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15篇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应辩证理解二者的统一关系,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建设都要靠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实现。
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价值取向。
第一,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谐意味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反对“物本”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信念,从而把异己的客观力量变为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谐的实现才有可能。
第二,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民本”的错误观念。“民本”思想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在“民本”观念中,人民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而加以利用的工具,只能导致“官”和“民”的二元分化。
第三,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分化,形成了各种利益博弈的局面。利益的分配要讲规则,而规则的确定不能单从经济效益着眼,还要考虑生态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不能使少数人享有发展的成果,而使大多数人背负发展的成本。资源和环境都是全社会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并且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所以,发展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安定和谐。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2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作为一名党员,我也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学习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献资料,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通过学习,我在思想上、心理上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现将本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真正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就要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类群体的每一个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迎来小康生活。
三、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1、提高学习能力。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在学习内容上求“广”,在学习方法上求“活”,在学习态度上求“严”,从而加快知识更新和理念更新。要以此次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2、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提高创新能力,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创新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区分对待。创新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条件、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借鉴以往的经验、条件的同时,发挥主、客观能动性,客观查找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总结有效的做法,找出新思路、新方法。
4、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总之,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我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整改,努力弥补差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为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3
一、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主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人为本”是这一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以人为本”,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二是这里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人,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全面的和不断发展的,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现阶段的需求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目标统一起来。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作了更全面、更深刻的阐释,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读本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涉及有关发展的各方面,第一次使我们对发展的要求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胡锦涛同志做了完整阐释。他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这三个概念与“以人为本”相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全部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读本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读本,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读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学校党员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4
今年全县水利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党组按照县委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任,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按照构建纵向、横向责任体系,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运作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某县水务局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工责任制》,将10个专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个局级领导负责,由5个牵头股室3个事业单位具体抓。做到机关每个股室都有任务,牵头股室、单位负有责任,强化了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意识。三个灌区管理所自觉把抓业务工作与抓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水利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两个目标同时研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同时评议,业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同时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利工程公司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项目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同时签订廉政合同,明确了廉政建设的责任和违约责任追究。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5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体活动,要具有精品意识,展示企业形象,使之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1)做好公司及县(市区)供电公司“迎国庆”文艺汇演。
(2)做好公司“迎新春”文艺汇演。
2、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升员工文化品位,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1)举办公司第_职工乒乓球赛。
(2)开展公司系统书法、美术、摄影展览、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
3、加强职工活动中心的管理,使之成为全省电力系统乃至全省职工活动中心的亮点。
(1)完善职工活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制度的落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2)为“职工活动中心”阅览室购置各种书籍、刊物,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3)做好“职工活动中心”的总结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6
初步学习《读本》,收获很大,感受良多,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具有权威性,而且内容全面系统,表达准确深刻,文字简明流畅,是一本以创新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读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
《读本》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一系列战略决策是一个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的整体,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而展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处于理论指导的地位。正如《读本》所说,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读本》进而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阐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深刻论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使人们确立起这样的信念: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读本》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只有准确系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才能转化为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辅助材料的《读本》,理所当然的要把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本质内涵列为重点内容,并针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给予回答和阐释。
《读本》首先从总体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作出集中概括,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了主题,抓住了要害,言简意赅,通俗精当,对人们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大有帮助。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我们要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念的新贡献,也是为亿万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所作出的新建树。《读本》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读本》指出:“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说明了以人为本,同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及西方人本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首先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到中心位置,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或偏移,就谈不上发展,科学发展观也就无法体现和落实。而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科学发展观得以顺利贯彻落实。
《读本》深刻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读本》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所在。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读本》将这一总体目标,从不同层面上加以展开和论述,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落实于经济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读本》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党中央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思想。《读本》遵循中央“四位一体”的重大决策,在深刻阐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又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展开了深入阐释,有力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贯彻和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7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作为一名党员,我也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学习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献资料,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通过学习,我在思想上、心理上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现将本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真正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就要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类群体的每一个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迎来小康生活。
三、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1、提高学习能力。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在学习内容上求“广”,在学习方法上求“活”,在学习态度上求“严”,从而加快知识更新和理念更新。要以此次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2、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提高创新能力,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创新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区分对待。创新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条件、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借鉴以往的经验、条件的同时,发挥主、客观能动性,客观查找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总结有效的做法,找出新思路、新方法。
4、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总之,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我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整改,努力弥补差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为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8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推动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推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求我们客观冷静地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地开拓前进,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团结奋斗,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踏实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系统思考、统筹安排,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
第二,努力完成工作,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积极为同学服务,增强责任感和主动精神,真正做到在实践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做好各项工作,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第三,积极创新,增强综合素质。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洞察力,努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的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又意义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应对挑战,务实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9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个当代小学校长,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0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推动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推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求我们客观冷静地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地开拓前进,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团结奋斗,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踏实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系统思考、统筹安排,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
第二,努力完成工作,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积极为同学服务,增强责任感和主动精神,真正做到在实践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做好各项工作,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第三,积极创新,增强综合素质。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洞察力,努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的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又意义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应对挑战,务实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1
科学发展观读本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理论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全面的和不断发展的,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现阶段的需求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目标统一起来。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作了更全面、更深刻的阐释,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跟党走,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是我们党从当前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项建设实践经验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所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过多依赖于外销,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形势不明朗。在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时,我们就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正是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够认真学习并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那么中国经济的全面蓬勃发展,社会的和谐平衡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就一定会实现。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2
我们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致力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全县的水利工作,2006年是我县水利史上又一投资多、规模大、任务繁重的一年,仅重点大中型水利工程投资就超过7000万元,承担着全市利民工程、全省财政扶持节水灌溉项目等市县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为把这些工程成“精品工程”,我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把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三制”管理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对水利建设项目全部落实了“三制”管理,避免了“关系工程”、“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既降低了工程建设资金,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3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疾控中心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疾控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尤其是干部的学习,以利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广泛工作共识,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安民警,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我们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公安部提出的“和谐警民关系、信息主导警务、规范执法行为”三大警务以及市局提出的“一三三二”发展战略“六做”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在分局的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带领全所民警共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认真履行公安职责,切实为民办实事,努力实现辖区社会的政治和治安稳定,为**区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判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各类矛盾将会越来越多,各类稳定和治安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才能不断开创派出所工作的新局面,才能将各项公安工作做硬做实做出成效。
四要提高廉洁自律能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和公安机关公安民警的形象。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不断增强防腐抗变的能力,做到警钟长鸣,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更好地献身公安事业。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4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首先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从严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我认真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进行了自查:
一是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局党组在人员任用和干部考评时,把好廉字关。
二是认真执行家庭财产报告制度。对1000元以上的家庭财产购置情况进行报告,对报告情况及时填入廉政档案。
三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公开,杜绝违规开支,接受群众监督。大项开支必须报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有效防止财务混乱现象发生。
四是反对奢侈浪费。严格公务接待范围和标准,没有上下班公车接送,婚丧嫁娶借机敛财。严格工作车辆配备,对于局属单位车辆达不到使用年限的,严禁更换新的小汽车,对个别下属单位换车申请我坚决予以了否决。
正确处理好权力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做到立党为公.
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篇15
2009年4月1日,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在行政楼会议室隆重召开,这标志着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此次会议提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目标,原则及重要性,明确发展是主题,核心内容是和谐。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以此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管理,推进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五个统筹”。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辨证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它是对以胡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从我国近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