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全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全文)

时间:2022-07-08 12: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全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4篇

第1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狭义指学校教育;
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
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
⑧讨论法;
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
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
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
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
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
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
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
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
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协调;
性别角色分化;
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积极稳定;
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
行为矫正法——华生;
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
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
(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 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
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五、简答、论述题

1、某老师经常因为学生不完成作业而请学生家长到学校予以批评。请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老师的做法发表你的看法。

答:第一,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经常请家长到学校予以批评,实际上是借制裁家长来惩罚学生,更容易导致师生的对立,起不到预想的促进作用(4分)。第二,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说明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存在问题,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3分)。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的方法有许多,比如谈心沟通法,师生沟通,互相尊重,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激励发现法,努力发现学生某些方面的长处、优点,通过激励学生发扬长处,自觉认识

到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改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5分)。

2、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注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谈谈你的改进措施。

答:首先,在教学中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讲解清楚,采取科学的讲授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4分)。其次,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法中由具体然后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辅以必需的练习,以巩固知识,提高认识(4分)。第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创设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到对知识理解的讨论中,使学生发现问题,缩小差距,加深理解,掌握并巩固知识(4分)。

3、有的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后感慨地说:“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教材改革。”请谈谈你的观点和认识。

答:第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材改变只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不能完全等同于新课程改革(4分)。第二,新课程改革除了改变旧的教材,还包括课程目标的改变(2分),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法的改变(2分),评价方法的改变(2分),课程管理制度的改变等(2分) 4、分析论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

答:第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2分)。第二,要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展开论述,4分);
(2)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展开论述,4分);
(3)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展开论述,4分);
(4)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展开论述,4分。)

5、为什么说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答: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②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

6、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答:①要利用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富有艺术性。③教师讲课要富有激情,以此感染学

生。④要排除影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7、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②课程标准提出了教材教学的最低要求。③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能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8、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③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 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1、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12、 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7、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 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8、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 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9、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21、 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22、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3、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4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5、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6、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 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 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 停止招用;
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 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 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 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 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 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 (班),工读学校等。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 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 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 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 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 育的证书。

 48、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 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 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
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的是如何保护的?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 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53、与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相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优势或独特性在哪里?

答:第一,它有非常强的专门性,紧紧扣住义务教育的性质作出规定。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义务性都是它的专门性带来的。

第二,它有可操作性,这部法律尽量写得具体,对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投入都作了比较细的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三,它有针对性,立法意图很明确。比如对于政府保障的责任、管理职责的规定,对学校不能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规定等,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四,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具体。在突出义务教育性质方面的条款很清楚、准确,容易操作,不会发生歧义。而且尽可能对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而过去我们立法的一个难点往往是绕着走,比较原则。

54、与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相比,新《义务教育法》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答: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

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

  答:“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普通教育学中使用的“教育”概念,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其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
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冲突的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答案: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种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种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存在于20世纪中其以前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第一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九年或九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许多国家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啬,也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
在内容上,基础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
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包括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1)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

  (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简述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情况。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门的教育人员,教育是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由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是均等的,教育方法也只是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标志。夏、商、周设痒、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一直到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兴学堂。大约也在四千年前,古代埃及的教育达到鼎盛时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牲,印度的教育主要表现在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现代学校教育萌芽天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化复兴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7、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革命使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世界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使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1)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必教育。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之中。(2)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3)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等。(4)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8、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答:(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反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其思想集中在《论语》中。(2)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内容是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师严而道尊等。(3)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苏格拉底以其教学法—“产婆术”流芳后世;
柏拉图以其《理想国》惠及后人;
亚里士多德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总是的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5)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9、简述近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贡献。

  答:培根: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他的贡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4)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卢梭: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平民教育家。英国哲学家洛克: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其代表作《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付诸行动,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0、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1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爱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相关内容的选择。教育爱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作用。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1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
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是它就成为文化本体。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
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13、人力资本的代表人物是谁?其基本观点是什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4、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
规范文化(制度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政党运行的组织形态;
二是规章制度;
三是角色规范。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15、学校文化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的功能:1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2学校文化的凝聚功能3学校文化的规范功能

