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5篇
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篇1
一、充分认识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
政务信息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前提,是政府联系群众、把握形势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上下联系、左右沟通的主要渠道,是反映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情况的便捷途径。做好政务信息工作,为上级机关、本级领导、下级基层搞好服务,为领导决策和决策实施提供相关信息,是科学决策的需要,是工作落实的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在我市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围绕两大主题、抢抓三大机遇、实现三大突破、突出五个重点、强化四项保证”的总体思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工作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领导对信息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与目前的新形势和领导的要求相比,我市的政务信息工作还比较薄弱,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个别县区和一些市政府职能部门对信息工作重视不够,信息机构和人员不落实,报送信息数量少、质量差、时效性不强;动态性信息多、综合性信息少,转报信息多、调研信息少,一般性信息多、特色信息少。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站在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站在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树立大信息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政务信息工作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贯穿到政务活动各项业务工作中去,确保政务信息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决策的基础作用,指导工作的渠道作用,促进落实的监控作用,反映民意的通道作用。
二、着力提高政务信息工作质量
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关键在于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抓好落脚点,选准切入点,在提高信息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发挥信息的参谋、服务作用,
(一)突出重点,把握方向。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以下方面信息的报送工作:一是国家、省上、市上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二是省、市政府分别确定的今年办理的改善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三是省、市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的办理和落实情况;四是省、市政府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中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五是全市灾后重建项目进展情况,“”特大暴洪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促进灾区可持续发展情况;六是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进展情况;七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八是工业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旅游开发情况;九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十是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二)拓宽视野,丰富来源。要不断拓宽信息收集领域,丰富信息来源。一是围绕中心抓“重点”。要抓住与中心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及时发现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新动向、新问题、新矛盾。二是围绕中心抓“热点”。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敏感的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注意报送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局的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信息。三是围绕中心抓“难点”。要针对工作中已经出现的难题或阻力,收集反映有助于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设想、计划、措施和方法,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四是围绕中心抓“亮点”。要抓住本地工作“重头戏”,跟踪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
(三)创新方法,提高质量。信息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把上报调研类、综合类信息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实现上报信息以动态信息为主、综合信息为辅,向以综合信息、调研信息为主,以动态信息、常规信息为辅转变。为此,要切实做到“四个加强”。第一是加强综合处理,实现办公室由信息“蓄水池”向“加工厂”转变。对初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处理,使报送的信息集散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多侧面反映事物的整体,多层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提升信息的价值。第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实现信息由决策资料向决策方案的转变。要善于从原始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深度发掘,为领导提供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调研信息。第三是加强决策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由阶段性向全程性转变。决策前,要提供信息利于确定目标;决策进行中,要综合多种信息利于优选方案;决策执行中,要主动反馈信息利于掌握情况;决策贯彻后,要追踪信息利于总结提高。第四是加强信息采集,实现信息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加大对基层和部门信息工作的督促、指导,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稿源,使信息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从盲目转向自觉。
(四)加强沟通,畅通渠道。一是对症下药,使本级上报的信息能够“适销对路”。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今后要与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主动衔接,多汇报工作,把握信息需求,对症下药。各县(区)、各单位也要主动与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搞好衔接。二是编织网络,使下级上报的信息能够“有的放矢”。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要对各县(区)各单位的信息工作加强指导,交任务,约稿源,特别要紧紧抓住各经济主管部门和重点单位,使之成为收集信息的主渠道。各县(区)对辖区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信息工作也要时时给予指导,调动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三是横向联合,使上报的信息“口径一致”。市、县区政府办公室要与党委、人大、政协办公室加强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借力延伸,实现信息工作的“全面覆盖”。各县区、各单位信息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要取长补短,既要从中央、省上主要媒体捕捉重要工作导向,又要与本地新闻媒体如陇南报社、陇南电视台实现“链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强大的信息源,借力造势,扩大信息的社会影响。
三、完善政务信息工作制度
信息工作面宽线长、任务繁重,程序性、规范性很强,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严密的制度,形成级级负责、层层把关的信息工作责任体系。
