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关系【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的关系3篇
【篇1】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
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思考题:
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
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
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
5.结合古代科技成果,论述古代方法论的巨大成就。
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
创始人;
泰勒斯—水是本原。“科学之祖”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科学抽象论”——”科学抽象之父”
阿那克西·米尼:“气”是万物本原,量变——质变。
赫拉克里特:“火” 为万物本原、“活火说”“⼀切皆变,⼀切皆流、无物常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条河流”——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
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
L-D原子论
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
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
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直线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
离散则事物消失。强调运动的必然性。
伊氏原子论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
要点: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 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L-D的发展) 3. 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略(此处可以参考下面一个问题下划线的答案)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
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般与特殊的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般的概念。
3.猜测性:用假设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
(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5.结合古代科技成果,论述古代方法论的巨大成就。
数学:
毕达哥拉斯:分类、归纳、数形结合。
苏格拉底:演绎方法:助产法、佯谬法
欧几里得:使用演绎推理构建公理化体系
阿基米德:实验方法引入数学
力学: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浮力定律
其他方面: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与四因说、生物学成就、方法论成就——三段论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五大农书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思考题
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2.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3.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
4.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5.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2.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
3.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
⼆.《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
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Comperhiens (1473-1543)1543年5⽉23日,《天体运行论》
2.日心说的内容:
①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② 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周。地球也自转,24小时转⼀周;
③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7.3天;
④ 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
3.日心说的意义:
①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 “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
① 布鲁诺宣传捍卫日⼼说:Bruno ,1584年,发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是由众多像太阳系的星系组成)1600年2⽉17日遭火刑。
② 伽利略宣传发展日⼼说:Galelie(1562-1642) ,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三.《⼈体构造论》从医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
1.维萨里(比利时)Vesarlius,1543 《人体构造论》
2.赛尔维特(西班牙)Servet,1543年发表《基督教的复兴》提出血液心肺小循环理论。当年遭火刑。
3.哈维《心血运动论》。
2.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牛顿“绝对时空观”
时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自身流逝的,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总是均匀不变的
空间: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不变的。⼀句话,时间,空间绝对不变。
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评价
将时空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分析,体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和能力但由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局限,绝对时空观暴露了很多弊端:
①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②否认了时空表现形式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物质的存在及其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表现形式存在多样性。
③否认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时间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牛顿硬性将绝对时空概念强加于不同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使物质运动形式与它的时空概念相⼀致——本末倒置。
3.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
1. 特性:
① 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
②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③ 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
2.产生原因:
① 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
② 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
③ 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过程
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
恩格斯的总结和概括
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得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定的度量关系,由⼀种形式转化为另⼀种,因此当⼀种形式的⼀定量消失必然有另⼀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种形式向另⼀种形式的无限转化”。
意义
① 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
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5.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康德—173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有关原理,解释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个缺口,为辨证唯物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块基石。
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书论述了用无机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有机物——尿素,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念给予致命打击,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根据。
3.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1833年,赖尔发表《地质学原理》⼀书运用地球内力(火山、地震等)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合理揭示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思想,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增添新的基石。
4.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过程
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
恩格斯的总结和概括
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得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定的度量关系,由⼀种形式转化为另⼀种,因此当⼀种形式的⼀定量消失必然有另⼀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种形式向另⼀种形式的无限转化”。
意义
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
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5. 细胞学说
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实现了生物界的统⼀,揭示了不同生物间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次给予了重大打击。
