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所在党组织存在问题和不足,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1
浅谈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刘麦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地方出现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村干部工作效率不高等现状,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笔者通过对目前村级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一些对策。
一、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两委”条块不顺,职责分工不清,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
一些村“两委”班子扯皮推诿,互不相让,缺乏全局观念,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形同一盘散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加之部分地方家族、宗族等势力左右村干部的工作,导致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好,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村干年龄老化,文化知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黔西县382个村中,两委班子成员3686人,其中:30岁以下的358人占9.7%,30—35岁的656人占15.3%,36—45岁的1267人占34.3%,46—54岁的1027人占27.9%,55岁以上的469人占12.7%。大专以上的48人占1.3%,中专(含高中)文化的513人占13.9%,初中文化的2635人占71.5%,小学以下文化的538人占14.6%。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难以理解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村“两委”不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没有探索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有效途径,忽视在年龄较低、文化素质较高的外出务工、经商这个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三)后备源头匮乏,培养意识不够,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大部分村在配备后备干部方面面临困难,其原因有二点: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在家的多数都是老弱病残,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二是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不愿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怕对自己的支书位置构成威胁。
(四)主观特权严重,工作但求无过,“两委”作用发挥不好
部分村级负责人视自己的工作职务为“特权”,对村“两委”中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进行排挤,影响其他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些村干部工作作风漂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平平;
有的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消极应付。加之村干部待遇偏低,使得村“两委”成员看不到出路和希望,缺乏工作动力,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乡镇缺乏对村级干部的有效管理,事务分解不细、目标责任不明、奖惩措施无力。二是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措施,农村工作繁琐、工作量大,不脱产完不成工作任务;
在具体生活中,因报酬低又不能脱离农业生产,所以村干部常处于既没有干好工作又没有抓好生产的“两难”境地。三是大部分村干年龄大、文化低,学习能力有限,加之村事家事事事管,基本上没有精力进行学习,忽略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
二、解决的办法以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黔西县以“三创三强”活动为载体,以“六个一工程”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在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上下功夫,使农村干部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强基础”是根本
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人才建设、经济建设,关系到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夯实打牢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强阵地基础。整合部门优势,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新建和改扩建力度,做到制度健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切实解决“村干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的问题,充分发挥办公房的综合作用,在“建”“管”“用”上下功夫,使村级组织基本达到“四化”标准(干部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公开化、室内设施规范化、室外景观花园化),确保支部活动有阵地。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动力基础。以“党员承诺制”为切入点,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开展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引导农村党员做到“五带头”(带头执行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带头履行义务,关心集体公益事业;
带头遵纪守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带头弘扬美德,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党员的标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实施分类教育管理确保教育效果。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提倡服务型的管理理念,确立专人联系跟踪服务,保证“流动党员到哪里,党支部的关怀就到哪里;
农村人才流向哪里,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就延伸到那里”。
3、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强人才基础。结合实际,立足自主培养,采取公开选聘,鼓励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致富能手、军队复员人员、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党员参加村干部的选聘,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服务意识强的年轻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到村干部岗位,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继续做好现有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鼓励他们深入群众一线,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解难事。
4、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强经济基础。村“两委”要因地制宜,找准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依托自身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和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盘活集体资产,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办经济实体,壮大经济积累,增强办事能力。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及群众需求,按照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整合供销社、村组织活动场所门面和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等资源优势,兴办农村党建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努力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新路子。
