明户等获得积分,切实破解了居民存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懒散思想的难题。构建“党建+物业联盟”。围绕打造“红星”物业目标,党支部建立快速联动解决机制,居民代表和群众以网格对物业进行“星级化”评定,为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探索出新路子。

  (二)厚植勤廉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社区党支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宣传、法制德治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制定移风易俗居民公约,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祭祀,提升乡风文明。

  一是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通过说书、弹三弦、三句半、唱秧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二是通过制定移风易俗居民公约,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通过建立报备机制、上门讲解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大力推进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文明新风。

  三是开展各项群众文化生活活动,设立居民活动中心和图书室,坚持天天开放;开展宪法进社区、义诊进社区、重阳节主题活动、国庆文艺晚会及文明户表彰等活动,营造了其乐融融、和谐而居的大家庭氛围,增强了居民邻里间的感情。

  (三)引导党员示范,凝聚服务合力

  一是做好“调解员”。针对移民群众来自不同乡镇,恋乡情结重、生活习惯不同、矛盾纠纷突出等情况,社区党支部全面实行“敞开式一站式服务”,推行“窗口式”办公,全力推动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落实党员主动上门服务摸排风险机制,协调处理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潜在的风险及时得到化解。

  二是做好“服务员”。做好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抓社区党支部带头上门排查问题,组织党员定期或不定期摸排X余人次,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上门为困难老人理发、做饭、打扫卫生,积极与物业公司、工队协调,妥善解决了漏水、供暖不畅等大小问题X余个。

  三是做好“联络员”。组织社区干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化身“民情联络员”,架牢上下沟通“连心桥”,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做服务。全面铺开了居民天然气管道进户工程,切实解决居民用电吃饭费用高的问题;针对社区内手机信号差,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通讯和日常生活问题,与通信公司沟通,安装通讯信号发射塔,解决了居民通讯问题;增加无线网安装端口,解决了居民上网难的问题。

  (四)构建治理网格,提升治理效能

  针对社区楼栋及人员分布状况,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常态化拉网式排查和处理。两年来社区共接待居民来电来访X起,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X件,解决群众诉求X条,协商议定社区重大事项X件,化解重大疑难问题X件,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一是组建网格化管理队伍,构建“支部书记(网格长)—支部委员(专职网格员)—党小组组长、居委委员(兼职网格员)—居民代表(网格辅助员)—居民”的团队架构,X户X人全部纳入X个大网格,X个小网格、X个微网格,形成了“一张大网、网中划格、按格设岗、人在岗中行、事在岗中办”网格全覆盖模式。

  二是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人大代表接访、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联系、查看微信群消息、智慧城庄平台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培训,多渠道收集居民的“微梦想”、“微心愿”、“微诉求”。

  三是多举措打造平安社区,加大巡逻防范的力度和密度,组织专职巡逻队伍、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楼栋长等人员开展平安守护行动,新建社区警务室X个,“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构筑全覆盖、无缝隙排查整治防控网络。

  (五)突出党旗引领,实现“三个一批”

  社区党支部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搭建就业平台,多渠道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健全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服务动态跟踪机制,初步实现了搬迁户就业全覆盖,推动移民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为群众稳得住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是发展后续产业,家门口就业一批。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增收的目标,建设了X亩香菇、X亩的蔬菜大棚园区,引进X食品有限公司、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粽子包装车间、X县工艺品有限公司柳条编织车间、X服装加工车间、核桃去皮加工车间,可满足X余人就近就业。

  二是搞好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一批。主动联系镇域企业、合作社,召开就业对接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会,培训贫困劳动力X余人次,向周边企业和合作社输出劳动力X余人;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人社政策进社区”活动和“惠民生、促就业、进社区”就业招聘活动,X余家用工单位和X余人达成用工意向;分类建立社区劳动力就业台账,全面掌握每个家庭就业需求和就业情况,有序输出劳动力X余人。

