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启示(2022年)

2022年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启示(2022年)

时间:2022-07-13 15:3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启示(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启示(2022年)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4篇

第一篇: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

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

1999年,TVB楼市题材电视剧《创世纪》开播,一时间全港万人空巷追剧集。这部耗资1.5亿港元的港剧与它的名字一样气势恢宏,迄今为止仍是TVB成本最高的一部剧之一。剧中主角许文彪有一句话道出了当时所有香港人的心声:“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地赚大钱!这叫作公平吗?”更为戏剧的是,该剧著名编剧司徒锦源,当时他已经45岁了,依然没有钱买房。

那部剧开播十几年之后,香港人买房还是那么难,置业难度冠绝全球。

2018年更爆出一则成交信息,香港何文田的一个车位以600万成交,大概只有4个平方。中环31平小户型卖到1500万,单价接近50万每平。为此,香港政府提出首次置业支持政策:从没买过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个人月收入不到3.4万或家庭月收入不到6.8万,就有资格申请首置盘,低价买楼。

据统计,家庭月收入4万以上的,已经是香港前32.8%的人群了。天呐!现在即使月收入6.8万,都得靠政府帮忙才买得了房,可见香港楼价的惨烈程度!

那么香港高楼价的真正历史原因是什么?它过去一百年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

01、香港概况及由来

香港目前800万人口左右,有1104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开发出来的只有260平方公里左右,开发程度24%。01香港概括及由来在明朝时,广东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全国,饮誉世界。

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装船运往外地,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

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

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

02、香港城市化的肇始肇始

《南京条约之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其基本的城市建设也由此展开,通水、通电、修筑马路等,逐步由一个渔村转变为小型城市。这个期间,大量外国资本进入,兴办银行、航运、贸易、加工企业等,香港进入数十年的稳定发展时期。

由于香港拥有便利的地理条件和殖民地的荫蔽,使其成为远东地区经济和政治人物活动的跳板,辛亥革命前夕,孙文、黄兴等人多次前往香港,躲避晚清追杀和募集革命经费,华侨也多聚集于此,兴办民族工业。

1911年后的国民党执政初期,香港并非当时的大城市,但1937年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沦陷之后,大量高官富贾携带巨额财富逃往香港,为香港带来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以致一到“饮茶时间”,香港酒楼食肆就人满为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本占领长达三年时间,百业萧条,人口由战前150万锐减至1945年的50万,楼市也出现下跌。

(日军轰炸香港,房屋大量倒塌,留下一片废墟)

但1945国共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又使香港迎来了新一轮的人口涌入狂潮,香港人口从1945年50万人一下子膨胀到1950年的200万人。

据统计,这次人口狂潮至少给香港带来了超过5亿美金的资金以及100多万廉价劳工。

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香港再次获得从东南亚流入的1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呢?大概十年后,香港全年GDP也不过10亿美元。

朝鲜战争期间香港是战略物资贸易中转站,大量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转运至朝鲜战场,使得香港贸易额不断攀升。

依靠大陆的资金和战争贸易,到朝鲜战争结束时,香港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港口码头、船舶、贸易公司以及劳工人才。这些为后来60-70年代香港本土制造业出口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自此以后,香港这座城市形成了自我造血能力,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腾飞,为楼市其后数十年的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撑。

1950年,香港制造业产值仅占GDP9%,1955年升至21.8%,到1970年更是高达31%,可见期间工业制造的突飞猛进。

战后香港以服装、塑料花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航运为主,蓬勃发展的经济,使无数小人物实现了人生逆袭,香港居民储蓄存款连年上涨。在香港置业安居成为那一批外逃至香港的人们最大梦想!俗称“逃难香港,个个都希望发达,最终有瓦遮头”。

(战后香港人的居住条件)

03、香港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华人企业家崛起

工业化总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城市化使房地产业逐渐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那时候每到周末,很多香港家庭几乎全家出动去参观新楼盘示范单位,俗称“唔买都去看下”。这种全民买楼的社会大环境,隐隐中预示着香港社会即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财富机会,而霍英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人就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大机遇的人。

霍英东原始资本,来源于倒卖战后日本遗留下来的机器设备。

这些机器价钱便宜,买来之后稍加修理就可以用,投入资金少,转手快。虽然利润不算太大,且不能长久,但却为霍英东积累了日后大展拳脚的原始资本。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预料到香港因为长年不冻,航运贸易事业必定繁荣,从而带来城市化的发展,而这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

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再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地赚钱,可是由于资金少,周转慢,一栋楼要卖很久,所以刚开始他的房产公司并无多大起色。

后来霍英东与律师行及公司职员开会讨论,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卖房回笼资金。最后,他想到完全可以采取房产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然后把腾出的资金再去拿地,拿了地之后再收一笔定金,然后再去拿地…

这个办法不但能为他快速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前锁定客户,化被动为主动,因为收了定金,将来哪怕卖得比市价稍高,楼盘也能一抢而空。

后来大陆盛行一时的认筹金就是脱胎于这种由霍英东首创的“楼花销售”方法。

例如2005年广州某开发商,5000万买下土地之后,立即对外宣传:先交2万认筹金,一年后开盘时打9折,如果没有选上房子全款退还。一下子,近2000人认筹,开发商迅速筹集到4000万。关键是这笔钱属于“无息贷款”,因为一年后选不上房,开发商只需要全款退回,并没有利息,白白使用4000万一年,肯定比找银行借贷划算。

但这种销售方式对于当时香港的购房者来讲,也是有利的。先付一小笔钱,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待到楼房建成时,很可能地价、房价都已上涨,而已付定金的买方只要把房产购买资格卖掉,转手就有可能赚一大笔钱!

