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校长在双减工作会上的讲话发言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校长在双减工作会上的讲话发言稿
今年7月24日,国家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成为近段时间的热度话题,“双减”之下,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家长如何配合等,作为一名校长,同时也是长期在一线任教的老师,说一说我的看法。
一、“双减”减掉了什么?从《意见》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一是减少了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意见》中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过90分钟。最起码从作业时长的量化标准上,让许多学生和家长松了一口气。市教体局同时出台相关要求,如要求各中、小学校建立配套的作业布置规定,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检查、批改和反馈制度等,通过减掉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等措施,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时间,将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长落到实处和细处;二是减少学生课外培训负担。通过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减少学生课外低效学习,减少无谓消耗。从大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学生课内未能做到主动学习、有效利用时间的,寄希望于课外参加培训机构辅导提高成绩,其效果微乎其微,长时间低效学习,造成大量占用休息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厌学情绪明显,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社会内卷加剧等,这些做法与学生的身心发育、认知学习规律相去甚远,也有违党的教育方针有违。“双减”减去了学生和家长心头的一座大山。
二、“双减”增强了什么?
1.学生层面:
一是增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双减”之下,严格控制作业时长和作业总量,而各个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思维量较大的学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过程,有其客观的规律,需要经过认识、理解、巩固、内化的一般过程,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需要以必要的练习巩固为基础,所以更加需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拖沓、磨蹭,同时养成主动思考、深度思考的习惯,课前主动预习,提炼自己的疑问,课时带着问题走入课堂,课后及时反思学会了什么?有哪些问题不够清楚?在校期间如何及时解决?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学习习惯才能带来高效、实效,才能带来减量减时不减质。
二是增强了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双减”之下,学生课余时间陡然增多,工作日晚上、周六周日节假日时间都有较大自由时间,这些时间很大程度上能由学生自由支配,学生可以探索个人兴趣,发展个人特长,满足自我成长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较多自由时间的出现,对学生能否对课余时间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在家长、老师帮助下,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成长目标,合理规划并长期坚持实施。所以考验了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
2.教师层面:
一是增加多样化供给。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大背景下,教师首先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培养人的角度开展做好教育规划,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延时服务,教师可以配合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艺术制作、劳动实践、特长培养、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发展特长,走向社会。
二是增强教育教学个性化、针对性。以减少作业量来说,需要教师增强作业布置针对性,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结合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布置个性化作业。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增强备课能力和团队教研能力,反复斟酌课后作业,达到数量少、层次清,针对性强,质量精,出效果。
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发展存在不同差异,在“双减”之前,师生有太多教学内容需要学习、教师有大量作业需要批改和反馈,教师精力难免被消耗和挤占,部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双减”之后,教师有较多时间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接受速度较慢的学生。结合课后延时服务,教师可以给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当然,双减对学校、对家长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处在不同层面、不同角色的主体,做出相应的改变和适应。“双减”之下,有减有增,不变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还有为师者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