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伟大实践蕴含的斗争精神3篇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伟大实践蕴含的斗争精神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微党课是:学习方志敏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我们曾学习过方志敏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都对他的革命事迹耳熟能详。1935年,方志敏烈士在南昌市下沙窝慷慨就义。方志敏一生虽短暂,但他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崇高品质光耀中华。
一、始终把爱国为民作为第一要务
方志敏终其一生初心不改,始终葆有一颗爱党、爱国、爱民的共产党员赤子之心。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朴实的话语表达出的是他对祖国的拳拳爱意。早在方志敏的少年时代,他就立志报国,参加了诸多爱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方志敏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听从党的指挥,进行着革命救国,即使被俘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却依然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不屈服,直至以身殉国。学习方志敏的爱国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首先就要将爱国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排在第一位。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伟大实践中,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转化成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中。
二、始终把开拓创造作为前进动力
方志敏是一个善于开拓创新的革命者。他以其“活跃跃”的创造热情在革命根据地实践过程中,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了方志敏的创造精神,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学习方志敏的创造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是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面对日新月异的工作难题,我们要有新突破,而突破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一种不断创造的精神,要树立打破陈规、敢为人先、勇于创造、敢于担当的思想观念,保持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三、始终把清贫廉洁作为一生之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到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方志敏一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被捕时,全身上下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党和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志敏的清贫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要像方志敏那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从根本上保持清正廉洁。永3不做违反组织纪律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事。
四、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最高要求
方志敏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为革命舍生忘死。他的一生,是为党工作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在《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中说:“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去了为党努力的机会。”学习方志敏的奉献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是要像方志敏一样无私奉献,忘我奋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舍己奉公,甘于奉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历史人物的精神照鉴现实,为人生增添底蕴,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在平凡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XX华诞!
我的讲课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伟大实践蕴含的斗争精神篇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要求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回顾和思考党的一些重大斗争的历程,研究和总结蕴含其中的领导斗争的思想和经验,掌握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和方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本身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领悟、总结的内容。
直面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坚持原则、立场和底线思维,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气概,勇于斗争、果敢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提是必须把自身建设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自身建设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首先要解决好、完成好的重大任务。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一重大判断,有着清醒的问题导向、冷静的分析和深沉的思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紧迫,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正视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就会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必须以巨大的政治气魄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下定决心、果敢斗争;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意志,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不能退,也无处可退,必须坚定不移向纵深推进。
为了党和国家的命运,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毫不迟疑、毫不含糊,坚决斗争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其蔓延下去、愈演愈烈,后果难以想象。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持续高压态势下,还有这么多问题在滋生着、繁衍着,利益输送现象仍然存在,领导干部被“围猎”、甘于被“围猎”问题还很突出。对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被他们绑架、成为他们的俘虏。如果党的权力被他们攫取、党的领导干部成了他们的代理人甚至自己就搞利益集团,红色江山就会改变颜色,我们党就会被人民抛弃!在这样深刻的忧患意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任,坚定而沉着地部署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受玷污,保证我们党的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坚守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积极斗争
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依靠人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党章中,教育全体党员践行在实际行动上。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表现出无比的信心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2015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中央要求各级干部不做“太平官”,中央领导层首先不能做“太平官”。对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党不负责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的位置,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坚决整治,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占据道义制高点,获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因而赢得最强有力的社会基础、氛围和条件。
高瞻远瞩、切合实际、富有成效地谋划部署,稳妥应对和处理各种难题,讲究斗争策略和方法,善于斗争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掌握斗争规律、统筹斗争策略,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主攻方向,讲究斗争方式方法,注重斗争过程、效果和目标的统一。
比如,始终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2015年6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外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依法严厉惩治、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威慑力,坚持完善法规制度、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预防作用,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有效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在2017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的不敢腐,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坚决遏制蔓延势头。我们强调的不能腐,侧重于制约和监督,扎紧制度笼子,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我们强调的不想腐,侧重于教育和引导,着眼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综合施策,让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在2019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早日迎来海晏河清!