因此,香港市民纷纷入市,“炒楼花”在5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全港。

霍英东这边干得如火如荼,而那时候的李嘉诚还在为自己的塑料花制造四处寻找兴建工厂的土地。

他却发现每次他看上的土地,不是被人加价抢走,就是短短几个月价格大涨或者业主不卖。李嘉诚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即将爆发。于是他毅然决定进入房地产行业,但他并不完全采用当时香港流行的“卖楼花”经营做法。

之前霍英东发明了卖楼花的销售方式,也就是拿着图纸就开始卖房,然后用买家的钱去盖楼。这可以极大弥补资金不足,还降低了风险。但其实购房款,只有一成首付是买房人出的,剩下的九成贷款全部是银行的,开发商们等于把风险都甩给了银行。

一生谨慎保守李嘉诚认为这种做法如果银行大面积地停止贷款或者发生挤兑风潮。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加上香港的土地非常稀缺,卖掉一个楼盘就少一个楼盘,所以他采取了只租不售的做法,长期持有土地和大量房产。

1959年到1980年,香港的工业用地,商业写字楼和住宅,分别涨了280倍,73.5倍和82倍,他就这么不断地攒房子,只出租不出售。

李嘉诚反而成为最赚钱的地产商,而那些以卖楼为目的的地产商,反而业绩跑不过他。卖楼花的开发商,相当于不断地做短差,看似短期利润惊人,但是长期一看,跟李嘉诚的市值比,差距甚大。

投资也是同理,短炒获利不大,长期持有的才是真正赢家。无论是茅台、腾讯的股票还是北京、上海的房产,优质资产天然具有长期的增长性。

香港的土地越卖越少,开发商最后的库存卖完之后,几乎很难再拿地,所以当年很多靠卖楼花急速崛起的开发商很快就销声匿迹。反观李嘉诚,他长期持有,极少出售,除了住宅,他很多的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的租金现在已经变成了强大的现金奶牛。

2013年我在中环曾经请教过香港的朋友:为什么李嘉诚涉足众多行业,但一生几无大败,始终保持华人企业家的领先地位?

那位90年代初就跟随四叔在股市共进退的朋友说:因为他每次都亏得起,无论任何时候,李嘉诚都让自己生意出现亏损的时候,还有其他的业务和现金流来维持,假设他一个生意亏掉一两千万,但他地产租金、港口码头的收入都不止这个数。他的经营始终没有突破安全边际,所以企业从未出现过系统性的崩盘风险。

果然,愈演愈烈的炒楼花,使得香港1961爆发楼花挤兑风潮,潮汕籍银行家廖宝珊在这次挤兑中,脑溢血死亡,引发香港的楼市震动,政府出手整治楼花销售,楼市陷入低谷,一大批开发商倒闭。

但该次挤兑风潮并未阻止人们投资楼市的步伐,第二年楼市又开始火爆。当时正值华资银行与英资银行白热化竞争阶段,华资银行为了承揽更多贷款业务,纷纷开出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按揭贷款,无论市民是否收入充足一律批贷。

终于,1965年初再次爆发更大规模的银行挤兑风潮。多米诺骨牌由一家叫明德银号的小型银行引起。

原本该银行倒闭并非什么大事,但是倒闭的消息一经登报,媒体的渲染迅速点燃人们的恐慌情绪。

他们担心其他华资银行也会倒闭,无法取回自己多年积蓄的存款。于是争相前往各个华资银行取回自己的存款。

此时华资银行再多存款准备金也经不起突然的挤兑,头寸调不过来,纷纷被挤爆,被人为逼到破产。当时最大的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一天被提走8000万存款,眼看再继续挤兑,自己就没钱可支只得宣告破产了,紧急之中,恒生卖身求命,将51%股权贱价出售给英资汇丰银行。

自此以后,香港大型的华资银行悉数被英资控制,这些股份之后再也没有回到华资手中,而侥幸活下来的小银行不久后也退出市场,华资银行全行业从此一蹶不振。

1965年连续爆发的楼价大跌,银行挤兑风潮事件导致香港恒生指数股票大跌四分之一,香港各行业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再次陷入低迷。

踏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随后九龙和香港岛之间的红磡过海隧道正式通车,政治气候变化和交通规划使香港楼市又重新进入平稳上涨期。1970年代香港华人企业也逐渐作为新参与者跟外资企业竞争,华人家族几乎全部涉足房地产业务,在高地价策略下这些华人家族获利颇丰,逐渐超越当时最大的英资企业。

04、香港低税自由贸易天堂之下是高地租的代价

1982年9月,刚刚从马岛战争抽身出来的撒切尔夫人访华,与总设计师就香港的前途问题展开谈判。为了防止港英政府在回归之前,抢先卖掉香港大部分的优质土地套现走人,中国限制香港回归之前每年出让土地不得多于50公顷。

港英政府也乐意接受,因为当时六百多万人仅仅居住在香港总面积18%的土地上,这就令政府既节约了基建开支,又享受饥渴式卖地的高额回报。虽然卖地总面积限定在50公顷,但是价格并没有被限定,所以虽然地卖得少,但卖地价却越卖越高,政府收入反而大幅增加。

(每年卖地平均价格示意图)

