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10篇

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10篇

时间:2022-08-25 11:3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10篇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粮食和储备局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2年,省粮食和储备局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

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10篇

篇一: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和储备局 2022 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2 年,省粮食和储备局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年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每半年召开 x次党组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听取 x 次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半年安排 x次安全生产集体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层层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二、防控重点领域安全风险 一是提升谷物磨制领域安全监管水平。认真落实《xx 省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对谷物磨制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制定面粉磨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谷物磨制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二是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监管。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xx 号),组织专家起草有限空间作业指南,督促加强立筒仓、浅圆仓、地下仓、高大平房仓等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建立健全责任,规范工作流程。三

 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组织修订全省粮食流通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总预案》等五项预案,增加粉尘涉爆事故应急预案,指导各市修订完善市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x 月份,组织在济南第一粮库开展储粮化学药剂事故救援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x 月、xx 月分别就夏粮收购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指南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视频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二是充实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专家库。增聘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和谷物磨制领域安全生产的专家,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三是做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根据省安委会安排,深入组织开展“四位一体”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月”、汛期及节假日期间生产整治等活动,强化安全警示教育,深查细改安全生产隐患。

 四、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按照我局《2022 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系列创新举措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督导组发现的问题专项检查整改、新增谷物磨制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全省粮食和储备行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和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021 年局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委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以标兵意识助力“十四五”深入推进,纵深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为推进高水平四个建设提供

 强大动力和组织保障。

 一、强化学习教育 把思想建设放在机关党建的首位,做到学习持续深入,把党的理论学深悟透。

 1.突出学习重点。唱响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旋律,高质量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开展党章、党纪和党规等党内法规专题教育,及时组织学习中央重要会议、重大部署、重要文件和省、市重要会议等精神,积极学习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和典型案例。

 2.严格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周一夜学制度,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确保每月集中学习活动不少于 2 次,每季度学习讨论活动不少于 1次,认真组织参加“夜学讲坛”等活动。

 3.创新学习方式。运用“读、讲、谈、诵、唱、写”多种形式,让机关党员干部“每天学习一小时”蔚然成风。组织党员交流、撰写调研报告和学习体会。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的方式,开展专题辅导。

 二、强化支部建设 深入实施“先锋工程”,规范开展各类党内组织生活,加强支部软硬件建设。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扎实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机关基层党组织。

 1.夯实机关党建责任。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发挥党委

 管党治党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上级关于推进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及其配套制度。完善“三级书记”抓机关党建责任清单,认真落实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实施“五星示范、双优引领”机关党建成效标准。围绕“学习、规范、服务、民主、创新”争创“五星”机关基层党组织,围绕“党建优、业绩优”争创“双优”先进机关基层党组织。

 2.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和谈心谈话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等各项党务工作。开展“先锋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行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述职工作全覆盖。

 3.切实加强党建阵地建设。重视党建阵地建设,推进党员活动室、机关清廉文化走廊、党建图书角的建设和提升。

 三、推进清廉建设 坚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把日常监督抓在纪律处分前面,持之以恒抓正风肃纪,不断增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扎实推进“清廉 X”建设。

 1.建设清廉机关。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高标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机关作风建设。

 2.深化自查自纠。开展对标查找活动,看党员崇旨意识的树立情况,看党员纪律规矩的遵守情况,看党员组织生活的参加情况,看党员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逐条整改。

 3.推进正风肃纪。抓好“1+5”专项督查,严抓局机关正风肃纪工作,驰而

 不息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开展经常性特别是重要节日前后的明察暗访,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四、发挥表率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在促进重点工作中作表率、当先锋。

 1.开展三大系列志愿服务。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红徽章”志愿服务。以“美丽家园清扫”“文明交通劝导”“街长制巡逻”三大系列志愿服务为重点,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环节、重要时段开展系列活动。

 2.培育“双挂联”和“返乡走亲”品牌。坚持完善支部结对帮扶、结对共建,回乡调研等做法,深化“双挂联”活动,开展机关党员干部“返乡走亲”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提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

 3.合力服务经济发展。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做到重点工作干在实处,攻坚克难冲在前头,服务企业深入基层,形成局机关党员建功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篇二: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22 年推进全程机械化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 2022 年全程机械化有关工作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通知》精神和有关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工作,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农机化服务,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重大部署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扛实粮食安全责任,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为目标,聚焦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实际出发,以粮食优势产区和主产区为重点,以关键技术环节和“瓶颈”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突破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短板弱项,完善技术模式,推动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升。