一是实施政务信息员制度。在市直各单位办公室(秘书科)、省驻陇南各单位办公室、市政府驻外联络(办事)处确定信息工作负责人一名、政务信息员一名,根据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政务信息报送要点和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动态,向市政府办信息科报送信息。各单位要将人员名单于3月20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是实施定期定量报送信息制度。为确保信息数量和质量,各县区政府办每月至少上报30条信息,市直各单位办公室每月至少上报10条,省驻陇南各单位办室每月至少上报5条。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要进一步发挥驻外“窗口”作用,积极收集报送国家有关部委政策动向和外地经济信息,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三是实施信息报送定期通报制度。市政府办公室每季度对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信息报送要点以及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业上报信息数量、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分类进行排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指出问题,推动工作。
四是实施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将制定出台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年终对各县区、各部门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信息报送工作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信息质量,评选出优秀调研信息和领导批示好信息,在全市进行通报表彰。
五是实施信息报送逐级审签把关制度。市政府办公室采集整理的一般信息由信息科长签发,重大信息由分管副秘书长审签,特别重大信息由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分管副市长甚至市长亲自审签。各县区、各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审签把关制度。要加强对上报信息工作的具体指导,对报送信息质量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做到信息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反映的情况要客观全面,确保信息质量。
四、强化政务信息保障措施
报送政务信息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县区、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信息工作,指导和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工作。一是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要将那些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派到信息工作岗位上来。要为信息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参与领导活动、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和重要调研活动的便利,不断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要关心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调动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政务信息三级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信息人员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必须明确一名分管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有固定的信息工作机构,并配备配备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有较强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同志担任专(兼)职信息员。要保持信息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如有变动,应及时调整补缺,以便上下及时沟通,确保政务信息不间断。三是要加强信息工作基础建设,安排必要的经费,专项用于信息开发、信息员培训、配备、更新设备和组织开展政务信息调研和交流等活动。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把信息触角延伸到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促进信息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四是要切实做好直报点的工作。县、乡信息直报点要做好人员配置、设施配备工作,要充分发挥“直通车”的优势,把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政务信息的形式直报省办,为省政府领导及时了解基层工作提供服务。五是要不断改进信息报送方式。各县区、各部门电脑、网络传输设施等硬件配置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要把政务信息与政府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实现政务信息电子传输,逐步取消传真报送信息。
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篇2
中共x县委:
根据要求,现将县政务服务中心xx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xx年工作简要总结
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政务服务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以政务服务2.0建设为抓手,紧扣中心大局,紧盯核心指标,紧抓民心实事,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1-10月份中心各窗口共办件445687件,网上办件量218068件,日均办件量2000件以上,办结率达100%。
(一)坚持效果导向,迭代升级跨省“一网通办”模式。
在去年与福鼎建立跨省通办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运用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以高频次、高关注度、高获得感事项为切口,围绕“打通两地数据系统、优化办事流程环节、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通一优一升”目标,开发浙闽(x福鼎)跨省“一网通办”系统,推行“一码登录、两地漫游、三端应用、四库共享、五大指标”,真正实现“数据跨省跑、群众掌上办”的应用效果。目前,该系统已在“浙里办”成功上架,户籍迁移、社保医保、企业注销等涉及公民个人和企业法人的93个事项可在线办理,全年办件量近500件,承诺时限压缩比78.16%,申报材料缩减率48.59%,材料电子化率63.21%,得到了两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模式。
结合政务服务新动向和企业群众新需求,充分应用“xx政务通”平台,通过单点联线、双向互动、多端协同等方式,不断拓展“远程踏勘”“远程办理”“远程指导”等服务形式,全面开启“屏对屏”远程办事新模式,让企业群众真正享受数字化改革的“红利”。目前,已梳理公布第一批涉及县市监局等9个部门的可适用“远程踏勘”事项31项,并推出可适用“远程办理”的156项民生类事项以及部分可量身定制的急特事项。同时,建立“1+18+N”的远程视频服务网络,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18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若干个红色代办点的平台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精准、优质的指导、帮办、代办服务,真正实现“就近可办”“就近好办”。
(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我们进一步优化升级零障碍畅通办、零等候即时办、零距离就近办、零跑趟上门办的“四零”服务理念,通过ETC扫码系统无感识别、配置相关配套设施、设置长者关爱专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等一系列适老化举措,积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10月份开始,面向全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通“刷脸乘公交”业务,出门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就能免费乘坐全县域城市公交,目前已覆盖117辆公交,为老年人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发展提质、工作提标、改革提效,全力打造“智慧政务综合体”,力争形成一批具有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数字化为载体,加快建设政务服务智慧大厅。
