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笔记模板11篇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从代表的情况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他们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著名的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是研究会设立的马克思著作图书室。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发起“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既有李汉俊、陈望道等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国民党人。这两个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先进分子建立联系。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这两个组织中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李汉俊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学习、研究、对比多种新思潮并经历“教育救国”、“改良主义”、“联省自治”等失败方案后,才坚定地做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二、他们都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直接参与领导了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动;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通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五四运动在湖南蓬勃开展;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发动了高校的师生集会、游行,组织“提倡国货团”,协助学联创办《学术周刊》,指导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等等。
三、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由青年人组成团队,意味着这个政党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一定会走向远方,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共一大代表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仅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代表中,在学校的居多,师生有10位,占76.9%。学校教师5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在校学生5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3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党,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党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会议各项议程能够顺利完成。
四、他们都来自中心城市。中国建党活动首先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产业工人集中的中心城市。李达、李汉俊来自上海;张国焘、刘仁静来自北京;董必武、陈潭秋来自武汉;毛泽东、何叔衡来自长沙;王尽美、邓恩铭来自济南;陈公博、包惠僧来自广州;还有旅日的周佛海。近代以来,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各种新思潮的荟萃地,北京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3名党员,其中,正在北京大学或者在北京大学习过的党员就有21名,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产业工人人数最多,也是工人运动最发达的地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在长沙均有长足发展;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山东问题,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人民爱国热情很高;广州是鸦片战争后被西方殖民强盗最先轰开的通商口岸之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最先由此登陆。13名代表产生于此六大中心城市,绝非偶然。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当然,中共一大代表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代表都是男性;代表中除邓恩铭为少数民族外,其余均为汉族等。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代表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共产主义先进性,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深刻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变化轨迹。通过分析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和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从代表的情况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他们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著名的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是研究会设立的马克思著作图书室。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发起“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既有李汉俊、陈望道等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国民党人。这两个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先进分子建立联系。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这两个组织中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李汉俊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学习、研究、对比多种新思潮并经历“教育救国”、“改良主义”、“联省自治”等失败方案后,才坚定地做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二、他们都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直接参与领导了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动;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通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五四运动在湖南蓬勃开展;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发动了高校的师生集会、游行,组织“提倡国货团”,协助学联创办《学术周刊》,指导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等等。
三、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由青年人组成团队,意味着这个政党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一定会走向远方,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共一大代表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仅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代表中,在学校的居多,师生有10位,占76.9%。学校教师5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在校学生5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3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党,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党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会议各项议程能够顺利完成。
四、他们都来自中心城市。中国建党活动首先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产业工人集中的中心城市。李达、李汉俊来自上海;张国焘、刘仁静来自北京;董必武、陈潭秋来自武汉;毛泽东、何叔衡来自长沙;王尽美、邓恩铭来自济南;陈公博、包惠僧来自广州;还有旅日的周佛海。近代以来,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各种新思潮的荟萃地,北京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3名党员,其中,正在北京大学或者在北京大学习过的党员就有21名,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产业工人人数最多,也是工人运动最发达的地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在长沙均有长足发展;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山东问题,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人民爱国热情很高;广州是鸦片战争后被西方殖民强盗最先轰开的通商口岸之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最先由此登陆。13名代表产生于此六大中心城市,绝非偶然。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当然,中共一大代表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代表都是男性;代表中除邓恩铭为少数民族外,其余均为汉族等。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代表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共产主义先进性,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深刻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变化轨迹。通过分析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和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3
党史,是营养剂,是教科书,是清醒剂。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回答好“为什么学党史”“怎么学党史”和“学好党史做什么”这“三问”,不断坚定信仰信念,厚植担当精神,务实砥砺前行,擦亮政治本色。
厘清“为什么要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信仰信念。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劈波斩浪奋力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百年奋斗征程,百年为民之路,孕育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人忠贞,砥砺着“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共产党人品格,涌现出雷锋、焦裕禄、谷文昌、黄文秀、于海俊等一大批忠诚于党、矢志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就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的信仰、崇高为民情怀,在学习党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更加自觉做到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强党。
