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现代恐怖主义四次浪潮

2022年现代恐怖主义四次浪潮

时间:2022-07-05 15: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现代恐怖主义四次浪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现代恐怖主义四次浪潮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6篇

第一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

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的国际恐怖活动两者所采用的手段和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同小异,但一般说前者具有政治色彩,故又被称为政治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并存着三种形态的恐怖组织。一个是国别性质的,当然有时候我们这个划分主要是从它的打击和威胁的目标来看,它的活动当然都是跨国性的,这是一种。这一类仍然是当前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类是区域性的,就是它主要是为了寻求在一个地区的几个国家寻求一种共同的目标,区域的利益。所以这个我们称它为区域性的恐怖组织。

最后是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可以对国际社会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反恐实际上早也有之,60年代一直提反恐,但是没有“9.11”以后,它仍然没有上升到国际社会这么高一个高度或者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或者说各国重视的程度都没有像今天这么一个重视的程度。

10年前,美国开始反恐行动时,提出了两点目标:一是抓获和击毙本-拉丹;
二是摧毁“基地”组织的网络。现在,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目标依然未实现。

  今年5月1日,美军击毙本-拉丹,但这并不能改变美国在本土和境外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因为在拉丹死后,极端势力加速重组,“新生代”恐怖势力粉墨登场,恐怖事件仍持续高发。恐怖活动出现全球化、军事化、职业化的特点,给全球反恐带来新挑战。

  这些被称为“新生代”的新型极端组织熟悉现代科技工具,善于利用社会的各种法制“灰色空间”,手段灵活、行动隐蔽。美国著名反恐专家马克-萨基曼称,“网络已成当代恐怖分子的主战场”。美国国会近期也发布报告,称国际恐怖组织正在全球范围进行有组织的“互联网运动”,网络已成恐怖势力的重要工具。

  基地组织也高度倚重网络宣传战,他们熟练运用先进技术,制作各种网络杂志、网络视频、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等,甚至开办“网上学校”,并有标准化的制作和发布程序。他们还利用网络进行招募和筹资,比如利用网络聊天室或论坛,补充甚至取代清真寺、咖啡馆等传统活动场所的作用。

  而在6月中旬,本-拉丹的副手扎瓦希里宣布担任基地组织新任领导人,他提出“7点计划”等论述,意欲卷土重来。虽然现在的基地组织很难有大的作为,但其分支不断坐大。近年来,基地组织的分支机构正成为国际社会新的威胁源

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它面临的最大的战略问题是如何避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联合起来反对它。美国在武器技术方面远远超过它的盟国,因此它极易倾向于单边主义。从实质上说,美国在许多方面的单边主义是由于其遍布全球的利益所驱使的。在美国看来,全球的安全就是美国帝国的安全。“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单边主义的外交策略极易使美国成为众矢之的。单边主义使它得罪或失去盟友和朋友。同时,它在中东的单边主义使它招来阿拉伯世界的广泛的嫉恨。

世界上的文明、民族、宗教,在社会进程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中,多种因素的冲击和碰撞完全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宗教民族问题的矛盾发展,还是贫富分化、世界格局变化这样的问题,在短期社会发展内是无法解决的。更别提不同势力仍在暗中秘密给这些反人类、反社会。反民族、反国家的恐怖分子提供资助,松散而自由的某些国家环境条件的存在,让他们更为猖獗。

贫富分化的割据问题。当全球化现代化进程里,许多个自然条件差的中东国家,生产力低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度落后于世界,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他国。这类国家拥有的无非矿产、石油资源,但一昧的出口和挖掘工业,让整个工业体系单一,生产经济总值低,极不平衡的发展结构会让整个国家的经济逐步落后,只能在现有阶段“畸形繁荣”,根本无法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自然条件的恶劣,决定了第一产业的落后,而技术上。科技上、人才上的匮乏让工业延长产业链的实现很艰难。

在世界上,中东国家的落后和发达国家的先进形成强烈对比,本质上发展起来的即是富人与穷人的对比。当然也恰恰因为这样的贫困,导致国家机器的涣散和自由度,使得恐怖组织得以发展起来。而另外,某种程度上,亦有不少人因为经济需求,而参加这类恐怖“基地组织”以求勒索分款之类。

不仅如此,这些穆斯林国家还面临西方文化冲击传统伊斯兰文明的现实。西方文明所倡导的人权主义、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在穆斯林眼里是完全错误甚至可憎的。他们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下,受着传统的伊斯兰文明的熏陶,从小在国家内的宗教学校(这些国家的教育落后,多是宗教学校提供免费教学)所被灌输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无法认可这样的思想冲击。在这样的文化冲突下,他们激烈的反抗着“大逆不道”的西方文化,高举着宗教旗帜在恐怖主义上的路上“骄傲”的行走着。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恐怖主义的蔓延成为各国需要应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国际反恐联盟的建立,各国将反恐列为法律体系内部、发表各类声明等等,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反恐任务更为国际所重视。