依托全县一体化多端应用平台、大厅数据联动一体化智能应用管家、政务服务大数据驾驶舱等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大厅向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转型。同时,依托“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强化线下政务大厅对“网上办”“掌上办”的支撑功能,引导群众形成“网上办”“掌上办”的办事习惯。
二是以标准化为抓手,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工作体系。
立足“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优化升级跨省通办、全域通办、远程办理等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营商环境服务专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行印刷、安居等个性化“一件事”“一窗办”,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地域、全周期、全链条的政务服务。
三是以职业化为方向,建优建强政务服务专员队伍。
立足“县乡一体、多员合一”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减窗口、减人员、提效能”,加快政务服务专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同时,适应“全域通办”改革要求,有序推进向乡镇“综合窗口”派驻政务服务专员。在此基础上,依托村社“红色代办”示范点和银行网点,试点推行“多员合一”,不断发展壮大政务服务专员队伍。
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篇3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政府效能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到xxxx年,建成覆盖全区的政务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体系,统一归集全区各镇人民政府、区级各部门失信信息和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守信践诺、政务诚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政务失信修复渠道进一步畅通;建成覆盖全区的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机制,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部门与公务员施政履职的根本准则,深入落实依法治区部署,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阳光行政,政务公开。坚持阳光行政,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勤政高效,为民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进一步畅通办事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公平正义,守信践诺。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领域贯彻公平正义原则,推动各地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诚实守信、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切实提高政府诚信施政、诚信作为和诚信执法水平。
突出重点,失信惩戒。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和追责问责制度,将各镇、区级各部门和公务员的政务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加大惩处和曝光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严重失信行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对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交易违约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1.建立政务诚信信息归集与共享机制。组织、人社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公职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将公职人员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廉政记录、年度考核、失信记录、违法违纪等相关信用信息,依法依规纳入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并及时归集至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托“信用”“政务诚信模块”实现公职人员诚信信息归集、共享,政务信息网、区内媒体等信息渠道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全区各镇、各部门和公职人员政务失信记录。(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委宣传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信息办、区财政局、市公安局分局,各镇人民政府)(排在分号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
2.建立政务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开展政务诚信联动奖惩,建立政务信用信息记录单位主动发起、联动奖惩实施单位主动响应和实施结果主动反馈的工作机制。各镇、区级各部门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要根据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加以整改,依规取消相关政府部门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资格,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依法依规率先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对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公务员,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评优评先等处理措施。并将失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和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目标办、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分局、区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3.探索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补偿”机制。把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贯彻落实政府采购公平竞争原则和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行政垄断案件,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曝光。设立政务诚信投诉举报和查处回应制度,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并公开曝光反面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人民政府)
4.健全信用权益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务信用信息保护机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采集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政务失信记录。建立政务失信记录告知、异议和投诉制度,对符合免责和容错的行为,不作为政务失信记录。探索扩展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和方式,支持有失信行为的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关爱机制,各镇、各部门和公职人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惩戒。严格规范认定容错的程序,完善风险防范和纠错机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各镇人民政府)