明晰“怎么学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厚植担当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抗击疫情、开展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场场胜利,兑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前方依然有数不清的“娄山关”需要攻克,有无数“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如何在危机中赢得先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唯有不断厚植担当精神,始终迎难而上、迎风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清楚“学好党史做什么”,在学习党史中擦亮政治本色。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就会发现,一部党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八项规定”,从延安整风到历次党内教育,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正是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才实现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自警自省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从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等方面学习中,熟知掌握党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继续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中蕴含着智慧,党章中充满着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知古今、明大义、续荣光。全体党员干部唯有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中砺初心、守信念、明方向、强担当、勇作为,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思想根基,汇聚奋进力量,擦亮政治本色。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从代表的情况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他们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著名的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是研究会设立的马克思著作图书室。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发起“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既有李汉俊、陈望道等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国民党人。这两个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先进分子建立联系。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这两个组织中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李汉俊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学习、研究、对比多种新思潮并经历“教育救国”、“改良主义”、“联省自治”等失败方案后,才坚定地做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南湖红船会议
二、他们都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直接参与领导了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动;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通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五四运动在湖南蓬勃开展;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发动了高校的师生集会、游行,组织“提倡国货团”,协助学联创办《学术周刊》,指导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等等。
三、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由青年人组成团队,意味着这个政党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一定会走向远方,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共一大代表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仅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代表中,在学校的居多,师生有10位,占76.9%。学校教师5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在校学生5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3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党,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党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会议各项议程能够顺利完成。
四、他们都来自中心城市。中国建党活动首先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产业工人集中的中心城市。李达、李汉俊来自上海;张国焘、刘仁静来自北京;董必武、陈潭秋来自武汉;毛泽东、何叔衡来自长沙;王尽美、邓恩铭来自济南;陈公博、包惠僧来自广州;还有旅日的周佛海。近代以来,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各种新思潮的荟萃地,北京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3名党员,其中,正在北京大学或者在北京大学习过的党员就有21名,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产业工人人数最多,也是工人运动最发达的地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在长沙均有长足发展;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山东问题,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人民爱国热情很高;广州是鸦片战争后被西方殖民强盗最先轰开的通商口岸之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最先由此登陆。13名代表产生于此六大中心城市,绝非偶然。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当然,中共一大代表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代表都是男性;代表中除邓恩铭为少数民族外,其余均为汉族等。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代表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共产主义先进性,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深刻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变化轨迹。通过分析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和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5
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收看了两会特别报道,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教育背景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古人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简而概之,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我要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给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能够自如的驾驭教材,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更要力求逐渐做到: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然后联系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教材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勇于挑战前人未能研究成功的课题。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4、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学会动手制作课件。
电脑现已被运用到教学中,电脑的运用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效率的提高。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课件使用,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反思记录,争取一学年下来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
5、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我要努力将自己的心理素质调整好,力争达到以下表现:
(1)广泛的兴趣。应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对学生心理、对所授的学科,教育科学方法研究的兴趣。
(2)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学生、对所授学科的以及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等。
(3)坚强的意志。表现为明确的目的性;一贯的坚持性;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克服困难的勇气性。
(4)良好的性格特征。要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诚实正直,与人为善,温和宽厚。
(5)发达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6
1940年3月6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广泛地团结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1957年3月6日—1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吸收党外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人士约一百六十人参加,主题是传达毛泽东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研究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会议期间,毛泽东分别同宣传、教育、文艺、新闻出版、高等学校、科学等方面的几十位党内外代表人物举行了六次座谈,并在大会上作了讲话。这些讲话,进一步深化了他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的思考。
