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区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城市区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区辖个街道办事处,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个,村改居社区个),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常住人口万。目前,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个(其中,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员名。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按照“整体推进、重点培育、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创新具有特色的党建服务、党建品牌和党建亮点,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抓责任落实,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统揽全局抓部署。始终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按照“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总体思路,区委常委会坚持每两月至少听取一次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一次党建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现场推进会,分析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责任促落实。建立健全了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五位一体”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和“年初签状明责、年中检查指导、年底考核验收”的工作机制。年初,区委、区属党(工)委、基层党组织三级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并对区属党(工)委实行“三单制”管理,建立书记抓党建工作台账,实行月例会制度,每月第一周召开工作例会,听取上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本月工作目标计划安排,把督促指导、跟踪问效、严格考核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有效推动了党建责任制的落实。
(三)加大投入强保障。始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服务全区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在方针政策上把握,在工作措施上指导,在人员财物上支持。今年,区财政列支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党建阵地建设、功能提升、教育培训等。不断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报酬的保障力度,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城市社区书记月平均工作报酬(包括“五险一金”)达到元/月。社区工作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分别达到万元、万元和万元。
二、抓学习教育,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障
(一)抓常抓细,在学上打基础。先后印发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围绕四个专题明确学习内容、方式方法、时间节点,确保各级党组织任务清、责任明;区委常委带头给党员干部上党课,为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向全区个党(工)委、个党支部发放学习教育辅导书目、宣传图片套,给万余名党员配发党章、党徽、党费证、口袋书,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无遗漏。
(二)激发活力,在做上有载体。设定每月的第一个周二为全区“固定组织生活日”,丰富党内组织生活;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在党建网、“组工”微信公众号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版块,组织开展一日一晒、在线答题系列活动,期专题共参与党员万人次,同时持续加大对基层特色做法、党员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扩大学习教育影响力;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建党99周年”为主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特色微党课、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使学习教育入于心、见于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余场次,参加党员余名;领导干部讲党课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微党课”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名。
(三)凝聚合力,在促上求实效。持续强化对个党(工)委、个社区(机关)党建示范点、个“两新”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建立整改台账,明确目标时限,确保开展效果好、标杆树得牢;积极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持续加强区、办事处、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了集公共服务、“三社联动”、志愿者服务和党的建设“四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扎实做好促进就业和全民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等“十件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深入开展“五查五促”活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小游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学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
三、抓机制建设,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区始终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既严格执行***、省、市各项制度,又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确保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
(一)强化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示范城区后,区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收到了明显成效。一是以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切入点,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在全面推行党组织征求意见建议、“两委”会提议、相关单位商议、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和实施情况公开的“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社区听证会、议事会、评议会等项制度,健全了党员联系群众等项配套制度,编印了《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法制度汇编》,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民主自治机制更加完善、决策更加科学、社区更加和谐、群众更加满意,先后解决公益性、社会性重大事项件,涉及金额万元;二是以构建三级平台为关键点,健全矛盾调解化解机制。针对社会矛盾的发生呈现出了复杂性、多元化的趋势,我们探索建立了“+X”人民调解工作格局,即:在区司法局设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在各办事处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各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工作站,形成了以网格为基础,以楼院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排查、预防、调处、化解网络,构成区人民调解主体“基石”。X即:在区物业办、区卫健委、工商分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体育局等单位设立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区级诉调对接中心,建立专门工作团队,组成了全区人民调解的主体网络。同时,还成立了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分别是等。目前,我区依托区、办事处、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室)三级平台,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以上。三是以加强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健全便民服务机制。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余项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初步形成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共受理便民服务事项件,办结件,办结率达到%。四是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支撑点,健全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先后出台《区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项制度,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以上。
