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实现路径党课讲稿【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4篇
第一篇: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年轻干部如何上好成长“必修课”?读读人民观点这五篇文章政治坚定离不开理论坚定——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①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真坚定,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支撑矢志不渝的信仰。
学习理论不是教条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开辟通往真理的道路
“你多少学分了?”近日,分享交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学习成果”“学习积分”,成了党员干部的新风尚。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搬到线上,为什么会兴起学习热潮?一位普通党员干部道出了其中奥秘:“只有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才能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作为年轻干部,要在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正需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成长的基本功。
信仰信念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政治坚定更不能流于口头表态,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真坚定,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支撑矢志不渝的信仰。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的英雄气概,来自“只要主义真”的理论坚定,来自“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理论自信。可以说,理论学习在干部成长中发挥着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作用,理论基础不扎实,就好比是在沙滩上建高楼。尤其是广大年轻干部,更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加强理论修养、培养理论思维,用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用理论自信筑牢信仰之基。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这个角度看,干部成长中的“本领恐慌”,首先是一种“哲学的贫困”,体现在理论思维的缺乏。今日中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主流与支流、现象和本质、特殊与普遍,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呈现。不管是教育、医疗、养老,还是动能转化、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无不有主有次、有源有流、有点有面,年轻干部可以说是时时事事都面临着考验。以创新理论提纲挈领,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矛盾抓重点,在推动事业发展中收获个人成长。
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要到“底”。学习理论不是教条式的死记硬背,不是为了说几句概念的话,而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开辟通往真理的道路。那种认为可以用专业学习替代理论学习的观点,那种认为学不学无所谓、不学照样干工作的态度,那种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做法,都是“精神虚无主义”的表现。说到底,理论学习学的是一种根本性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是一种打根基、利长远的学习,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年轻干部学习理论,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学,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学以致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在更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体现在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体现在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问题搞清楚,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弄清楚理论的源泉是什么、实践基础是什么、战略考量是什么,才能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总结讲话中,向大家推荐了5本马列著作。他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这个“味道”,是信仰的味道,也是理论的味道。干部学理论也要有这种劲头,多读多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就能为自身成长筑牢坚实根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传承精神基因、凝聚磅礴力量。
过去走向未来。
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
——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②忠诚和信仰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践品格,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守中。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就是对党和人民最大的忠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每位党员在入党时,都曾宣读过这段激动人心的誓词。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入党誓词内容几经调整,但“永不叛党”四个字却始终保留。有党史研究者认为,“永不叛党”所代表的“忠诚”,正是这段誓词的根本要义。
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在第一位的。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天下之德,莫过于忠。特别是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有德无才,难当大任;
有才无德,一旦重用会有更大风险。一个政治上靠不住、政治品德不过关的人,即便能力再强,也应“一票否决”。
有个数字令人震撼: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就达370万人。正是这些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革命先烈,以“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信念与行动,为中国今日之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忠诚与信仰,早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塑造了代代相传的政治品格,也成为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对党的忠诚。邓小平同志年轻时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
在退休之际仍深情地说:“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今天的年轻干部,更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只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这样的忠诚才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站得稳、靠得住。