1927年3月7日
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上课。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夏明翰等优秀共产党人都曾在那里任教或工作。农讲所培养了一批有马列主义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领导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
1931年3月7日
红一方面军发布经毛泽东修改的关于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主力歼灭敌人的通令。对地方武装,《通令》详细而具体提出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捉敌、疲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和十种办法。
1948年3月7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下,集中5.3万人,发起临汾战役。这次战役历时18天,共歼国民党军2.5万余人,解放了全晋南,使吕梁和太岳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
1985年3月7日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
2014年 3月7日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
2015年3月7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1月、2018年7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在天津、北京等3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947年3月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蒋管区农村游击战争的指示。在此前后,中共中央多次指示,要趁国民党统治区后方兵力空虚、征兵征粮使民不聊生、群众斗争情绪普遍增高的有利时机,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发动与组织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经过各地党组织的努力,在闽粤赣边区、湘粤赣边区、海南岛、粤桂边区、桂滇黔边区、云南南部、皖浙赣边区和浙南、浙东、浙西、闽浙赣边区等地,恢复、发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根据地,起了破坏敌人的后方、配合我军正面战场作战的作用。
1948年3月8日—14日
陈谢部队和陈粟大军一部攻克秦晋豫要冲洛阳,歼敌一万九千余人。为再求歼敌有生力量,18日又主动撤出,4月5日再克洛阳。洛阳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中原三军会合,共同歼敌。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南进以来,转战江淮河汉之间,形成“品”字形的态势,进而完成面的占领,建立了强大的中原解放区,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1954年3月8日
中共中央对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任务》的报告作了批示。批示阐明了科学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团结科学家和培养新生力量、建立科学研究体制及具体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方针等问题。这个批示是在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候,中央制定的第一个系统阐明发展我国科学研究工作政策的文件。
1966年3月8日、22日
河北邢台地区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1992年3月8日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1996年3月8日-25日
为显示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震慑“台独”势力,人民解放军向东海、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并在东海、南海进行海空实弹演习和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军联合演习。1998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华期间参加与上海市民的座谈时公开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1990年3月9日-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当前特别要注意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
1992年3月9日-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认为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4年3月9日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
1935年3月10日
毛泽东出席在狗坝(今苟坝)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会议讨论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的计划。毛泽东发言提出不能打固守之敌,不能“啃硬的”,应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毛泽东的意见未能多数得到与会者的赞成。十一日晨,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再次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随后,毛泽东鉴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提议成立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在渡乌江之前,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
1973年3月10日
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4月12日,邓小平出席周恩来举行的欢迎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从柬埔寨解放区回到北京的招待会,在国务活动中公开露面。
2004年3月10日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1940年3月11日
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报告总结抗战以来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
1978年3月11日
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建委、经委、上海市、冶金部《关于上海新建钢铁厂的厂址选择、建设规模和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决定从日本引进成套设备,在上海宝山县新建钢铁厂。
2013年3月11日
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讲话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民众进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全国规模的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
1980年3月12日
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作题为《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讲话,指出:现在军队要“消肿”,主要是要解决军队机构重叠、臃肿,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级指挥不灵等问题。我们的军队体制有很多问题,不改革不行,体制和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
2015年3月12日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印发《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从代表的情况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他们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著名的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是研究会设立的马克思著作图书室。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发起“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既有李汉俊、陈望道等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国民党人。这两个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先进分子建立联系。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这两个组织中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李汉俊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学习、研究、对比多种新思潮并经历“教育救国”、“改良主义”、“联省自治”等失败方案后,才坚定地做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二、他们都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直接参与领导了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动;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通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五四运动在湖南蓬勃开展;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发动了高校的师生集会、游行,组织“提倡国货团”,协助学联创办《学术周刊》,指导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等等。
三、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由青年人组成团队,意味着这个政党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一定会走向远方,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共一大代表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仅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代表中,在学校的居多,师生有10位,占76.9%。学校教师5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在校学生5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3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党,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党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会议各项议程能够顺利完成。