信仰差别,政治和经济利益驱使,观念不同。

这样的问题至今尚需多国努力和更多社会群体的正视,光凭单方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各种阶级力量的平衡,国家关系的协调,区域反恐合作的加强,或者是社会舆论正确的引导,都还需要努力。

其实不管恐怖分子出于任何理由而进行袭击平民、预谋爆炸等等的恐怖活动,伤害的最终还是无辜的生命——不管宗教上是如何判定“人”的定义,但起码一个人必然有他存在的权力,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给予的这些人权是否被宗教认可,在当代主流思想引导下已成为正确的共识。

类似的行为并非会引起人民的清醒,反过来会加剧对恐怖主义的憎恶和抵抗,这样的后果就与原来的形势相反,“抵抗的人民”变成“被抵抗的人民”——当然,也许这些恐怖分子原本在这条路上已经扭曲,只是打着民族或宗教主义进行反社会、反人类的浩大的世界恐怖犯罪行为,他们不需要其他人的支持或者赞同,只需要这样的行动后的反响和关注,助长他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意识。

该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矛盾之下保有清醒的自我和正确的价值观,还需要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这其间错综复杂的新旧更替和思想文化融合碰撞之间产生的矛盾本质还需根本上的认识。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不知道当代的我们会受到什么的“冲击”和“感染”,但是我们可以保有基本的意识和信念,在世界多极化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社会现实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反恐和恐怖主义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亟须更多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找到解决的正确方向,保证正常的社会和国际秩序。

第二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恐怖主义的论文

  

      一、当代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

      恐怖主义是指国际上一小部分极端分子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有组织、有预谋地采用暗杀、绑架、劫机、制造爆炸事件等极端手段,进行破坏、报复和讹诈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恐怖主义是冷战后困扰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毒品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事件发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呈加剧之势。世界变得更加不安全。

      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后的90年代到现在,国际恐怖主义与过去相比,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的目标多元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恐怖组织袭击的目标主要是政府首脑、军事首领、国家机关等。其中,政府首脑是恐怖袭击的最重要目标。因为恐怖组织主要是想通过打击政府的各种目标直接改变政治进程。主要事件有:1981年8月,伊朗总统拉贾伊、总理巴霍纳尔被暗杀;1982年9月,黎巴嫩当选总统马耶勒被暗杀;1984年10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遭炸弹袭击,幸免于难;1984年11月,印度总理英迪拉被暗杀;1986年2月,瑞典首相帕尔梅被枪杀;1988年6月土耳其总理被枪击轻伤;1989年11月黎巴嫩总统姆阿马得被炸身死;1991年,印度总理甘地被暗杀;1993年4月,南非共产党总书记哈尼遭暗杀;1993

      年5月,斯里兰卡总统普里马达萨遇刺身亡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恐怖分子除继续沿袭这种方式使许多政府首脑遇害外,还开始将无辜平民和许多外国游客作为袭击对象,大规模屠杀平民的事件剧增,这是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同时也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中最令人忧虑的现象。

      在恐怖主义制造的各种恐怖活动如爆炸、绑架、劫持飞机、杀害人质等事件中,无辜的平民成了他们实现目的筹码。例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约有5500人中毒;1996年2月,耶路撒冷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死伤300多人;1997年9月18日和11月7日,埃及接连发生两起袭击外国游客事件,共有70多名外国游客遇害。1999年8月,车臣恐怖分子竟然炸毁了俄罗斯境内的4座居民楼,导致近300名平民死亡。

(2)(1)

      第二,恐怖活动作案主体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失衡、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与此相应,恐怖主义也从原来单一的政治恐怖主义向多目标的恐怖主义演化。当今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诸如反对核武器的研制和部署、抗议环境污染、爱好野生动物、反对科学进步等各种组织。有些组织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进行和平的游行示威,其中一些狂热分子也开始效法恐怖组织的做法。美国在90年代就发生过系列邮包炸弹案,是因为该组织反对科学进步。这些恐怖组织和个人并无明确的政治意愿和动机,盲目仇杀或制造爆炸事件只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怒,或者是为了证明他们自身的存在。美国的“地球解放阵线”就是一个激进的环境保护组织。他们大肆进行纵火,曾焚烧过华盛顿大学的一幢教学楼,以此来抗议该大学在植物上进行生物技术研究。

      第三,恐怖手段日益高科技化。

      90年代以来,恐怖分子开始采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恐怖活动,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也加入到了恐怖集团中,恐怖分子拥有无线遥控的地雷等爆破器和先进的通讯、交通运输工具,使恐怖活动更加隐蔽。恐怖分子制造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也在进一步增大,并把袭击的范围扩大到

  

经济和信息领域。例如:1995年,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投放了大量的沙林事件充分表明,世界上的一些恐怖分子已经具备了制造生化武器的能力,恐怖分子已经开始把生化武器用于恐怖活动。

(1)