  16、学校文化是怎样开成的?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良好的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17、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1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1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8、试述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一、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是指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是科学地进行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要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教育也要重视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二、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受到自身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人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发展自己。三、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共性是指存在于人类一般特性之中,贯穿于一切历史阶段之上,使人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特性。个性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它表示的是某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人的共性和个性统一的观点要求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19、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教育学上,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身心在特定方向的发展,亦即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这两方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20、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那些?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典型的观点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二因素养论。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同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它的典型言论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化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其典型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认为发展就是长乘以宽。

  2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1遗传素质就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上一牮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D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它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2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A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B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C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3学校教育A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3、什么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它们的关系如何?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索坏蛋教育目的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3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针主要是从政策的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而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的层面来表达教育的理想。

  24、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5、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中国孟子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代表人物中国荀子,西方有柏拉图和康德)

  26、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1就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基本思想:A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的人;
B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
C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D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
E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F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教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8、什么是素质教育?及其内涵: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9、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这是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30、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二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31、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32、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是促进个体社会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主要通过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第一,搞好教学工作。第二,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第三关心学生的健康。

  33、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4、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5、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是由教师劳动目的、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灵活多变。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并能创造性进行教育教学。2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注意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3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表现在,学生的发展是由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

  36、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道德素养对普通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的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综合起来看,对中学教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做到: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做到:全面关心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
解放和放飞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必须做到:善于与同事合作;
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做到:加强修炼;
言行一致。

  37、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那些专业知识素养?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这是因为:第一,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科学技术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第二,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第三,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问题意识增强;
第四,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身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3宽厚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自学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教育和管理的技巧与艺术。

  38、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39、教师应具有哪些个性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便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诸如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0、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依靠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上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
从主观上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有:加强教师教育;
制定法律法规;
提供经济保障。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有: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不断反思;
加强实践锻炼。

  41、试述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1学生是人,包括着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第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的人,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第一,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42、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通过学习接受并传递人类的文化知识和智慧,并在传承中实现自我。第二,学生装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有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了的活动。

  43、《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44、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那些权利: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2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的特殊保护

  45、我国学生的权利主要是由哪些文件确定的?《儿童权利公约》《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46、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1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2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3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4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47、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8、试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1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2儿童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热心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3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9、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的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中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50、什么是课程?简述其内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广义的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三,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51、课程的类型有哪些?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六、案例分析

1、王安石在《伤仲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民的孩子叫方仲永,五岁能写一手好诗,后来由于没有受到恰当的教育,他的良好的素质逐渐泯灭了,到了二十岁时,他写的文章就很一般了。

请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说明儿童心理发展与先天因素及后天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这说明先天素质只提供了儿童知识才能发展的自然前提,但不是决定条件。

①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就不一样的。②社会生活条件、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来实现的。③但是教育的主导作用,又不能离开儿童自身的积极活动9主观努力)和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先天素质)。“外因通过内因取作用”。

2、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形: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论学生回答得对与否,教师一概肯定,“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或一律送上小礼物以示奖励,或给以热烈的掌声。

请你评判一下这种作法的得与失。

(1)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2)对学生好的言行给予肯定和表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认识周围的人和事。(3)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4)但上述教师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不能不说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总之,赏识教育不能“赏过了头”。

3、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 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他们亲自实践

(2) 放弃权威态度,在班上倡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

(3) 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4)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5) 延迟判断,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创造

(6)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 鼓励学生独立评价,即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别人的想法,不要受其他人的影响或暗示

(8) 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

(9) 重视提问,既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认真对待;
也向学生提一些不拘泥与课本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思维。

(10) 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概念、观点以及材料、工具等。

(11) 注重对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

(12) 注重整体结构,把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

4、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

(1) 合作及民主的态度(2) 仁慈、体谅(3) 有忍耐心(4) 兴趣广泛(5) 和蔼可亲( 6) 公正无私(7) 有幽默感(8)言行稳定一致(9) 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10) 处事有伸缩性(11) 了解学生、给予鼓励(12) 精通教学技术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要形成道德品质,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