(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素质”是关键
农村干部是农村“两委”的细胞,是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中坚力量,提高村干部素质,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对村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村干部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发展经济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村务工作规范;
三是化解矛盾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依法行政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加强综合培训上下功夫。采取请专家讲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大村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强能力。二是在提升学历培训上下功夫。要积极鼓励在职村干部报考大专院校,学费通过财政拨付一点、党费中支出一点、村干部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通过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县委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三是在实现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上下功夫。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下派和选派机关干部等方式,为村级组织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努力改善村级组织结构,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二,搭建培训平台,培养致富能人,充实村级后备“库”。农村致富能人是农村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双带能力”,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培养过程中,要以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为平台,为农村致富能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培训,支持帮助他们致富,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领头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机制”是保障
村级组织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有人督促做事、有人主动做事、有人认真干事”的良好局面。
首先,加大投入,量化责任,推行村级事务目标责任制。黔西县从提高村干部报酬、解决村干部养老补助和划拨村级组织活动经费入手,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2007年1月1日起,县财政每年划拨的村干部工资和村级组织活动办公经费由原来的381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其中827.4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 117.8万元用于代缴村干部养老补助金,1.6万元用于代缴村干部医疗补助金,53.2万元用于解决村级组织活动经费问题。至此,村干部工资报酬提高到421元,比往年提高了200多元,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为确保村干部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村级事务,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实行村干部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按照事务量化、分组承包、责任到人、公开办事的原则,由乡镇党委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分别将各村人口计生、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主要工作量化为可考核的指标,并根据行政村大小、事务多少、工作难易程度量化工作报酬。为加强村级事务的监督,乡镇党委组织本村的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威望较高的老同志和村级后备干部成立了监督小组,对村级事务的开展进行监督。同时,乡镇党委加强了考核力度,对村级事务实行月目标月考核、季度目标季度考核,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兑现工资,对完成任务不好、效果较差的村干部除扣发工资外,属于不负责任的实行诫免谈话,对无力承包村级事务的村干部取消承包资格,由后备村干部来承包该组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畅通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举报途径,对处理村级事务不公开不公正的情况由乡镇党委调查核实,视情况进行处理,有力地促进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工作效率。
其次,一兼两职,交叉任职,探索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结合的有效形式。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形式,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合二为一,从根本上解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强化了领导,使村“两委”班子条块顺、责任明、指挥灵,同时达到了村干部职数减少、成本降低、精干高效的良好效果。黔西县一名村主任一年工资平均为5040元(目前村干部每月工资平均为420元),实行“一肩挑”后,每年可减少382个村主任共192.5280万元的工资开销,用来提高其它村干部的工资待遇,达到减人增薪、提高效率的目标。
再次,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逐步探索村支部书记“公职化”管理模式。除了加大投入、量化目标、精减人数外,要勤于思考,创新村干部管理办法,逐步探索村党支部书记“公职化”管理。乡镇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选拔,试行村级负责人“公职化”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做法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吸引一些年轻、有文化、能力强、品德好的优秀党员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增强现任村干部的责任,切实疏通村干部“能上”、“能下”渠道,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系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笔者从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找准存在问题入手,深入剖析原因,并根据实际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广大组工干部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探索出基层组织建设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基层组织工作有效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2
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
一是党支部集体领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有的对民主集中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党支部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落实不够好;
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不经常、不严格,党日活动被挤占、党课教育不正规、报告工作制度不落实、思想汇报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形势发展和使命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用不够;