  三是设置公益岗位,解决一批。用足用活光伏收益资金,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矛盾排解员等X个,成立了由X人组成的卫生保洁员队伍、由X人组成的卫生监督员队伍,制定了保洁员、监督员管理制度,实行保洁员每日两出勤、两签到、监督员每日签到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四是土地流转,增收一批。合理利用搬迁村土地资源,在X、X、X等搬迁村,引进项目、流转农户土地X亩,流转村搬迁户人均增收土地流转费达X余元。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牢牢把握全市“先行区”定位,充分总结推广试点社区建设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社区干部贴近群众的优势,以“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建立起党建品牌。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在矛盾化解和维护稳定上下功夫,继续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法治思维,搭建基层多元解纷快车道,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工作站的优势,运用“心治”促进基层群众“心安”,探索走出基层法治新路径。

  三是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典型选树和氛围营造上下功夫,把文明创城同社区服务相结合,依托主题党日、传统节日策划、举办系列活动,拓展春节写送春联、端午包粽子、重阳节献礼等睦邻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健康向上的积极氛围,增强社区治理软实力,走出德治新路径。

  四是持续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居民需求作为第一任务,通过共建单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我为群众送温暖、我为群众解难题、我为发展献良策”等活动,做好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一老一小”服务工作,努力把X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2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党建主体沙龙活动安排在我社区,充分体现市委组织部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认可,我们倍感自豪。按照活动安排,首先由我汇报×区经验做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着力以党建高质量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特别是xxx年以来,××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抓好赋能、推动下沉、提质增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为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好的做法:

  一、全面赋能,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坚持“大治理”理念,以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为目标,通过系统赋能、街道赋能、智慧赋能来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治理指挥体系。

  一是系统赋能破解压力传导“上热下冷”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纵向上,建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横向上,推动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联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齐头并进,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生动的“×实践”回应百姓期盼。

  二是街道赋能破解基层工作“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持续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对街道赋权赋能,将重大决策、综合执法、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征求意见权、征得同意权、考核督办权等下放给街道,实现街道职权对等、财权事权匹配,推动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上来。

  三是智慧赋能破解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让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运用社区智能化平台、论坛、微博、微信等,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深化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物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二、力量下沉,营造安心舒适公共环境

  通过组织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环境。

  一是推动组织下沉,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针对物业管理薄弱、公共活动空间小、环境脏乱差、停车难、收费难等物业难题,××区坚持问题导向,把有效破解物业问题作为检验各党工委(党组)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通过破解物业问题这个“小切口”来推动社会治理的“大变化”。推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培育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以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为抓手,通过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抓好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锻造成最接“地气”的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把活动开展到居民家门口。强化、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持续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推动区直机关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各领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通过走访连心一批小区居民、签订一份共建协议、办好一个惠民项目、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持续深化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把道德银行覆盖范围拓展到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引导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

  三是推动服务下沉,把关爱送到居民家门口。针对社区服务内容单一、阵地不达标的问题,×区将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列为民心工程,通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沉资源、强党建、聚民心”的目标。将×个党群服务设施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工作部署,压茬推进;突出做好×精神和ד一五”首创精神传承和发扬,深入挖掘社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内涵,提炼社区公共精神,实现“一社区一主题一特色”,让社区有颜值,更有气质;探索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养老等全方位持续性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越过越暖心,切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

  三、提质增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切实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

  一是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通过工作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细化到载体、措施,量化到单位和人。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注重挖掘、总结不同类型社区的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并进行推广宣传,同步依托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全媒体手段加强引导带动。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条措施》要求,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所在单位年度党建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工作指示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全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3