(二)强化“大党委”工作机制建设。为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探索建立了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大党委兼职委员和契约式共驻共建“三项制度”,在个办事处成立了“大党工委”,在个社区成立了“大党委”,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个,兼职委员人,形成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五方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以联席会议形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区域内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比如,社区党委针对单位家属院及其周边进行“三供一业”改造事项,与集团等共驻共建单位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完善工作方案,进行宣传发动,协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选用材料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了惠民工程顺利完工。二是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邀请辖区内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热心社区工作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以“兼职委员”身份参与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决策,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比如,社区有一无人管理的院落—威远公寓,污水管道老化需要改造,费用没有出处,但因该小区与第二中医院相邻,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出面协调,最终由第二中医院全额出资,帮助无主院落威远公寓进行了下水道改造,解决了小区居民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三是契约式共驻共建制度。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契约式共驻共建协议,明确共建责任、共建项目及工作措施,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向具体化、规范化发展。通过创新“党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抓”的方式,推动了社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建设共管、成效共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如湖北路办事处上海市场社区党委推行的“1+N”共建模式,与等家驻社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通过契约式管理,促进共建单位资源和社区服务共享。
(三)强化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考核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加强了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一是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制度。近年来,区注重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育、用、管”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每个社区建立人的后备干部队伍,动态更新后备人才库,分类分层强化培训。工作中,我们以社区换届工作为契机,选优配强了社区党组织班子,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力量;二是建立了社区阵地建设达标验收制度。以社区“达标创优”活动为载体,每半年对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有效解决了场所建设不达标、配套不完善、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三是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考核评价办事处、社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按照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的要求,认真开展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并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
四、抓载体创新,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动力保障
(一)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创新组织生活。为全面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区积极探索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建立“固定组织生活日”制度和“开放式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开放式组织生活的基本内涵、参与对象、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结合辖区现有资源、党员需求等,推出家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开设余个生活菜单,由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自行点菜,组织部门按需配菜,充分满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各办事处将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不同类型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为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便捷服务。二是创新组织形式。开放式组织生活通过开发以“党性锤炼+素质拓展+互动实践”为主的创意组织生活项目,按照确定主题、对外发布、组织实施、评估反馈四个步骤,打破党组织隶属关系限制,广泛吸纳相关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参与,促进区域间、组织间的学习与交流,努力构筑一个包容性强、开放度高、纵横相间、互补互助的全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的针对性。三是创新活动菜单。开放式组织生活突破传统模式,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参观、精品党课、案例分析、视频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座谈讨论、组织生活会、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党员在参观教育中强化党性修养,在具体实践中提升服务意识,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具时代性、开放性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服务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自年月份基地开放以来,先后有余批余名党员参加了开放式组织生活。