最高峰时,土地收入占当年香港政府总收入的40%,几乎香港的财政支出一半来源卖地收入,如果再算上二手交易带来的税收以及政府持有的租赁物业收入,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如果长期下滑,整个香港将陷入财政困境,政府、学校、医院、警局、文化、养老机构等将面临大面积欠薪,停工,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

为此,香港在寻找到新的财政来源之前,不得不持续高价卖地,以维持整个政府系统运转。

(每年卖地面积及总收入示意图)

经济学所谓租税同源指的是税负低的地方,一般地租都奇高;
而税负高的地方,地租一般比较低。

香港自由港,免税天堂的美誉是以高昂的地租作为支撑的。既然市场免税了,政府本身不是企业,并不生产财富,没有收入来源,那庞大的组织系统和公共支出靠什么来维持呢?只能靠地租。

高额卖地收入和房地产税负,是香港能够实行低税制的原因之一。而市民一旦成为有房阶级,高楼价便会令有房阶级感到富足,相关的财富效应令人产生巨大的购房欲望。整个社会就会形成“有楼万事足,买房必致富”的想法,在“减量化”供地政策之下,香港楼价在80年代进入加速上涨周期。

05、1997年香港楼市暴跌之前发生了什么?

进入90年代,香港楼市依然火爆,犹如脱缰野马,一路奔腾,在1991年至1996年之间,香港楼价指数上升了4倍。

五年之内,上涨4倍,这是大陆楼市都从未有过的,放眼世界,也只有崩盘前的日本可比。猛烈的涨幅,刺激着每一个香港市民,所有人都不相信楼价会下跌。

真正高潮在1996年,当年一年,香港房价再上涨30%!

其时英国为了延迟香港回归,不断鼓动国际舆论,传播中国没有治理先进城市的经验,香港一旦回归就会陷入混乱的论调,但总设计师高瞻远瞩,一锤定音,决意收回香港,并且承诺保证香港现行制度50年不变,继续繁荣。

继续繁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楼价继续上涨。据此香港人认为内地不会让香港出现楼价下跌,英资撤走,红筹一定接盘。只有保持平稳过渡,香港继续繁荣才能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回归之前,怡和、置地、嘉道理等英资家族企业开始大规模抛售手中核心资产,楼市指数形成一个向下缺口(如图)后来内地红筹果然大肆托市接盘,抢先接了英国人不少工商铺大厦,给市场留下深深的“土豪扫货”印象。

红筹接盘传言得到确证之后,香港地产商与市民一道,竞相入市,囤积居奇,多股力量一起抢货的绞杀之下,楼市进入最后的疯狂。

当时沿街商铺、住宅、甚至过道、阁楼都被市民抢购一空,大量的公司职员、清洁阿姨、家庭主妇加入投资行列。

豪宅行情最先启动,平均升幅达到了三到四成,紧接着中小型住宅楼宇、学区房价格攀升20%到25%。

1997年初,尖沙咀豪宅嘉文花园发售,当天一个4号筹以203万元转手,楼花价格居然约占了总楼价的两成!也就是这个人什么都没干,光是转手这个1000万豪宅的购买资格,他就赚了203万!

市场火爆,银行按揭部门、律师行和地产代理也忙得不可开交,加班加点,赚得盆满钵满。

1996年美联物业的金牌经纪人廖玉娟,全年收入超过400万元,干一年立即在香港买楼,轰动全港,成为令人艳羡的“打工皇帝”。

一片楼市火爆之下,香港人均供楼负债率已经逐渐向更危险的高点逼近。在1994年,香港人均供楼负债水平为90%,1995年遭遇政府打击,跌到70%,但在1996年又迅速回到90%以上。

为了平复市民对高楼价的抨击,也体现香港回归之后重视民生工程,1997年10月,首任特首董建华发布施政报告《共创香港新纪元》,推出“八万五”的房屋政策: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85000套,10年内解决全港7成家庭居住问题,将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年。

董建华的初衷是好的,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刺穿楼市泡沫,港府的“八万五”政策事与愿违,加速了楼价下跌。原本希望加大供应使楼市“软着陆”的计划变成了“硬着陆”。

刚开始下跌时,有些人认为楼价很快就会回升,抄底时机来了,再次冲进楼市抢货。

但是这次下跌不同于之前,它是系统性的崩盘,跌完再跌,丝毫没有止住的迹象,底部似乎看不到头。

由于暴跌之前,大量的香港人都是以一成首付买房,当楼价跌去10%的时候就开始资不抵债了。银行要求购房者补足资本金以弥补亏损部分,否则封屋拍卖。

然而在金融危机、楼价暴跌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是收缩战线,裁员求生的,这就导致了社会大量的人员失业。这批失业的人,更加无力补足资本金,保住自己的房子不被银行收走。

为了保住自己房产不被银行收走,近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八万五”计划,要求停止供应,久经考验的董建华望着街头汹涌的人群,脸色苍白,“八万五”计划是他施政报告的核心决议,如今面临流产,对本届政府以及后人对他身后的评价意味着什么他内心非常清楚。

其实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为了去杠杆,港元的利率已经由当年的8.5厘升至10.25厘。政府升高利率之后,供楼压力大增,很多工薪阶层已经岌岌可危,金融危机重重一击之后,不得不弃供。很多人变成“负资产”,一时间市场上出现大量的“银主盘”(业主弃供,银行封屋拍卖)。但是房屋挂出来拍卖也无人问津,银行也开始崩了。