1839年,施莱登发表《关于植物起源的资料》,1840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类似性的显微镜研究》。说明细胞是⼀切生物构造的基础,⼀切生物是细胞生长发育的结果。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831 环球科学考察,1859 《物种起源》提出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华莱士、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运用生物界所固有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等矛盾,解释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解决了当时哲学界、科学界、生物学界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列宁称赞:达尔文第⼀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批判了物种神创论、偶然论、不变论的观点,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结语:面对如此之多的重大科学发现,恩格斯概括道:新自然观的基本语言已经完备了,⼀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切被当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的循环中发展着的。
第五章 科学技术观概述
思考题:
1.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2.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1.社会生产是科技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
① 最早的科学技术主要来源于社会生产
② 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出新课题,促进其发展
2. 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3. 社会实践是检验科技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的影响
1.社会制度的影响
① 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技成果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资助和支持,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反之则不然。
② 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制约作用。良好的先进的科技政策能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反之则不然。
2.军事战争的影响:弊大于利
① 主要表现在巨额投资刺激科技发展
② 军事战争向科学技术提出急需解决的课题,促进科技发展
③ 能够带动相关科学的发展
三. 哲学的影响
1.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对研究成果加以分析
2.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
在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探索活动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用原有理论难以解释的情况,暴露出旧理论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根据新事实新现象补充完善原有理论或提出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从而把科技研究推向前进。
⼆.不同学派理论观点之间的争论
1.产生原因: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事物会得出不同结论,可相互补充,相互订正。
2.作用:
①活跃学术气氛,加速科学发展。特别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造就年轻人才
②促使人们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正确的观点
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理论创新。
三.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1.原因:世界的物质同⼀性
2. 途径与作用:
①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科学理论更加可靠、可信,以此为指导改造世界,能提高成功率。
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③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如系统科学)、综合学科的出现有利于科学整体突破全面发展。
四. 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既包括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和方法,也包括继承前人留下的难题,吸取前人经受挫折所留下的教训。创新是研究者的最高追求,创新也是分层次的。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新定律新原理称为科学突破;
取得的成果使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重大科学突破;
取得的成就使整个科学领域发生重大飞跃或创建了⼀种普遍使用的新方法称为科学革命;
取得的成就使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飞跃称为重大科学革命。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
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科学技术即是生产力,并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劳动者科技+(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管理
人类进入20世纪,兴起了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四大理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40、50年代又兴起了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全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
1.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 通过技术革新或发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3. 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深化层次,合理节约使用原有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4. 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协调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发挥各自功能。
5. 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于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对于军事而言是威慑力。综合国力如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第六章 科研选题
思考题:
结合所从事的专业论述科研选题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原则
⼀.什么是科研课题
指经过比较、选择加以确定的,用精确的科学术语表达的⼀个或⼀组问题。
⼀.需要性原则——目的
1. 含义: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包括社会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要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及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中的课题。
2. 如何贯彻:
① 选题应看是否有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选择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大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支持,选择了较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获得成果就能为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
②⻓期需要与近期需要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统筹兼顾,有关科研力量的分配,应保持合理结构,人力、物力也应合理分配,比例适当。
⼆. 创造性原则——价值
1含义:指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以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在科学领域获得新发现新⻅解新理论,也包括在技术领域获得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
2如何贯彻:
①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旦获得成功就可实现超越。
②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学术价值突出,⼀旦获得成果就可为多个学科领域巩固基础、提供指导,应用广泛。
③到学科交叉区域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难度较大,涉及学科广泛,获得成果能有效推进科技整体发展。
三. 科学性原则——根据
1.含义:选题要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或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2. 如何贯彻:
① 基础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提高理论成果的可信程度。
② 技术、应用类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四. 可行性原则(现实可能性问题) ——条件
1. 含义:选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得的条件出发。
2. 如何贯彻:
① 主观条件:选题必须从已经具备的主观条件出发,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等)、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新能力、表达能力等)、个人特长、兴趣及其对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与趋势的把握等。
②客观条件:
应从已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包括资料(文献资料、实物等)、设备、人力、资金、时间、相关学科进展,前期研究成果等。
③发挥优势,扬长克短,弥补不足,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篇2】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的关系
《自然辨证法》复习题
1.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衍变的重要形式及特点,内容?
(1) 古代希腊人的朴素的自然观:主要有物质主义者--米利都学派“万物的本源是水”;
辨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源是火”;
唯心主义的毕达哥拉斯“万物的本源是数”;
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
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观点。其特点:直观性、朴素性、猜测性、神秘性、思辩性、整体性、数理自然观。这种自然观靠经验、猜测,靠真实的感觉,对无法解释的一些自然界存在的具体现象,就产生了神秘的色彩——宗教意识。