  一、社区党建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

  党在基层社区的组织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伴随着新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循序渐进,从初步实施到成熟完善,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基层社区治理曾遭遇的困境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很重视社会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在各地居委会、村委会建立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党建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展现高速发展及增长趋势,同时社会形态、社区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分配、社会生活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和更新。1986年起“社区”的概念植入中国社会基层,由居委会党建逐渐转为社区党建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推进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大变局中,人们居住地从熟人社区过渡到陌生人社区,社会生活场景时空的转换带来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义。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单位人”更多地演变为“社区人”。国家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很大提升,而社会变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涌现各种社会问题,当原有的单位社会渐而退出时,新的社会组织体系尚未健全,基层社区不可避免地出现涣散状态,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对基层治理提出了现实挑战。同时基层社会出现的去政治化现象也带来负面影响,基层社会正在从“延安体系”下“团结的基层”转变为市场体系下“松散的基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在基层社区中党的形象虚化,党的领导作用弱化,党的声音边缘化。基层党组织的弱化、基层民主的失序、人民的主体作用发挥难等因素都成为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的阻碍。

  (二)夯实新时代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适应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党在社会基层的领导作用,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其中指出要加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包括社区在内的基层各领域党建工作提出指导和要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10年4月5日,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党中央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初创基层党建引领社区共驻共建的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社会管理”一词更替为“社会治理”,说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观念上的重要转变,提出要积极适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现实情况的变化,在健全基层党组织架构体系的同时,与以往侧重行政式社会管理的手段相比,更加强调激活“人民社会”的潜力,更加强调开放包容的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合作治理。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推进社区党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要求,推进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服务群众的最前线是社区,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基层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精准精细服务。在2020年湖北武汉及全国的抗疫战斗中,充分彰显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这场伟大抗疫战的决定性成果。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工作重要、基础性组成部分,在社会基层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增强党的凝聚力,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基层善治,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及探索创新

  (一)全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概述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创立的“枫桥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治理的范本,全国闻名及影响至今。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的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形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矛盾调解和服务群众的经验做法,以党的领导带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在全国产生了基层党建示范效应,毛泽东同志曾对“枫桥经验”给予肯定性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广好“枫桥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路径,通过地方政府推进、职能部门指导、街道社区主导,在社区治理中总结出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上海市委重视基层社区党建引领,发挥社区党委对区域化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融合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强化治理重心下移社区,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社区骨干、严格考评制度从而加强队伍建设,对1万多个社区基层党建服务站加强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杭州市推行社区党组织有效联结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委员会及兼任社区党委委员的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武汉市实践“红色引擎工程”,为社区减负,聚焦物业服务,将物业赋予政治引领功能,打造成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党的红色工作队。

  同时,学术界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及参与同样是个有益的探索和补充。近年来高等学府及社科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展开对各地社区实证研究,提出了适应不同特征的社区治理方案,并将基层治理过程提炼为新的理论依据。例如北京的大栅栏是典型的老旧街区,9个社区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印迹,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从2014年起深入调研,根据大栅栏社区存在的公共环境破旧、脏乱差、居住拥挤、水管等硬件设施老化,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邻里关系紧张等状况,在市区街道工委、社区两委的支持下,对社区实施公益微创投项目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落成和组织培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在社区开展“我们共有一个家”等主题项目运作,营造社区共建氛围;孵化平台则是整合社会资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对社区进行自组织培育,既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和谐邻里,又推进了社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二)案例分析:武汉社区党建概况及成效

  武汉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强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红色引擎工程”,以红色引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社区治理水平和成效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特别是在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在党中央、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领导为指引,在全市社区疫情严防严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建英勇的抗疫长城。