四、他们都来自中心城市。中国建党活动首先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产业工人集中的中心城市。李达、李汉俊来自上海;张国焘、刘仁静来自北京;董必武、陈潭秋来自武汉;毛泽东、何叔衡来自长沙;王尽美、邓恩铭来自济南;陈公博、包惠僧来自广州;还有旅日的周佛海。近代以来,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各种新思潮的荟萃地,北京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3名党员,其中,正在北京大学或者在北京大学习过的党员就有21名,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产业工人人数最多,也是工人运动最发达的地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在长沙均有长足发展;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山东问题,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人民爱国热情很高;广州是鸦片战争后被西方殖民强盗最先轰开的通商口岸之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最先由此登陆。13名代表产生于此六大中心城市,绝非偶然。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当然,中共一大代表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代表都是男性;代表中除邓恩铭为少数民族外,其余均为汉族等。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代表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共产主义先进性,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深刻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变化轨迹。通过分析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和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8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学习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我热爱党史这门课,对党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每到一地,总要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升华思想境界,加强党性修养。2016年8月17日,我和儿子宋伊哲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学习。
北大红楼是北京大学红楼的简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一座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老式楼房,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这里是中国革命的起点,我们依次参观了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文科学长室、日刊处、文科教务处、学生教室、编目室、登录室等,还看到了1918年冬毛泽东在此作为图书馆助理员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和用过的办公桌。
北京大学红楼汇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新派人物来此授课,还集中了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设在地下室的红楼印刷厂。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胡适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也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价值。
我的体会是,北京大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
第一、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918年,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着红楼的投入使用,北大图书馆搬入红楼。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刊物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李大钊主持下的北大图书馆,不仅成为进步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而且成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
第二、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是北大师生,宣言的起草人是北大师生,五四运动队伍的主力军都是北大师生。“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1919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民族危难之际,北大学生挺身而出,联合北京各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第三、北京大学是中共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单位。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前,全国共有党员58人,北京大学师生校友23人,占党员总数的40%;8个地方党组织,6个党组织负责人是由北京大学师生或校友担任;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北京大学师生和校友5人,分别是毛泽东、张国焘、陈公博、刘仁静、包惠僧,占38.5%;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3人中有2人(陈独秀、张国焘)是北京大学的。所以,北京大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北京大学是伟人领袖毛泽东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出发的地方。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红楼。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他经常从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出发,来到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报刊和阅览人的姓名,管理15种中外文报纸。置身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毛泽东说,自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是从北京大学红楼出发,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创建的清代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校长后,以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等文化名流为教授。据记载,1918年北京大学教职员总数达217人,学生总数达1980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在红楼,有各种社团活动。在这些社团中,就有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3月,会员中有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瞿秋白等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方便大家活动,校长蔡元培专门拨了两个房间作为活动室,大家亲切地称之为“亢慕义斋”。在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地相继建立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他们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广泛地开展工人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北大红楼,马克思主义火种在这里播撒,从这里出发,一代伟人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穿越历史云烟,我们再次感受这场伟大爱国运动,依旧可以听到革命者坚定决绝的呼声,可以看到他们奔走呼号的身影,可以深刻认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信仰的力量会一直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一如既往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发扬北大精神,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体现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9
入职以来,我前后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共5次,纪念馆里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文物,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1998年1月22日,我和家人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酒店吃完早餐后,朋友老周问我:你最想去哪?我不假思索地说,“中共一大会址。”他很疑惑,“上海好玩的地方不少,这又不是景点,以后去也行。”家人插话:“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对他来说,这比大景点还重要。”老周笑了笑,“这个好,走!”我们一行4人叫了辆出租车,直奔一大会议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老式石库门住宅建筑,青色砖瓦,乌漆的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
站在会址正门,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为什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为什么陈独秀和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会议?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建党节?13位一大代表的去向如何?……我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走进了中共一大会址。
在一楼大厅,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13位代表的雕像映入眼帘,我向他们敬了礼并鞠了躬,瞬时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和肃穆起来。拾阶而上,我们进入二层展厅,饱经沧桑的文物、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定格历史的照片、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我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近距离去感受,仿佛我与革命先烈一同踏上了那风雨如磐的征程。