5.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制定公务员诚信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学习,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增强公务员守法诚信意识,将信用建设纳入公职人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在党员干部理论培训、干部网上学习、新进公务员培训、党校轮训等中增加信用知识内容。组织开展公职人员集体签名承诺、岗位诚信标兵推选等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公职人员信用意识,切实增强公职人员诚信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人社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1.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采购人信用承诺制度,采购人在开展政府采购活动前,应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对政务公开、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合同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作出书面承诺并通过“信用”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政府采购领域的政务诚信责任制,加强对采购人在项目履约验收、合同履行、款项支付情况的监督,依法处理采购人及有关责任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优化区政府采购网站功能,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坚持综合管理与行业监督相结合、监督与交易经办相分离的监管体制,完善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利用市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镇人民政府)
2.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的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及时记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行为。规范政府在合作项目中的履约行为,提高政府履约能力,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优化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用环境。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教育局、区医保局、区文体广旅局,各镇人民政府)
3.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办法》,对行业主管部门主管或评价实施单位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按规定程序评价、不按规定时限评价、评价情况与实际不符的记入政务失信记录,并对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制定完善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制度,建立招标投标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级政府掌握的有关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信息、信用信息及动态监管信息等。建立完善招标投标诚信档案和多部门联合奖惩机制,建立招标投标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通过“信用”网站等依法依规向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公开。探索推广在招投标过程中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试点,并逐步全面推广。(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自然资源局,各镇人民政府)
4.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畅通各市场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对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失信行为的监督举报渠道,并将核实无误的失信行为纳入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信用记录。严格依法依规出台优惠政策,抓好落地落实,依法保护外来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认真履行政府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关企业和投资人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责任单位:区商务经合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各镇人民政府)
5.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做好政府性债务统计和存量债务清偿工作。及时查处政府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失信行为。(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审计局、区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
6.加强环境保护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相关承诺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和“信用”网站公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政务信用评价体系,将全区政府部门、各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履职践诺和工作落实情况作为政务诚信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督导检查,对工作推动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政府办、区委目标办、区发改局,各镇人民政府)
7.加强基层政务诚信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乡镇、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失信专项治理,重点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信访举报事件频发的组织机构进行治理,对治理后依然属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的基层组织机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将失信机构及其负责人信息记入政务失信记录,依法依规逐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全省、全国共享,并适时提交给组织人事部门。建立乡镇政务诚信公开承诺制度,加大政务、财务等公开力度,确保就业、物业、就学、计生、养老、助残、扶贫、医保、住房、出行、停车、防火防盗、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到社会公众,并将各项工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乡镇绩效考核。开展诚信乡镇创建活动,对诚信乡镇在农业开发、环境整治、集体经济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医保局、区残联、区扶贫开发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退役军人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构建政务诚信监督体系
1.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区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定期对各镇、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开展考核评价,重点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信用体系建设、“放管服”改革、环境保护、统计数据质量、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诚信状况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等工作纳入政务诚信考核内容,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价考核对象的重要参考。对严重失信的乡镇、部门,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评先选优、示范创建等方面给予相应限制,对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公职人员启动问责程序。
2.建立横向监督机制。各镇、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对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推进办理结果公开,并将办理结果公开情况作为政府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完善政务行为失信投诉举报机制和信访监督机制,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受理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投诉举报。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内容,依靠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对政务诚信建设情况进行评议评价。