  1. “红色引擎工程”推进创新社区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既面对新机遇,更面对比以往更多的新挑战,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城市工作占据重要位置。当今城市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都在呈现较大转变和复杂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武汉市委于2017年在全市开启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以“八个红色”系列为主题内容开拓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红色引擎工程”落实的重要环节在基层社区,“红色引领”充分发挥了社区“大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服务功能,通过取消目标责任书、评比活动等过多的行政事务为社区减负,让社区党组织、社区干部更专注于为居民群众服务;“红色物业”聚焦群众关注的物业服务问题,通过对武汉市社区调查分类、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吸纳党员大学生进入社区物业、托管老旧社区等举措,推动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的“三方联动”,带动全市1700家物业企业投身红色物业建设,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心中最期盼的物业突出问题,打造为居民群众高质量服务的红色物业队伍;将政治思想过硬、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选拔为社区书记,加强对这些社区“红色头雁”的工作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近年已实行对满足年限及考核条件的社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岗位措施;让社区党员干部通过政治锻造成为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细胞”;建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及惠民服务的“红色阵地”;将社会主义的“红色文化”基因融入群众广泛的文化生活;“红色旋风”推动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针对群众反映的最突出问题加以整治和解决;“红色基金”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专项活动和惠民的资金保障。

  2. 社区党建成效显著。武汉“红色引擎工程”推进实施几年来,不断完善工作规范及长效机制,特别是形成以党建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的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实现推进基层政权建设,换届选举优秀人才进入社区“两委”,开展智慧及网格化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等创新机制。2017年,全市选推274个社区,在协商民主、“三社联动”“三方联动”、智慧社区、社区文化营造等方面开展社区治理创新示范创建,66个社区命名为“三项联创”示范社区。中宣部、民政部向全国推广“武汉模式”“武汉经验”,并多次联合在武汉组织全国社区工作培训班。“武汉模式”是在“红色引擎工程”的基础上,以“1314”体系细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方法。“1314”治理模式经过广泛社区实践加以提炼集成典型样本,实际操作性强,效果显著。例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是武汉老工业棚户区改造的公租房小区,依托社区大党委为核心领导,有效联接居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团队实行开放合作的社区治理模式,促进社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居民参与自治、改善人居环境等,营造“幸福社区”。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市青和居社区,对社区以党建引领促进群众自治等工作给予肯定;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是“城中村”改造社区,通过织密社区党组织的“网”,开展民主议事,社区干部深入群众,落实惠民利民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措施,让曾经的“泥腿子”变成新时代文明向上的“城市人”。这些党建典型社区形成示范效应,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带动武汉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3.武汉社区抗疫经验提示。2020年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奋勇战斗,取得了湖北武汉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决定性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的精神体现,是亿万人民团结一致的爱国情怀体现。曾经为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及武汉人民,经历了城市发展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难忘历程。武汉社区在面临疫情初期的危急时刻、中后期疫情防控工作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为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做到关键性保障,抗疫阻击战再次充分证明党领导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是根本保证。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统筹部署不同阶段抗疫防控工作。党中央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汇集各方力量支援相助,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坚强保证。

  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多年来武汉基层社区加强覆盖党组织的工作已形成广泛基础,“红色引擎工程”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党建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全员下沉社区,充分发挥带领示范作用,与社区党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抗疫。

  三是党的领导形成强大凝聚力。党的领导是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党中央的正确果断领导激发武汉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团结抗疫力量。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武汉人民参与抗疫的力量和智慧,英勇的抗疫战斗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刻体现。

  四是展示英雄城市的精神特质。武汉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文化名城,其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已融入武汉人民的血液,敢于在艰难险阻中勇往向前,在党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共同前进。

  三、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通过广泛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要看到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形成这些问题现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推进社区治理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

  (一)思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

  中国共产党将作风建设放在党建的重要位置,基层群众看党风、政风就是看身边的党员干部,有些社区书记、党员的工作作风、方式方法让群众不满意。如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存在着不作为、懒作为现象,平时很少到所辖小区实地了解管理及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有些社区工作者对居民群众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能推脱就推脱;有些社区干部工作态度粗暴,觉得居民问题太多,解答很不耐烦,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与居民发生争吵,说话粗鲁,挖苦讽刺居民,激化矛盾;有的社区过于看重形式,而不是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好实事,工作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据有的居民反映,当有上级部门视察或相关部门检查物业服务等工作时,社区为应对检查在各小区张贴宣传横幅、宣传板等,群众认为其“装样子”“作假”。这些作风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一些地方的社区党委没有重视加强党支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风建设,导致在思想上脱离群众,工作中必然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样的社区党员干部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

