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时代产教融合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3篇
【篇1】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途径的思考
李漪[1];
【期刊名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24)006
【摘要】“中国制造2025”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家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通过建立“利益相关”的企业参与机制、完善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与运行模式、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等途径,寻求校企利益共同点,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总页数】4页(P.140-143)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
【作者】李漪[1];
【作者单位】[1]江苏理工学院杂志社,江苏常州213001;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途径的思考 [J], 李漪
2."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 [J], 高婷
3.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分析与思考 [J], 朱俊晨; 赵彤
4.“中国智造”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J], 罗汝珍
5.浅谈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东莞地区职业教育和制造业现状为例 [J], 周迪生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2】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及其意义向度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德智体美劳是社会对一个人素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目标。而要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需要的是德行好、智慧高、人心善、身体健康并且热爱劳动,这样才能让高校学生在通往社会的道路上更加顺利并成长成才。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意义向度引言
在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是对高等教育的慎思与重构,是对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塑造。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内在关系、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生态系统,总结出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具有“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主体—发展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超越—适应性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体验—实践性三个特征。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意义向度体现在从书内走向书外的生活育人、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活动育人、从校内走向校外的社会育人。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实践智慧是构建超学科学习模式、开发超学科活动课程和创设超学科学习空间。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之应然。1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内涵
1.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德育即品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品德即道德品质,是脑知善、心爱善、身行善的统一体。智育即智力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体育即身体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健全身心的教育活动。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自然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审美等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即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活动。
1.2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概念界定
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也就成了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是新时代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是指高校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生成智慧、充盈情感、磨砺意志和强健身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高等教育活动。
2当前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的形式2.1育人体系中德育发展的形式
高校德育育人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品德修养高尚的人,而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平时的学生素养规范养成教育中去不断打磨、塑造。高校以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三下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全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十九大精神进社区义务宣讲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奉献的乐趣,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通过开展爱国、诚信、感恩、控烟等主题教育,不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2.2育人体系中智育发展的形式
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业成绩几乎也是评价育人体系中智育的唯一标准。高校也将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办学水平的主要参考依据,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创新学业考核方式,将考试、考查、实践、科研成果相结合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提出用综合测评来作为学生学业成绩(水平)的评定标准。民办高校将课程的考核结果通过学分加权的方式转化为量化分数,在专业年级内进行排序,总体划分学生的智育水平,将学业成绩作为国家、省政府、校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评定依据,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各类学科类竞赛、学术类活动、讲座,不断增强学校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智育发展。
2.3育人体系中体育发展的形式
高校育人体系中体育育人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主,但是目前发展相对缓慢。体育育人的渠道,以体育课为主,各类体育竞赛为辅。体育课的育人效果也参差不齐,多数以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为标准,各类竞赛覆盖面、影响力都比较受限。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参与体育类项目兴趣不浓;
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较短;
学校对体育类活动重视不够;
体育课程育人功能不强;
体育基础设施投入较少;
体育活动场地受限。可见,目前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育人体系,或者说育人效果不强。
3高校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意义向度3.1从书内走向书外的生活育人
生活即教育。教育回归生活,扎根生活土壤,关注个体生命,生活就是教育。高校的教育活动应该从书内走向书外,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限于教材、实验指导书等书本上的知识,真实生活世界里的人和事物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和对象,如科学家、技术专家、医生、教师、律师、工程师、技师、技术工人,又如网络、经典著作、学术期刊、报纸、硕博士论文、专利、产品等。从书内走向书外的生活育人,应该引领学生追寻个体生活的意义、追求个体生命的幸福,引导个体以真实的生活促进其深度的学习,将客体化的书本理论知识转换为主体化的生活情境体验。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应把个体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建立符号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有机联结,引导个体去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完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体验,追求个体生活和知情意行的完整性,以实现个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回归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去感知、感悟生活的道德伦理要求,拓展个体的道德价值世界,在生活课堂与社会课堂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成人成事;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亲历生活,在生活课堂与社会课堂中学会生存技能、学会团队合作、学会自主学习和学会自我发展;引导学生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在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世界真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在生活课堂与社会课堂中学会全面发展,学会自由创造。
3.2均衡德智体美劳发展,打造高素质育人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应正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育人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首先,建立符合民办高校情况的育人教师队伍招聘制度。民办高校受制于资金问题,往往一岗多职,不会单独设立德智体美劳育人教师的岗位。可以设立一定数量的兼职岗位,学校一部分管理、后勤、通识课程的岗位可以招聘有美育、体育、劳育专业背景的人员;
辅导员岗位可以招聘一些有德育
专业背景的人员,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民办高校实际情况确定。其次,建立德智体美劳专项育人奖励制度,可以按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各个领域设立专项育人奖励;
也可按照各项育人比例定量设定五育综合奖项,年底测评,职称晋级等评选要优先推荐育人先进的人员参选。最后,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加强教师的育人业务培训,重视师生互评,加强师德考核等方式,提升育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3家长在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因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长身边耳濡目染,很多做人做事的原则与方式方法都非常的接近家长,因此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家长配合教师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的氛围,这样才可以发挥家长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家长正确认识高校教育,让家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的坚强后盾,使家长能够理解并且支持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甚至可以主动帮助高校教师参与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这样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在教育中缺一不可,在三者的共同联手下,才能够培育出新时代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与接班人,而教师、学生、家长是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三要素,其中每个要素都有明确的职责,这样才能相互配合好,教育高校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才能在今后进入社会时成为一个认真负责、遵纪守法,热爱工作的好公民。结语
总之,补齐育人短板,构建、优化德智体美劳视域下民办高校育人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需要;
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
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处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主阵地,应该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运用育人工作载体,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主动扛起自身的责任,为将青年学子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断努力!参考文献
[1]田心铭.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J].红旗文稿,2018,379(19):5-8.
