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国精神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5篇
【篇一】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从历史发展、科学内涵和优势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高度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和实践创新达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就是厘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产生的社会基础、历史起点、理论指导、现实条件、发展动力、价值目标等在内的各种生成性因素作用与演进的脉络,全面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历史发展必然性。 1.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总是从制度基础的角度,从其根本性质的方面来分析和立论的。他提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1】“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起点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制度实践形式,经过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2.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基本理论指导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科学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形式。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具体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加以创造性运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创造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
3.以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为基本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4】实践也证明,“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5】恩格斯也指出:“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在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6】 毛泽东在《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应该这样提法,这样提法较好。”【7】他提出我国政权制度形式是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党的代表会议制度。“我们不采取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而采取无产阶级共和国的苏维埃制度。……采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制度。”【8】 4.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制度价值目标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5.以苏联模式和中国教训为制度借鉴 毛泽东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深入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明确地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之后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毛泽东在报告一开始就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鉴。”【9】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制度弊端,也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甚至做出这样的判断: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说,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他将制度问题作为根本性决定性的问题提出。他谈到,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他认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他得出结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他严肃指出“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0】 6.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动力 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所以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11】考察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由形成到发展,不断变化不断进步接续推进的基本动力,从根本上说还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 7.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改革开放为明确方向和鲜明特点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改革开放为明确方向和鲜明特点。 8.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为基本制度发展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为基本依据,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进而深化并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定型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就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就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化和系统化,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个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这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和领导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而取得的,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也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确定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1954年正式建立以后,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得以全面和广泛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充分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系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互相协同,上下沟通,整体配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基本制度系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
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保证我国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扩大基层民主,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体系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经过长期努力,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政治生活各个领域和立法、司法、执政、行政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有法可依,人权状况不断改善,人民民主制度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基本经济制度的郑重宣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日臻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从而使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受了严峻考验,彰显了独特的发展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最具精彩的地方,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 3.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具体制度系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形成到成为比较定型的制度体系,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不断彰显政治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讲话中,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现在是在走一条新路,无论是制度,还是在制度下的方针、政策都还不够成熟,不够定型。“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13】在他看来,在这样的制度保障下,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优越性。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指出:“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稳扎稳打。在翻两番的基础上,再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真正体现出来了。”【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定型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政治优势已经显现,但离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有一段距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制,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第二,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作主。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四,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第五,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第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党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第七,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些民主政治的巨大进展,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政治基础和主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和优势的重要表现。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的论断,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优势的论断,同时又更加鲜明准确而具体,并且将其概括为“五个有利于”,凸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将特色与优越性凝练地整合起来,生动深刻地将理论上和潜在的优越性完整地现实地呈现出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邓小平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实际就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现实目标,这一制度根本保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6】,“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17】。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形式,从制度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8】邓小平指出:“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19】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这些根本方面进行制度比较研究,得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保证总的效率是高的。他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20】他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进行比较和分析,他指出:“一般讲政治体制改革都讲民主化,但民主化的含义不十分清楚。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种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21】中国举办奥运会,特别是四川抗震救灾,都深刻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个重要优势。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1987年3月27日,邓小平会见喀麦隆总统比亚时谈到“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时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22】 1987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谈到,“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而“关键是,第一,我们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我们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比如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再如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做某一项决定,可以立即实施。