  (二)“红色阵地”建设存在不足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主阵地,有的社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服务载体的运作创新力度不够,在打造党建引领和服务引领方面的硬件及软件还有欠缺,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发挥党建作用有限。一般来说,社区是由多个小区组成的,小区党支部是嵌入社区社会力量之中的党组织[7],是党在基层的组织末梢,建强党的红色阵地需要广大党员参与建设,作为居民一分子的小区党支部成员既与本小区居民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也更了解本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有的社区没有将辖区居民中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建立小区党支部,不仅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呈现弱化趋势,而且小区党支部、党员的政治和公信力优势在小区建设中难发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小区党支部建设及缺乏规范有序建设机制。一些社区对所辖的各小区不注重运用“党建+”线上线下的“红色阵地”建设,即便有不少场地,为达到经济效益,多用于出租收费,而较少用于在居民群众中进行组织党建宣传、党建活动,引领群众、发动群众的效能明显降低。

  (三)物业服务工作还存在短板

  服务引领是社区党建主要工作之一,有些社区党员干部受自身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所限,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出现不细致和偏差,工作不能做到精准精细、人性化服务。物业服务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当前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设卡收费,账目不明是物业管理中的常见弊病,此类问题在新建商品房小区及老旧小区均有所体现。为获取经济效益,物业管理方利用小区公共用地改成大量停车位收费、公共场所张贴各类广告牌收费等,但却从未向小区广大业主公布收费账目,所获取的可观收益也并未用于改善小区基础设施、环境,引发居民不满。物业企业收费多,但服务质量低,公共区域占道严重挤压小区环境的舒适度,有些小区脏乱差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导致小区居民意见很大,甚至采取不交物业费为对抗手段,居民群众与物业矛盾加剧。有些社区党委没有重视物业服务问题对居民切身利益的损害,对物业企业或物业管理承包从业者未有效实施引导和监督,导致居民群众质疑社区管理缺失。在实施《物业法》以来,现实中物业管理依然问题很多,这也暴露出监督物业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同时也表明党的领导还没有广泛地在业委会加以延伸,代表着居民利益的业委会作为自治组织作用体现也不明显。

  (四)居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薄弱

  社区是区域内广大居民的自治组织,居民群众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当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表现为:一是社区党组织引领不够。有的社区没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不充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较弱,在物业矛盾、拆迁改造、有机更新等基层痛点难点问题上功能发挥不力[8]。从而形成居民对这些社区党委工作的认同感不高。二是居民群众参与意识不强。西方学者曾对社区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社区感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现实情况是有些居民观念里依然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工作者单方面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社区感较低,以“局外人”的角色加以自我认定,没有形成社区利益共同体意识。三是基层民主活跃度低。目前在社区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程度还不高,看民情、听民意的渠道畅通有限,居民群众直接参与治理环节受阻,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就会出现消退,究其原因在于基层民主建设管道的制度机制需要改进,用人民群众的民意消解科层制的僵化,防止垄断行政权力的专业官僚脱离社会生活。

  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实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国际、国内深刻复杂变化提出的新时代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社区工作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言行代表着党在基层的形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建引领下全面统筹布署,建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促进各方主体联合共治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党的领导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其政治属性,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将基层党建紧密联系中心工作,创新社区治理。

  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常态化,做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维护”。

