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
结合近期的学习安排,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几点体会。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主线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历史文化、心理基础和经济生活的政治共同体。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论,让广大群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这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在经济层面,国家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二是在政治层面,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坚持民族省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各族群众“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不断增强;三是在文化层面,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几千年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成员共同分享和传承着文化;四是在社会层面,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福利与民生保障,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同时也是各民族共建共守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指出:“大家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向着伟大理想去奋斗。”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多次讲话都特别强调,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民族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适应少数民族聚居地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各民族间交往不充分的现实情况,国家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学校体系,为民族地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广大各族群众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要素,并努力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是让各民族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在尊重各民族认同、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和凸显各民族群众多重、叠加的共有身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进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保障性要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语言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是在各民族语言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本身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仅传承传递汉族文化,也传承传递各民族文化,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交流的工具。************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因而需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社会上对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呈现两种错误观念:一是把学习汉语狭隘地理解为是对“汉族语言”和“汉族文化”的学习;二是认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削弱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宪法》《民族省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等重要法律中,凡涉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时,基本的法律精神和对公民的要求是共同的。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是少数民族群众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学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质量,有助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有助于少数民族广大群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有助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就学就业,有助于广大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享共乐,有助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推荐访问:共同体 党员干部 中华民族 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发言 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