      (2) 胡凡,《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李慧智,《反恐学》,人民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除了生化武器以外,恐怖分子将来也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对有关国家和人群进行攻击。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庞大的核武器部分失控,一些核技术、核原料、核设备成为恐怖分子猎取的目标。例如: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也多次发生丢失核机密的严重事件。穆斯林极端武装分子在受审时证明,本拉登也曾试图购买铀,用来制造核武器。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安全的概念已从传统的领土安全扩展到包括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等在内的全方位安全,国际互联将成为恐怖活动的新领域。一些恐怖组织开始选择以络恐怖主义替代传统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已经开始对络进行过多次重大攻击,其中包括重要的政府站和金融站,使其处于瘫痪状态。此种恐怖主义活动所产生的破坏性丝毫不比传统的恐怖主义的小,造成危害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而袭击者本身的风险却非常小。

      第四,恐怖活动组织方式日益国际化。

      当前恐怖组织分工明晰,组织计划性很强,活动资金与武器的获取、转移、利用,活动的策划等都有相应的人员负责,有各自的组织纪律,有步骤、有预谋、有计划地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特性日益明显。冷战结束后,恐怖组织开始共享情报、技术、资金和人力,并且开始进行跨国性发展,即在本国以外组织武装团伙。同时各恐怖组织之间开始建立,形成了一定的络。例如:本拉登的恐怖组织在沙特、苏丹、埃及、也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建立了都基层组织,所以进行恐怖活动时也是分工协同,互相配合。(1)

      恐怖主义的这些新特征和发展的新趋势,加剧了恐怖活动的危害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恐怖主义行为制造的悲剧令世界人民震惊和不安。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社会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恐怖主义活动予以防范和打击。下面简略谈一下反恐策略和原则。

      二、国际反恐的原则和策略

      随着恐怖主义的跨国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自恃强大的美国为了打击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络,也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所以,在国际反恐战役中,各个国家必须遵守(1) 张毓诗,《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20XX年版.

      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将反恐怖斗争进行到底。

      第一,杜绝反恐怖的“双重标准”和“以暴制暴”的反恐怖方式。

      个别大国在对待反恐怖问题上一直采取“双重标准”,使得国际反恐局势不容乐观,甚至出现越反越恐的局面。例如:美国将对实施“9·11”恐怖事件的组织定义为恐怖主义组织,而面对俄罗斯车臣分裂分子则采取绥靖政策,并把俄罗斯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打击视为侵犯人权的现象,其用意不难理解。美国在反恐怖方面采取的这一政策,实质上分化了国际反恐阵线,进一步助长了恐怖组织的嚣张气焰。伊拉克战争即是个别大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偏离了反恐轨道,违背反恐初衷而采取“双重标准”的典型案例。同时在反恐方式上,一定要坚决杜绝无限制的“以暴制暴”。单纯的以暴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对抗,只会陷入如同恐怖主义一样的怪圈里。所以,对恐怖主义进行军事打击不是万能的,只有综合整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当地的局势不但没有缓和,恐怖主义反而愈演愈烈。这充分说明了单纯的武力报复是不可取的。

(2)(1)

  &nbs

     

  

p;   第二,必须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反恐。

      恐怖主义组织分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且国际恐怖分子也发动跨国恐怖活动。所以仅靠单一的国家,难以杜绝恐怖主义的袭扰。各个国家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反恐。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双边反恐怖合作和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双边反恐怖合作主要出现在有着共同的边界,同时有一个或数个恐怖组织对两国的利益构成威胁。但是这种合作只能解决一些局部性的恐怖主义问题。例如:英国和爱尔兰、法国和西班牙、美国与以色列、埃及和苏丹等,都已经达成相关的反恐怖合作协议、协定、公约等。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发展得比较迅速,90年代以来,有许多国家加入了地区性组织,加强反恐怖斗争合作。例如:上海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但同时美国的单边主义反恐怖政策抛弃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伊拉克战争就是其单边主义政策结下的一颗恶果。战后的伊拉克动乱不断,暴力行动频频升级,并将整个中东局势拖向更危险的境地。美国在反恐怖斗争中一意孤行地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反恐战线的团结,影响了反恐怖斗争的效果,给反恐怖斗争带来严重的损失。

     

第三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1.1996 年 6月“东突”分子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简称“东突信息中心”。该中心长期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宣传,教唆成员以暴力和恐怖的手段进行所谓的“圣战”,长期发布《我们的独立是否有希望》、《要么独立要么死亡》等赤裸裸宣传极端思想的文章。通过网络鼓动中国境内的穆斯林,采取爆炸、投毒等极端手段对学校、政府等目标进行恐怖袭击。还通过网络,勾结境内外反对分子,

搜集中国涉密情报。2003 年 1-3 月,他们通过互联网策划企图在兰州至新疆的铁路线上实施爆炸活动,2003 年 3 月,我国公安机关网警侦破该案。2009 年新疆“7·5 事件”便是艾合买提・吐尔逊、木合塔尔等人利用清风网、露水网等 21 个维语网站和“我们的维吾尔”等 100 多个 QQ 群发表聚众闹事信息,聚集成员一起闹起来的。