  2.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社区党员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要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通过党建引领服务居民群众,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发挥社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党组织书记要选优配强,社区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要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广泛组织开展党的各项主题活动,建设“党建工作云”平台,做到联系服务群众经常化,民生问题不是小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员干部要积极在线上线下、在网格向居民群众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居民群众真诚交心谈心,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二)服务引领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重要“红色阵地”,是联系党员群众的纽带。首先要提升服务功能,加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还存在的弱项和空白点,根据不同社区特色增设符合社区群众需求的服务内容,如有场地优势的社区可增设便民服务厅、健康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等;运用科技手段,加快政务服务智能化,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建设“社区服务云”模式,形成社区资源、信息共享,将社区党建、政务、服务综合在一个平台上,对群众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及时跟进追踪,推进社区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其次要提升服务能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窗口,需整体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和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培训,对社区年轻工作者做好传、帮、带;设立若干名工作指导员,让社区所辖各领域、各单位的优秀党委负责人、工作人员进入社区担任兼职指导员,给予社区工作具体指导建议;增加各社区之间的参观学习交流,通过示范型社区传授经验,营造向优秀社区学习、互学互帮的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理念及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基层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物业服务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矛盾聚焦点,社区党委要发挥党在物业企业和小区治理的引领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1. 建强党建联动机制。社区“两委”成员和物业项目负责人加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对物业企业的覆盖;社区党委与辖区物业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如定期召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加强物业企业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为居民群众服务意识;联合在社区打造“红色阵地”,推广“红色文化”,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红色文化生活,营造居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2. 建强服务联动机制。开展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的“三方联动”机制,社区与物业企业、业委会经常性举行服务联席会议,合力解决物业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解好矛盾纠纷;鼓励物业企业托管老旧住宅小区,提供优质低价的物业服务,对辖区相邻老旧小区提供帮扶式物业服务项目;选聘党员大学生充实物业服务队伍;开发信息、智能的物业管理方式,联合党群服务中心共建服务体系,为业主提供现代化便捷物业服务,努力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3. 建强社区治理联动机制。联合组建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站)在社区开展公益性活动,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维护维修及便民服务,对小区有生活困难的居民、孤寡老人等给予扶贫济困和居家养老的帮扶工作,营造幸福和谐社区氛围。

  (三)完善统筹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础是社区治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政治、组织、能力、机制引领作用,树立社区全周期管理意识、建立社区“全周期管理”体系,解决薄弱环节和短板,走创新社区治理之路。

  1. 建立社区“全周期管理”体系。社区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基础子系统,要直接纳入城市垂直管辖范围,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将“全周期管理”理念和体系植入社区运行的“微脑”枢纽,管理细化分配到具体负责人,通过收集动态信息、及时研判预警、实施应对方案、总结经验标准,形成分环节分步骤进行的社区动态及闭环式管理,将存在的隐患和痛点在社区这个“神经末梢”上及时得到有效治理。

  2. 提升社区治理机制水平。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循环,不仅需要社区党组织及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居民群众的参与,在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上体现出民主协商的职能[12],要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党建引领做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畅通人民群众社区治理民主参与权力渠道,增强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教育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多个环节,共同建设社区家园;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水平,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卫生健康、环保节能、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行为准则。

  3. 实现各类资源下沉社区。社区党组织与所辖各领域、各单位的党组织要进行有效联结,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当面对基层社会突发“黑天鹅”紧急事件(如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能迅速联动组织起来采取措施应对解决;落实老旧社区改造、基础医疗进社区、社区居家养老等惠民工程。

  4. 增强社区智能化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穿针引线”式联结服务群众的载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赋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以现代化智能,将“社区治理”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提高治理和服务双效能。

  5. 建立党员干部队伍培养考核机制。精减社区过多的行政事务,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考评制度,对那些急群众之所急,真诚为群众服务的优秀社区党员干部要给予提高薪酬等奖励,对社区工作懈怠的人员则要给予适当处罚,做到优胜劣汰,让群众参与考评工作,公示考评过程和结果,真正做到人民群众是出题人,社区党员干部是答题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满不满意由人民群众说了算。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4