5、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6、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7、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8、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9、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10、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1、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12、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13、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14、王力是一个15 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
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15、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16、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

  17、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体罚王洋,无疑会对他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伤害,影响他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老师违法行为,王洋可以通过他的监护人或者学校领导,要求教师纠正其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如果老师坚持不改的话,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

  18、强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得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那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因此,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件事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强强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19、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尽管扬扬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扬扬和她爸爸之间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扬扬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扬扬的义务,必须负担扬扬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扬扬抚养成人。扬扬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扬扬可以请妈妈代她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扬扬的。

20、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家庭和社会方面做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及个体户。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七、教学案例列举

(一)教学观、学生观

案例1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案例1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案例1分析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2: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案例2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案例3:

一班的

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案例3: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案例3分析

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
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3分析

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

B老师

"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二)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案例4:

新华中学的王老师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

(规定场地和器材,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和一条等长的跑道),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走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和滚过体操垫。当某一位同学完成练习后,要求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第一次练习:各小组每个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把握通过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第二次练习:选两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第三次练习:选两个障碍(留下一个通过最困难的)做尝试练习。

第四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思考:1、请你指出该活动的设计思路。

2、在你的教学中,能否借鉴这种设计思路?举例说明。

案例4分析:

该案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在基本技能形成过程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活动思路设计的关键点:

一是道路的名称"勇敢者之路"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二是由学生自己亲手布置,这体现了王老师对学生的能力和自主性的尊重,从教师的尊重中,学生会获得尊重。

三是练习过程由易到难,逐步升级,避免了学生望而却步的现象,学生在渐进的成功中自信心增强。

案例5:

常州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案例5: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

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
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

。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案例5分析:

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案例6:

在一堂题为"消费者权益调查"的活动课中,上海尚文中学的张老师让七八位学生事前自由组合,自选合适的课题,然后自行设计实施方案,最后通力写出调查报告。结题会上,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与特长,对自己参与探究实践的课题进行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总结。在各小组的发言中,学生们扮演着活动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善于归纳总结的做新闻发言人,有亲和力的做形象大使,英语好的则当翻译,而稍稍羞怯的,则扮演小秘书兼摄像的角色。同学们应用多媒体手段,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在调查中的经历和体验。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是,尽管调查中难免一次次地遭拒,尽管胆怯和稚嫩使自己经常词不达意,但毕竟是勇敢地

迈出了走向社会,接触实践的第一步,体验到了克服困难后的快乐。

思考:请根据以上案例谈谈你的感想。

案例6分析: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

2、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3、积累知识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此案例是一节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旨在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案例6分析:

过去传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许多学生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才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到智慧,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案例7: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案例7: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案例7分析:

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案例7分析: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案例8

王同学期中考试数学得了50分,虽然在全班的名次有所提前,但还是不及格,王同学申请重考,过几天后,王同学再考这张试卷得了80分。李老师在王同学的报告单上填上了数学80分,并给出了激励性的评语。请你对李老师的做法谈谈看法。

案例8分析

n 李老师的做法是对的。符合《课程标准》理念,理由是:

n 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激励他们的学习不,改进老师的教学。

n ⒉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纵向发展",而不是"横向比较"。

n ⒊评价时,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n 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选择"推迟判断"的方法,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评价

n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化,评价标准要分层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关注发展过程。

案例9: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案例9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10: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理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思考:阅读案例,请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案例10分析:

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案例11: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一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孙坚力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

案例11:

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请思考:"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案例11分析:

优点: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案例11分析:

不足:

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
3、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
5、不适于大班额评价用;
6、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
7、如果各科都建,学生也会觉得烦。

第2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20XX年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

题卷。

2、l至50题为客观题,请把你所选择的正确选项的英语字母填在答题卷上

的对应题号下,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5l至54题为主观题,请把答案直

接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3、答题前,请把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学校等相关信息写在答题卷的