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高度还原了当时会议的家具物品摆设,陈列室内还按照历史资料开辟了一个蜡像室,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包括2位共产国际代表)围桌而坐、热烈讨论的生动场景。在那么紧张的局势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们,特别是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不远万里在此集会。见证了这次重大会议的小屋显得格外庄严。
走出会址后,我久久沉浸其中,那些历史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浮现。初次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激动,更多的是思考。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能去往嘉兴南湖。我带着遗憾回到了太原。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必须专门去嘉兴南湖看看。
老周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在那动荡的年代,是什么让13位代表坚持到底,没有临阵退缩呢?”我为他们不可动摇的坚定叹服。当时的我,已经是入党13年的老党员了,担任过14个班的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党员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我也意识到,自己入职以来,虽干劲十足,收获满满,但前方的路还长,还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还需继续努力。
物以存史,物以证史,物以明史。2004年7月28日,我第二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有大量著作手稿、信件、日记、电文、题词等珍贵文物,近距离重温党的历史、接受思想政治洗礼。看到陈望道废寝忘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令我欣喜不已,多年来,“真理的味道”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作为追求救国之路的青年人,陈望道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既是革命理论的探索者,又有很强的语言功底,可以用白话文来翻译,从而让《共产党宣言》被当时的年轻人和有识之士迅速地学习、接受,并且能够研究和运用。在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心中,真理比红糖水还要甜。展厅里陈设着一架美国产的老式打字机,长28.5厘米,宽25厘米,高12厘米,是孙中山的秘书吴弱男在英国购买。1925年秋天,为了和苏联大使馆联系工作,李大钊向吴弱男借用这台打字机长达一个月之久。借助这台打字机,李大钊打印了不少党的秘密文件,并与共产国际和苏联驻华代表进行了密切联系。了解到它背后那不平凡的历史后,我仿佛还能听到李大钊同志当年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为什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新闻出版兴盛,国际交流频繁,交通方便快捷,工人运动活跃,诸多因素,吸引爱国志士和热衷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聚集于此,革命的先声《新青年》也创刊于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是历史的必然,源自于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以及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精神特质。上海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如今已是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这次,参观完一大会址,我专程去了浙江嘉兴南湖,瞻仰革命红船,重温红船精神。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红船由此得名并名扬天下。微风习习下,清波荡漾的南湖显得格外美丽,我走到湖边,不禁感叹一大会议选址的智慧,“一大卫士”王会悟更是让我钦佩不已。王会悟参加了一大会议的筹备工作,食宿、开会地点等后勤事务均由王会悟负责。为了一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她建议会议地点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并在大会召开期间当起了哨兵。当时不是共产党员的她,默默无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令人敬仰。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2015年11月16日至21日,山西省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举行。培训期间,复旦大学专门组织学员参观了中共一大会议会址,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依旧激动万分。2015年8月15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抗日战争文物图片展”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开幕,展期3个月。(览展品总计299件,其中珍贵文物18件。文物中,一级文物有4件: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地图、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原谱、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赠送给中国妇女慰劳会上海分会的朱德照片和新四军政治部印发的“反对投降分裂倒退”木刻年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这篇当时全民认可的关于中国抗战战略指针的经典之作。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和怎样赢得这场战争的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树立起了全民族抗战的必胜信念,是战争领导者掌握战争全局、引领战争走向胜利的必读之书,得到了最严格的实践检验,并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在这里,我对《论持久战》成了全民认可的中国抗战战略指针的原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陈列室里,我们一同感受了抗日战争的点滴,我们痛心,我们愤怒,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八年的抗战艰苦卓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历经千锤百炼,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时我担任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兼学生管理部部长,在回到学院后,与党员们分享了自己参观学习体会,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在2015年新生军训汇报表演上,我院做了一些创新,包括序曲《抗战军歌大合唱》、反恐演习等等来纪念这特殊的一年,最后我以“运动的青春最美丽”为题,对军训做出了总结,激励大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勤奋,报效祖国。
2017年7月16日,我第四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同一地点,不同收获。每一次对历史的纪念,都是为了全新的出发。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铭记。在一大会址我了解到很多为中国共产党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年代,各行各业都有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辞辛劳的时代楷模。民族精神代代传,根深叶茂能撑天。他们都是敢于直面当时黑暗残酷的社会、敢于正视当时鲜血淋漓的现实的真正的勇士,是他们和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革命先驱奋不顾身地用不屈的信念、满腔的热血乃至于自己的生命为中国开创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让中国走向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反观现在,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也会遇到诸多难题,有多少党员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多少发展对象入党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的党员甚至存有私心,不能尽力尽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等等,新党员质量难以保证。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教育的责任重大,工作难度大,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让入党积极分子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在大风大浪中大是大非面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党性。这次,我还参观了中共二大会议会址、中共四大会议会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处级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12月1日,我和大家一起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这是我第五次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我们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内容分为“序厅:起点”、“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尾声:追梦”五个部分,陈列着文物、图片、艺术品、多媒体、沙盘模型等,通过详实的历史图片和事件,帮助全体党员重温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驱崇高的信仰力量,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了解,增进对党的感情。题为《追梦》的视频短片,为我们展示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驻足观看,内心澎湃不已,感受革命先驱崇高的信仰力量,感怀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和研训班全体成员,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关键在党,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力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10
学习党史,是为了不忘初心。从1921到2021,时间跨越百年, 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中国号”乘风破浪的巨轮,百年历史,风雨兼程。我们读党史、学党史,从英雄先烈们的身上,汲取初心传承的力量。