4.建立信用状况监测机制。依托市级政务诚信平台,实施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及时在“信用"及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布评级结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镇人民政府、区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政务诚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二)推进政务诚信管理制度建设。依据国家、省、市信用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相关制度,加强对政务信用信息安全和公职人员个人隐私的保护,健全公职人员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披露、管理和应用等环节相关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守信践诺约束机制及公职人员、有关部门政务诚信考核指标和评价办法等信用管理制度。
(三)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镇、区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对本方案工作的落实。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会同区政府办,对本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篇4
一、工作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州政务服务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决贯彻上级有关部署精神,全力做好政务中心和交易中心疫情防控及防疫期间政务服务保障工作。2021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8.33万件,办结37.25万件,办结率为97%。全市共上线1204个事项,网办率为95.99%,网上办件量112225件。在从快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落实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1.着力抓好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建设,实现“一门”、“一窗”“一次”。截至目前,除因场地、设备等限制暂时无法进驻的事项外,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进驻率92.97%,基本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除即办件现场办结外,承诺件实现“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率提升至98.5%,除确实无法最多跑一次事项外,其余事项实现“一次”;极大地方便办事企业与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事成本。
2.着力抓好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市乡两级网上大厅已全部设置完成并上线,全市共上线1204个事项,网办率为95.99%,除确实无法网办的特殊事项外,其余所有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审批不见面”,群众、企业可在任何地点通过网上申办。
3.着力抓好政务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溯和“一网通享”。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累计入驻32个部门743个执法人员,认领监管事项655个、完善检查实施清单640条,采集监管行为5974条,监管事项覆盖率为15.11%。分类梳理现有监管信息平台,联通汇聚重要监管平台数据,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及x市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撑。
(二)强化管理,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1.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一是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在不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每天巡查不少于8次,截止目前我局工作人员对大厅巡查共1656次,对窗口工作人员在岗情况、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同时,每月对入驻大厅的窗口工作人员考勤及遵守纪律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做好群众咨询及投诉工作。一年来我局共受理投诉、咨询15件(含12345政府热线平台转来的其他单位的转办件)、办结13件(有2件由x市法院、x市征收安置办正在办件时限内受理办件),满意率100%。三是实行约谈制。局分管领导对违反政务中心管理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约谈。通过严格管理,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秩序、工作纪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得到较大改善,普遍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10月底,全市“好差评”受理办件93792件、评价总数91761件、评价率为97.83%、好评率为100%。
2.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宽政务服务渠道。“互联网+政务服务”累计建立510个账号,咨询发布1473条,网上大厅累计入驻事项1156个,累计办件102038。一部手机办事通累计完成法人注册14327个,自然人注册26705个,累计办件243431个。
(三)规范运作,保障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
1.完善流程化管理。实行交易项目“分类+流程+岗位”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和国有资产处置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不断优化流程设置,明晰交易受理、文件制作、信息发布、招标报名、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合同签订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标准,并实行定岗定责管理模式,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责任到人。
2.深化交易信息公开。按要求在信息发布平台上全程动态公开了招标预公示、招标文件、预算金额、中标金额、评分标准、成交结果等交易信息,有力保障各方市场参与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规范交易现场秩序。严格执行《评审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工作纪律》,强化开评标现场纪律,建立纪检监察机构不定期现场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交易服务现场的各类问题,确保交易有序开展。认真配合市直相关部门,依法严格查处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对违法企业没收投标保证金、拉入“黑名单”、列入不良行为记录,限制其不得在规定的时间段、规定的区域参加招投标活动。
4.规范采购程序。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始终把规范采购程序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实施条例》等法规规章,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整合修订招标。
截至10月底,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交易项目203个,成交金额168131.56万元,节约资金2470.22万元,增加收入3566.85万元,政采云交易项目671笔,成交金额1442.2万元,节约资金245.18万元,远程异地评标134个,其中主场68个,客场66个。文件编制程序,确保招标程序的规范有序。
(四)从快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1.疫情期间,按照省级、州级、市级的要求,我局安排专人每天都对进入大厅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测量体温(体温正常)、都要求佩戴口罩并用手机扫健康码才能进入大厅。不定时要求抽调疫情防控的政务局2位工作人员和大厅8位保安在政务大厅门口用消毒液和酒精进行消毒处理、都在大厅洗手台摆放消毒洗手液、要求大厅保洁人员每天对大厅消毒处理两次。