(二)开展“星级创评、分类定级”,注重“两新”发展。以开展“五个一”主题活动为重要抓手,以“两新”组织党组织“星级创评、分类定级”工作为载体,促进全区“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抓目标,明确创星目标。结合市“党建计划”和“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化工程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开展星级创评、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明确星级评定的程序,科学确定星级等次,深入开展创评活动。二是抓指导,发挥示范带动。将星级创评、分类定级活动与创建“两新”党建示范点相结合,抓好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选点、申报、实施、督查四个环节,完善“有明确的创建目标、有明确的创建思路、有实用的创建载体”的“三有”创建标准,采取“跟踪式检查,手术式剖析,现场式反馈”的创建督查办法,帮助“两新”党组织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开展。全区/以上“两新”党组织提出了“三星级”以上“两新”党组织创建工作。三是抓落实,确保活动成效。按照“党组织班子、党员队伍、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劳动关系、社会评价”六类项指标,在企业自评、上级党工委初评的基础上,采取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调查核实等方法,组织对家“两新”党组织进行星级考核认定。今年月,召开区“两新”星级党组织授牌仪式暨工作推进会,对个“三星级”以上的“两新”党组织进行命名表彰,并对命名的星级“两新”党组织给予了党建经费奖励,有力地推动了“两新”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三)注重党建特色品牌打造,提升服务水平。按照“一办一品牌一社一特色”思路,通过培树一批群众认可、特色鲜明的服务品牌,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晋位升级。一是“目标+任务”,立足实际定方向。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各基层党组织每年创建-个具有特色亮点、代表性强的“拳头品牌”,各党(工)委每年至少培树-个特点鲜明、生命力强的党建品牌,同时,按照“优、良、一般”三个等次,对区属党(工)委上报的党建工作品牌进行遴选、调整和审定,形成党建品牌资源库。二是“常规+特色”,把握原则促提升。按照“党员和群众需要什么,就创建什么项目、打造什么品牌”的原则,突出党建品牌的个性和特色。全区先后确定了重庆办“党旗下的邻里情”等办事处党建品牌个,上海市场社区“+N”区域化党建模式等社区党建品牌个,区发改委“阳光发改服务先锋”等机关党建品牌个,东升二小“功能性党小组”等学校党建品牌个,打造了一批不同领域党建工作亮点,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三是“定责+指导”,明确标准抓落实。采取“跟踪式检查,手术式剖析,现场式反馈”的创建督查办法,解决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品牌创建中成效不明显的问题。目前,已创建优秀党建品牌个,在市级以上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播报余次,其中等品牌多次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品牌被***电视台《文明中国行》栏目专题报道。
(四)党建引领“三社联动”,助推城市治理。以区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公共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大胆实践,探索建立了党的建设、公共服务、“三社联动”、志愿者服务“四位一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推进基层党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完善社区治理结构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一是高标准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先后投入万元,建设了信息中心机房,可满足今后年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投入余万元,建成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目前,三级服务中心已有家网、社工等家社会组织入驻。投入万元,开发了“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其中,党建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统计、分析党组织活动情况和党员个人工作、生活情况;“三社联动”信息系统同步录入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信息,提供大类项在线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做到了办事处、社区各类公共业务全覆盖,公共服务事项“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协同办理”;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将志愿者组织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动态,促进志愿互助服务精准化、多样化、制度化。二是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办事效率。通过“三社联动”,真正实现基层工作的减负增效,使得原本一些需要由社区承接或协助开展的物业、养老、青少年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了更为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通过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基层便民服务窗口得到有效整合,由原来的个专业窗口减少为个综合窗口;社区便民服务办事流程更加精简,业务部门平均办件时长由原来的分钟减少到现在的分钟;办事所需材料项目由原来平均的件减少到件;每名业务人员平均办件数量由原来的件增加到件,效率提升了倍多。这样一来,使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经常深入到小区、楼栋了解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更多地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群众来访立即办、上门服务主动办、困难群众上门办,进一步提升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多种形式培养,打造公共服务新模式。通过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打造了社工服务社区、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百姓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将政府部门做不了、做不好的一些管理服务事务转移给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承担。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公开招标、政府购买等方式完善竞争机制,倒逼社会组织不断强化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吸引力。社会组织入驻后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洛阳市阳光社工在中侨绿城社区设立“笨爸爸工坊”,分别从木工亲子、皮艺亲子和交流展示等方面开展公益活动,促使爸爸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中,受到辖区群众的欢迎。洛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通过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多种服务手段,先后为基层化解矛盾人次,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抓党员管理,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严格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按照发展党员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计划,坚持做到“四制”(推荐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区处置不合格党员办法(试行)》,确保了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流动党员采取“一证两表”“三明一评”办法,把严格管理、强化教育与搞好服务相结合,保证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区不离党。
(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以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活动、“固定组织生活日”等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奉献社会。全区所有机关在职党员都要统一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群像图”“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亮明党员身份,展示党员形象,并作出承诺,争当先锋。设定每月的第一个周二为固定组织生活日,组织开展覆盖全体党员的组织生活,把固定组织生活日活动与党员议事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课以及党员志愿活动等有机结合,使每月一次的“红色之约”成为每个基层党组织的规定动作。
(三)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平台、人人作贡献”的思路,我们积极创新实践,围绕“咋服务、服务啥、服务好”,探索形成了“三步骤、四模式、五评议”的“三四五”工作法,有效破解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的难题,解决了一批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今年以来,先后有名机关和“两新组织中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余个,开展各类活动余次。
以上是区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不到之处还请领导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