有的先锋模范意识差,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候站不出来,素质不过硬,工作不积极;
有的遵规守纪不好,廉洁自律意识不强,自身形象不佳。三是一些书记统班子带队伍的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还有差距。由于干部流动性较大、成长周期缩短、大学生干部增多,导致部分党支部书记成分新、阅历浅、经验少,有的统筹谋划、把握全局的能力较弱;
有的组织领导能力较弱;
有的破解难题能力较弱。四是党员主体作用发挥和民主权利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党员对民主建设认识不到位,对自己的正当权利维护不够,参与党内事务意识不够强。
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基层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着眼解决“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核心,围绕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完成各项工作和遂行各项任务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领导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坚强、团结和谐、作风过硬、制度落实、开拓创新的战斗堡垒。
(一)着眼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功能。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扎实搞好党章、党史和优良传统教育;
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党的生活,在党性锻炼中学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分析解决问题,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
(二)着眼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着眼培育新一代举旗人和可靠接班人,像抓人才战略工程那样科学统筹党员队伍的长远建设。引导基层党员以本职岗位为平台,在干好工作中提高素质,在完成任务中增长才干,努力学习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争当先锋。
(三)着眼建设过硬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是明确支书选配标准,把好“入口关”。依据《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规定,对书记任职资格进行细化和规范,明确支书选拔的标准条件,严格选拔程序。二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队伍稳定。对基层支书队伍实行任职年限和流动比例双重控制,防止支书大进大出和不合理流动。三是搞好培训帮带,提高实践能力。师旅团要紧贴任务和实际需要,本着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搞好经常性培训,强化书记队伍基本功,把他们培育成军政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四)着眼增强创新活力,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二是畅通民主渠道,创新基层党内民主实现形式。着眼基层特点,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灵活快捷的民主实现形式,为党员参与连队建设管理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三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团级以上党委要保障基层党代表能够履职尽责,加强与基层党代表的联系,采取适当方式向党代表通报党内情况;
基层党代表要如实反映所在单位党员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就基层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勇于提出意见建议。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3
后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支部班子成员个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成员存在着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个别成员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能适应当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2.支部班子工作状态不佳,不能形成合力,落实工作不彻底,存在懒散软现象。工作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
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不协调,工作中容易发生分歧,这些现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制约了基层党组织自身作用的发挥。
3.支部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
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平的迫切愿望不适应;
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4.支部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识弱化。有的基层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5.支部服务意识不强,先锋带头作用不够。一是党员分布相对分散,党员的社会阶层也相对多元化和复杂化,基层党建工作较难开展。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支部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几乎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6.支部后备干部的发掘和培养力度不足以及党员发展不够。后备干部来源不足,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并且外出的大都是相对较有活力和能力的年轻人,导致组织选择面不广;
二是后备干部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部分村对优秀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即将起用时,他们却外出打工或自己置办起了实业;
三是村干部工作吸引力不大,部分村比较优秀且组织打算培养的农村青年,因受经济利益驱动,对当“村官”不感兴趣。
7.支部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后进基层党组织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8.支部学习气氛不浓,党内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各项管理和经济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组织困难,支部民主生活不健全,以至于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存在开展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
9.党员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党员管理不主动。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精力一般都放在村内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发展上,加之基层党组织中流动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管理不能面面俱到,没有尽最大努力去联系和服务每个党员,使得党组织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在思想、行为上放任自流。二是开展活动少,使得部分党员逐渐淡化了党员意识,找不到身为党员的感觉。一些党组织往往只注重党员付出服务,但较少考虑为党员提供服务,在党员遇到困难时,缺少及时地关怀和帮助,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归属、信任感不是很强烈。三是奖惩措施不“给力”。在对优秀党员的表彰上,精神层面的奖励多,物质层面的奖励少,使那些受到表彰的党员没有强烈的成就感、荣誉感;
对不合格党员,尤其是对党员脱离党组织管理的情形还存在教育、处置力度不够等问题。