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年轻干部没了烽火硝烟的磨砺、少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如何理解忠诚,怎样保持忠诚?“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无论历史条件如何变化,忠诚和信仰都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践品格,是贯穿于时时事事的精神底色。怎样看待个人进退,如何面对各种“围猎”,大是大非前能不能“亮剑”,大风大浪中能不能“挺身”,考验的都是忠诚,都是信仰。对于党员干部,忠诚和信仰正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守中。
忠诚不是纸上的口号,而是心头的信念、脚下的行动。没有实践的信仰和忠诚,只能是假信仰、伪忠诚。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热衷说大话,实则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有的在公开场合大谈理想信念,私下里却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有的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干起工作来却拈轻怕重,不担当、不作为……一旦把忠诚、信仰仅仅当成口头上的表态,甚至将其视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就只能画上“休止符”了。毕竟,忠诚和信仰不是喊出来的,干得好不好、行得正不正,组织和群众都能看得见。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忠诚,同样需要放在事上去考验,放在石上去打磨。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不用汲汲于晋升、级别,挖空心思“自我设计”,而是需要在干事创业的一线去摔打、去锤炼。其实,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环境差的地方,越能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也越能显出一个人的忠诚与担当。接一接“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练出“大心脏”“宽肩膀”,收获真正的成长。可以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最大忠诚。
哲人有言,有两种东西最令人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一面仰望星空,一面脚踏实地,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前行的征途上、火热的实践中,年轻干部必然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③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在群众中留下好的口碑,找到“存在感”“价值感”。
多到基层一线锤炼摔打,多到群众中间经风雨、见世面,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对事业发展都是宝贵财富。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
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
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在田间地头,在山村乡野,总能看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身影。今天,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不仅赢得了群众信赖和社会点赞,也为自身成长进步积累下宝贵财富。
“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语重心长的讲述,为年轻干部点亮了引路明灯。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74年前的“延安窑洞对话”和70年前的“西柏坡赶考”,都给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是阅卷人”的生动实践,更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诠释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伟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年轻干部在职在岗,说到底,只有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我们的工作充满着温度与厚重,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是万家忧乐、民生冷暖。从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再到廖俊波“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让人生奋斗有了更高思想起点、不竭精神动力。也唯有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在群众中留下好的口碑。要论成长、要论收获,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成长、更有分量的收获吗?
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脚的方向。基层一线,是年轻人磨练意志、增长本领最好的熔炉。“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一个人在年轻时多到基层一线锤炼摔打,多到群众中间经风雨、见世面,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对事业发展都是宝贵财富。年轻干部下基层、走村寨,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才能学到活知识,练就真本领。脚下沾满的泥土,也会化作心中的肺腑真情。“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年轻干部成长最根本的方法论。
建功新时代,人民群众中间到处有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今天的年轻干部,很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了解国情的少,熟悉基层的少,亲近群众的少,甚至有的年轻干部心理上与乡土乡亲有代沟,情感上同民生民瘼有温差。由此而言,“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主动沉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的地方经风雨、练本领,方能克服“头重脚轻”、阅历不足的问题,除却“骄娇”之气,真正成长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合格干部。
青春因初心而不老,梦想因奋斗而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年轻干部担当大任,青春中国其道大光,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④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年轻干部才能真正无愧于心、有所作为。
年轻干部只有不断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才能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才是真本事,才能在不断积累中提高,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历史上有一个主动“降职”的故事,至今读来依然引人深思。1956年10月,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但仅过几年,他就主动提出,免去自己的院长职务,改任副院长。原因是,他想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事业上去。“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事业为重,钱学森的选择,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深长思之。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年轻干部“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的确,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年轻干部才能真正无愧于心、有所作为。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古往今来,决定人生价值的,从来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事业是否有成。《左传》里曾有一个关于“三不朽”的著名对话。有人问鲁国大夫叔孙豹,何谓“死而不朽”?“世禄”不绝,是否可以称为不朽?叔孙豹认为,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才能称为不朽,而“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比官职更重要的,是事业;