2. 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2009 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 IP 地址达 100 多万个;
被黑客篡改的网站达 4.2 万个;
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每月达 1800 万台。而据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 5 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传播的病毒数量平均每年增长 80%以上,公安机关受理的黑客攻击破坏活动相关案件平均每年增长 110%。

3. 解放军有专门从事信息防御与反击的“网军”。我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耿雁生大校 5 月 25 日透露:中国解放军建立了一支“网络蓝军”,目的是为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设立。

中国称培养“网军”是自卫,“网络蓝军”由部队现役人员构成,是常规部队的训练科目之一,防御外军以及黑客、恐怖分子网络袭击均为职能。

4. 针对网络恐怖主义,中国举行的演习较少,更多的是出台具体的措施,如 2011年 8 月 29 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规定,对于黑客、恐怖分子非法获取支付结算、证券交易、期货交易等网络金融服务的账号、口令、密码等信息 10 组以上,可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获取上述信息 50 组以上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5. 总结本文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还面临网络恐怖主义

威胁,而且维稳处突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针对网络恐怖主义还需要制定一个短

期和长期的对策。就短期对策而言,笔者认为应以打击为主。

一是要“杀一儆百”威慑各种反动势力。目前中国面临主要网络恐怖主义威胁来自“疆独”、“藏独”恐怖分子,意欲割裂中国疆土的目的是他们开展网络宣传、网络攻击的主要由头。对于这部分破坏中国社会秩序、破坏国家安全稳定局面的行为,中国政府要出动公安、武警、解放军特战部队等强制力量,对“疆独”、“藏独”分子给以无情地打击,以遏制其嚣张气焰,起到震慑肃杀效果。二是要“先声夺人”占领舆论制高点,使得民众对网络恐怖主义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于辨别和“主动拒绝”恐怖分子的网络宣传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对于“法轮功”之类的潜在网络恐怖主义的歪理邪教,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举报和检举这些邪恶宗教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来驳斥邪恶宗教的网络宣传。对于这部分肆意诋毁中国共产形象,反人类、反社会主义、反政府的网络恐怖主义分子,要充分发挥网络监察的力量,对这些反动宣传进行追踪和定位,并举擒获恐怖分子。

6. “防”就是要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制。美国兰德公司的阿奎拉等反恐专家认为,抵御网络恐怖主义的有效战略是“以网络对网络”,为此,就要在政府、军队和民间的各种机构间建立网络化的合作机制。设在中央情报局的美国反恐中心就是根据网络化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此外,为加强网络防护,还可采取将关键的信息网络与互联网分离的办法。网络恐怖活动大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较少现代化也许更安全。美国安全专家就建议美空军不应尽快实行全球联网,因为其在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专用的指挥控制网络十分牢靠。美国还在着手建立一个与现行互联网分离的新政府网络,以保障政府通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反”就是要实施积极的网络反击。信息网络上的通信联络是双向的,这就意味着网络战造成的危险是对等的。“网络反击”就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网络反击”的样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通过有意向恐怖分子网络倾泻虚假信息、过时信息等制造“信息洪流”,挤占其信息通道,使之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和处理信息,从而使其网络变成废网。二是通过向恐怖分子的网络注入计算机病毒,瘫痪其信息网络。这种方法造价低、使用方便,对网络的破坏更直接、更有效。三是通过组织“网络战士”捕捉网络恐怖分子的踪影,消灭其有生力量。

“破”就是从物理上破坏恐怖组织的网络体系,削弱其控制网络的能力。“ 破网战”主要包括“断电破网”和“毁节破网”两种样式。“断电破网”就是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切断恐怖分子电脑网络的供电系统,使其成为一堆不能发挥功能的电子器件。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通过轰炸塔利班的发电厂切断本·拉登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联络,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毁节破网”就是对恐怖组织信息网络的侦察系统、通信枢纽、计算机控制中心等节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使其无法正常运转。

7. 情报搜集、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是打击网络恐怖的根本前提。加强网络管控、清理网络环境是打击网络恐怖的主要手段。提高技术对抗能力,打造强大的“网络特警”是打击网络恐怖的有力保障。

第四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恐怖主义

  我打着“正义”的旗号,
  行走在漫尸遍野的大街上、
  黄黄的天滴下了黄黄的雨,
  黄色的我走在黄色的尸体上。
  撑着黄色的伞走在黄色的人行道上。
  路边上的红绿灯亮起了黄色的灯。
  记忆中的车辆都减慢了速度,
  时而打着左转弯的黄灯。
  现在,现在,
  全是破旧的汽车,
  有的还亮着右转弯的灯。
  汽车的左边还挂着红色的血丝。
  今天的路,全是尸体铺成的。
  红绿灯仍旧亮着黄色的灯。
  只是、只是,
  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
  陶庄中学初三:祖月莉

第五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金融恐怖主义

【卢麒元】

  偷袭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使一国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并不亚于一场战争。