06、楼价持续下跌与社会混乱

从1998年初开始,香港楼市以三级跳的形式每一两年下跌30%,最低价时仅高峰期价格的33%左右。

1998年7月到1999年3月这九个月中,政府在民众压力下,暂停卖地;
开发商、银行、建筑行业也一片哀鸿,社会陷入混乱。

到了2002年,香港的楼市已经在蹉跎中跌去六成,政府为了鼓励刚需接盘,房贷利率已经回落,低至2.5%,首付一成即可置业,但是很多人觉得楼价还会继续下跌,还没从97年的阴影走出来。

那时候香港经济出现了通缩,经济徘徊不前,加上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因为联系汇率导致港元也受到影响,更多香港人民都在担心以后能不能保住工作。

万一没了工作,利息再低,还不起房贷也是白搭。况且看到开发商手上还有那么多楼可以买,大家自然不心急入市。

时间来到2002年11月时,即香港楼市低迷的第五年,政府终于忍不住了,公布大力刺激楼市的措施。只是2003年,香港又遭受沙士病毒袭击,全城恐慌,使得楼价再次下挫一成,较1997年高位已经跌去七成,当年500万的房产,2003年仅值150万。

07、2004年香港楼市触底回升,再也没有回头

其实2003年是香港楼市下跌之后的底部,自2004年重回上升通道之后,香港楼价就再没回过头了。那个时候买房的人,简直抄了一个世纪大底。跌无可跌的时候,就是大涨的时候。

香港楼市得以重回上升通道,得益于2003年香港与内地签署的CEPA文件,正是该文件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使经济走出通缩阴影,整个社会重现生机。

CEPA全称《內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其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推进“个人自由行”,允许境内居民个人赴港旅游。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CEPA在2004~2006年为香港创造了3.6万个新职位,累计“个人游”旅客达200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5000港币计算,为香港带来1000亿港元的收入。此后,随着内地个人自由行开放的城市越来越多,香港旅游业、零售业急速繁荣。

彼时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签署CEPA”以后,(香港)酒店、零售、餐饮、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景气回升,拉动了房地产市场回稳。

2004之后,香港楼价跌跌撞撞稳步上涨来到了2008年。

当年爆发全球金融海啸,楼市急冻,但是在强大消费能力的支撑下楼市并未再次出现2003年沙士病毒那样的跳水情况。

到2009年年初,美国政府出手救市,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全球通胀。香港因为采取联系汇率制度同样爆发通胀,楼价也重回升轨,自2009年至今已上升1.63倍,较之2003年低位更升达4倍。

楼价下跌时民怨沸腾,现在回涨了,没房的民众又不乐意了,无论涨跌政府都备受压力,可以说,痛骂楼价是香港的社会宣泄方式。

香港政府为了稳定楼市,平息民怨便开始从需求端干预香港房地产市场,宣布自2010年11月开始征收的特别印花税。俗称“辣招遏制楼价”。

结果大家后来也知道了,辣招非但未能遏制楼价上升,还令问题更加严重,因为一旦交易,政府就要收重税,于是大量业由出售改为出租,同时提高租金,打算与政府长期抗衡。

众多业主纷纷改售为租之后,市面上在卖住宅就更少了,楼价升得更快,这一轮市民获胜。

既然二手市场转售为租,导致在售房源减少,那么政府就打算推地供应新盘来应对。

财政司司长2011年2月答记者会上,承诺推出更多土地,加大供应,但市民并不相信政府有足够的力量加大供应,从而冲击楼价,仍然继续买买买。楼价继续攀升,最终金管局出手,银行开始收紧楼宇按揭,买家购买力不足,在与政府对抗之中最终败下阵来,被迫延缓入市,楼价趋稳。2012年,梁振英就任新一届行政长官。2013年,新一届政府在土地市场仍然无任何突破,土地出让寥寥,因此只能进一步出台辣招管理需求端,遏制楼价。其后,香港楼市在辣招消化期过去之后,又稳步上涨,但行情并不算特别好。

2015年,大陆开始轰轰烈烈的去库存,大量城市的楼价翻倍,于是京沪深广等城市的高净值人士纷纷卖掉一部分房产,赴港抢购物业,规避风险。香港楼价于2016年第四季度再次大幅攀升,并很快创出新高,直至今天。

世纪启示录:

1、任何一个大规模工业化的国家都伴随着急速城市化,无论是之前的英国、美国,还是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农业是分散生产的,而工业是大规模协作生产的,既然要聚到一起才能生产,必然产生集中、爆发性的居住需求。可以说,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阻挡房价上涨,所有调控只是干扰了房产的价格信号而已,并没有摧毁房产的价值,更无法消灭大量存在的居住需求。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上涨的力量一直存在,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2、一座城市的房价总是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兴起、发展、衰落涨涨跌跌。城市发展前景好,楼价一定坚挺。

3、一座城市真正的竞争优势不是拥有多少基建路桥、体育馆、医院学校,而是长期、稳定的法治。如果不能保证资本安全,这座城市是没有未来的,人们会纷纷外逃他处。

香港在过去百年,每当大陆出现动乱,总是能够吸大量的人口和资金,是因为地理、法治等条件提供的安全、稳定环境。

3、香港以数百万人口的规模,房地产自1953年至今上涨了65年,几乎跨越人的一生。大陆人口高达13亿,每年GDP增长还有6.5%左右,自1998年房改开始计算,宽幅震荡涨到2050年完全没问题。

大陆楼市上涨完整路径:1998-2014全国普涨—— 2014年-2020一线及省会涨——2020-2050一线城市涨。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头部城市上涨的周期最长,适合长期持有。

4、高房价的根源,不是炒房客,也不是开发商,而是土地财政。

5、房住不炒!房住不炒!