比名利更关键的,是实绩。不图职位高低,只图事业有成,这正是年轻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其实,职位只是做事的条件和平台,并非做事本身,更不应成为做事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曾“几落几起”,但他复出时仍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要做事,不要做官,对工作事业,永葆进取之心;
对权力职位,则淡然处之,一进一退、一取一舍,照见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
现实中,有少数年轻干部还不能正确看待个人进退得失。或是热衷自我设计,只想着如何走得更快、升得更高;
或是不愿老实干事,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假把式;
或是想走捷径,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走关系”“找门道”上。从根本上说,是在宗旨信念方面出了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事实上,唯有为,方有位;
要有位,必有为。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要品德配位、能力配位、业绩配位。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不断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平常心对待职务升迁,以责任心干好分内工作,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上较真较劲,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孙中山先生说过,“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干事创业之心,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的舞台,再小的地方也能有大作为。王友德“一生只干一件事”,治沙造林,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许振超苦练技术,练就集装箱装卸“一钩准”“一钩净”的绝活,“振超效率”享誉全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才是真本事,才能在不断积累中提高,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古人云,“夫志当存高远”。对于年轻干部而言,组织把你放在相应岗位上,把工作交付给你,本身就意味着信任和培养。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做事,踏踏实实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年轻干部的成才之路才能越走越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⑤年轻干部需要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平时多给自己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挑起更重的担子。
一棵树苗,惟有经历风吹、雨淋、日晒、虫害等挑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名干部,也惟有经受意志定力、耐心耐力、担当精神等考验,方能成为优秀人才。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大家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勉励广大年轻干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充分体现了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对年轻干部成长的关怀与期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对年轻干部而言更是如此。干部干部,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从政本分,更是能力之来源、成长之阶梯。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是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奋斗在新时代,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接几次烫手的山芋,甘于混日子、做太平官,或者搞自我设计那一套,就不可能激发出个人潜能,也难以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平时多给自己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挑起更重的担子。现实中,许多年轻干部学历高、综合素质好,具备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工作认真负责,发展潜力大。但也要看到,一些年轻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正因如此,有的人虽然工作勤奋、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担当精神不够、斗争精神不足。正所谓,“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把所有工作都当成考验和锻炼,才能收获最大的成长。
基层一名年轻干部讲起自己成长的心得体会,就说了四个字,“不要挑活”。的确,年轻干部做的,大多是具体的、基础的工作,一些人认为“存在感”不强、“价值感”较弱。如果目高于顶、挑肥拣瘦,就容易工作质量滑坡、个人心态失衡。一些年轻干部面对千头万绪、复杂繁琐的工作,面对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周折,也会产生“没意思”的想法,兵来将挡、得过且过,不会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更不会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升,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与其急功近利、为焦虑所困,莫如跟时间做朋友,涵养久久为功的心态,锤炼实干苦干的硬功。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肩负共筑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没有足够本领是难以承担职责使命的。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加强实践锻炼、真刀真枪打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大胆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真正经受磨砺、收获成长,练就担当任事的宽厚肩膀;
也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才能葆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现代化事业凝聚共识、激荡力量。
《考工记》中说,打造一把良弓需历时一年,经过“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的复杂过程;
倘若急于求成、省略任何一个步骤,制作出来的弓就会“斫挚不中,胶之不均”,影响品质。“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年轻干部自觉加强磨练,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努力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就必定能打开天空海阔的征途,成就气象万千的人生。
第二篇: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年轻干部要克服成长的烦恼
对年轻干部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的工作阅历和业绩必有不同,职位也会有高低之分,也势必会形成“攀比”心理,产生一些成长的烦恼。面对这些成长的烦恼,年轻干部该如何正确看待?