 2.机艺融合,协同发展。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增效农艺技术为依托,结合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工程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等多部门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

 3.政策扶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强农惠农政策及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及合作组织购买或使用先进适用的水稻种植机械和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作物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益。

 三、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力度 持续深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2022 年组织开展 5个省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建设。各州市根据辖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际,分作物、分区域积极探索建设 1-2 个以上示范点,明确补短板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配套,着力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总结形成区域性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典型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加强粮食作物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的示范推广 1.突出优势,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

 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技术推广培训部门和有关专家组、行业协会、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一线“土专家”的作用,针对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筛选发布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以农机作业服务、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为主要对象,围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农机减损技术、绿色农机化技术、智慧农机、农机作业质量等内容,举办现场演示、展示及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观摩活动,示范推广先进适宜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装备,引导各类农机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增强机具、技术配置的科学性、先进性,推动补齐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短板弱项,提高粮食作物生产效益。

 2.突出重点,加大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聚焦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育插秧为重点,加快水稻育秧播种设备、高速插秧机、机插秧侧深施肥机、谷物烘干机等机具的推广应用,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在有条件的区域,鼓励开展水稻机直播、无人机飞播等技术的试验示范;积极开展玉米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玉米收获机等装备及技术的推广应用,集成示范玉米免少耕播种、精量播种、高效施肥与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离田等机械化技术;着力示范推广马铃薯种植机、杀秧机、收获机及秸秆还田离田等机械化技术,加快马铃薯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

 3.多措并举,积极推进 组织开展全省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调查和收获损失率调查工作,结合 2020年至 2021 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情况,筛选不少于 60 台在用的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进行三性一状况满意度调查,并从中抽取至少 5 台机具进行收获损失率调查,督促增强农机服务主体减损意识。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培育农机实用人才。组织好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工种竞赛参赛工作,以大赛选手遴选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贯及培训,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加强机械化节粮减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防灾应急能力建设指导。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加强作业质量信息化监测,确保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推进烘干机(塔)建设指引、农机库棚建设指引运用,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加强机库棚及设施装备建设,改善农机服务主体抗灾减损基础设施条件。

 (三)加强农田宜机化整治技术试验探索

 把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度、宽度、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在适合“宜机化”建设项目区,规划设计建设内容时,充分考虑农机作业机耕道、机耕口建设,加速补齐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

 (四)精心组织,强化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 紧扣“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粮食生产需要,充分发挥农机抢耕、抢种、抢收主力军作用。组织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抓好农机春耕备耕,加强机手作业技术培训和机具调试检修。充分利用农机直通车平台加强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发布,完善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强化农机作业进度与农情统计数据衔接会商,针对性做好机具调度,确保不误农时。加强协调配合,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区作业证发放、气象预警、作业车辆通行、作业秩序维护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积极推广“互联网+农机服务”“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五)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引导作用 规范、高效落实 2022—2025 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购置补贴需求,将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实行应补尽补,同等条件下实行优先办理。合理提高水稻移栽机械、玉米种收机械、马铃薯种收等薄弱环节机具补贴额,增加先进适用装备供给,推动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具的淘汰更新,促进机具升级换代。支持开展粮食生产农业机械优先鉴定。重点将水稻育秧、粮食烘干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加快推广应用。积极争取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扶持,支持水稻机械化移栽、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玉米机械化收获及产地烘干、小

 麦免耕播种等关键薄弱环节作业服务,加快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方式应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切实增强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扛实粮食安全责任,落实 1 号文件要求的高度,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上,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注重总结经验,强化政策宣传 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宣传全程机械化发展经验做法,加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等典型宣传。

 (三)加强跟踪指导,按时报送材料 各州市要切实加强工作进度跟踪和督促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请各地于 4 月 20 日前报送具体工作方案,于6 月 30 日和 12 月 20 日前分别报送半年和全年工作进展情况表,于 12 月 31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厅属农机事业单位依据工作职责及工作进度报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年度总结。所有报送材料均要求同时报送 PDF 盖章版和电子版。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和省农机推广站。