  近年来,xx市xx区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新途径,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建设坚强有力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实现基层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关键和抓手在于党建引领。以理论武装营造社区治理讲政治氛围。创新运用学习载体,营造政治强、内容实、方式新、成效好的学习氛围。在社区网格(小区)创建学习小组,制定实施办法,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落地,用以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打造“不忘初心兴xx”党性教育基地和“缘起湘江”“红船映初心”“光辉历程”等示范点,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引导社区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以班子建设夯实社区治理组织基础。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社区领导班子,使之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社区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明确并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备案管理,探索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向区委述职;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派社区书记、主任赴xx跟班学习,推进“书记工作室”建设。以监督考核筑牢社区治理监管防线。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发挥监督治理效能,筑牢社区治理监管防线。健全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有关制度,凡涉及社区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建立基层党建质量测评体系,对社区领导班子进行政治素质考察;健全完善党内政治生活每月督导调研制度,以及社区各类组织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传导到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全面完善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特别是网格党组织建设,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引领社区工作。凡社区公共事务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大事项,在网格党组织引导下,均通过居民自主、自愿、自治方式讨论决定;引导辖区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在网格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民情联络、志愿服务、协会自建等形式,开展风险防范、精准扶贫、蓝天保卫等服务,推进网格内自治、法治、德治建设,提升居民群众对社区治理的认同和支持。搭建党建联建平台,优化民主协商议事机制。创新自治共治社会广泛参与方式,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最大限度激发多元主体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的党建联建平台,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构建“1+5+N”联动治理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搭建“有事好商量”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借助驻区单位、业委会、监事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代表等各类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开展,努力寻求社会管理服务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新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良好生态。打造智慧党建平台等载体,优化社区治理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信息联通平台,建立健全基于党员教育、民生服务、公共事务等多位一体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破除信息壁垒,将智慧党建等平台载体接入街道社区服务大平台,及时、准确、高效传递信息给治理主体,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高效

  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求真务实,让居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精准辐射。以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综合治理改革为统揽,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点,网格、邻里、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中心为辐射支点,编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建成社区、网格、邻里党群服务中心215个,商圈楼宇党群服务中心12个,城区范围内平均每0.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了方便、全面、就近的活动交流服务平台。以系列党建引领制度为保障,社区公共服务举措精准到位。出台一系列可操作、贴民情、得民心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制度规定,确保社区公共服务举措务实管用、落实落地。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区(网格)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的若干举措》《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三零”街道、社区(村)创建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全面推行社区错时延时上班、节假日值班受理和全岗通服务,使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便民服务。以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为重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精准对口。重点扶持生活服务、公益慈善、居民互助以及为困难群体服务的社区型社会组织发展,以服务项目建设助推精准对口服务。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发服务项目,推进社会组织“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参与“爱心xx”帮扶工程、街道社工站项目等重大任务,完善覆盖所有社区的社会组织服务网络。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篇15

  为贯彻落实×月×日×书记调研各街道办事处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先后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听取了各单位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本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指导思想,对“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街道职能“虚”、职能“偏”的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街道与职能部门条块关系不顺、职能定位不准、权责利不匹配、经济指标任务较重、内设机构过多过细、工作重心不聚焦。当前,各级要求工作留痕、活动有印,这虽然强化了落实力度,却使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导致工作负担沉重。例如街道在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和环境污染等“硬骨头”时,既没有执法权,又无法有效调度各执法部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是各类社区组织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待建立。

  主要表现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等社区组织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委会负担较重,角色定位不清,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社会组织处于培育阶段,有资格证书的社工数量较少,目前实行政府购买的机制还没有进入实施,受资金的制约,社会组织承载力普遍较弱等。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导致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据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80~90%精力用于应付上级要求的各种行政性事务、检查评比、会议台账、超出权限的证明等,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社区服务供给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供给目前还是主要由政府提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度还不高,供给主体比较单一;社区服务主要以公共政务类服务为主,在志愿者和便民利民服务上还不够完善;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上虽然开创了“互联网+”“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等方式,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目前我区打造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窗式”受理,但仍有多个部门的信息壁垒没有打通,部分业务还无法通过平台直接办理。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党建 引领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文章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文件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心得体会15篇记录 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心得体会 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抓党建促社区基层治理心得体会 关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心得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