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4篇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4篇

时间:2022-08-13 08: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4篇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篇1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家喻户晓,优美的歌声,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名片和象征,而且已经升华为人民奋斗的时代精神。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再次唱响这首老歌勾勒出火红岁月,用这首时代“红星”照亮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奋战新征程上再创辉煌业绩。

  初心不改,“前赴后继跟党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到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前仆后继,锲而不舍,用血水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时代的讴歌与壮举,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千秋伟业,百年风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规划建立,党带领中华儿女昂首挺胸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更要笃定信念、滋养初心,坚定如磐的革命理想信念,种下一心为民的思想“根芽”,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使命不负,“革命重担挑肩上”。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已经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构筑了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非凡成就。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各种风险矛盾挑战依然存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然存在,我们可谓“重任在肩”。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需要大家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所强调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发展蓝图已经擘画,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场时代的接力赛中,我们必将跑好我们这一棒,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作出贡献。

  勇毅不泯,“万里江山披锦绣”。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美好的生活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而是勇毅的韧劲奋斗实干出来的。_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在泰山压顶的危急时刻,越要坚信党的领导,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用我辈之奋斗换来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篇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作为党员干部,当从革命文物这个“生动教材”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物思人,感受共产党人信念坚定的光辉形象,激发爱国热情。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包含着中华儿女用鲜血、汗水、泪水铸就的爱国情怀。“可爱的中国”满怀着方志敏烈士的爱国之情,将祖国比作“生育我们的母亲”,以不屈的斗志在篇末描绘出了中国革命的美好幸福明天。叶挺将军的“囚歌”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雕饰,但却用最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共产党人信念坚定、不惧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教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后代。英烈夏明翰在牺牲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学习革命先烈们信念坚定、忠贞不屈、不惧牺牲和爱国为民的情怀,从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中汲取精神动能,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以物思迹,感受共产党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催生奋进之力。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一部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从“朱德的扁担”到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在每一次困难面前,共产党人都始终坚持站在最前、冲在最前,用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取得了一次次辉煌的成绩。面对一个梢林满山,荆棘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南泥湾,共产党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搭草棚、打窑洞、挖野菜中将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书写出了共产党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史诗。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当从革命文物中感受共产党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以物授教,感受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务实作风,增强勤俭意识。艰苦朴素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作风。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许多艰苦朴素的感人故事。在延安,毛主席穿的一套军装补丁摞补丁,警卫员数了大大小小有16块;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71年,毛主席春秋两季的睡衣,穿了整整20年,领子全换过,衣袖、前页、下摆等补丁连补丁有73个。“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为党员干部,当继续赓续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艰苦朴素的务实作风,不断增强勤俭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鞭策自我,警示自我,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切实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党员干部更要以革命文物为依托,通过讲授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焕发革命文物新生机,助力乡村振兴。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篇3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歌唱祖国》的歌,虽然字没有动听的音乐、美妙的歌词同,但它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一首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心中那种激动会油然而生,因为我生长在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国,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国,而在我这亲爱的祖国中有一个深爱的党,叫中国共产党。

  在老师的教导下,在历史的课本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开始了解了党的历程,翻开近代的历史长河,想想过去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党是多么的坚强。建党之初,为了革命的胜利,是党带领着红军跃过巫山,踏过终年积雪高山,是党那坚强不屈的精神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艰辛路程。是她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是她带领全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她一路走过了多少艰辛,度过了多少苦难,是她的指引了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一直以来,我都带着一颗崇敬的心面对着我们亲爱的中国共产党,因为它是以那种精神为人民服务,在困难面前它勇不退缩。5.12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它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渡过困难,它是我们的守护神,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我喜欢听党课,在党的教导下,我开始认识党,开始学会坚强与勇敢,开始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从成立到现在,我亲爱的中国共产党超过了100年的风光岁月,在这100年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期,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胜利。“再弹一星”不仅加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让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也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一解近代之耻辱,而今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圆了民族之梦。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了中国的骄傲……这些都是党的支持下,所取得伟大成就,也是党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果实。

  党,我可敬的中国共产党,是您让我们走向了辉煌的生活,最后,在您100的生日里,我送您一句话:我爱您,共产党!

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有感篇4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段时间以来,各级党组织纷纷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党史教育课已然成为时下的“主流课”“热门课”。

  ‍好的党史教育课,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是洞悉历史真相的“金钥匙”,是寻求破题之策的“指南针”,更是汲取奋进力量的“能量塔”。因此,党史教育课不能一上了之,更要上好、上出质量、上出成色。

  ‍好的党史教育课,要打磨韵味。在信息化、数字化发达的今天,党史素材丰富且全面,党史教育课“缺乏火候”,往往并不是“用料”不足,而是不善“烹饪”。千般雕琢方为玉,万火淬炼乃成金。要“吹毛求疵”地打磨,在准确把握宏观立意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究推敲,确保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逻辑正确、衔接有序、易于理解。要“持之以恒”地打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及时汲取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并不断用于丰富完善内容,让党史教育课始终充满生命力。

  ‍好的党史教育课,要氤氲香味。党史教育课的质量效果如何,关键是要看党员群众想不想听、听得认不认真、听后的反响好不好。只有让党史教育课充满感染力、吸引力,才能让讲述的内容更加直抵人心、直击灵魂,真正发挥出资政育人的作用。要在把握理论性、思想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使用故事化、共情化的表达,让党员群众获得沉浸式的体验感,引发强烈情感共鸣,让大家更加发乎自觉、发乎本心地夯实信仰之基、汲取奋进之力。要坚持因人而异、因需而异,充分考虑党员群众的文化程度、行业差别等因素,分类合理设置党课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口味”,让党史教育课在农村、机关、学校、厂矿等基层党组织都能“十里飘香”。

  ‍好的党史教育课,要保持原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课最本质的特征。讲好党史教育课,必须讲政治、讲规矩,始终聚焦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根本主题,坚决防止党课“失味”“变味”。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党史、研究党史、阐释党史。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坚决反对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不断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让党史教育课成为党员群众矢志前进的永恒精神动力。

推荐访问:决议 有感 历程 党的历史上的两个决议读后感 关于党的历史上若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建国以来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读后感 百年党史的历史结论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决议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感悟 读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感 关于党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