篇三: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1 -

 2 2022 年粮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对粮食安全工作的责任要求,坚决抓好粮食安全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粮食安全年度目标任务。现结合实际,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今年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工作考核力度、资金支持力度、技术服务力度,推进粮食安全高质量稳定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稳定粮食面积。一是重点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开展春耕备耕。摸清底数,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准备,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发展。二是多措并举加强撂荒地复垦复种,积极招引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发展粮油种植。三是禁止耕地抛荒和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加强对禁止耕地抛荒的政策宣传,禁止抛荒耕地。在关键时期组织力量深入摸排,对可能抛荒的耕地逐户做好工作,鼓励以土地流转或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解决因缺劳力、缺技术等原因引发的抛荒问题。对抛荒耕地严格按照“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政策坚决不予发放耕地地力补

  - 2 - 贴。严禁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禁止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四是大力发展旱粮生产。在稳步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户充分利用耕地发展小麦、大豆、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

 (二)着力提高粮食产量。一是落实高产栽培措施。推广丰产性能好、抗逆抗病虫、适宜机械化、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杂交稻品种覆盖率,落实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建立与农业气象部门会商沟通常态化机制,及早制定防灾抗灾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三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抓好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做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防治。

 (三)强力提升粮食品质。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化试点工程。着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纵深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力发展绿肥生产,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高粮食安全生产目标。

 (四)推进粮食产业融合。一是深入开展社会化服务。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和社会化服务奖补政策,鼓励开展育插

  - 3 - 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收储烘干等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水稻+”高效模式。根据市场行情,稳妥推进低洼、冷浸、地力等级低的稻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稻虾或鱼、蛙、蟹、鸭等)。三是打造粮食全产业链条。支持鼓励乡内粮食加工企业提质升级,发展订单生产,鼓励有条件的生产基地购置稻米加工设备发展产、加、销产业融合模式。鼓励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提升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布局稳定。加强部门协作,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对违反耕地保护政策、破坏耕地和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成立由 XX、XX 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服务中心赵才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党政办、财政所配合实施。并实行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制,负责联系和指导各村落实粮食安全工作任务。

 (二)加强粮食安全部门联动。为保障粮食安全,上下

  - 4 - 必须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加强协作,紧密配合,齐心协力完成 2022 年粮食安全工作各项指标任务。

 (三)加大粮食安全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粮食安全专用资金,指定专人专管,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宣传指导服务力度。要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着力传递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粮食安全会议精神。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要严格执行粮食农药残留检测,确保粮食农药残留达标。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五)加强粮食安全考核力度。实行粮食安全目标管理,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考核奖惩机制,将粮食安全纳入各村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畴。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粮食安全督导和检查。对粮食安全任务完成好的先进村给予表彰奖励,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未完成粮食安全的村除在年度绩效考核中扣分以外,并在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全年评先资格。

篇四: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干部 2 2022 年在粮食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范文

 同志们:

  今天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扎实推进*委涉粮问题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时,再次提出三个方面的重要要求:

  一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二是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要有合

 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 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三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这些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基本盘,具有重要特殊意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抓好“三农”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安全,稳定“三农”基本盘首先要稳定“粮袋子”“米袋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抓到根上、抓到本上、抓到要上。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出了“饭碗论”“底线论”“红

 线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有些人以为,有钱就能买到粮,多进口一些农产品还可以省自己的地和水。这次疫情期间,有十八个国家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全球供应链受冲击,一度引发恐慌,造成价格大幅波动。这种事情近年来时有发生,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就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

  二是要深刻领会“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任何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不能“非农化”、粮田不能“非粮化”,要保中华民族的铁饭碗。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

 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 18 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三是要深刻领会“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

  四是要深刻领会“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五是要深刻领会“搞好粮食储备调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管好用好储备粮,这是保百姓饭碗的粮食,不能平时老说库盈囤满,真到急用时却拿不出来。近年来,国家粮库里出的案子不少,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能任由“粮耗子”折腾糟蹋。我国地域广阔,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多储一点、多花一点钱,安全系数高一点是必要的,但也要讲性价比、讲效率效益。

 六是要深刻领会“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大的影响。进口也要注意安全,一是物种安全,二是不要形成垄断,被对方“卡脖子”。