[2]王天恩.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支持[J].思想理论教育,2019(4):11.
[3]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4.
【篇3】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与途径摘要:现有装机容量160万千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由我国自己勘测、设计、制造、设备、施工、安装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企业共有两期工程,一期工程为两台国产20万千瓦机组;
二期工程为两台国产优化60万千瓦机组。近年来,企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把弘扬红色文化作为鼓舞、激励职工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
弘扬红色文化;
意义;
途径 1 国有企业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精神”就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在党的领导下的国有企业是孕育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精神的精神支撑,离不开和“中国精神”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工人阶级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承和传播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现状
红色文化不仅是国企企业文化最鲜亮的底色,而且是国企党的建设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哈三人在长期的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优良的红色文化传统,永葆创业激情,不忘“摇篮”初心的进取之道。多年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职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强化职工遵章守纪、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意识,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职工队伍,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 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方法
党的建设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哈三电厂能浴火重生甚至凤凰涅槃,以国企党的建设和红色文化为根基的企业文化发挥了软实力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传承红色文化,并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自觉把这一优势与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与职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大力运用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同行 超越”核心理念,为企业打赢可持续发展攻坚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创业阶段,哈三电厂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用“艰苦创业”鼓舞人,用“团结协作”凝聚人,把改革开放的“红色基因”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传承红色作风,职工发扬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铁人精神”,吃睡在板房,昼夜奋战,争时间,保质量,两台20万千瓦机组分别提前一年投产,创造了高寒地区新机组提前发电的纪录。同时,哈三人把奋力拼搏、勇于争先的创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沉淀
了“安全、团结、务实、文明”的企业精神。
创新发展阶段,在国产首台60万千瓦机组安装、调试、投产过程中,职工发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勤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把“为民族争光,为国家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融入到企业的二次创业中,以“发展民族电力工业”为己任、以“打造国产机组品牌”为目标,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国产首台优化60万千瓦机组投入生产。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1998年,松花江流域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哈三人发扬“抗洪精神”奋战在抗洪保电一线,发电职工吃住在运行职工住宿,发扬“岗位就是前线、岗位就是战场”的主人翁精神,全体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旗帜飘扬在抢险救灾战场,各个党支部迅速行动,组建各自党员突击队向抢险保供电发起了冲锋,哈三人用无私奉献唱响了红色主旋律。在“诚信 奉献 创新 超越”的企业精神引领下,企业跻身全国一流火电厂行列。
在转型蜕变阶段,哈三人发扬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2008年初,面对新的经营形势,企业提出了“建设全国特大型热电联产企业”的发展目标,对机组进行抽汽改造,哈三人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书写了我国热电联产机组抽气改造工程史上可歌可泣的建设奇迹,“以热兴电”发展战略取得了实效。
在每一个阶段,红色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哈三电厂始终坚持不懈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色调,使红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文化,先进科学的管理文化,倡导诚信道德的诚信文化,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4 弘扬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措施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红色系列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与企业精神相结合,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教育相结合,与勤政廉洁教育相结合,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教育和激励员工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共同理想教育,通过组织观看《焦裕禄》等革命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人格以及英雄模范人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从而增强了职工热爱祖国、热爱企业、奉献企业、建功企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通过“赠书增智”活动引领职工阅读红色书籍,畅谈心灵感悟,使“红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开展征集“好故事、好传统”,唤起职工对创业发展的温暖回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唱红色歌曲,永远跟党走”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新中国成立等重要纪念日,开展文艺汇演、唱响红色旋律,积极营造“红色”氛围。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职工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了教育,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大的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红色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国庆前夕,组织职工开展升旗活动,让职工牢记国企的责任与重托。举办道德讲堂、重温誓词、“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对党说句心里话”、“颂歌献给党红歌大赛”、“厂情厂史教育”、“党旗飘飘、党的光辉照我心征文比赛”、“红色故事汇”影片展播等活动为载体,使职工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职工爱党、爱国、爱企业热情,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提升效益。
5 结语
把红色教育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哈三厂党委将红色文化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
合,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以此激励和教育员工。以“实施先锋工程,发挥堡垒作用”为载体,开展了“创先争优先锋队”“党员示范区”“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党员晒承诺”等活动,以党员的工作热情,带动身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百色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方世川,陈潇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推荐访问:新时代 融合 障碍 新时代产教融合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 障碍和解决途径 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