美国的超级金融机构已经演变成了国际金融恐怖组织。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东印度公司横行世界的私人舰队。东印度公司用大炮将一些弱小国家直接变成了他们公司的私人领地。现在,美国超级金融机构的攻击能力远远超越了东印度公司。

国际金融恐怖组织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一些细小的经济体惶惶不可终日。就算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不敢放松戒备,囤积巨额美元以备不测。

强盗横行,一定是警察出了问题。一点儿也没错。金融强盗与世界警察原本就是亲兄弟。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美国政府拆了墙就是一家。高盛的老板随时可以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高盛的部门经理正在担任世界银行行长。世界警察会约束金融强盗吗?当然不会!特别是当这些强盗出去抢别国银子的时候。

设想一下,日本金融机构偷袭美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那结局会比偷袭珍珠港还要惨。美国政府会毫不留情地彻底摧毁日本。所以,日本人老老实实地交了六十五年的保护费。美国人具有十分暴戾的性格,仅仅因为迁怒于“恐怖分子”,他们就摧毁了两个主权国家。请注意,是迁怒,不提供证据,不接受抗辩。可以说,由暴戾的美国人搞出的金融恐怖主义,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恐怖主义。

金融恐怖主义主宰了世界经济,这就是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一直没有加入WTO。事实上,俄罗斯人还没有彻底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仍然试图坚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俄罗斯人已经见识过拆除金融边防的严重后果。

面对强悍的金融恐怖主义,各国的策略是不同的。有些国家交上投明状,正式入伙了;
有些国家交上保护费,求得一时的宁静。不过,有些国家太大了,交投明状,交保护费,也是瞎掰。强盗吃的就是大户。

这个世界上,强盗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这些强盗太有才了。他们能让被抢的大户不认为他们是强盗,甚至有些大户根本就不认为自己被抢了。这还不够,大户们被抢之后,还深感敬佩,竟然恨自己没有学问,干脆让子女们统统随了强盗。

什么叫水平?这就是水平!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后曾经自豪地说过,帝国主义架一两门大炮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历史结束了。彭大将军不会想到,帝国主义也是可以不用大炮的。帝国主义开一两个帐户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历史已经开始了。

金融恐怖主义是经济问题吗?金融恐怖主义从来都是政治问题!金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第二主权。金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第二边防。一个主权国家,一旦金融失守,国土边防将形同虚设,只能等待被宰割的命运。当金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金融就是最大的政治。既然是最大的政治,当然需要最高统帅亲力亲为。可惜,有些国家天真无邪,他们将金融视同儿戏,他们的金融边疆不设防。

在冷战的时代,不存在金融恐怖主义。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无法搞定的警察,强盗是不敢为所欲为的。苏联解体前,索罗斯绝对不会偷袭英镑。苏联一旦解体,索罗斯立刻就向美国所有的亲朋好友下手了。资本无道义,金融恐怖主义是不会讲感情的。连朋友都痛下杀手,况乎战略竞争者!

这就是政治。

可惜,中国现在讲科学。

在中国主流精英眼里,美国是文明的象征,那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如同村妇眼里的菩萨一样。你说菩萨身边有魔鬼,村妇认为你大不敬。可是,菩萨身边的家伙们一旦下凡,全是最恐怖的妖魔。跪倒在菩萨脚下的虔诚的信徒们,一如既往地将妖魔一并当成了亲人。就连唐僧这样伟大的精英也曾经犯过这种低级错误。最搞笑的是,唐僧给孙悟空戴上了菩萨预先准备好了的紧箍咒。这样,菩萨身边的妖魔就可以放手祸害人间了。

还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强调主体性的。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了自字,强有个屁用。失去了主体性,科学名义下的先进性一文不值!十九世纪的殖民地文化堪称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了吧,被殖民的人民仍然奋起抗争,将殖民者和他们的理论一同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个丛林世界里,不存在超越民族国家主体性的先进文化。中国人要记住,所有来源于西方的先进理论都存在主语问题。

金融恐怖主义并不可怕。就如同东印度公司并不可怕一样。广东三元里的农民用锄头就把这帮强盗打得落花流水了。关键问题是,你必须学会分辨,谁是菩萨,谁是强盗。强盗也恐惧站立起来的男人。你一定要跪在那里也没问题,请你抬头看看你在给谁下跪;
你一定要上供也没有问题,请你抬头看看你在给谁上供;
你一定要同情心爆棚也没问题,请你不要动不动就念紧箍咒。你给孙悟空上了紧箍咒,相当于亲自放倒了自家的保安,盗贼们当然开心到飞起。事实上,只要有孙悟空在,妖魔绝不敢猖狂。

中国最大的问题还不仅仅是金融不设防。金融恐怖主义真正的杀伤力在于恐惧心理。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预期。一本《货币战争》将中国人的恐惧心理推上了高潮。算命先生们顿时统统成了大师。或有书生,不去推动国家建立稳固的金融边防,却鼓噪老百姓购买黄金,老百姓手中的金条能击退金融恐怖主义吗?中国人买黄金,暗示着中国人民对人民币信用失去信任。这相当于宣布,中国不久将丧失第二主权。主权没了,却给强盗留下一地黄金。书生误国,莫此为甚!