  七是要深刻领会“高度重视节约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八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义不容辞,承担首要责任。中央财政要从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产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就的根本保证,是应对粮食领域风险挑战的思想武器。我们要切实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算大账、算总账、算政治账、算长远账,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第二,要清醒认识*粮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素有“*粮仓”的美誉,被列为全国 24 个“产粮大市”之一,*、*、*被列为全国产粮大县,*被认定为国家制种大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粮食安全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耕地保有量不足。*级下达*万亩耕地保有量的目标任务尚未达标。2021 年,*市欠*级占补平衡水田指标*亩,耕地占补平衡形势不容乐观。加之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口粮自给率不足。*能够调出粮食的只有*,全*粮食收购量逐年下降,2021 年收购量仅有*万吨,从市外购进粮食*万吨,近两年对外依存度已达*%,粮食缺口从 2018 年的*万吨增加到 2021 年的*万吨。

  三是收储调控能力不足。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常年收购量在*万吨左右,除在辖区范围内进行收购外,还需到*、*、*、*,乃至*等地采购粮食。政府储备粮规模布局不合理,仓储设施落后,市场调控能力较弱。国有粮食企业信息化水平滞后,设施设备老化,加工能力不足,物流通道不畅,难以满足精准调控需要。

 四是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应急体系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应急能力“散”“弱”情况十分突出。全*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仅*万吨,多数市场加工还需要通过零星企业满足,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应急供应不足将成为巨大隐患。

  五是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级检测机构与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刚性需求矛盾突出,粮食监管水平不高,见子打子、疲于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国有粮食企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在岗的*中,*岁左右的占*%以上。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要坚决扛起保证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委、*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要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到了“底线”高度,全文 5 次提到“粮食安全”。年初,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部门行政监管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

 检查管理,做到全覆盖、严标准、重实效。要严格执行储备粮收储、轮换、销售、动用等行政指令,依法监管好承储企业的储备粮,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及安全负责。要健全完善粮食收购、储存、轮换、销售等各环节制度机制,持续净化涉粮领域政治生态。

  二是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国土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生产底线,确保到 2025 年全*耕地保护面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全*现有耕地只增不减,2022 年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整合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按照“高效灵活、运作规范、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有效掌控的社会粮食周转储备制度,切实增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对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惩处,切实维护粮油市场生产、供应秩序。密切关注粮油供应状态及疫情发展态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及时准确发声。强化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健全集

 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放心粮油、成品粮油储备、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应急供应网点动态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切实提升粮食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四是要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抓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不断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行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地就近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企业持久受益。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编制和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推进绿色智能仓储、粮食物流园区、粮油综合批发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

  五是要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粮水平。学习宣传贯彻好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各类经营主体、社会各界对《条例》内容的知晓度,全面形成知法用法、依法监管和守法诚信经营的良好局面。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粮食监管执法力度,厘清涉粮监管部门工作职责,采取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的方式,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

 六是要进一步深化涉粮问题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全*各级各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坚决克服“交卷”思想和“过关”心态。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对还没有完全彻底解决的问题,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事项,坚持一抓到底,务求取得实效;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同志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懈怠。各级各部门都要重视起来、警觉起来、行动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共同把粮食安全抓紧抓实抓好,以一域安全服务全局安全!

篇五: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2022 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一、占用耕地种树的主要形式 由于农民种粮比较效益降低,个别地区农田种树行为频发多发,且形式多样,大肆挤占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笔者结合平时工作调研及有关资料,大致列举出占用耕地种树的以下几种形式。

 (一)超宽建设道路绿化带。通过对一些区域明察暗访,发现各地高速铁路、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两侧多数都超宽建设绿化带。经现场测量,单侧绿化带宽 50~500米,平均 200 米左右,远远超出国发明电〔2004〕1 号文件中“道路沿线是耕地的,道路用地范围以外每侧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 5 米”的规定。

 (二)分批种树侵占农田。由于地方政府每年都制订国土绿化方案,下发植树造林任务,很多会在原绿化带外继续种树,导致道路两旁绿化带不断拓宽,呈现出“老年树”“中青年树”“青少年树”分层现象。除“青少年树”现为林粮间作外,其余树下均已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三)流转耕地种植苗木。有些苗圃商、园林绿化公司大面积流转农户土地,受较大利益驱动并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种植栾树、白蜡、松柏等名贵绿化苗木。如,河北省某县流转 2.2 万亩耕地,在廊沧高速、世纪大道两侧种植泡桐、

 杨树、美国红枫等园林绿化苗木。

 (四)农户自发种树。因劳动力老龄化或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缺少劳动力,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不少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为避免撂荒而在自家农田改种树木,一般为杨树、垂柳等树种。