6、楼价短期急升容易逼空下跌,暴发金融风险,跟随经济发展温和上涨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如果楼价五年急升4倍,必跌,因为没有经济面支撑,购买力还没赶上来。

7、如果你所在城市当年楼价急升,尽量不要追高买入,否则你可能买在了类似1997年的历史高点。

8、买房前一定要认真跑盘,利用框架思维找到笋盘。笋盘不怕跌,笋值越高,房产安全边际越高。

9、香港楼价大跌时,高大上的CEO盘、哄抢抬价的学位房首先暴跌。这类房产平时不会跌,一旦它们跌了,就是楼市价格下行的信号。因为需求受价格变化曲线影响,以奢侈包包和油盐为例,当收入下降时,人们可以不买奢侈包包,但是油盐还是要买的。所以楼价下降,先跌的都是高溢价的CEO盘、学位房,其次是改善住房,最后才是刚需住房。不到万不得已,人们是不会轻易抛售自己仅以栖身的刚需住房的,它相当于油盐。

10、宁愿买没什么概念的成熟地段,也不要买便宜的偏远郊区或者有高大上规划、人烟稀少的新区。上涨时,这些地区的二手房难以卖出套现;
而当楼价下跌的时候却是跌得最快的,风险很高。

楼价如果下跌,大量的投资需求会一夜消失,全部回归生活。偏远郊区和新区,暂时不宜居住,是最多人抛售,价格跌得最快的。

11、楼价如果突然下跌,一般很快就会企稳,接着横盘一两年,然后再等待新一轮的涨跌信号,决定走向。所以楼价下跌时,你有两年的逃生机会,这时不卖,下一轮如果继续下跌,你会被套得更深。

12、楼价如果不是突然下跌,而是连续阴跌,每月跌一点,一年累计跌去15%以上,这种下跌一定是漫长的,经济基本面和信心已经坏掉,下跌会连续好几年都停不下来。如果出现这种信号,冰山开始崩了,逃命吧。13、楼价下跌,对所有人都是不利的,无论你有房无房,都会受到冲击。楼价跌,银行坏账亏损,无论该职员是否有房都会被裁掉。职员被裁,家庭收入减少,消费疲软,零售业开始萎缩,无论该零售员是否有房都会被裁。零售业下滑,工业制造厂商就会出现问题,工商业出现问题就没钱还银行贷款,银行没钱就会…随着更多人被裁,整个社会就会减少消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陷入1998年至2002年香港那样的通货紧缩,GDP低位徘徊不前的困境。所以无论你收入高低,是否有房,都应该盼望国家蒸蒸日上,楼价平稳上涨,千万别跌。

引用资料:1、维基百科,香港历史2、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年报3、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香港繁荣的关键报告4、香港旅游发展局,香港旅游业统计5、【美国】乔·史塔威尔,利波,《亚洲教父》6、冯邦彦,《香港房地产业百年》

作者:《畅游香港》编辑部 编著

第二篇: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

从钱学森中获得的启示作文

【篇一: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解析】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附:作文审题立意解析:

二、审题立意

叙事性的材料审题当然应当读懂事情的背后。原先与后来,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提升,原因何在?当然是过去平均化的设计,现在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在呼唤个性发展,自主独创的时代里这一材料内涵直指当下热点。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无疑是聚焦“个体、个性、人性化”这些词语。教育要尊重个性,制造要体现人性化,城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政治体制要适合各国国情。要允许个别、另类、异端的出现,要鼓励不同的言论与主义的论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前景无不与“个人”的“个”紧密相联。而这背后是人权,是尊重,是开放,是包容,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愿景。

立意取“改变”行否?个人认为也可以,这也是导致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因时而动,顺风而转,改变才能适应,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阶段,不变则死。所谓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被短板,重环保,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迈向中高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行列。显然,改变才有机会,改革创新通向美好前程。

立意取“调整”、“适应”行否?渐离渐远,偏离核心立意,但个人认为——也行!因为是改变一路而来的,同样是战斗机事故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怎么可能不符合立意!这一来,大家发现了吗?这种叙事材料的作文问题暴露出来了,立意太多,导致老师阅卷难度加大,不是出题者愿意看到的事。而且在阅卷公平与尺度的把握上加大了难度,个人认为叙事性材料作文不是好的命题方向的选择。

三、题目试拟(只偏重于核心立意的)

1、你是世上的唯一

2、谁的青春有我狂

3、莫因趋同生遗憾

4、不一样的咖啡店

5、风景这边独好

6、“小米”风云

7、睥睨“标准答案”

8、当城市失去了应有的名片

9、中国和美国谁走的路更对?

10、产品个性化时代来了

11、跟“应试教育”说再见

12、我的音乐梦

13、把别人的影子甩在身后

14、夜空中,有颗特亮的星

15、个性都去哪儿了?

16、为什么我们如此平庸?

17、另类

18、怀念鲁迅

19、课堂里有我不一样的声音

20、网络时代里总有你个性展示的平台

四、下水文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出不了杰出的人才?

刚读了《耶鲁公开课的开场白》一文,讲的是耶鲁大学教授上课了,抛出一粒糖,一个学生接住了,这位教授夸赞道:“这个同学对糖的落点判断得很好,我们马上要学的牛顿力学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判断落点的问题,就是?基于现在预测未来?。”

其实不一定需要现代化的多媒体复杂的音画设计,只要一块糖,一抬手和一句简单的旁白,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这边来,这样的导入课堂别出心裁,却能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而且学科的知识如此化深奥为平易,可谓举重若轻,这么轻描淡写却把学生的抓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设计真的需要个性化的才艺!