密封线D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B )。

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A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C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5、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B )。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蒙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力( D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康德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福禄倍尔

8、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B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lO、知道“三角形的B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1、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C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A.皮亚杰 B.艾宾浩斯 C.布卢姆 D.桑代克

13、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序的,遵循着发展的一般规律。3)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4)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且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这些观点有( A )是正确的。

A.四项 B.三项 C.两项 D.一项

14、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D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新课程政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 C )。

A.学生的能力 B.学生的创新 C.学生的发展 D.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部分 人文及公共基础知识(每小题1分,共20分)

根据科技、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单项选择填空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B )。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雄辩术原理》

17、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C )。

A.言论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经济社会权利

18、某学生在学校大门口捡到一个钱包,A )。

A.侵占罪 B.贪污罪 C.挪朋公款罪 D.玩忽职守罪

19、小学生王某,8岁,代表学校参与中外少儿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奖金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王某无权获得奖金 B.学校获得全部奖金

C.王某与其辅导教师均分奖金 D.王某无须经其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此奖金

20、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思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思法则”启示我们( C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1、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B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D )。

A.巴比伦 B.埃及 C.印度 D.雅典

23、“豆蔻”是指女子( A )岁。

A.13 B.15 C.18 D.20

24、用废旧书报包装食品,会引起食品污染,这是由于印刷书报的油墨中含有( A )。

A.铅的有害物质 B.石化物 C.汞化物有害物质 D.铜盐等有害物质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C )。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孟子》

26、每天,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 是( C )。

A.立春日 B.立夏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27、光的三原色是( B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黄绿监 D.红紫黄

28、“中国”作为我国国名的简称,开始于( D )。

A.夏朝 B.秦朝 C.清朝 D.辛亥革命后

29、下述搭配正确的是( C )。

A.梵高-《和平鸽》;
毕加索-《向日葵》:罗丹-《思想者》

B.梵高-《向日葵》;
毕加索-《思想者》:罗丹-《和平鸽》

C.梵高-《向日葵》:毕加索-《和平鸽》;
罗丹-《思想者》

D.梵高-《思想者》;
毕加索-《和平鸽》;
罗丹-《向日葵》

30、( A )是我国十生土长的宗教,它兴起于东汉时期。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1、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C )。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32、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B )。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33、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C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4、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三字经》开篇语是:“人之 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紧接语是( A )。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养不教,父之过 D.教不严,师之惰

35、诗人苏轼诗词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一句是( D )。

A.只缘身在此山中 B.淡妆浓抹总相宜 C.人生看得儿清明 D.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三部分 综合水平能力(36题至50题,每小题2分,51、52、

53、54各为5分、6分、12分、12分,共65分)

A.言语理解与表达、类比与判断推理(按要求选择最相符合的一项)

36、下面是我市某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
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
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B )。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37、居民点用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地,具有很人的使用价值和级差收益。一般来说,工业用地的价值为农业用地的l00倍,商业用地的价值又为工业川地的lOO倍。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9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O.134%,据估计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提供产值70万元。

下列说法符台文意的是( B )。

A.我国城市建成区占国土面积不足千分之一 B.商业用地的价值约为农业用地的一万倍

C.城市居民点用地价值超过工业用地 D.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的价值为70万元

38、“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A )

A.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B.急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C.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时问可以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39、“黑马”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原指体育界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实力难测的竞

争者或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人,无贬义或政治含义。首先在英文中使用“黑马”的人,是英国前首相狄斯累利,他在一本小说中这样描写赛马的场面:“两匹公认拔尖的赛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马’,以压倒性优势飞奔。看台上的观众惊呼:‘黑马!黑马!’”从此,“黑马”便成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名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C )。

A分析“黑马”词义的演变 B.阐释“黑马”-词的D )。

A社会管理要有“制衡”机制 B任何领导的功过都具有不对称性

C领导者要适时地凋整和改变策略 D权力加无知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4l、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首批志愿者刘勇,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 C )。

