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10篇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1
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实力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万钢与王泽山院士均用事实证明我国的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应该要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不断提升个人价值,坚定理想信念,要有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科研。曹雪涛院士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中,他以邓稼先等科学家为例子向大家诠释,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做一个熬过奋斗,诚实守正的青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进取,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我国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优良品格令人敬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工作三十多年未回家探望双亲,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与同事用算盘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作为设计师亲自下潜试验。三十多年的隐姓埋名,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换来了我国的核潜艇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更先进,其中付出的汗水、努力与艰辛难以用语言表达。他们那种“此生没有虚度”的人生评价和“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感悟,正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爱国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集中表现。
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施一公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做出优秀的科研成绩和成果,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要有独立人格。
良好的学术风气是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中国科学家而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新时代发扬的精神内核。黄大年、南仁东、钟扬为科学事业忘我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先进事迹在科技界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责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具体践行。
我们不仅要缅怀老一辈优秀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树立和弘扬其精神,激发一代又一代人秉承这样的精神,为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奋斗。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2
第一位出场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他演讲的主题是:牢记使命忠诚奉献。他讲到立德树人,坚定理想信念。另外教授也强调了科研思维,也就是用科学的思想去做科学研究,任何事情要讲究科学严谨。第二位出场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他强调要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有大国情怀,他还说到关注点注意力的问题,关注点在哪里注意力在哪里真的很重要,因为你会把时间花在那上面,根据一万小时理论,你必将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当然干什么专业都不容易,遇到挫折不低头,碰到困难不退缩,要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第三位出场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他强调科研要严谨,科研要求真,科研要务实,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俩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化。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3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4
报告会使大家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我们要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奋斗精神,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树立敢于创新的自信心,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要加强学习锻炼,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努力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有一种为国奉献的大局意识,一种崇高的国家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5
2018年11月19日凌晨2点,随着长征三号乙火箭和远征一号上面级组合顺利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2、43颗卫星进入组网阶段。这标志着今年10次北斗发射任务圆满结束,其中8次为一箭两星任务,共计布置了18颗卫星进入轨道,且所有发射任务均获成功。
按照北斗35颗卫星的设计布局,今年无疑是北斗建设史上最核心的一年,也创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最快纪录。北斗今年的建设速度是空前的,随着2019年继续布网剩余卫星、且前期卫星陆续度过调试期正式服役,北斗将彻底点亮全球。
过去中国和欧洲,和俄罗斯合作企图建设全球定位系统,但都因种种原因被排挤在外。中国人只有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大国重器。一代代北斗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这才有了今日北斗率先组网成功的辉煌成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学习北斗精神,耕耘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取得的现有的成果,努力做到更好,更强。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6
每一所高校的发展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生动缩影,是开展“四史”教育的典型案例与活教材。应鼓励高校结合校史开展党史宣讲,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将校史置于党史的宏大视野中。梳理校史小细节与党史大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旧建筑、老物件讲述发生在校史中的党史故事,增强校史的厚重感、荣誉感。二是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区域特点、行业属性等开展党史宣讲。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让社会大众和学校师生通过所在行业、优势学科的发展,感悟到党的领导在具体行业与领域中的落地与转化,培植爱校情怀。三是增强党史宣讲的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将校史、党史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挖掘身边典型、树立身边榜样,鼓励广大青年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行,提升党史宣讲的感染力和育人效果。
以“党史+创意”引领新高地
当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00年左右,是“网络原住民”,发挥党史宣讲的育人作用,必须占领互联网传播高地。
一是选取党史中的青年元素,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艺术加工形成适合互联网传播的短视频、H5、音乐、漫画等创意作品,增强党史宣讲的趣味性、共情性。二是借鉴互联网思维的交互性、扁平化、精准性,通过“视频号”“头条号”、两微一端等形成党史宣讲的新媒体矩阵,打造党史信息线上宣讲、线上分发、线上传播的生态链,实现线上党史宣讲全覆盖。三是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等优势,给党史教育加入更多生活场景和服务功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网化人。
瞄准百姓心声宣讲党史
农村大喇叭、知识竞赛、歌舞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积极创新形式、丰富宣讲载体进行党史专题宣讲,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
引导干部群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积极创新形式、丰富宣讲载体进行党史专题宣讲,将更多的宣讲内容瞄准百姓心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短、平、快,采用拿得出、叫得响,讲得透、传得广的宣讲形式,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好记、管用的理论套餐。