天下妖魔皆出于心。

佛祖说,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心定了,谁比谁恐怖就不一定了。

大政治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者无畏。中国的政治家不必在意廉价的赞美和掌声,必须坚定地履行全体国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个神圣职责是,中国的金融主权与领土主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为了捍卫神圣的金融主权,不惜采取任何极端手段,不介意向国内外任何利益集团宣战。中国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人民币的币值。任何削弱人民币币值的行为,将被视同为叛国行为。中国人最懂得实事求是,中国人最能够面对现实,中国人最不怕过苦日子。前提是,你们可以留给子孙一个光明的未来。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留给美国吧。中国应勇敢地开始战略性收缩。中国政府应该告诉每一个国人,持有人民币吧,中国政府将保证人民币成为真正的纸黄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奉献给世界人民一个伟大的货币:人民币。

你无有恐怖,一切就都不恐怖,哪里还有什么金融恐怖主义。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绝不会惧怕纸老虎的。

毛泽东很有预见性。他老人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不,人家果然开动印刷机制造了一群纸老虎。有些老虎的名字还挺响亮:QE。前两天,你见到的那只小的叫QE2。

二零一零年是虎年。所以,纸老虎也疯狂。可惜,虎年就要结束了。再过多一年,就是龙年了。到了龙年,纸老虎只配做祭品。中国人迷信,最喜欢烧纸钱。

毛泽东诗云: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当然,照天烧的也包括大大小小的纸老虎。

必须的。

第六篇: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斗争

这不是热播美剧《国土安全》新一季的拍摄现场。4月15日,在“爱国者日”这样一个含义特殊的日子,在“美式”爱国传统深深植根的新英格兰重镇波士顿,两枚土制高压锅炸弹接连引爆,不仅将马拉松赛事的欢乐海洋变成恐怖现场,也使美国社会慢慢放松的反恐神经骤然紧张。这一切在波士顿全城大搜捕和CNN全天候现场直播中被集中放大。

这是2001年“恐怖航班”重创以来,美国社会蒙受的第一起针对平民的重大涉恐袭击——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和FBI探员们迟迟不敢在调查完成前就将事件直接定义为“恐怖袭击”,但“恐”字不言自明,作为替代,“恐怖行径”等字眼频频闪现,联邦执法部门第一时间按反恐模式处理案情。

嫌疑人一死一落网,与案情相关的信息正慢慢浮现出全貌,暂时没有恐怖组织承认为爆炸案负责,证据链和学界分析也在将案件指向美国本土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独狼”式袭击。从即时后果来看这似乎与“9·11”袭击不在同一层面,然而,更深层次的担忧和反思正在抬头。

5月2日是“基地”组织前领导人本•拉丹被击毙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击毙本•拉丹作为外交层面最自豪的“政绩”以及反恐政策奏效的标杆,但波士顿爆炸案后,这个纪念日似乎荣光尽失。人们更真切地意识到,本拉丹之死远不是这个国家反恐故事的结局。后“9•11”时代的美国反恐工作者发现,历时近12年自己似乎又站到了某个原点,怀揣累积多年的反恐经验却有“恐”难言。

下面,让我们走近恐怖主义,仔细研究一下恐怖主义。

1、恐怖主义的定义

“恐怖主义”定义问题仍是一个关键分歧。虽然国际社会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世界各国政府,包括专家学者给“恐怖主义”所下定义已达150多个,这实质上也突显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来源不一,需对付的目标不同;
二是,恐怖主义跨国活动的“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特点,导致一些“势力”把恐怖主义作为一张“牌”;
三是,一些国家在恐怖主义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只打击对本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有时甚至支持纵容对他国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

当然,国际社会反恐也有一些可喜的现象: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只要是针对平民的恐怖暴力活动就是恐怖主义;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联合国通过的12项反恐国际公约;
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不断加强。2004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的一份报告形容恐怖主义是“意图向平民或非战斗人民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以达到恫赫人民或胁迫政府实行或取消某些行动”的行为。

综合所有情况,我们不难得出: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以及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2、恐怖主义的起源

英语的“恐怖”(Terror)一词来自拉丁语动词“terrere”,即“惧怕”的意思。在公元前105年,“terror cimbricus”一词是当辛布里战士逼近罗马时用以形容罗马的紧急状态和忙乱的状况。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援引此例实施恐怖统治。在雅各宾派失势后,“恐怖分子”一词成为了贬义。虽然恐怖统治是由政府施行的,但现代的“恐怖主义”通常是指私人团体对无辜者的滥杀,以吸引媒体注意。这可追溯至谢尔盖·涅恰也夫(Sergey Nechayev),他自称为“恐怖分子”,他在1869年成立了俄罗斯恐怖组织“人民的复仇”。