10.支部缺乏创新和活力。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新时期党员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基层党组织多数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等现象。爱用“老脑筋”想问题,“老眼光”看问题,“老办法”解决问题,工作中存在依赖性,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4
党员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改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任其发展,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这是职责所在,失责就要被问责。
一、存在问题及特征
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四性”:
(一)政治上的迷茫性。一是政治方向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二是政治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三是政治言辞偏激。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思想上的片面性。一是于己无关论。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二是民主自由论。有的党员干部在党内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三是自以为是论。有的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央精神,而是片面曲解原意,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中央精神,使之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近两年来,已查处7件此类案件,对相关人员及时给予纪律处分。
(三)工作上的本位性。一方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有的强调以本地工作特色为由,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有些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不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考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从而出现“利大快执行,利小慢执行,无利不执行”现象。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致使“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
(四)行为上的自由性。一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有少数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仍然存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违纪行为。二是信仰缺失,行为荒唐。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主义,信宗教迷信。不讲班子团结,讲团团伙伙。其行为完全丧失共产党员的立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影响。三是利益至上,违纪违法。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逃避监督,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比如2011年4月,该县查处县法院一法官周某某违纪违法案,因其政治纪律松懈,难抵金钱诱惑,迷失政治方向,通过互联网络,向境外敌特组织出卖情报,终因犯间谍罪,被依纪依法惩处。
二、原因分析
(一)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够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够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党员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改八大党章规定,“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党的决议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决议前给予充分的讨论和协商,上下级组织互相沟通、充分交流,保证了决议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决议后下级组织必须严格执行,保证了上级组织决议的权威。随后历届党代会通过的党章,继续强调这一组织纪律,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神状态与党员干部要求还不够适应。
一是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十分强,忙于事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思考问题少,平时坚持得好一些,工作多、任务重的时候做得不好,学习也不够系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时结合不够紧密,韧性钻劲不足,有浅尝辄止和半途而废的现象。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5
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存在问题浅析
一、存在的问题 “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方面:一是想问题,办事情结合实际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欠缺;
二是处理部分工作时,未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纠正“四风”方面:一是有官僚主义思想,群众意识还不够强,未能深入群众,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是理论学习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学习深入性、系统性不够,学习效果不佳,业务能力低。 自我要求和发挥作用方面:一是缺乏创新精神,抓工作落实的措施和方法不深入;
二是存在应付思想较重,对于部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 坚持组织生活制度方面:一是组织生活留于形式,质量不高;
二是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听取意见不够广泛,组织观念淡薄,会议中提希望较多,讲问题较少。 遵守政治和组织纪律方面:一是有时不顾长远发展,追求短期效益和成绩,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二是坚持原则不够,执行政治纪律不合格。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进取思想弱化,责任意识不够。对于部分工作存在应付思想,求稳求平思想浓厚,往往固守于传统和经验,按常规方法办事,缺乏统筹协调能力。对自己的定位不准,凡事依赖业务人员,自己实操、动手能力弱化,紧迫感不强,自我加压不够经常,以致于进取意识有所弱化,一如既往的艰苦奋斗和为民服务宗旨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 群众意识不强,学习上钻得不够深。存在官僚主义思想,群众意识淡化,深入群众、融入群众的程度不够,未能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成为空口号;
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存在形式主义思想,形势逼着学、任务压着学的时候比较多,主动学、深入学、持久学少,满足于“多次学过,大概掌握”。有时忙于做业务,便无法兼顾学习,存在重干轻学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缺乏,不善于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思路措施,以致学用脱节,学习效果不佳。 放松了严格的主观世界改造。对于一些工作,大局意识不强,创新思想不够,统筹协调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欠缺,以致于抓工作的思路、方法不深入;
解剖自身来看,存在个人利己主义和应付思想,没有把工作难点和热点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只求完成任务,不求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效。 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对于一些工作和一些决定,听取意见不够广泛,对问题研究不深入,广开言路听取群众意见不够;
会议中发扬民主不够,会前沟通少、酝酿不充分,附和多、建议少,服从多、反对少;