A喜欢是快乐的基础 B快乐工作法的真谛

C快乐源于自己在工作中的真诚投入

D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艰苦、困难、苦恼都是客观存在的

42、有27l位学生和教师欲乘大、小两种客车到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大客车有37个座位,小客车有20个座位。为了保证每位学生和教师均有座位、且车上没有空座位.则需要大客车的辆数是( C )

A.1辆 B.2辆 C.3辆 D.4辆

43、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人类文化的 ,它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 价值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结晶文化 B积淀文化 C结晶审美 D积淀审美

44、图形推理,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或数量的规律,符合规律的一项是( A )。

45、流行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就像“电”派生出一批带“电”词语一样,“网”的出现必然也会派生出一批带“网”的词语,使“网络”从新词变为基本词。与网络相关的词语在汉语词语系统中会逐渐确立自己的位置。采用表意方法的新词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如“PC机——个人电脑”,“妹儿——电子邮什”等。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

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最适台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D )。

A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语言观念渐趋多元 B新语言现象令人关注

C流行词语漫议 D对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B.图表、数据资料分析 根据下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

46、从20XX年到20XX年,每年毕业生最多的学科是( A )。

A.工学 B.管理学 C.文学 D.医学

47、从20XX年到20XX年,三年累计毕业的人学生约有( D )。

2001~20XX年高校分学科毕业生人数统计图(单位:千人)

A.475万人 B.450万人 C.425万人 D.400万人

48、从20XX年到20XX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相差最大的两个学科分别是( D )

A.工学和农学 B.文学和哲学 C.工学和经济学 D.工学和哲学

49、根据推断,20XX年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约为( B )

A12万人 B14万人 C16万人 D18万人

50、下列分析与预测.正确的有几项( C )

(1)三年中哲学类毕业生约三千人

(2)根据20XX年至20XX年的走势,预测工学类20XX年的毕业生将超过70万人

(3)从图中知20XX年毕业生约有188万人,20XX年的毕业生将超过200万人

(4)每年工学类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二分之一。

A项 B一项 C三项 D四项

C.案例分析 (35分)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和新课程理念完成下列各题

51、某学校的一位老师和学生们有个约定:如果哪俯学生的发现很出色得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肯定,老师就可以满足他向老师提出的一个愿望,前提是不能提不合理的要求。位同学想亲亲老师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位叫李强的同学在家里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被父亲认为什么也不行,结果他得到了这样的满足: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当着父亲的面连喊二声:“李强你真棒!”请你对这位老师的做法的加以评价。(5分)

52.个别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经常用一些讽刺挖苦的言语,这些言语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伤害了师生的情感。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我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懒得跟头猪似的”、“你别上课了,给我出去”、“我是老师,我说了算”、“闭嘴!我不想听你说”、“我要是你早不活了”。我们把这些语言称作“教育忌语”,请你谈谈对这些教育忌语的认识(6分)

53、下面是一份米白位法国老师的课堂教学教案,请你阅读后根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完成相关任务。

学校:法国P01angis小学

年级:一年级

科目:法文

教师:

Madame Fomer

课题:分两节课.每课用两个课时。课题(二)与课题(一)教学目的方法相同.不另述。

认识鸟类

认识兔子

教学目的:初步认识多种多样的鸟类及其生活习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综合概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学习关于鸟/兔的一些字词语句。

教学方法和步骤:

课前预先布置作业

1、每个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常识,画一只小鸟/小免子。

2、每人准备一段介绍自己的小鸟/小兔子的话。

第一课时

1、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画,口头讲述或笔头描述一段概括描述小乌/小兔子的话。

2、教师回收学生作业.记录每个学生的话。

第二课时

1、教师把学生画的鸟/兔编排成一张学习纸,各人的画旁边标上名字。摘录每个学生描述 鸟/免的一句话,每句话后标上该学生的名字。图画排在两边,说话排在中间。该学习纸每个学生一份。一起阅读或朗读学生的说话。