(2)中世纪的自然观:上帝创世说、地心说、原罪说等。特点:政教合一、信仰至上。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此阶段牛顿经典力学取得了统治地位,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特点:
①机械论:把机械力学的原理观点推广到其他学科,把所有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
②还原论;
把高级的归结于低级的。
③决定论:认为世界的运行是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其他不能干预。
④把自然界看成绝对不变;
把事物、现象看成是孤立的和静止的;
把整体分割成部分来研究。
(4)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由于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程在产业革命的发生,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9世纪,科学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其特点;
①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
②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质上是不变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时空观: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的运动与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背景
[1]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背景
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提出日心学,并在去世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推翻了地心说,动摇了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伽利略、开普勒、牛顿是经典力学的三个杰出人物。
伽利略的贡献:
◆在哥白尼去世60余年后通过观察证实了日心说,并且积极宣传日心说,使之得到广泛传播;
◆在地面物体力学方面,伽利略推翻了“重者先下地,轻者后下地”的认识;
◆在方法论方面,伽利略创立了科学的方法:数学+逻辑+实验。
开普勒的贡献:建立了天体力学,证实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牛顿的贡献:牛顿创立的牛顿力学将前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一切使人们逐步摆脱宗教神学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⒈天文学:康德于1755年提出星云说,他从历史演化的观点出发,指出太阳系是从弥漫物质通过自身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逐步成为有序的天体系统,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步生成的东西。拉普拉斯于1796年也独立提出星云说,论证了太阳系的起源。
⒉人工合成尿素:维勒于1828年人工合成尿素。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之间有严格的界限,而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则打破这一传统认识。
⒊地球地层渐变假说:赖尔于1830提出地球缓慢进化的渐变论。
⒋细胞学说:由施莱登1838年,施尔于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历史过程的秘密。
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1842年左右,由迈尔、焦耳、赫尔姆兹提出的,揭示了运动的永恒性;
⒍生物进化论: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揭示生物物种在自然选择中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表明了生物界的历史性;
自然辩证法科学依据在于前6个,三大发现。
3.人与自然关系的几个阶段及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
1)古代:天人合一,主客不分;
2)近代:天人分离,主客二分;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确立,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环境被破坏,环境问题产生。
3)现代:提倡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生态伦理学。
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指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经济影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制约生产力的布局(因地制宜);
制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政治(军事)影响:对国家的政体产生明显影响,影响了国家制度是向民主制度发展还是向专制制度发展。
3)文化影响:从历史长度看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如中国文化受陆地环境影响被称为黄色文明,西方文化受海洋环境影响被称为蓝色文明。
4.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P116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无论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
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收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但是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很难吻合,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认为,科学研究从问题而不是观察开始,尽管通过观察可以引出问题,但在观察时必须带着一定的问题,带着预期的设想,漫无目的的观察是不存在的。从科学理论的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着手建立新理论,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也是新理论的起点;
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才会被搜集起来,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任其流散,不在科学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
因此,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包括科学)的来源,该观点和“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命题。前者着眼于认识的来源,后者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二者层次不同,实质是统一的。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因此,科研从问题开始丝毫不意味着对实践基础的否定,而是把一般的认识论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化了。
5.科学问题产生的源泉。P114 - 116
科学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与科学实践,但由于科学理论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科学问题还可以有别的来源。
1)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当原有的科学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和事实时,便产生了矛盾,也产生了需要探索的问题。
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一种理论或一个概念,如果能从中推出矛盾逻辑,那就表明其中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个理论,如果看上去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推论中却证明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等价式,那么这个理论就包含有悖论,悖论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有助于新概念或新理论的产生。佯谬也具有悖论的性质。如果从一个理论中能推出它不能成立的结论,就构成一个佯谬。
3)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在一个学科领域中,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学派运用不同理论进行解释,或者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理论产生了矛盾。
4)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抽象、转化,可以成为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问题。
6.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P128, P134
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归纳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观察独立于理论之外,只有经过纯粹的观察才能进入理论形成的阶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观察渗透理论,否认存在有纯粹的中性观察。从科学研究的实际进程来看,观察渗透理论是合理的。
观察不仅是信息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人在观察的过程中,必然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等处理,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理论指导甚至不同的生活经验,都会使不同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件事物做出不同的观察陈述。
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的,而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当使用语言时,理论的框架也就出现了,进行科学观察的人正是带着这些理论框架进行观察的。
可见,理论在观察中既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信息,同时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什么。
渗透在观察中的理论,主要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它反映着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这种理论与需由观察材料形成或观察验证的猜想和假说是有区别的。重视观察渗透理论与强调观察实验对科学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7. 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P175)
答: 科学假说的特征:
(1) 科学性。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
(2) 假定性。假说中包含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猜测。
(3) 易变性。对同一自然现象,由于人们占有的材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知识结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等原因,可以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