要正确对待自己。现实中有不少年轻干部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给人“一杯水”,就想得到“一桶水”;
工作才露“尖尖角”,就想组织下场“及时雨”;
看到与自己资历相当的同志提拔,而自己却原地踏步,就容易发牢骚,提不起神、干不起劲,一肚子“断肠人在天涯”的苦闷。每个人都想成长进步,但这种成长进步绝不仅仅是职务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党性修养、人生境界、能力水平的增长。如何取得这种真正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自己。只有正确地剖析自己、认清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健康的情趣,才能正确对待功过得失,也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走向事业的成功。
要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他人,关键是要有一颗宽广的心。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人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人能力、业绩都比自己突出,也有的人不如自己。无论是否强过自己,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比自己强的,要虚心学习、请教,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尽快弥补自己的“短板”;
对待还暂时不如自己的人,也要虚心团结。只有正确对待他人,才能取人之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要正确对待组织。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个人的努力,再就是组织的培养。对于一个干部的成长成才,组织付出的心血很多,尤其是年轻干部,一定要充分相信组织。只要踏实肯干,真抓实干,干出实绩,自然会得到群众口碑与组织认可。□临邑 杨建庆
第三篇: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如何健康成长为xx、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年轻干部作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如何健康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呢?笔者认为:
既需要主观努力,也需要客观支撑。
一、年轻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
什么是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人们思想上的东西,有了思想才会支配人们想做什么,怎么做。年轻干部要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努力修炼“十心”。
(一)修心xx——注重修炼“六心”
一要修炼“公心”。公心是指一个人必须公道、公平、公正。对于青年干部来说,时刻想着所在的单位,时刻想着所从事的事业,时刻为这个集体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这就是公心。特别是在是非面前,要一是一,二是二,决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一个人如果没有是非观念,就不可能正直,也不可能公正。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评价某某青年干部少年老成,比较“成熟”。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是一种赞扬,其实是在提醒人们对你要重新认识。
人成熟是有度的,过早的成熟就是圆滑,就会失去棱角和闯劲。这样的干部就是老百姓说的“万金油”干部,没有大作为。而真正成熟的人是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真正成熟的人能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不会在顺境中忘乎所以,在逆境中垂头丧气,扭曲自我;
真正成熟的人能够与人和谐相处,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二要修炼“诚心”。诚心主要指一个人诚实守信。莎士比亚曾说过: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干部,他虽没有大的创举,但完全是靠自己的一种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的人。诚实守信包含二个方面:
一是诚实做人。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上和对下一致,人后和人前一致,行动和与言论一致。二是诚实待人。人与人相处,要以诚为本,不要自己认为自己很聪明,更不要耍小聪明。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时期内总有一定的生活圈子。比方说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个小圈子里,下一步又可能生活在其它圈子里。在这个圈子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如果你不诚实,耍小聪明,短时间内可能会得逞,但时间一长就会被人识破,其结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青年干部只有诚实才能更好地团结人、更好地凝聚人,也才能有号召力和战斗力。
三要修炼“热心”。热心是指一个人怀着满腔的热情对待别人,对待工作。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人都不热情,漠不关心,对什么事情都漠然处之,这样的人往往既缺少人情味又缺乏事业心。如果说,一个人最可怜的是无知,最可悲的是浅薄,最可笑的是轻狂的话,那么我认为最可贵的是热情。有了热情,你就会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有了热情,你就会纯真待人,给人一片爱心。有一首歌词写到——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证明爱心十分重要。爱心来自于热心,没有热心就不会有爱心。热情待人、关心人是一个青年干部品德、政治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青年干部成熟的标志。所以,年轻干部要把自己所在单位每一个人的事情,都当成大家的事去做,当成大家事去相互关心,热情帮助,就会形成团队精神。如果我们连工作的热心、热情都没有了,也就没有工作的激情,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就干不了、更干不好,更别谈“争创一流”了。青年干部要“热心”对待工作,就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自己的位置,一门心思想工作,一心一意干工作。
四要修炼“耐心”。耐心是指一个人要学会忍耐,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人生的临界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无欲未必真能刚”。应该说,人都有七情六欲,但要是不能忍耐的话,那些不应有的欲望和需求就会毁掉你的人格人品,使你跌跟头、犯错误。世人都知道颜如玉诱人,山珍海味可口,豪华舒适的住宅舒服,有钱有位荣耀,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
英雄和凡人、清官和贪官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在于面对这一切是忍耐还是贪婪。
如果忍耐过去了,就是君子,就是英雄;
如果你忍耐不过去,一念之差就会造成千古之恨。因此,青年干部要特别注意慎初,在诱惑面前把握住人生的临界点。
人在初次犯错误的时候,懊悔自责的感情比较强烈,以后便会慢慢地泯灭、淡漠。
有这样一则消息:
一个年薪50万元的工程师,抢劫二手捷达车,把司机杀死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案发后他后悔莫及。另外,一个人有了恶念邪念之后,一旦思想冲开闸门,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犯错误就像抽大烟一样,一旦染上,就很难改正。特别是青年干部处于成长进步的黄金季节,经不起犯错误,更经不起折腾。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攀比,斤斤计较物质待遇,贪图一时的安逸,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慎独自处、防微杜渐,过好权力观、金钱观和美色观。
五要修炼“善心”。善心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支柱。善良不是天生的,要靠教育,靠灌输,靠培植。一个人做一两件善事容易,一辈子行善事难。诚如古人语“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