2、学习一些有关的词语和内容。

3、教师总结评价。

1)、根据以生为本等相关的教育理念对上面教案案例进行评析。(不少于lOO字)(6分)

2)、根据新课程理念等总结出上面教案案例中的作业设计的四个特点(6分)

5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傲。这句话至今对我们修身养性仍具有指导意义,请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字数不少于300字)(12分)

第3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2009年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

水平能力测试题

第一部分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每小题1分,共15分)

根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新课标等知识单项选择填空

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5、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火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蒙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力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康德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福禄倍尔

8、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lO、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1、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A.皮亚杰 B.艾宾浩斯 C.布卢姆 D.桑代克

13、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序的,遵循着发展的一般规律。3)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4)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且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这些观点有  是正确的。

A.四项 B.三项 C.两项 D.一项

14、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新课程政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  。

A.学生的能力 B.学生的创新 C.学生的发展 D.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部分 人文及公共基础知识(每小题1分,共20分)

根据科技、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单项选择填空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雄辩术原理》

17、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

A.言论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经济社会权利

18、某学生在学校大门口捡到一个钱包,内装人民币8000元,送交给其学校的一位门卫后,该门卫将此款据为已有。该门卫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贪污罪 C.挪朋公款罪 D.玩忽职守罪

19、小学生王某,8岁,代表学校参与中外少儿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奖金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无权获得奖金 B.学校获得全部奖金

C.王某与其辅导教师均分奖金 D.王某无须经其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此奖金

20、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思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思法则”启示我们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1、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22、下列哪个选项不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  。

A.巴比伦 B.埃及 C.印度 D.雅典

23、“豆蔻”是指女子  岁。

A.13 B.15 C.18 D.20

24、用废旧书报包装食品,会引起食品污染,这是由于印刷书报的油墨中含有  。

A.铅的有害物质 B.石化物 C.汞化物有害物质 D.铜盐等有害物质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孟子》

26、每天,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是  。

A.立春日 B.立夏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27、光的三原色是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黄绿监 D.红紫黄

28、“中国”作为我国国名的简称,开始于  。

A.夏朝 B.秦朝 C.清朝 D.辛亥革命后

29、下述搭配正确的是  。

A.梵高-《和平鸽》;
毕加索-《向日葵》:罗丹-《思想者》

B.梵高-《向日葵》;
毕加索-《思想者》:罗丹-《和平鸽》

C.梵高-《向日葵》:毕加索-《和平鸽》;
罗丹-《思想者》

D.梵高-《思想者》;
毕加索-《和平鸽》;
罗丹-《向日葵》

30、  是我国十生土长的宗教,它兴起于东汉时期。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1、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32、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33、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4、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三字经》开篇语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紧接语是  。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养不教,父之过 D.教不严,师之惰

35、诗人苏轼诗词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一句是  。

A.只缘身在此山中 B.淡妆浓抹总相宜 C.人生看得儿清明 D.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三部分 综合水平能力(36题至50题,每小题2分,51、52、53、54各为5分、6分、12分、12分,共65分)

A.言语理解与表达、类比与判断推理(按要求选择最相符合的一项)

36、下面是我市某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
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
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37、居民点用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地,具有很人的使用价值和级差收益。一般来说,工业用地的价值为农业用地的l00倍,商业用地的价值又为工业川地的lOO倍。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9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O.134%,据估计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提供产值70万元。

下列说法符台文意的是  。

A.我国城市建成区占国土面积不足千分之一 B.商业用地的价值约为农业用地的一万倍

C.城市居民点用地价值超过工业用地 D.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的价值为70万元

38、“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于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  

A.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B.急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C.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时问可以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39、“黑马”词其实是从英语舶来的,原指体育界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人,无贬义或政治含义。首先在英文中使用“黑马”的人,是英国前首相狄斯累利,他在一本小说中这样描写赛马的场面:“两匹公认拔尖的赛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马’,以压倒性优势飞奔。看台上的观众惊呼:‘黑马!黑马!’”从此,“黑马”便成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名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分析“黑马”词义的演变 B.阐释“黑马”-词的内涵