那位教授又说:“在座的有各种专业的学生,比如学医的学生不知道相对论、量子力学有什么用,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病人以光速逃跑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你发现小孩子老是坐不住,你就明白那是因为量子力学不允许一个物体同时拥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

原来严谨的科学也可以这么“忽悠”,可以用文学语言,可以用夸张手法来表达,让学生在轻松幽默之后放声大笑,然后诱发对相关知识的兴趣与好奇。联想我们国内的好多的专家教授一板一腔,神情呆滞,高深的学术让学生如坠云雾,莫测其渊,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原来科学也可以这么富有情趣!

教授继续忽悠:“我读书的时候,教材只有300页,现在的教材有1100页,我看你们谁的头也没有比我大三倍,所以我断定你们谁也读不完这本书,我将选择重要的来讲,因此你只有来上课,才能知道我们要学什么。你如果确实有事,比如父母或外祖母去世了,或者要移植什么的,不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器官移植,你要给我出示换下来的器官和组织;
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去世了,四次以下我

会相信,但五次以上,我就要查你的家谱。”

学生怎能不狂笑!我们的老师喜欢说教,像马克思主义老太太一本正经;
人家教授也提要求,但多么人性化、情趣化,尊重学生,彼此平等,商量着办事,全无居高临下的优势感和威逼感。化严肃为轻松,化要求为谈笑,心怀善意,寓庄于谐,歪打正着,妙趣横生,这样的课真让学生欲罢不能,真让人欲说还休,一切尽在话外音!

开场白的最后,这位教授说:“如果是有关课程的问题,你们可以随时打断我。我教这个课程多年了,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提出的问题,它们可以是非常有创造力的问题。”

注意是“随时打断”,只要是提出有关课程问题!没有不礼貌,只有尊重科学,敬重创造,尊崇个性,把学生的提问提高到超越课堂一切的高度,老师最希望看到的事是学生提问,这与创造力关系密切,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渊源。而我们的课堂呢?模式化,一言堂,唯我独尊,满足于标准答案??虽然如今略有好转,但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依然强大,阻止着我们的教学前行的步伐。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之问,确实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应该从耶鲁教授一堂课的开场白获得启示。

2016年3月23日

附:南通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的

作文审题立意下水文

一、作文材料

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在被别人仰望着。

二、审题立意

显然,这则作文材料容易让人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事实上区别还是挺大的。断章主要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强调“相关联,现实人生总是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
而这则材料则是强调了“我们常常高看别人,低瞧了自己”,突出了“要自信,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有些人习惯了仰望别人”,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学习别人,祖宗教我们见贤思齐,做人要谦卑,在近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看得太多的文章都似乎在赞美一种人生智慧——低调做人,说得难听些是夹着尾巴做人,我们中国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似乎总那么谦逊、随和、卑怯、弱势,于是连鲁迅也写文章问道:“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柏杨先生更是剑锋直指——“丑陋的中国人”。

于是,这则作文材料强调了“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不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未曾亮相时。上天从来有好生之德,不会让你与别人完全一样的,总是降下一个完全异样的你,有个性的,有特质的一个另类,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潜能。你的优势在何方?很少有人告诉你,即使圣人“吾日三省吾身”,也常常教导别人要反省自己的过错与不足。

可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欢低调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特性坚持的是一种平安自保、不求有功便求无过的明哲保身原则,鲁迅曾让我们少读些中国人的书,多读点外国人的书,可能原因也主要在这一点上。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不能张扬,不能得瑟,不能异类,不准创新,于是我们苟安、从众、趋同、平庸,犬儒哲学大行其道。

当今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了科技创新爆发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丰富,哪一行当最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难以认识的总是自己。这是一个亘古至今的难题。中国正在崛起,急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每个人都可以走上星光大道,只要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越来越多的人满怀自信,高标独出,亮剑时分赢得了更多的满堂彩。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中国梦的引领。

你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不再沉埋于地下,蜗居于一角。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高昂的头颅,果敢的行动,创新的成果。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才不再都是中老年人,而是更多的年轻人,那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那些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年轻人。

当然,另一种立意是否也行呢?那就是各人有各人的追求与欲望,每个人的世界观一定不尽相同。仰望别人的可以是德才识,也可能是钱财权,或者是别人自由度、幸福模样。总是羡慕别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幸福总在别人家。那么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盲目攀比、欲望太盛,最后伤害的总是自己。那么从攀比、欲望等角度来立意我觉得也行,只是前提是自圆其说。

【篇二:作文素材钱学森】

钱学森

1、世人评价

中国导弹与火箭事业先驱,“两弹一星”功勋,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同时又是爱国志士,为中国未来提出宝贵建议和正确方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在学业上,勇攀高峰,不迷信权威,勤于创新,勇于发问,是一代代学子的楷模!