19世纪初,由于欧洲各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引起了底层知识分子不满,随之而来左翼思想在底层知识分子得到了广泛传播,随着巴黎公社的覆灭和无政府主义的活跃,各种恐怖活动随之欧洲各国活跃起来,连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也未能幸免。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欧洲各国爆发经济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面对国内各种问题,在二战之后,随着欧美各国通过不同政策来提高本国底层民众生活,恐怖主义也随之消失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对石油需求不断扩大,恐怖主义活动又开始日益频繁,在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

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可归纳如下:

1.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

2.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 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

4. 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 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

6. 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3、恐怖主义的现状

据新华社电美国国务院30日发布年度恐怖活动报告称,2012年巴基斯坦、伊拉克和阿富汗三国遭遇的恐怖袭击次数和伤亡人数最多。

报告说,2012年全球85个国家总共发生6771起恐怖袭击,造成1.1万多人丧生和超过2.16万人受伤。其中,55%的袭击、62%的死亡和65%的受伤发生在上述三个国家。阿富汗死亡人数最多,达到2632人;
伊拉克受伤人数则居首位,为6641人。

英国《太阳报》2005年总结出人类历史上10次最恐怖血腥的袭击事件。

第十位:1999年9月13日,一枚威力强劲的炸弹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个居民区摧毁,118人死亡。

第九位:1996年11月23日,劫持者强迫一架埃塞阿比亚民航班机冲进印度洋,令127人丧命。

第八位:1995年4月19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一栋政府大楼遭遇炸弹袭击,共169人在事件中遇难。

第七位:2004年3月11日起的马德里系列爆炸案,200人死于事件当中,1500多人在爆炸中受伤

第六位: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利岛上连续发生两起炸弹爆炸,酿成202人死亡的惨剧。

第五位: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用炸弹袭击了美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大使馆,共造成253人死亡。

第四位:1988年12月21日,一枚炸弹在美航103班机上被引爆,机上259人和地面11人因此遇难,造成震惊世人的洛克比空难事件。

第三位:1993年3月12日,在印度孟买连续发生了13起炸弹袭击,接着印度教穆斯林还举行暴动,造成300人死亡。

第二位:1983年10月23日,贝鲁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与另一个法国伞兵营地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300人丧生。

第一位: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

4、恐怖主义的危害

虽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活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的刑事暴力犯罪,并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

(一)恐怖主义危害不因从事恐怖活动的人员减少而缩小

恐怖主义既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也不同于常规战争,它是一种“以小搏大”的极端不对称的暴力活动。这种“不对称”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它并不是军事作战中的不对称,而是恐怖组织有预谋地针对毫无防范能力的平民进行袭击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还体现在政府难以给予“受害群体”全面保护而防范这种袭击,也就是说,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像保护要人一样地保护起来,不可能把所有民用建筑、设施都像保护使领馆、军事基地、政府办公驻地一样地安装各种防恐设备。由此可见,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与各国军队相比是“弱者”,但与它们袭击对象相比则是“强者”。

(二)恐怖主义危害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

恐怖主义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
二是力图制造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政府的更迭;
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
三是妨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秩序,一遇到事件便与恐怖活动相联系,造成交通中断、工作停止等状态。

(三)恐怖主义危害还会影响经济发展

恐怖主义的危害还在于恐怖活动的放射性作用,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表现一,通过各种类型的恐怖活动,增加社会安全成本。为防范恐怖袭击,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各种安保措施。这不仅使得人们工作生活的各种快捷途径大打折扣,而且这种安全成本也使其他经济活动的效益有所下降;
表现二,直接对经济构成冲击。“9·11”事件中,美国纽约在其地标性建筑物——100多层400多米高的世贸双子塔被两架被劫民航客机撞击后轰然倒塌的同时,既造成了2800多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美国笼罩在恐怖阴影之下,一时间草木皆兵。此次事件除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外,间接影响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5、经典案例分析

伦敦七七爆炸案,是指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英国伦敦连环发生至少7起爆炸案,数个伦敦地铁铁路站及数架巴士爆炸,共造成52人死亡,伤者逾百。英国政府和首相托尼·布莱尔确认事件为恐怖主义袭击。

据法新社报道,伦敦警方7日称,伦敦当天清晨发生的7起爆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伦敦6处地铁车站在人流高峰期遭受了爆炸袭击。据初步统计的数字,多起爆炸已造成至少90人死伤,死伤数字可能进一步增加。

爆炸在伦敦获得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不足一日后发生,同时在苏格兰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在举行。事发后,伦敦地铁全部关闭,市中心亦无公共汽车运营,各飞机场仍然运作正常。伦敦本地的通信网络虽然正常运转,但是由于信号拥挤,已经限制了部分通信。两星期后的7月21日,伦敦三个地铁站亦受到袭击,而一辆行走26路的巴士则怀疑遭到枪击。