又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23】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多年,但当时遗留下的民族问题并没有尘埃落定。民族问题不仅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动荡和矛盾冲突的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从根本上说,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力保障,得益于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保证国家统一。 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一步扩大和发挥“五个有利于” 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任何一个现实社会制度形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制度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最新实现形式,有着巨大的制度优势。“五个有利于”既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特点和优势,也指明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根本方向。在研究制度性优势的时候,除了要在当前条件下,大力宣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救危事方面显著的优势并彰显这一优势,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这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意义重大;
还要注意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之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1.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力量 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的时候,特别强调执政党的政治优势,也特别强调执政党建设。他说:“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24】但他又多次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而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极其严肃地指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2.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优越性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但同时也指出:“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25】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时间还太短,邓小平提出的这个问题虽已“破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 3.加强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障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鲜明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26】在当时,他特别强调反对特权问题。“我们今天所反对的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27】虽然过去30多年,但邓小平指出的封建主义的影响并没有绝迹,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多次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28】在另一个方面,他又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生命之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基础和文化母体。和建立制度形成体系相比,完善和使这种制度体系真正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内容,则是更加艰巨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3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9-420页。 【7】《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8】《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9】《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7-61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196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241页。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257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2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篇二】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作者:叶美兰 陈桂香来源:《高教探索》2016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叶美兰,盐城工学院校长,教授,历史学博士;
陈桂香,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博士生,盐城工学院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就业创业课程组组长,讲师。(江苏盐城/22405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第五批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性研究课题“江苏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ZD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
当代价值及其误读;
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篇三】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
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意蕴
作者:齐新 赵继颖
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8期
【摘 要】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要紧密结合时代的特点,将传统的革命精神与我们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价值的追求结合起来。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意蕴,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对照比较,得出伟大的精神一脉相承的论断,东北抗联精神的精华在新时代仍然不会褪色,给予奋斗的人们精神鼓舞。
【关键词】抗联精神 ;
新时代;
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21-03
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之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抗联精神不仅是广大抗联战士面对强敌英勇斗争的精神支持,也是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儿女的精神鼓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异族侵略面前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战争似乎已经变得遥远。虽然如今时代和战争年代各方面的情况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如今我们面对的敌人是改革发展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时代任务不同,具体方法也同,但精神却有共通之处。从抗联精神中我们可以凝练出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的价值内涵,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丰富。
一、坚持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
东北抗日联军面对装备、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毫不畏惧,在深山密林中,忍受饥饿和寒冷与敌人苦苦周旋,顽强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胜利。而同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些民众自发的抗日义勇军和救国军组织大多没有坚持到最后而在日伪军的讨伐清剿中溃散甚至出现一些投敌叛国的现象。[1]东北抗日联军区别于那些自发的义勇军、救国军的本质就在于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它有协同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斗争纲领,更重要的是它有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的优良品质。由于当时东北三省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特殊情况,东北抗日联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和关内的党中央断绝了联系。这对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困难。抗联不仅得不到关内的物资援助,连党中央的指示也不能及时传达,只能接受当时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以至于不能及时纠正王明博古“左”倾路线方针,对抗联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东北抗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共产党军队的优良作风。抗联女干部赵一曼在被敌人抓捕后顽强不屈,日本特务对她施尽了各种难以想象的酷刑,比如电击、灌辣椒水、灌汽油等等。赵一曼始终守口如瓶没有给敌人透露半点党和队伍的秘密。像这样的事迹數不胜数,一大批抗联战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后期抗联大部转移至苏联远东地区休整训练,苏方企图将抗联队伍编入苏军序列,遭到抗联将领的坚决抵制,他们据理力争,保持了抗联队伍的独立性,维护了党的领导。
【篇四】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
长征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
孙玉娟 邱晓明
【摘 要】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史诗。两年时间里,中央红军艰难跋涉约25000里,共进行300余次战斗,最终胜利抵达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铸造了不朽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期刊名称】奋斗
【年(卷),期】2016(000)007
【总页数】2
【关键词】长征精神;当代价值;历史意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精神;中央红军;革命时期
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史诗。两年时间里,中央红军艰难跋涉约25000里,共进行300余次战斗,最终胜利抵达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铸造了不朽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
一、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长征精神正是在这些优良传统中孕育而生,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着内在必然联系,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使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征。
(二)长征精神缘起于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开辟、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伟大开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始终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道路,同时不忘关心群众、依靠群众,这些重要经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为后来的长征精神奠定了基础。
【篇五】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
作者:张建[1,2] 作者机构:[1]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江苏常州212164;[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海淀100088 出版物刊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65-74页
年卷期: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法治中国;法治GDP;法治评估;知识生产者;学术运动
摘要:建设法治国家及对法律效果的重视,推动了法治评估研究的兴起,法治评估是一场有价值的学术运动。法治逻辑的转换为法治评估知识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知识生产者整合能力的提升是知识出场的前提,学术竞争压力和对各类资本的追求是生产者行动的动力。法治评估知识在转化为法治评估实践时出现的异化,既与知识本身的局限性有关,也与生产者面对的推拉力及多重目的引导有关。有必要弱化法治评估知识的市场需求、强化知识生产回归学术逻辑、设置机制促进法治信息的有效释放,真正地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