从集中学习情况看,理论学习、党课宣讲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读读报纸、看看电教片、传达上级精神,学习方式过于生硬,形式单一,学习内容过于空泛,党员对集中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和厌烦,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普遍不佳。 政治意识、纪律意识不强。自我要求方面松懈,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意识不强,部分事务上存在利己主义思想,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意识有待加强,有时不顾长远发展片面追求短期效果和成绩。纪律性、原则性不够,坚持原则方面,以致于执行政治纪律不严格。 三、今后努力方向 要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后,我将坚定政治立场,永不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行作斗争。 要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和群众打成一片,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入性、系统性,向领导干部学,向同仁同事学,向党员群众学,向生产实践学,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 要转变思想,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工作难点和热点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落在实处。 要发扬民主,坚持组织生活制度。转变形式主义思想,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集中制,慎用手中的权力,永不谋私,广开言路听取群众意见,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在会议中发扬民主,增强沟通,充分酝酿,以达到“照镜子、正衣冠”之效。不断丰富集中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重大原则和是非面前坚定立场、敢于发声、亮明态度,杜绝任何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增强大局意识、长远发展意识,践行科学发展观,注重长远发展成效。
所在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篇6
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改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通过调查发现,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组织纪律的,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同时,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执行不力,违反组织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理想信仰缺失,政令不畅。一是信仰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目前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二是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三是个别党员因违纪违法事发,企图外逃。一些党员干部在违纪违法后,不是想到主动向有关机关主动坦白认识错误,而是先想到躲避,逃脱追究,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犯事之先就把自己的妻儿家属移民海外,“裸官”现象并不鲜见。四是个别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不够,编造传播谣言。有些党员干部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五是个别党组织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有的党员领导对中央的决策和要求阳奉阴违,为了地方或小集团的利益,不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
2、践踏公平民主,目无组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根本的组织纪律。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一是“火箭提拔”,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如近年来连续查处的四起违规提拔案件:常德市石门县30岁的县委副书记刘琼、醴陵市25岁的团市委书记易翔、衡阳市雁峰区毕业四年升副区长的朱松泉、五年换七岗当选湘潭县副县长的徐韬,还有“湘潭神女”湘潭市岳塘区90后发改局副局长王茜等。这些“火箭提拔”的年轻干部都存在违规提拔任用的问题,均被免职,相关责任人都予以了严肃处理。但其背后隐藏的“权力世袭”亦或任人唯亲问题都应值得深思。二是徇私舞弊,破坏公招公平。公开招考本是公平、公开、公正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个别党员干部却因一己私利,钻其中的空子,肆意破坏公平。三是弄虚作假,违规发展党员。有的党支部在发展党员上不注重素质,只讲求听从其指挥,把个别组织观念淡漠、带动能力不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的人列为培养对象。有的党支部为了获取外援,争引资金,乱开口子为外籍投资人员提供入党的机会。四是拉帮结派,非法操控选举。为了在选举中让自己或自己亲近的人当选,个别党员违背组织原则,采取拉帮结派、事前许诺、贿买选票等方式,从事非组织活动。
3、财务管理混乱,贪腐时生。近年来,各级虽然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大,但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仍频频发生,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不少违纪违规行为。一是违反财务管理规定,乱收费或搭车收费。个别部门单位为部门利益,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二是虚报套取项目资金,侵占国家财产。虚报套取项目资金是违反财金纪律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三是巧立名目,滥发各类奖金、补贴。以发放班子成员奖、超任务奖、门面租金提成奖、出勤奖、绩效奖、津补贴、春节值班等各类补助,超标准补贴住房公积金、采购发放工作服等手段违规发放钱物。四是“借鸡生蛋”,利用国有资产为个人谋利。有的部门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挪用集体资金、国有资产,从事有偿放贷或赌博、炒股等,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利。五是借权谋利,行贿受贿是问题官员最常见的谋私手段。从所查处的具有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件来看,大多存在行贿受贿的违纪问题。
4、工作虚浮不实,自由散漫。当前党员干部中“庸、懒、散”、失职渎职、官僚作派、“索拿卡要”等现象仍是违反工作纪律,影响机关效能,破坏党政形象的主要问题。一是在位不在岗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组织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二是工作时间干与工作无关事情的现象较为普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三是失职渎职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四是态度粗暴的问题破坏干部形象。个别党员干部对待群众和服务对象不是满腔热忱,而是简单的“动不动、三分钟”,甚至言语相向,对执法对象拳脚相加。
5、生活骄奢淫逸,腐化堕落。部分党员干部在生活中对自己放松要求,追求奢华,沉迷享受,生活糜烂。一是道德沦丧,情色腐败。从近几年来我省查处的一些大案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是信念缺失,低级趣味浓厚。“网络反腐”“情妇反腐”,就是这种事例的一个反证。二是精神生活空虚,沉迷黄赌毒。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涉黄涉赌涉毒;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三是假公济私,用公款为个人消费买单。“三公消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屡禁不绝,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驾、私用现象严重,公款旅游现象频发。四是大操大办酒宴。当前违规操办人情宴请之风严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借操办婚丧喜宴敛财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原因分析