1、董佳 《党史必修课》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是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此刻,终将成为历史,我们都是历史的答卷人,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在这场历史性的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2、虞雪飞《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从嘉兴的南湖启程,至今已有100年了。《日出东方》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奋斗历程。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真理和救国之路那种坚定执着的人生信念,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以及卓越不朽的人格境界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如今南湖的红船正乘风破浪驶向新的征途,在新的时代里,想要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要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丰富宝贵的精神营养,从革命历史之中获得昂扬奋发的精神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奋勇向前,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3、胡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答》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认清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振信心和斗志: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方银龙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章中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精神就像一枚闪耀的勋章,挂在中国共产党的胸前,代表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给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穷的力量来源。这段历史,让我见识到了信念的力量,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无坚不摧的信念感,在现今和平年代,我们的物质条件远远好于当年,但是中国繁荣富强的漫漫征途,仍要我们继续发扬长征精神,不断奋斗。
5、朱振海《龙啸绝地》
自从一九三四年十月撤离江西瑞金,朱毛红军踏上漫长的寻找生存之路,为寻找中国的未来,一直不断地修正着自己的方向,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次次山重水复,一次次绝处逢生,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征,改变了毛泽东的命运,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企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我们每位党员发扬长征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6、谢芳琼 《跟着共产党走》
党的历史光荣而伟大,它像一条河流,曲折且坚定地向前流动。通过阅读《跟着共产党走》,在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方面,我觉得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让每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心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习的收获落到实处。
7、姚煜 《中共党史简明读本》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温党的历史,无论是对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过去的饱受列强欺辱到现在的再一次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虽然今天我们这一代不能像老一辈革命战士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依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也是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吧。
8、何云雅 《中国共产党简史》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但也正是历经了一次次内伐外乱的淬炼、帝国主义狂风暴雨的摧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才戒骄戒躁,虚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虽不断跌倒,却又一次次跌跌撞撞地站起来,浴火重生。由此汇聚成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将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党史学习笔记模板篇11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学习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我热爱党史这门课,对党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每到一地,总要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升华思想境界,加强党性修养。2016年8月17日,我和儿子宋伊哲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学习。
北大红楼是北京大学红楼的简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一座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老式楼房,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这里是中国革命的起点,我们依次参观了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文科学长室、日刊处、文科教务处、学生教室、编目室、登录室等,还看到了1918年冬毛泽东在此作为图书馆助理员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和用过的办公桌。
北京大学红楼汇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新派人物来此授课,还集中了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设在地下室的红楼印刷厂。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胡适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也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价值。
我的体会是,北京大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
第一、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918年,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着红楼的投入使用,北大图书馆搬入红楼。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刊物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李大钊主持下的北大图书馆,不仅成为进步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而且成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
第二、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是北大师生,宣言的起草人是北大师生,五四运动队伍的主力军都是北大师生。“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1919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民族危难之际,北大学生挺身而出,联合北京各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第三、北京大学是中共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单位。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前,全国共有党员58人,北京大学师生校友23人,占党员总数的40%;8个地方党组织,6个党组织负责人是由北京大学师生或校友担任;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北京大学师生和校友5人,分别是毛泽东、张国焘、陈公博、刘仁静、包惠僧,占38.5%;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3人中有2人(陈独秀、张国焘)是北京大学的。所以,北京大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北京大学是伟人领袖毛泽东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出发的地方。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红楼。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他经常从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出发,来到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报刊和阅览人的姓名,管理15种中外文报纸。置身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毛泽东说,自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是从北京大学红楼出发,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创建的清代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出任校长后,以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等文化名流为教授。据记载,1918年北京大学教职员总数达217人,学生总数达1980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在红楼,有各种社团活动。在这些社团中,就有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3月,会员中有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瞿秋白等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方便大家活动,校长蔡元培专门拨了两个房间作为活动室,大家亲切地称之为“亢慕义斋”。在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地相继建立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他们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广泛地开展工人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北大红楼,马克思主义火种在这里播撒,从这里出发,一代伟人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穿越历史云烟,我们再次感受这场伟大爱国运动,依旧可以听到革命者坚定决绝的呼声,可以看到他们奔走呼号的身影,可以深刻认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信仰的力量会一直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一如既往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发扬北大精神,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体现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推荐访问:党史 学习笔记 模板 党史笔记总结 党史自学笔记 党史读书笔记 党员学习笔记 党员笔记内容 党的历史党课笔记 党课笔记模板 党史党课记录 党员笔记模板 党员自学笔记格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