2.积极参与x市疫情防控工作。每月我局轮流排班参与x海镇拱抗岔路口卡点参加疫情值守,并参与搜寻偷渡者4次。
3.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从4月2日开始,我局每天安排3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到荣上居小区、华丰紫园小区对进入小区人员扫码、测体温,认真开展外来人员报告、入户宣传、入户登记等等工作。
4.认真做好智慧边防视频监控24小时值守。根据《x市智慧边防视频巡查管理办法(试行)》工作要求,我局每天安排2人为一组负责智慧边防视频监控24小时值守工作,认真做好边境视频监控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搬迁问题。目前,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已进入到内装修公示候选人,弱点项目马上进入开标阶段,预计11月底12月初按合同进行施工。但青少年活动中心迟迟未搬迁,影响政务大厅标准化施工进度。
(二)相关部门人员变动快,业务能力不熟悉等原因,少部分存在“数据化”、“理论化”精简及优化的问题,实际工作中换汤不换药,使用新增说明、增加流程等手段增加了办事难度。
(三)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部分单位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平台管理人员经常变动,工作衔接跟不上,导致异常办件和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二是由于国家政务数据平台与业务部门平台还不能完全实现数据共享互通,部分事项仅实现网上咨询,尚未实现“一网通办”。如:在上线方式中“统一受理(模式一)”中,申请端已实现在网上大厅中申请事项,但在部门后台审批系统中并没有收到申请件,原因主要是数据对接工作并没有完成而造成的,省级各相关部门此项工作亟需加快步伐。
(四)制定权责清单制度方面。一是各部门负责股室及人员不明确、人员经常变动,造成业务不熟悉。二是各部门负责梳理权责清单的人员对权责清单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造成部门重视不够,梳理制定过程中出现推诿、拖延、不准确、不规范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全市的权责清单梳理制定工作。三是为确保调整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防脱节,建议上级各审批部门加强对县级的交接指导和业务培训,确保承接事项落实到位。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一是建议由司法局牵头、政务服务管理局配合,对县乡两级政府各部门办理事项人员进行一次法律方面培训,使各部门及办事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严格按照精简及优化后的事项和流程执行。二是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不按照要求执行或变相执行的单位进行监督通报等处罚措施。
(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要求各部门确定具体负责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实行问责制。(三)梳理制定权责清单方面。一是进一步规范、加强权责清单事项的取消和承接工作,及时衔接落实国务院、省、州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完善、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取消和承接相应事项,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二是将适时、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
2022年区政务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篇5
为进一步推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和《x市x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区xxxx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要求,结合交通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xxxx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政府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公开。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规定向社会公开的必须公开。
(二)公开透明。严格落实“五公开”工作要求,除涉及保密规定以外,全局能公开的所有工作对外公开,做到工作计划和措施透明、工作过程透明、工作结果透明。
(三)客观真实。公开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可信。
(四)注重实效。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
(五)利于监督。公开的形式要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三、公开内容
(一)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
全面公开本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展示,及时动态更新,方便公众获取和监督。
(二)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
围绕服务民生、脱贫攻坚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交通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主动公开服务项目、服务内容。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透明
对公开的重大政策,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在x市xxx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交通局子站相关专栏集中发布,增强政策公开的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
(四)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实事求是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大对督查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奖惩情况的公开力度。按照要求公开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机关运行经费等情况。
(五)围绕扩大政务参与加强解读回应
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带头宣讲政策,解疑释惑,传递权威信息。对涉及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认真研判处置,及时借助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处置结果等。
(六)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加强能力建设
积极做好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开工作,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定期对不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评审,确保应公开尽公开。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责任。局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由局办公室牵头,具体负责政务公开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督促检查工作,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单位负责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各股室、局属单位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人具体负责。
(二)加强监督管理。将政务工作考核,建立健全评议反馈、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日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确保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公开工作纳入局系统年度
(三)加强制度建设。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上台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制度、规划编制和审批结果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办理制度、保密审查制度等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