注重惩的威慑和治的综合效应。在2013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以后的历次全会,都对此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在2018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本兼治,既要夯实治本的基础,又要敢于用治标的利器。没有惩的威慑,治也难以见实效。
加强追逃追赃工作,不给腐败分子任何侥幸和幻想。在2014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国际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交涉力度,不能让外国成为一些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要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严肃纪律和规矩、把纪律挺在前面。在2013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必须执行。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在2014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纪律的突破。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各项纪律都要严。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过去就存在纪法不分问题,把公民不能违反的法律底线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底线,降低了对党员要求,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不良后果。
加强制度建设,扎紧“笼子”,防范问题的产生。2013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从前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其犯罪情节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巨大,都是触目惊心的,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的地步!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如何靠制度更有效地防治腐败,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同时强调,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贯彻执行法规制度没有绝招,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
对其他一些工作的谋划和开展,如加强宣传引导、发动和争取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落实责任制加大问责力度,形成全党一起抓的合力;在加大办案力度、有效减少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增量;惩治极少数腐败分子的同时,加强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教育;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时,坚决惩治不放松,等等,既有面上的周密部署和要求,又有具体措施和方法的指导。
因时而变、应势而为,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深入反腐败,巩固和扩大成果,深化斗争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同时,针对案件查处和巡视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减少腐败问题产生和蔓延的条件。可以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扫除了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改革发展更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
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在2015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党内监督。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体制机制存在漏洞,必须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行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相结合,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各派驻机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明显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内设机构,力量向监督执纪问责主责主业倾斜。大力实行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理念、思路、工作机制和方式上不断创新、改进。
比如,关于巡视工作改进创新、发挥利剑作用。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贯彻执行巡视工作条例为契机,提高依规依纪巡视能力,推动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深化政治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加强对贯彻党章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要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中央单位巡视和市县巡察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再比如,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截至2018年上半年,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战略部署,要求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钉钉子的坚韧和执着,保持斗争精神不松懈,坚定不移,坚持斗争
党中央抓正风肃纪反腐,是一件事一件事接着做,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抓,正像钉钉子,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在2013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2015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开始就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首先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接着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接着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时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这一系列动作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和关键,点准穴位,打准靶子;二是从党中央做起,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三是见事见人,既抓思想引导又抓行为规范,不搞形式、不放空炮;四是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五是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严的标准和氛围;六是驰而不息,一环扣一环抓,不间断抓,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不懈、驰而不息的思路和要求一以贯之。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我们的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在进行中、永远在路上。我们党这一伟大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是一部值得经常学习的教科书,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斗争思想、斗争精神和斗争方法的宝库,其成功的经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传承。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伟大实践蕴含的斗争精神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微党课是:学习方志敏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我们曾学习过方志敏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都对他的革命事迹耳熟能详。1935年,方志敏烈士在南昌市下沙窝慷慨就义。方志敏一生虽短暂,但他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崇高品质光耀中华。
一、始终把爱国为民作为第一要务
方志敏终其一生初心不改,始终葆有一颗爱党、爱国、爱民的共产党员赤子之心。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朴实的话语表达出的是他对祖国的拳拳爱意。早在方志敏的少年时代,他就立志报国,参加了诸多爱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方志敏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听从党的指挥,进行着革命救国,即使被俘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却依然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不屈服,直至以身殉国。学习方志敏的爱国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首先就要将爱国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排在第一位。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伟大实践中,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转化成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中。
二、始终把开拓创造作为前进动力
方志敏是一个善于开拓创新的革命者。他以其“活跃跃”的创造热情在革命根据地实践过程中,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了方志敏的创造精神,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学习方志敏的创造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是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面对日新月异的工作难题,我们要有新突破,而突破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一种不断创造的精神,要树立打破陈规、敢为人先、勇于创造、敢于担当的思想观念,保持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三、始终把清贫廉洁作为一生之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到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方志敏一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被捕时,全身上下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党和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志敏的清贫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要像方志敏那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从根本上保持清正廉洁。永3不做违反组织纪律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事。
四、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最高要求
方志敏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为革命舍生忘死。他的一生,是为党工作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在《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中说:“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去了为党努力的机会。”学习方志敏的奉献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干部,就是要像方志敏一样无私奉献,忘我奋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舍己奉公,甘于奉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历史人物的精神照鉴现实,为人生增添底蕴,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在平凡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XX华诞!
我的讲课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