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2022年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时间:2022-07-22 17: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2年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高山清渠》再现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 1

7月16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发网友热议。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带领乡亲们找水修渠的故事。“找水”的故事,是中国当代文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母题内容。在创作理念上,继承了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找水”母题。同时,基于目前播出的两集内容来看,这部电视剧一面是质朴的情感,一面是革命的乐观主义,主题思想突出的同时,戏剧效果也非常不错。

村子缺水,所以要找水源,修水渠,然后努力奋斗一起干,最终修成。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充满悬念。但是,用质朴的情感和乐观的叙事态度讲述出来之后,就戏剧性明确了。在角色塑造上,村民的情感都是较为朴素的,即使出现了封建迷信的内容,也自带了当年的气息,这些气息,让剧作显得更为真实。

《高山清渠》再现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我们要向黄大发老支书学习,于平凡、微小处做起,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书写新时代青年人的奋斗篇章。

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 2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赞其为“人间奇迹”,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愚公”。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黄大发的事迹,同时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9年,黄大发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1年,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高山清渠》便是根据黄大发真实事迹创作的作品。该剧由李健、马境主演,真实再现了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事迹。楼健导演表示:“这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浪漫情怀的史诗。全剧塑造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代表,在不屈的生命历程中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以一代中国农民群像艺术呈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乡村巨变。”

黄大发《高山清渠》观后感 3

人,总得有点精气神,有不一样的血性,没有了这些东西,人就会垮掉。观看了《高山清渠》电视剧,这是我最大的感受。无论在任何时刻,人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事情,都是一种挑战。清代学者王永彬云: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此语道破了人的一生必须与“苦”奋战到底,直至获得胜利。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悲观。

英国哲学家约翰·约克有言: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是的,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必须做好内因外因分析,有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有效形成最大合力。《高山清渠》剧中曾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对困难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成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即使在整过过程中失败了,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希望就会常在。行者常成,为者常至,始终处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状态,又何以体验感悟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大风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根源性的道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到《高山清渠》中而言,所谓的活水源头,就是植根与灵魂深处的那身傲骨、那份不懈的努力、那份哪怕微弱的希望之光。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