对同
一自然现象提出的假说,还会随着实践过程中的新发现而变化,随着争论
的发展而修改。
科学假说的作用:
(1) 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2) 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3) 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8. (如何)理论评价的标准.(P195)
答: 评价科学理论是为了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是在理论的竞争中选择更可靠、更
有前途的理论。评价科学理论不应随心所欲,有个人偏爱所左右。
概括有以下几点:
(1) 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
(2) 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3) 理论的简单性。
(4) 理论的预见性。
(5) 评价理论的标准不是孤立的。与经验事实一致、内在的逻辑完备、简单、预见性等,综合地表现出科学理论既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解决有关问题的有效手段。
9. 什么是科学(怎么理解科学)?科学活动(科学共同体)有那些特征?(P255,P263)
答: 科学的概念虽不能用定义的方式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但总可以从科学的历史发
展中把握它的本质。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
识;
“科学”不仅包括获得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
系;
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即: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
所转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科学活动(科学共同体)基本精神(特征):
(1) 普遍主义,即深信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2) 公有主义,即承认科学发现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它属于整个科学共同
体以至社会,科学家无权独占他的科学发现。
(3) 不谋私利精神。科学家应具有求知热情、广泛的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利他主
义。
(4) 竞争性。科学发现优先权的争夺。
(5) 有条件的怀疑精神。科学家决不应不经任何分析批判而盲目接受任何东西。
科学家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怀疑。
10.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P193
1)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标准:“所谓科学的理论在现实中应得到证实。”①能够被证实的知识是科学,不能证实的知识就不是科学;
②证实方法:科学理论就是被观察和实验证实的假说(是由经验证实的)。③承认归纳法有效。
缺陷是:标准既宽又窄,全称命题无法证实,有些理论可能长时间内无法证实。
2)波普尔证伪主义的证伪标准:①一种理论能够被证伪能够被反驳才能成为科学;
②证实方法:科学理论就是被观察和实验证伪。科学的目标≠高概率,应是高信息量;
科学≠真理,非科学≠谬误。非科学是不可能证伪命题。③不承认归纳法有效。
3)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非理性主义的划界标准,认为科学的划界标准是独断,束缚了科学的发展。于是提出了一个多元方法论,就是“都行”。即在科学创造中没有任何法普遍适用、处处有效,而且应该什么合适就用什么方法,无绝对有效的,也无无用的方法,并应创造新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方法。
4)正确的(客观性)标准:吸收了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内容,认为标准是有的。①科学的必要条件是可检验性。②具有超量的经验内容。
11.西方科学哲学的关于科学发展模式观点? P276--281
1)经验主义、归纳主义的累积式模式:代表人物为培根,认为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的不断增加,因此,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此学派能从侧面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趋势,重视量变却忽视了科学的革命性
2)证伪主义:科学的发展式理论不断被经验反驳和证伪的反复过程。猜测和反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波普尔提出科学发展模式:
P1→ TT→ EE→ P2
问题→ 尝试性猜测 → 反驳→ 新的问题
重视质变,从动态角度去揭示科学知识增长的机制。其次他把“问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最后,他强调发展思维的能动作用。缺点:①否认科学知识的继随和积累,否认科学发展包含着量变渐进过程,②证伪关系上,过分强调两者有逻辑上的不对称性,而忽视了实践检验中两者的对称性和复杂性;
③否认机械的纯粹观察时,连观察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否认了;
④过于强调猜想、想象、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忽视逻辑思维的作用;
⑤片面否定归纳法的作用。
3)库恩的历史主义学派:他强调科学哲学,因到科学史中寻找资料,他提出的模式是:前科学(未形成范式)→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他克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片面性,认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相互交替、新旧范式不断更替的模式。① 认识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
②在范式的产生问题上,他片面扩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2.耗散结构理论如何解决进化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矛盾? P67—71
自然界的演化中,存在大量的进化事实。弥漫星云进化为星系和恒星,原始生命进化为人。进化是从无序向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重视的正是生命世界的这类事实。
而自然界中,也存在大量的退化事实。利用效率较高的能量变为利用效率较低的能量,组织性强的体系变为组织性差的体系。热力学第二定律重视的正是无生命世界的这类事实。
以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为代表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认为进化的根据和条件:
1、系统从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
2、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系统内外环境之间要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并且必须使系统从外部流入的负熵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的熵的产生,从而使系统的熵逐步减少。
3、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4、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负反馈使系统变化衰减
5、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
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成果,不仅原则上回答了生物进化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矛盾,表明了孤立系统中的退化与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进化可以在同一理论模式中解释,而且还对如何一般的理解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提供了有益启示。
(耗散结构理论可以用以下的式子表示:
dS(系统熵)=diS(系统内部熵的产生)+deS(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换的熵流)
其中:diS表示系统内部熵的产生,总>0;
deS表示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换的熵流,可为正或负;
dS表示系统熵,当≤0,系统有序,当>0,系统无序。
如果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环境中获得负熵来抵消系统内部熵的产生,在开放系统中,由于总有diS>0,当满足<0, 使到dS=diS+deS≤0,系统就稳定。
封闭的系统,由于总有diS>0, deS=0,所以总有dS=diS+deS>0, 系统必然无序。
)
13.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的机遇。例:伦琴射线
在科学实践过程忠由于意外的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机遇是相对于原来预定的研究计划和目的而言的。她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外性。
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支柱,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当偶然现象出现的时候,如果能捕捉住它,并进一步揭示出其背后的必然性,就能做出科学发现。
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并由此获得了1901年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奖。而在他之前,已有不少人偶然碰到过与之有关的现象,但由于这些人没有重视这种现象,便与一项重大发现失之交臂。而伦琴则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从而发现了X射线。
X射线的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只有脚踏实地、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如何抓住机遇,我们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在机遇面前,一个科学家取何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理解。如果在他看来,这种意外出现的现象只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他就会放弃它;
反之,如果他能意识到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必然性,那么他就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它轻易的放过了。第二,在上述情况下尽可能做出后一种判断,还需要有作为科学认识主体及时发现问题的认识能力上的准备。正如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14.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的社会功能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⒈经济功能(生产力功能)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改善人类的劳动条件;
⒉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更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
⒊文化功能
科学技术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15.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
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内部矛盾)和外部因素(社会条件)。
