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选调生座谈会发言(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毕业之际,通过层层选拔幸运的成为了一名选调生,在得到消息时我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同时也非常感激能够继续留在**,奔赴基层“练兵场”磨练成长、锻炼能力,尽自己所能为基层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中的体会和看法,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多多指正。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我怀着对新工作的好奇与憧憬来到了**乡人民政府,下沉基层,开启了我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入职后,成为了**乡党政办秘书,主要负责综治维稳工作、日常行政事务及文秘工作、微信公众平台维护管理以及日常各种会议记录及会务工作,等等。入职以来,在组织的关怀下,在单位领导的悉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也对选调生这一身份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一、找准自身定位,汲取“泥土能量”。作为一名选调生,出了校门踏入基层,意味着要告别象牙塔,跳出舒适圈,褪去书生稚气,明确自我定位,在短时间内完成“同学老师”到“同志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并且,基层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和各种矛盾、问题。刚到**乡时,觉得很多工作好像不是很难,结果却发现工作的繁琐事务需要耐心去应对,与群众的交流需要沟通去完成,专业知识的短板需要学习去提升。因此,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当好一名基层的干部,不仅要有投身基层的勇气,更要有扎根一线的决心和毅力,褪去“书生气”,让脚底多沾些“泥土味”,基层工作才能开展的顺利、开展的好。
二、加强日常学习,及时“充电蓄能”。首先,与轻松、愉快的校园生活比起来,基层工作确实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纷繁复杂且细致,工作期间总是一项工作未完成,另一项工作便接踵而至,应接不暇之时,对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少系统性思维的“三门”干部的我来说,时常便觉得本领恐慌。其次,在**乡除了外来工作人员外,当地的农牧民基本使用藏语交流,工作中如若碰到不会讲汉语的群众,也只能寻求同事帮忙翻译,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而且拉大了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语言障碍成为了我工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所谓,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先贤们把学习当成毕生追求。那么,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也应该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学习补齐短板。一方面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等重要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遵循,不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并学习乡情村情、政策法规,感悟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文化涵养,指导工作方向;
另一方面要自觉学习藏语,通过日常交流积累,希望实现从“听不懂”到“听得懂”再到“面对面”“心贴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最终目标。
三、厚植为民情怀,做好“人民公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党员干部经受考验、砥砺初心的根本准则。基层作为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的窗口,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环境的稳定。因此,要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始终将**乡四村三寺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在工作中对于群众听不懂、理解不清楚的问题,把“文件话”转化为“大白话”,耐心、细心的进行解释,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记录下来,做好需求清单,通过与领导沟通交流,积极处理并及时给予回复,以此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并且,今后我会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大学生到选调生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作为一名选调生,既然把自己放在了基层岗位上,就应该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基层工作,从行动上融入基层生活;
放下包袱,扑下身子,身体力行的去感受基层工作的伟大与神圣;
找准定位,不论是工作定位还是人际关系定位,要努力适应基层工作环境,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我坚信通过在基层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后,必将让我的内心真正强大,意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