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一个人,一旦丧失善良,不能与人为善,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青年干部怎么修炼“善心”呢?第一要有善念。人生在世,一事当前,一个人要有同情之心,要有仁爱之情,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这就是善念。第二要出善言。不随便议论他人,特别是不在背后说人长短。有诗云:
“天下云游四部洲,人心怎比水长流,初次相交甜如蜜,日久情疏喜变忧,人前背后言长短,恩来无意反为仇,除去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这告诫人们你对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说明你没品位。对别人的评价,要与人为善,出于正义,出于公道,出于客观。特别是对组织要敢于说实话、讲真情、求公道,努力做到不利团结的话不说,有伤别人尊严的话不说,有损别人体面的话不说。第三要行善举。要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多帮助别人做好事,特别是帮助那些有困难、身处逆境的人,多为他们做急事、难事、苦事。当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帮了他一把,给他的成长进步送去“第一滴水”和“第一块碳”,他会终生受益,也会终生难忘。
六要修炼“孝心”。“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考核任用干部,要求干部德才兼备,其中“德”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外,还包括个人品德的修养。个人品德中孝敬父母应当是一个重要方面。试想,一个青年干部如果对自己的生身父母都没有爱心,都不孝敬,又怎么能真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真正帮助和善待他人呢?又怎么能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呢?古今中外,对国家大忠之人,往往都是大孝之人,宋代的岳飞,近代的鲁迅,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这样。说说国家,什么是国家?政治学讲,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其实“国”和“家”是两个概念,人都是先有其家,后有其国的。所以,古人讲为家尽孝的人,就能为国尽忠。那么孝道该如何体现呢?民间把孝道归纳为“孝顺”二字,“孝”指照顾起居,“顺”指抚慰心灵,这是很深刻的。
我想,趁我们现在有机会、有条件,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要经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聊聊天,多为老人做些家务。
(二)增才长智——注重修炼“四心”
一要修炼“虚心”。虚心主要一个人做学问知识、做事情的态度。虚心是人进步的阶梯,“谦受益,满招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就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培植谦虚好学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增长才干,通过学习、探索、实践正视新事物;
通过我们研究、回答、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当前,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文化、有经验、有能力,凭“老本”照样可以干好工作,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一个干部不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成长也不会快。年轻干部一定不要虚度年华,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既要学习政治理论,又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知识,还要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一是要挤时间学习,特别是挤业余时间学习。现在,有的年轻同志将大量业余时间用在了应酬上,赴饭局,打麻将,聊天儿,侃大山,时间就这样白白溜走了。如果我们每天能挤出1小时用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可以学习到多少东西!二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于刻苦和努力的程度。只要我们多钻研,下苦功,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必有收获。三是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大家都在学习,为什么效果却不一样?这里有个方法问题。要勤于思考,善动脑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善于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华罗庚所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四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要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习,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五是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周围同志学习。
二要修炼“雄心”。雄心就是有胆识,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惧怕风险的人,只能做无名鼠辈;
有胆识、敢突破陈规创新的人,才会是成功者。江泽民同志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人不创新就会苑囿于陈规,不会有发展,更谈不上有大作为。对此,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修炼勇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雄心”。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有那么一股蓬勃朝气,那么一股冲劲、闯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其次,要克服自满思想。我们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争取更大成绩。再次,要克服畏难情绪。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
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年轻干部在有闯劲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借鉴他人鲜活经验与结合本地实际的关系。
三要修炼“信心”。信心就是自信。一个人自己往自己身上设置限制,这是成功、成长的最大障碍。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成才,首先要相信自己!什么是自信?自信不是在你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在你没有得到之前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种信念,在没有人相信你的时候,对自己深信不疑。这种信念是化作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语言,就是“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相信我能成功,一定能成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要怀疑自己,更不要看低自己,最需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只有这样,相信自己就会升值,相信自己就是自信。就要知道,但凡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你能够坚持多久。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自信心,也需要有韧性和恒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不过在于他爬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大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试验灯丝材料时,失败了一千二百次,总是找不到一种能耐高温又能经久耐用的金属。这时候有人问他说:
“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二百次了,还要试验下去吗?”爱迪生回答说:
“不,我并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了这一千二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丝”。试想,没有这种自信,爱迪生发明电灯能成功吗?!没有这种自信,我们现在还可能不会有电灯?!