伦敦当地时间7月21日中午13时20分左右发生四次未遂爆炸,其中三起发生在地铁,一起发生在公共汽车上,四条地铁线路被临时关闭。发生爆炸的三个地铁站是奥瓦站(Oval), 华伦街站(Warren Street)和牧人丛站(Shepherd"s Bush)。爆炸发生后,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环状线、维多利亚线及北线暂时关闭。另一起爆炸发生在26路公车上,伦敦公共汽车运营商Stagecoach称,26路公共汽车在伦敦的Hackney发生爆炸,一个车窗被炸毁,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英国首相布莱尔当天表示,伦敦三处地铁站和一公车发生的爆炸事故属人为设计,意在惊吓伦敦市民。英国警方在发生爆炸的三列地铁列车和一辆双层公交车上分别发现了一个未引爆的爆炸装置,全部装在帆布背包里。

2006年5月11日,爆炸事件的官方调查报告公布。由英国内政部和议会多党派情报安全委员会分别进行的两项调查都表明,尽管英国安全机构军情五处未能提前做出情报警示,但该机构并无玩忽职守。由于资源有限,情报部门无法对恐怖嫌疑人进行监控。

6、恐怖主义的发展特点

(一)恐怖主义披上种种掩护外衣

恐怖主义使用恐怖暴力作为自己的旗帜,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武装宣传”。纵观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恐怖组织,成立之初也只是由几个、十几个极端分子所组成。他们的极端主义思想与理论很难为现实社会所接受,更不为那些受“利益驱动”的媒体所关注。为了“引起”人们对他们主张的重视,为了“强迫”政府接受他们的“政见”,恐怖分子找到了这条让世界不安宁的极端之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虽然以民众的生命为代价进行“武装宣传”,但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恐怖主义。他们往往找到许多貌似正义的理论伪装自己:把屠杀民众称之为“暴力革命”;
把分裂活动冠名为“争取民族解放”;
把宗教矛盾大写为“宗教压迫”;
把极端民族主义谎称为“争取民族独立”,如此等等。以此,他们蛊惑了一些人;
以此,他们煽动了一些人;
以此,他们吸收了一些人;
以此,他们也迎合了某些别有用心的“第三势力”的需要。

(二)恐怖主义危害不断扩大

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破坏力,每年死于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恐怖主义无视人类的任何道德规范,不受任何国际法约束,因此,它追求最具轰动、最具血腥、最具影响的各种恐怖活动方式,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直是其寻求使用的手段之一。恐怖分子在使用常规武器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具危害的恐怖活动方式。一些恐怖组织逐渐超越传统,尝试高科技带来的恐怖效应。1995年造成1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使人们更加警觉使用化学武器的恐怖主义;
越来越多的放射性材料的走私活动,也使人们对包括“脏弹”在内的核恐怖主义的恐惧与日俱增;
而在美国蔓延的炭疽恐慌更使人们忧虑生物恐怖主义的来临。随着国际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恐怖分子得到制造包括核、生、化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和制造材料的途径与方式也越来越多,亟需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三)恐怖主义危害日益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稳步发展。在此状态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更是不断加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各国的脆弱性增加了。这种脆弱性的实质,是指威胁国家安全的跨国因素增多,而恐怖主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我们看到,尽管恐怖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热点,但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得其危害的全球化现象尽显。“9·11”事件虽只是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但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估计,此次事件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放慢1个百分点,损失高达3000多亿美元。在2800多死亡人员中,涉及的国家多达几十个。换言之,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承担恐怖风险与反恐成本。

七、反恐怖斗争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反恐斗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反恐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严厉打击现存的恐怖主义;
二是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产生。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一)不断拓宽国际反恐斗争合作领域,使恐怖分子无处藏身

我们看到跨国活动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恐怖活动迫使国际社会必须进行反恐斗争合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基础仍是双边合作。面对共同的恐怖主义威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双边合作方式较有成效。国际反恐斗争的多边合作正在蓬勃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地区性组织的反恐斗争合作上。基于一定的地缘与共同的利益,合作趋势良好。但这两种层面上的反恐合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恐怖主义不会受这种合作区域的限制。因此,全球性反恐斗争合作仍亟待在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并机制化。

(二)从挖掘恐怖主义的根源着手加强综合治理

恐怖主义之所以还很猖獗,还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与支持,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披着形形色色的伪装:民族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如此等等。如果将恐怖主义的这些外衣剥去,看清实质,其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而进行残忍屠杀的本质就会完全暴露。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恐怖主义在各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仍在泛滥,还有其根源问题。贫困、贫富差距、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种族部族冲突等,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副作用还在加深加重这些问题。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打击各种现存恐怖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缓解国际社会矛盾,减少冲突,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出现。

(三)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主导作用

反恐斗争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解决当前反恐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际反恐合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联合国不仅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要起主导作用。因为,联合国是二战以来经过近50年发展涵盖国家最为广泛的国际政治机构,作用非常广泛,而且联合国已有12项反恐国际公约,这已经为联合国在今后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以联合国为框架,建立和完善全球性的反恐斗争合作机构,是彻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根本出路。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