 二、占用耕地种树的不利影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耕地数量少、质量普遍不高,中低等耕地的面积超七成,粮食生产压力大。占用耕地大面积种树,必然挤占种粮资源,制约粮食产能,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一)触碰耕地红线,破坏耕地质量。树木根系普遍发达,掠夺式消耗土壤养分,严重降低土壤肥力。有研究表明,桉树种植 3 年后,土壤有机质较未种树地块下降 12.6%。种植草坪草皮,每次销售会剥离表层土壤 3-5 厘米,对土壤结构、肥力破坏巨大。此外,耕地种树造林后,一般地类并未调整,即账面上耕地数量未减少,但实际种粮的耕地数量却在萎缩。以河北省为例,2018 年底该省高速公路总里程 7279公里,假设道路沿线每侧绿化带宽 100 米,仅此一项就占地218 万亩,约为两个农业大县的耕地面积。

 (二)影响粮食总产,威胁粮食安全。部分平原地区“不得已”占用粮田种树,从而减少了种粮面积;有的占用优质耕地后,虽然数量上实现“占补平衡”,但实际是“以次补

 好、以远补近”,耕地粮食产能大打折扣。粮食单产提升的基础在于耕地质量,种树对耕地质量破坏严重,即便后期复垦,也难以恢复到初期生产水平。因树木争抢光温、水肥等资源,前期可降低同(或临近)地块粮食单产 20%~50%,后期种树地块则完全不能种粮。

 (三)加剧用水紧张,引发其他矛盾。部分绿化树种蒸发量和耗水量远大于粮食作物,加剧了农业用水矛盾。据专家测算,种植杨树每亩耗水量超小麦 150 立方以上,被农民称作“田间抽水机”。此外,部分基层政府有时不跟农民打招呼就强行在农田挖坑种树,然后再与农民签订流转合同,易导致农民产生怨言。树木还会与周边农田作物生长形成竞争关系,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

 三、占用耕地种树的原因分析 2004 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 号),但近年来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现象却愈演愈烈,这其中既有行政推动,又有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原因。

 (一)红线意识不强,地方政府行政推动。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面前,地方政府严守耕地红线的底线思维不够。省级政府会制定国土绿化行动意见和实施方案,下发计划指标,并进行业绩考核。地方县市为完成考核,争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把打造林业大县、生

 态大市确定为发展战略,年造林计划动辄数万亩。丘陵坡地尚可“宜林则林”,但平原地区则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资源,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

 (二)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户受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种树造林绿化工作。如,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两旁建设绿化带,政府一般每年每亩补贴农户占地费 1000~1500 元,一次性补偿青苗费每亩 300~1200元,这些高额补贴是农户同意种树的主要原因。有的地方政府还免费提供树苗,农户种植后树权归个人所有,与种粮相比,显然增加了农户净收入。

 (三)市场需求旺盛,社会资本强势流入。各地庞大的造林绿化催生了巨大的苗木需求,带动了苗圃种植和销售。一些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抓住商机,纷纷流转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有的经营主体甚至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公司,整体流转村内土地建苗圃,参与政府绿化造林项目以获得高收益,更加剧了耕地“非农化”情况。

 四、坚持制止占用耕地种树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坚决遏制占用耕地非法种树行为,坚持农地姓农原则,固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站位,严守粮食安全底线。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以应对各种风

 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粮食生产方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

 (二)多措并举,鼓足粮食生产干劲。对产粮大县提高财政奖补力度和倾斜惠农政策,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地力较差、交通不便、灌排不畅等区域的升级改造,创造良好耕种条件,使农民乐于种粮。同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对多种粮者优先支持,使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三)从严从实,扎紧耕地保护“篱笆”。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的修订完善,明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处罚措施,加大震慑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健全耕地利用监测调度报送制度,建立耕地利用台账,及时掌握耕地利用状况,特别是规模化流转耕地的使用动态。严禁建厂房、种草坪草皮等破坏耕作层行为。

 2 2022 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黑龙江省在维护国家

 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方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的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东北振兴,关键在干部,关键在落实”。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发扬抓落实的作风,是我能源测试院“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感受颇深,新时代的东北振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奋斗。