1)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a)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
b)各种理论、观点的矛盾和学派上的争论。
2)科学发展的外部因素
影响科学发展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因素。
[1]经济因素
⒈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⒉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⒊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2]政治因素
⒈政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层次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呈现出差异性,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⒉政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政策和体制的层次上。不同的社会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政策和体制的中介作用。
⒊政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的政治行为及其造成的政治形势上。世界范围的国际政治形势的缓和,一个国家中的政治形势的安定和民主的环境,都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3]文化因素
科学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存在和存在。文化提供了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篇3】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园艺果树学的关系
1.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从系统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作用的,达到了对人与自然界价值关系的辩证认识。它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实践系统因受自身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演化着,并决定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演化,从而在认识天然自然界和社会自然界、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方面,实现了辩证统一。
人工自然观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第一,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第二,它论证了创建人工自然界历程中的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第三,它论证了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还对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界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反思性批判,强调了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及其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主张创建人工自然界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社会规律,还要尊重人文价值。
生态自然观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自然界及其和人类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它认为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第一,生态自然观以现代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第二,生态自然观强调了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内的人类主体论,追求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以及对人和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系统认识和处理方法等都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相一致。第三,它认为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中的三个形态,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
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的总和,指的是以物(外在对象)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的心理特征。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主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和孕育而成的精神。它主张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悉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提升,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作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密切联系; 而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进步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任一单独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只有两种精神相融合,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特征要求它对理想、信仰、道德、审美等的内在价值的追求,亦即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 实现两者完美的结合, 推动中国社会沿着健康的轨道步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参照来衡量、校正与检验社会发展的人文目标的合理性,使之科学可行;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对待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实现过程成为应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过程;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新的世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面临机遇和挑战。两者的融合,不是指合二为一,而是人类在认识、协调和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而实现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
3、阐述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专业,谈谈你对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题的认识。
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这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研工作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它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水平 因此,科学性原则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首要标准,任何课题的确立都应以已知的科学理论或技术事实为基础,选题科学性才能保证。
(二)创新性原则
选题要有新意,科研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没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是没有价值的。因此,选题时,要优先考虑那些前人没有解决的,能获得预期创新性成果的课题。
(三)应用性原则
凡是具有科学性的课题都具有应用性,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终究要推广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才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情,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点。我们要顺应潮流,去关注那些在生产生活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四)可行性原则
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中,应当充分分析现实的主客观条件以及积极创造条件,如果条件达不到要求,则无法完成好的科研成果。
上述选题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根本的是:选题要从严要求,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
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是指科学认识的主体在一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树立问题意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量,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知识量、认知结构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我们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发展中的主体,培养问题意识,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现象,形成个体的差异性与倾向性,以及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3)有助于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培养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进步,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如何选题
对于我们会计学专业来说,课题的选取一般有以下渠道:从现实生活中选题、从理论研究中选题、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选题有以下三个程序:
(一)文献调研、实地考察
通过对有关学科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萌发个人见解,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除了文献调研,有时还要到实地进行考察,了解课题的相关因素,诸如经费来源、科研力量配置、实验设备条件等。
(二)提出选题
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表述,总结概括并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
(三)论证和确定课题
提出课题后,还要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分析。若有几个备选课题时,需进行相互比较,在导师的指导下,筛选出最佳课题。
4、简单介绍两种系统科学方法,谈谈掌握系统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素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