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浅谈空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浅谈空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3篇
第1篇: 浅谈空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 环艺091 陈微微 200933090570105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养 意识 能力
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大学阶段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1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
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3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
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
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2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职业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1、内化素养2、外化素养。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包含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
外化素养指计算机、英语、建筑等属技能范畴的素养,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的。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San Francisco 认为,职业素养的修炼需要经历以下七道关:印象关——初入职场形象管理;
心态关——学生向社会人转变;
道德关——职场安身立命之本;
沟通关——打造职场“人气王”;
专业关——“菜鸟”变“大虾”;
诚信关——取得职场长期居住证;
忠诚关——走进高层核心圈。通过七道关的培养,能够帮助个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快速融入职场,实现人生价值。
简而言之,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它不是以这件事做了会对个人带来什么利益和造成什么影响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这件事与工作目标的关系为衡量标准的。更多时候,良好的职业素养应该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
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3几个方面的建议与思考
(一)学校:加强教育和引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题目“在就业过程中,你对学校的那个方面最不满意”,选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占28.4%,选择实践活动不够的占27.8%,选择教学质量不高的占23.4%,选择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力度不够的占8.2%,选择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混乱的占6.9%,选择自己在就业中的表现不佳的占5.1%,选择其他的占0.3%。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在学生求职择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全员全程参与”的就业指导模式,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务实择业;
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择业方法、与择业技巧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真思考和规划。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建设,大力开展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实践和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就业观。
为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将培养的重点放到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首先,将就业指导与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从“入口”抓起,从新生入学起就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提高;
同时,分专业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展望职业未来,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尽早地对今后求职方向进行定位。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各院系要科学组织好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就业竞争力高度相关,只有密切注意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变化对专业、课程内容及时进行调整,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为市场所用。第三,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答辩,把好出口关,逐步实现就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全面渗透与融通,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定位,确立正确的择业理念
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勇于实践,从知识学习、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大赛等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同时,高职学生应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企业第一线去,从而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三)用人单位: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实现双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人才市场和人才交流中心中找到工作的同学只是很少数,出现了“招聘单位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很多研究者也对社会举办各种招聘会的效率问题提出质疑。而校园招聘会却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我校举办的200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中,据部完全统计共有133家用人单位参加了此次招聘会,为我校提供了1700多个就业岗位,共有539名毕业生通过此次招聘会落实工作。据此次问卷调查,在已落实工作的学生中,了5.6%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学校就业网、学校发布的需求信息和校园招聘会找到工作。因此,从招聘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加强和高校的联合,实现双赢。首先,对于特殊专门人才的招聘,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的途径;
其次,用人单位可以与学校合作在本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既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又可以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考核和筛选,实现成功招聘;
第三,参加校园招聘会或通过学校推荐,缩小目标范围,提高招聘的质量和效率。
(四)政府:加强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社会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更加规范的大就业市场,进一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
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贯通·,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在大学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对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利用招聘大学毕业生进行欺骗、欺诈行为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要严加查处。依靠全社会的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社会体系。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大学生、高校及社会3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
第2篇: 浅谈空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者:付晓容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积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上下功夫。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养 构成 培养
[作者简介]付晓容(1972- ),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重庆40004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5-0164-02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要想尽快成为一个职业人士,必须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内涵很丰富,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形象。职业形象包括外在的职业形象和内在的职业形象。外在的职业形象主要指的是容貌、化妆、服饰、谈吐等外在的东西,内在的职业形象主要指魅力、风度、气质等内涵的东西。职业形象就像个人职业生涯乐章上跳跃的音符,只要合着主旋律,就会给人创意出惊奇和美好的感觉,脱离主旋律则会打破和谐,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造就良好的职业形象对职业成功有着重大意义。
2.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当前,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尤其重要。
3.沟通能力。在各个岗位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公众沟通的过程。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上。”工作中的大部分矛盾和问题都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在职场通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4.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现代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他人的合作。所以,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1.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良好的职业形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应该在学习中慢慢培养。作为教师,自己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一位不修边幅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仪表的重要性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而如果只有外在形象,没有内在气质,也会像花瓶一样,徒有美观的外壳,只会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只有具备秀外慧中的良好形象,才能言传身教,培养出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学生。
首先,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上课时选择简洁大方的发型,不染色彩缤纷的头发;
穿着服装要既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又注意款式的文雅端庄;
面部表情要亲切和蔼,手势动作要优雅大方。
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在仪态教学中,应教会学生练习标准的待客、微笑与正确的目光交流方式;
在体姿方面,要训练学生站、坐、走、蹲的正确姿势,以及上下楼梯、进出电梯、上下轿车、引领客人的标准动作。在日常交往礼仪中,要训练学生握手礼、介绍礼、致意礼、名片礼、鼓掌礼等规范的礼仪动作及要领。
再次,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树立奉献精神,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教会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给他们介绍古今中外的名著佳篇、名人传记、警世格言等,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升华情操、陶冶气质、内外兼修。
2.求真务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应从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方面入手。
道德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无强制性,靠自我约束。家庭和学校要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而且要把这种基础性的诚信升华为高层次、高境界的诚信,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
第3篇: 浅谈空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一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如厦门博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甫弘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
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