C论证“黑马”词义的起源 D介绍“黑马”的感情色彩

40、无知不等丁没学问,无知跟没有学问是两个概念。北宋皇帝宋徽宗是被金兵俘虏的,押到东北,坐井观天,死在那里。你说他没有学问,可不对,宋徽宗有学问,字写得好,词写得好,画画也非常好,他是个大才子。可是宋微宗是无知的,就谈一件小事。宋徽宗是属狗的,他当了皇帝以后就下令全国不准吃狗肉。中国人从古就吃狗肉.现在不准吃狗肉,民间怨声载道。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社会管理要有“制衡”机制 B任何领导的功过都具有不对称性

C领导者要适时地凋整和改变策略 D权力加无知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4l、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首批志愿者刘勇,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  。

A喜欢是快乐的基础 B快乐工作法的真谛

C快乐源于自己在工作中的真诚投入

D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艰苦、困难、苦恼都是客观存在的

42、有27l位学生和教师欲乘大、小两种客车到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大客车有37个座位,小客车有20个座位。为了保证每位学生和教师均有座位、且车上没有空座位.则需要大客车的辆数是  

A.1辆 B.2辆 C.3辆 D.4辆

43、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人类文化的  ,它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  价值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结晶文化 C结晶审美 B积淀文化 D积淀审美

44、图形推理,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或数量的规律,符合规律的一项是  。

45、流行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就像“电”派生出一批带“电”词语一样,“网”的出现必然也会派生出一批带“网”的词语,使“网络”从新词变为基本词。与网络相关的词语在汉语词语系统中会逐渐确立自己的位置。采用表意方法的新词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如“PC机——个人电脑”,“妹儿——电子邮什”等。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最适台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语言观念渐趋多元 B新语言现象令人关注

C流行词语漫议 D对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B.图表、数据资料分析 根据下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

2、你大部分的零用钱用于何处?word/media/image24.gif

46、从2001年到2003年,每年毕业生最多的学科是  。

1、现代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A.工学 B.管理学 C.文学 D.医学

五、创业机会和对策分析47、从2001年到2003年,三年累计毕业的人学生约有  。

7、你喜欢哪一类型的DIY手工艺制品?A.475万人 B.450万人 C.425万人 D.400万人

(一)创业机会分析48、从2001年到2003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相差最大的两个学科分别是  。

A.工学和农学 B.文学和哲学 C.工学和经济学 D.工学和哲学

49、根据推断,2001年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约为  。

A12万人 B14万人 C16万人 D18万人

50、下列分析与预测.正确的有几项  。

(1)三年中哲学类毕业生约三千人

(2)根据2001年至2003年的走势,预测工学类2004年的毕业生将超过70万人

§8-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 2004年3月20日(3)从图中知2003年毕业生约有188万人,2004年的毕业生将超过200万人

(4)每年工学类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二分之一。

但这些困难并非能够否定我们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盖茨是由一个普通退学学生变成了世界首富,李嘉诚是由一个穷人变成了华人富豪第一人,他们的成功表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从身无分文变成超级富豪;
如果你无能,你也可以从超级富豪变成穷光蛋。A项 B一项 C三项 D四项

十字绣□ 编制类□ 银饰制品类□ 串珠首饰类□C.案例分析(35分)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和新课程理念完成下列各题

51、某学校的一位老师和学生们有个约定:如果哪俯学生的发现很出色得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肯定,老师就可以满足他向老师提出的一个愿望,前提是不能提不合理的要求。位同学想亲亲老师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位叫李强的同学在家里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被父亲认为什么也不行,结果他得到了这样的满足: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当着父亲的面连喊二声:“李强你真棒!”请你对这位老师的做法的加以评价。(5分)

52.个别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经常用一些讽刺挖苦的言语,这些言语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伤害了师生的情感。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我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懒得跟头猪似的”、“你别上课了,给我出去”、“我是老师,我说了算”、“闭嘴!我不想听你说”、“我要是你早不活了”。我们把这些语言称作“教育忌语”,请你谈谈对这些教育忌语的认识(6分)