2、主要成就

①应用力学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③工程控制论 ④物理力学 ⑤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⑧人体科学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3、坎坷经历

1950年,他辞去了美国科学界的重要职务,打算绕道回国,来完成他一个身为中国人民应做的义务。美国政府百般阻挠,像一只只扰人的魔鬼,挥之不去。他们甚至制造借口拘禁了他,还说:“如果你坚决要回中国,我就让你死!” 后来,在美国人民的帮助下,特别是在许多美国科学家的支持下,才被保释出来。1955年,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钱学森爷爷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我国创建了自己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

4、终极目标

导弹之父

5、人格魅力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钱学森对真理孜孜以求,生动展现了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钱学森对名利超然处之,深刻诠释了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6、感悟

为了祖国,他日夜操劳、不知疲倦,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这就是钱学森,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民科学家!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科学家。我们青少年永远学习的榜样。

【篇三:1000字的《钱学森》观后感:一心为国】

1000字的《钱学森》观后感:一心为国

自:互联网

《钱学森》作为一部爱国励志的教育电影,看过《钱学森》的人都有自己的观后感,我们来看看别人的《钱学森》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2年4月25日,我从我们学校主页上观看了电影《钱学森》,虽然电影有点卡,但我印象很深刻。电影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电影。钱学森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学术思想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

首先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钱学森选择回到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并不是偶然。其父亲钱均夫和鲁迅是好朋友,同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的学生,其岳父蒋百里是著名军事理论家、国学家,是梁启超的学生。钱学森的思想受这些人的熏陶和影响,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成了他的必然选择。即便没有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卡麦锡主义”的迫害,钱学森也会回国参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当时国内的环境远不如美国优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毕竟是自己的祖国。即使放到今日,我会经常抱怨这个那个的不完善,但始终不能容忍外国人说中国的半点不是,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爱国心吧。

钱学森说无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这话放到今日,特别是经历了伊拉克,科索沃,利比亚战争之后,以及当前紧张的国际形势,伊朗核问题,南北朝鲜的对峙,以及中国南海问题。更是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感谢钱学森

等科学家们为中国铸造了那么一把锋利的剑,以免我们哪天遭遇被外敌悬剑在头上却没有能力回击的尴尬困境。

其次是其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面对回国后,航空航天工业一穷二白的零基础,钱学森不为艰难,从亲自辅导学生和抓建设做起,搞出了我们自己的导弹和火箭,给我们的核弹头插上了翅膀,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钱学森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自然与其个人的学识和能力密不可分;另外还有时代需要。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是火车头,但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看到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空军轰炸无可奈何,回国后最初选的是飞机制造,因为当时材料原因不能制造飞机。后来选择考虑了时代的需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结合。钱学森能力超常,学识渊博。当时他是加州理工最年轻的教授,从事的是美国航空界最为高精尖的研究。在

1951年后被软禁的日子里,他终止了空气动力学的探索,转而研究工程控制理论,终于在5年后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工程控制论》。他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同样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不仅以此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开创了工程控制理论的新纪元。归国后由于国家的需要,钱学森由理论研究转为工程技术,实现了从理论到技术的完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钱学森展现了极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将航天工业当成一个大的系统,由总体设计师到分设计师层层把关,如今中国航天事业仍在沿用钱学森的这些组织方式。

钱学森同志去世也已经三年多了,那么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1935-1955),回国后在国防科研一线干了26年(1955-1981),1980年5月中国首次全程发射洲际导弹“东风五号”获得成功。此后他把精力集中在了学术理论研究,抓紧人生的最后时光笔耕不辍,开创了工程控制理论和中国的力学体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值得深思,发人深省;“大成智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系统科学理论已经应用到了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观看此部电影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他对祖国和科学的热爱。他淡泊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更让我钦佩。身为大学教师和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我们要学习他严谨的工作作风、献身教育和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勇攀高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毅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民族气节;淡薄名利、一心为国的无私奉献品格。

《钱学森》观后感

\x09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一名优秀中国共产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岁.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

\x09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我们这些80,90后对于这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最近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钱学森》这部影片,期间充满了各种感动与鼓舞,令人心潮澎湃.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让我们对钱学森的伟人伟事肃然心生敬意.在电影中钱学森有许多的经典语录:
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x09他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

他是一个令美国人害怕的,一个人抵五个师的男人.

\x09《钱学森》这部电影讲述了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一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出身的教授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先后获得多项科学成果.但他却心系祖国,始终想着报效祖国,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在得知其欲回国后并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对他进行了关押审讯.最终,通过多方努力,以提前放回11名美国飞行员为前提,促成了钱学森的回国路.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在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的艰苦情况下,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当时国内现有的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x091960年2月,钱学森同志指导设计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同年11月,协助聂荣臻同志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x09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紧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让中国人真真正正的在世界的舞台上站了起来.

\x09在观影的过程中,一些情节的设计让人看了不仅浑身振奋,而且还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x09比如钱学森被指控是共产党,被关进监狱,蒋英去探监那一段,看守的人说你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蒋英见到丈夫之后一直问“你还好吗?”“他们打你了吗?”钱学森却一句话都没说.旁边的人说“请讲英语!”而蒋英回应的却很犀利,“难道你没看出来吗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一句话啊,听到这句话我所有的爱国情绪一下就喷发出来了.

\x09就像钱学森要离开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到影片最后两弹对接成功,钱学森内心对杜布里奇说:“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x09就像登机的时候,一个中国的记者问钱学森:“你为什么不回台湾而选择去大陆呢?”钱学森并不回答.中国记者追问,钱学森说:“中国人对中国人提问要用中文而不是英语,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这是都么浓重的一种爱国情操啊.

\x09新中国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依然随时面临被外国侵略的危险.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的提升,也为了争气,证明中国人不必外国人差,钱学森出国时的志向是:把最先进的外国东西给学会,然后带入中国,为国建设作出贡献.这种高尚的情怀,是作为一中学子的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读书人是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气魄和理想的吧.如果说这次观影使我学到了什么的话,就是志向,进取,钻研,拼搏,奉献,全心全意为了祖国!