四要修炼“倾心”。倾心就是对工作、做事情要求真务实。一个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情、干工作,务实是生命线,务实更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心态。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与成才从来没有什么捷径,靠得是实实在在干工作、做事情。只有彻底扔掉空想和幻想,扔掉纸上谈兵的东西,形式主义害死人的东西。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如果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因为它能使人时刻保持向上进取的旺盛斗志,有助于克服困难。人活着第一要紧的是责任,一个人不管才学高低,也不管能力大小,生活都将给你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在哪儿,对成功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到忠实的面对。不管是站在哪个位置上,你都没有理由草草的应付,你都必须尽心尽力。这既是你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上所述,努力修炼这“十心”,既是做人之道,也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青年干部要潜心修炼,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因素
xx说过:
“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就象一碟子绿豆芽”。这就是说,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这个客观环境,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政府要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创造出“进得来、用得上、出得去”的管理机制。
“进得来”就是要善于发现后备人才。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要努力寻求制度的创新,从制度上促使后备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突破以往单一选拔后备干部的方式,积极推行“一推双考”制度,从根本上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后备人才;
要实现后备干部选拔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变“闭门相马”为“公开赛马”,努力开辟一条公开、公平、民主的后备干部选拔渠道,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后备干部队伍体系,使素质高、能力强、肯吃苦、积极上进的干部能及时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
“用得上”就是要善于使用后备人才。要创新后备干部的使用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锻炼。要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以丰富后备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
要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岗位轮换制度,让后备干部在不同岗位上接受磨练,以适应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的需要;
要大力推进后备干部压担锻炼制度,适时安排他们到重要岗位工作,以提高他们综合协调、驾驭全局的能力;
要积极探索后备干部离岗创业、在岗兼业制度,使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锻炼,快速成长;
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后备干部到发达地方挂职锻炼制度,促进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保他们的才华得以发挥、排上用场。
“出得去”就是要建立动态的后备干部管理机制。在后备干部管理上,既要敞开“入口”,也要畅通“出口”,优胜劣汰,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及时调整。一方面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制度,以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要积极探索后备干部入选公示制度,将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人员的基本情况等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大多数群众不赞成、不满意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要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要在对班子进行年度考核时,一并对后备干部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牢骚满腹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要清除,保证后备干部队伍的最优配置。
第四篇: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浅谈年轻干部如何成长
刚参加工作的干部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精心浇灌、修剪枝叶,基础打扎实了才能茁壮成长。年轻干部如何成长成才?
从组织上来说。
一是要多关心关爱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是继承人,只有年轻干部成长起来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才有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学习管理。多给年轻干部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其学以致用,在工作上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要把政治标准作为考核干部的第一要求,“德不配位,必有遭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
四是打破资历、年龄的界限,有的干部较为年轻,但工作业绩突出,但就是因为资历比不上别人,所以只能望“位”兴叹,这样只会打消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从自身角度来讲。
一是要有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年轻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苦难。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干部,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只有经过“苦其心”、“劳其骨”、“饿其肤”的干部才堪大任。
二是要强化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习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做学习型干部,以群众为师,以实践为师,以书本为师,不断与时俱进,提高本领,增长才干。
三是要涵养政治担当,增强为民意识,做干事创业的奋斗者。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标准,誓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秉持公仆本色、干事创业、勇于担当。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路径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 成熟 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给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