53、下面是一份米白位法国老师的课堂教学教案,请你阅读后根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完成相关任务。

学校:法国P01angis小学

年级:一年级

科目:法文

(1) 专业知识限制教师:Madame Fomer

课题:分两节课.每课用两个课时。课题(二)与课题(一)教学目的方法相同.不另述。

认识鸟类

认识兔子

教学目的:初步认识多种多样的鸟类及其生活习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综合概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学习关于鸟/兔的一些字词语句。

教学方法和步骤:

课前预先布置作业

1、每个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常识,画一只小鸟/小免子。

2、每人准备一段介绍自己的小鸟/小兔子的话。

第一课时

1、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画,口头讲述或笔头描述一段概括描述小乌/小兔子的话。

2、教师回收学生作业.记录每个学生的话。

第二课时

1、教师把学生画的鸟/兔编排成一张学习纸,各人的画旁边标上名字。摘录每个学生描述鸟/免的一句话,每句话后标上该学生的名字。图画排在两边,说话排在中间。该学习纸每个学生一份。一起阅读或朗读学生的说话。

2、学习一些有关的词语和内容。

3、教师总结评价。

1)、根据以生为本等相关的教育理念对上面教案案例进行评析。(不少于lOO字)(6分)

2)、根据新课程理念等总结出上面教案案例中的作业设计的四个特点(6分)

5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傲。这句话至今对我们修身养性仍具有指导意义,请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字数不少于300字)(12分)

第4篇: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
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
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
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 传授者 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 生产性 和 永恒 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 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 教育目的 教学内容 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 指向 和 集中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 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 教师 和 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 八)章( 六十三)条。

33、( 2006)年( 6)月( 29)日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能力 )和( 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校应当把( 德育)放在首位,寓( 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 )基本需要。

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 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 性别)、(民族 )、( 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 )、(服务 )等方式谋取利益。

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

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

42、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义务,应当(为人师表 )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 教师资格)。

43、(各级人民政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44、国家建立(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 )标准、(工资 )标准和( 学校建设)标准、(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初级)职务、(中级 )职务和(高级 )职务。

46、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的体制。

48、人民政府( 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49、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 )制度和( 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0、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
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二、选择题

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

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 D )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 ( B )

A、尊重老师、同学 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 ( D )

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 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

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 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B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2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2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 B、三至五年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28、国家实行( A )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29、(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30、( A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3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B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B ) 。

A.学费 B.杂费 C. 书费 D.住宿费

3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 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 CD )

A、 靠教师 B、 靠社会 C、 靠法制 D、 靠制度

3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BC )

A、 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36、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 ABCD )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7、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BCD )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8、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BCD )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3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BC )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40、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4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4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 b ;
)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4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b ;

)。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4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 c ;

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45、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b ;

)周岁。

4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c ;
)。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4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4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 (班),工读学校等。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 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 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 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 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 育的证书。

 48、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 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 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
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的是如何保护的?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 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53、与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相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优势或独特性在哪里?

答:第一,它有非常强的专门性,紧紧扣住义务教育的性质作出规定。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义务性都是它的专门性带来的。

第二,它有可操作性,这部法律尽量写得具体,对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投入都作了比较细的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三,它有针对性,立法意图很明确。比如对于政府保障的责任、管理职责的规定,对学校不能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规定等,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四,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具体。在突出义务教育性质方面的条款很清楚、准确,容易操作,不会发生歧义。而且尽可能对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而过去我们立法的一个难点往往是绕着走,比较原则。

54、与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相比,新《义务教育法》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答: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

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

  答:“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普通教育学中使用的“教育”概念,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其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
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冲突的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答案: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种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种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存在于20世纪中其以前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第一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九年或九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许多国家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啬,也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
在内容上,基础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
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推荐访问:小学教师 晋升 职称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教师中级职称水平能力测试题库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