\x09钱学森就是一个拥有一颗强烈的报国心,并通过终身的科学事业奋斗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最近,一直被一个人的故事感动着.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他的一生充满神秘和传奇,虽然历史已经尘封了一些记忆,但阅读了《钱学森故事》这本书后,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无法忘怀.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
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转换成生产力呢?《钱学森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的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不仅为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留下闪光足迹,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或许缘于此,时任美国海军副部长的金贝尔就认定,钱学森“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和科学家的价值.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一员,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但是我们也一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第三篇: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

从绘本中获得启示——同一本书,不同年段的人读

《苏菲的杰作》

蜘蛛,在你眼里是不是一种恐怖的小动物。当蜘蛛网被风轻吹,拂过你的脑际,你是不是心生厌恶?

有这样一只蜘蛛,她可以织出各种花样的蜘蛛网,简直就是一位艺术家。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最后她完成了自己的杰作。我们赶紧拿起《苏菲的杰作》一探究竟吧!

一、阅读封面

1.从封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除了知道了文图作者和翻译外,还看到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在( )。

2.看着封面和题目,你猜测这个故事会写什么?

二、重读故事

苏菲是一只特别的蜘蛛,她可以织出各种花样的蜘蛛网,简直就是一位艺术家。

独立后的苏菲搬进了毕克曼出租公寓后,开始了它的创作生涯,它都织了哪些东西?每一次的遭遇如何,请完成下表。

三、阅读交流(低段)

1.苏菲小的时候便能织出奇妙的网,她织的网有( ),有( ),有( ),还有( )。

2.苏菲最后的杰作是( ),苏菲把哪些东西织进了毯子里。

组内交流,完成下图。

( )

( ) ( )

( )

( )

( )

( )

3. 你原本喜欢蜘蛛吗?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苏菲是一只( )的蜘蛛。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 )

学生说:苏菲怀着美好的梦想与善良的爱心努力工作,她用自己的爱心织出了了不起的杰作。这个充满真情的小小生灵,她用爱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温暖。这是一条充满了爱与祝福的毯子。

三、阅读交流(中段)

1.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描写苏菲织的网。

2.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回想一下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是怎么对待的?从苏菲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

3.你原本喜欢蜘蛛吗?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苏菲是一只( )的蜘蛛。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 )。

有学生说:苏菲面对一次次挫折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她始终乐观面对,她始终用一颗爱心去面对周围的人,用最后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生命中的杰作,再一次证明了“梦乡不分年龄,只要坚持不懈”。

三、阅读交流(高段)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吧?有谁给了你鼓励的微笑,又有谁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你一把?

2.你原本喜欢蜘蛛吗?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苏菲是一只( )的蜘蛛。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 )。

有学生说:感谢苏菲,她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真情,多一分理解;
致意苏菲,她教会我们去善待周围每一个生灵,回报每一份爱与付出。不放弃心中的梦想,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每一份拥有。当一旦有人接纳她,她就倾尽生命之力。这是一条充满了感恩的毯子。

老师说:有时,我们需要一个伯乐,偶尔,我们可能也会成为别人的伯乐!当我们遇到伯乐的时候,我们内心积蓄了强大的力量,成功就离我们很近了;
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像故事中的那个女人微微一笑,与己无损,于人有益,内心还可以洒下一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第四篇: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

备课人:陈怀平 审核人:高一历史组 时间:2010、4、26

【活动目标】: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进一步感受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培养历史意识。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

2、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和增强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活动形式】:历史展览和导游解说

【活动准备】:1、提前1周左右,进行分组:按衣、食、住、行(交通工具)、社会习俗、大众传媒等分类,学生自主参加的原则,将全班分为6组。

2、提前1周左右,印刷相关资料: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一些常见方法、历史分析与探究的规律性因素。

3、相关器材:小黑板(至少6块)、小刀、相机、胶水等(学生自备)

【活动流程】:选题——制定行动计划——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展览设计——展览制作——布置展览——活动感受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一、根据分组,学生自主选出组长,由组长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制定行动计划。(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二、学生根据小组内的分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三天左右、五一假期)(教师随时跟踪指导)。

三、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按照计划和主题进行资料的整理,并进行展览设计和展览的制作。(一课时间,如果没有完成,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扫尾工作)

四、各小组根据展览设计,落实一人做好展览的说明和“导游词”。(以备展览时用)

五、布置展览:(5-8分钟),各小组根据展览设计,迅速布置展览。

六、全班同学浏览展览,并听取各板块的解说词,对各板块进行评分。(预先设计评分说明)(30分钟左右)

七、活动感受交流:畅所欲言,谈本次活动的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展览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的收获,困难,感受等。感悟从本次活动中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的方法等。(10分钟左右)

八、利用课余时间,各班互展、交流,总结。

【教后反思】

1、本次活动由于形式较新颖,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因此搜集的资料比较丰富。特别是部分同学甚至找到家中爷爷、奶奶的衣服、以及一些老照片。可见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料的整理和展览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无穷。但是在解说过程中,不够流畅,生动,存在背“台词”的现象。

3、教师在组织和指导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虽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在如何根据主题进行筛选方面,以及对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辨别真假的能力和对资料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方面,教师都应该作出适时的指导。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契机。

2010、5、6

推荐访问:香港 变迁 启示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启示 从香港百年变迁中获得的启示 香港百年沧桑的启示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