把固定讲台换成流动课堂,让宣讲内容更接地气、聚人气。群众聚集在哪里,就把宣讲课堂设在哪里。创新开展以帐篷宣讲课堂田间宣讲课堂流动宣讲课堂等多种方式为主的宣讲活动,将党课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不说大话套话,宣讲内容瞄准群众心声,宣讲方式更接地气。动员党员从听众变身主讲,组织开展集中宣讲、辅导报告、讲座培训或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活动,着力解决学不深学不全的问题,切实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利用红色遗址,打造专题宣讲的实景课堂。一个场景、一件文物、一张照片、一段史料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各宣讲团要将有代表意义的史迹、建筑物、纪念物、文献等串珠成链,组织开展情景式现场式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让群众置身红色遗址,学习党的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先烈的精神与斗志,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在宣讲主题选择上,关键是要让群众愿意听、踊跃听、用得上。结合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移风易俗等工作,把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与扶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基层讲政策、讲知识、讲方法、讲经验,实现宣讲内容的丰富性与实效性。同时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科学分类拟定宣讲专题,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集中式、专题式、座谈交流式等多种形式宣讲,更好地帮助干部群众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地中,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与破解难题的方向与方法。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瞄准百姓心声,创新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和载体,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一定能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7
大会所提到的科学家精神是一个现代人民广泛关注的事情,这也是说明了科学家精神,它不光是科学家群体的问题,也事关整个社会层面的,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对我们未来去实现一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指引意义。具体我认为是几个层面。首先,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工作者我们要要勇于担当,要面向学科的前沿,要去主动攻关这些原创的研究,从源头上做创新。要大力强化我们的基础理论,刚才袁院士提到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刚成立了交叉学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从不同学科之间、方向之间去做交叉,去找一些灵感,不断地找到创新的思路,这非常重要。另外,我们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也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8
弹指一挥间,建党已百年。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有人问,青年人为什么要学党史?回答有很多,一是探寻百年中国的历史密码;二是读懂历史,才能读懂初心;三是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四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励后人。更重要的是: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青年在学党史中凝聚奋进伟力,我们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青心向党,坚定理想信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是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的必修课。一百年的历史长河里,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学习党史,是一场唤醒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砺。每一个令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都在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青年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青肝沥胆,厚植爱国情怀。在烽火连绵的年代,为什么在敌人面前,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因为心中装着人民,肩上扛着祖国。学习党史,就是要把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发扬光大,不断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推动各项事业爬坡过坎、开拓前进。一个民族的复兴,常常以青年的奋起为先导。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前进的目标吻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便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只有热爱祖国,青年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青学苦练,凝聚奋进伟力。学党史,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常向党史这位无声的老师寻求帮助,学习、运用、思考、再学习,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深刻体悟党史蕴含的真理力量、实践智慧和丰厚营养。以党史铸魂补钙、涵养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自身融入到国家民族和社会大势中去,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行,青年就能在新征程上积蓄力量,不断奋勇向前。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惟有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用真学问、真本领成为最好之青年,成就中国之强盛,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9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在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宣讲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青年大学生知党爱党的重要方式。当前,我们应创新党史宣讲,更好激发青年信仰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党史+理论”唱响主旋律
开展党史宣讲,不能简单地以史论史、就事论事,而是要着眼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升境界。进入新时代、面向新征程,开展党史宣讲应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前提,原汁原味地学、深入浅出地讲。
一是坚持唯物史观,把握主题主线。各级党委把关定调,指导老师跟进指导,避免似是而非、杜绝哗众取宠、防止“低级红、高级黑”。二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扣人心弦,应指导学生博观约取,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调查走访,让场景更立体、人物更鲜活、故事更感人,避免党史宣讲变成干巴巴说教或材料介绍。三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对象和场合,选择相适应的内容。对一些尚没有定论或边界模糊的内容,应仔细甄别,避免产生歧义、引发误解。
以“党史+党建”构筑主阵地
党史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面向学生开展党史宣讲、组织学生参与党史宣讲,是促进青年学生不断增强“感党恩、念党情、跟党走”使命感的有效方式。
一是将党史宣讲与党员发展、学生党支部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党史宣讲中考察、锻炼青年,促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入党;将党史宣讲纳入党支部“五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党史宣讲在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的长效化、常态化。二是将党史宣讲和教学院部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各二级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歌咏竞赛宣讲党史,提升师生政治觉悟和精神风貌。三是将党史宣讲与区域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打造高校、社区、政府、企业联动的党史宣讲合作机制,将地方的老战士、老专家、革命后人“请进来”,将高校教师、学者、优秀学生“送出去”,让青年在广阔社会天地中感受党的领导带来的蓬勃生机与巨大变化,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决心与信心。
青年宣讲团宣讲稿子篇1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人才培养战略,让我们体会到了能在一个领域中做出巨大的贡献,离不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
袁隆平爷爷被很多农民尊称为米菩萨。他为了让人民不再饥饿,几十年来,他废寝忘食、日晒雨淋的在稻田里辛勤的进行耕耘实验。他用自己的机智和汗水为人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为杂交水稻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
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我们的专业,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为我们的祖国献一份力量。
推荐访问:宣讲 稿子 青年 青年讲师团宣讲稿 共青团宣讲稿 成立青年宣讲团 青年宣讲活动 青春宣讲团 青少年宣讲团内容 青年讲师团宣讲内容精选 青年讲师团宣讲推文 青年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