一是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是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四是不注重从严治党,教育、监管、惩处不到位。有些单位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甚至当党员干部违纪追究时,帮其说情开脱。有的党组织不抓经常性政治纪律教育,致使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有的党组织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一些基层党员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有的党组织执纪不严,对违犯政治纪律者,认为蒙上“政治色彩”,尤其针对违反政治纪律言行,处分尺度更不好把握,因此得不到及时应有惩处。
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改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任其发展,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这是职责所在,失责就要被问责。
一、存在问题及特征
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四性”:
(一)政治上的迷茫性。一是政治方向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二是政治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三是政治言辞偏激。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思想上的片面性。一是于己无关论。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二是民主自由论。有的党员干部在党内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三是自以为是论。有的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央精神,而是片面曲解原意,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中央精神,使之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近两年来,已查处7件此类案件,对相关人员及时给予纪律处分。
(三)工作上的本位性。一方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有的强调以本地工作特色为由,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有些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不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考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从而出现“利大快执行,利小慢执行,无利不执行”现象。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致使“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
(四)行为上的自由性。一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有少数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仍然存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违纪行为。二是信仰缺失,行为荒唐。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主义,信宗教迷信。不讲班子团结,讲团团伙伙。其行为完全丧失共产党员的立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影响。三是利益至上,违纪违法。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逃避监督,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比如2011年4月,该县查处县法院一法官周某某违纪违法案,因其政治纪律松懈,难抵金钱诱惑,迷失政治方向,通过互联网络,向境外敌特组织出卖情报,终因犯间谍罪,被依纪依法惩处。
二、原因分析
(一)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够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够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整改党群工作部就这项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强调专题组织生活会要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进行。民主评议要按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强化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严”:思想认识要求严
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主要学习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章制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夯实组织生活会的思想基础。
第二“严”:谈心交心严
在召开组织生活会之前,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做到党支部班子成员和支部党员之间必谈,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要广泛谈,提倡党员之间相互谈。谈心谈话既要交流思想、沟通工作生活情况,又要互相听取意见、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要主动征求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对支部班子的意见。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谈、带头听取意见。
第三“严”:问题查找严
党支部班子要查找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等存在的问题。在深入查找剖析的基础上党支部班子及成员要列出问题清单。每名党员要以“四讲四有”为标尺,查找自身在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重点看是否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鲜明,组织观念淡薄、道德品行失范,不履职尽责、不担当作为等问题,还要结合岗位职责、党员年度承诺书查找问题和践诺情况,要看是否存在进取精神和业务技能不强等问题。
第四“严”:干部带头严
所领导班子成员要参加1个以上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在民主评议前,召开支委会,党支部书记代表班子说明征求意见和查摆问题情况,集体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班子成员要联系班子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查找不足,进行党性分析,明确整改方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直面问题、坦诚相见,又要实事求是、处于公心,达到解决问题、触动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效果。
第五“严”:党员评议严
首先,党员自评。每位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准则》要求,摆出政治、纪律、品德、作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自我评价,多做自我批评。
其次,党员互评。每位党员要摆问题、提意见,讲真话、讲实话。
再次,民主测评。现场发放民主评议测评表对党员进行投票测评,所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也不例外。
最后,组织评定。党支部结合评议情况,综合分析党员日常表现,给每位党员评定等次并向本人反馈,将通过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等方式做好安排,对评为不合格党员依据《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4〕21号)规定的办法程序做出相应组织处置。
第六“严”:整改措施严
组织生活会结束后,党支部和班子成员要分别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事项和具体措施,党员要作出整改承诺。整改内容和完成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所党委还要求,要把严格党员与关心关爱党员结合起来,通过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进一步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和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活动,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