 通过这次学习,我重温了伟大建党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思想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一代代流传下来,历久弥新,每一次学习都令我震撼、感动,同时又激励着我去前进和奋斗。百年风云激荡,精神代代相传,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老一辈革命者和那红船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回顾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信念。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没有革命先辈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回顾东北抗联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我看到了东北抗联烈士们怀抱一腔热血勇赴国难,他们前仆后继,坚贞不屈、勇于献身,体现出的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伟大斗争精神。回顾“我为祖国献石油,铁人队伍永向前”的峥嵘岁月,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是团结凝聚了百万石油人的强大精神动力的永不过时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令我振奋也令

 我自豪。回顾北大荒变北大仓的豪迈篇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使北大荒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今天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端好自己的碗、做好自己的事。这些思想精神好似闪电,无不指引着每一滴春雨。中国的建设需要这些伟大精神,民族的复兴需要这些精神,在地质一线工作着的我们更加需要。结合我院的实际工作,这些伟大精神的光辉便更加熠熠夺目起来。红船摇曳,伟大建党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在启程时的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正是我们当代党员一脉相承的使命。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上就是一座山,这初心与使命汇聚在我们的手上,使试样上的每一粒泥土、稿纸上的每一个数字都重若千钧。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以人民、民族之名,每一个工作步骤的细节都应锱铢必较。鹿墙泣血,东北抗联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乃至东北人民英勇战斗和艰苦奋斗的血脉。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我们的建设工作不但要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更要面对汹涌的疫情。无论是在野外、在工地还是留守在试验室的我们,不但要时刻坚守来保障地质安全、工程安全、试验安全、数据安全,还要在疫情不断袭扰下共克时艰,顽强拼搏,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交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挥汗如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带给我们的,是凝聚着东北千百万老一代党员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不朽篇章。勇于奋斗、勇于奉

 献、勇于开拓,正是当下吾辈在工作中从老一辈手中接下的接力棒。秉承这样的精神,我院才能够在新标准的试验室建设中崭露头角,才能在新时期的行业市场竞争下中流击水,才能在新时代的东北全方位振兴中襟抱大开。

 诗人海涅曾写道: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有了思想的闪电,我们还需要雷鸣般的行动。思想的闪电,一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就有雷霆万钧之伟力。相信在我们能源测试院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对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的要求部署上来,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定能为能源测试院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 2022 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群众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农产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国粮食生产稳步推进,最近连续 5 年粮食总产在 1.3 万亿斤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中美贸易战、

 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也使得粮食安全存在着不稳定性。准确把握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形势,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站高谋远,心系粮食安全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抓好粮食生产,就等于把饭碗牢牢端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在应对各种复杂形势的时候,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一)抓好粮食生产是端稳中国人饭碗的根本保障。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用占全球 9%的耕地养活了近 20%的人口,2019 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950 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35%左右,实现了从挨饿到吃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端稳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而且,水稻和小麦自给率近 99%,中国人的饭碗里盛满了自家的粮。

 (二)抓好粮食生产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新时期的粮食生产任务,不仅要在量上实现突破,更要在质上实现飞跃,让

 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让我国粮食安全得到长久、稳定的保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如期实现。

 (三)抓好粮食生产是应对国际形势多变的主动之举。我国是世界进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连续多年全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 1 亿吨,主要进口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行为不断显现。贸易进出口同样面临严峻形势,粮食进口仍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中美贸易战中芯片断供事件对我国农业的启示是,只有抓好粮食稳定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应,才能让我国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占据先机。

 二、审时度势,做到粮食安全心中有数 近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消费正在发生变化,粮食供求关系总体偏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更要充分认清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国内外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才能作出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国内粮食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耕地面积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多地少、耕地面积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如硬化耕地、建设“大棚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违反了《土

 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近几年,南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也较频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一些新技术、新装备难以在山区、丘陵、高原、沙漠等地普遍推广,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农机作业规模化、智能化程度还有一定差距。粮食生产者以传统农民为主,生产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开展大规模种植。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农业正常生产环境。三是农村人才方面。为获得更多劳动收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种地农民不断减少,不少耕地都被闲置,造成了“70后不愿种地,80 后不会种地,90 后不谈种地,00 后不知种地”的现象,致使农业农村人才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四是农业投入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

篇六: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情况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地方党委和政府班子及其成员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全面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以来,我县以保障全县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紧盯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粮食安全工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升。

  深入开展黑土耕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黑土耕地管护机制,成立了“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初步设立县级田长 X 人,镇级田长 X 人,网格总长 X 人,网格分长 X 人,户田长 X 人,实现黑土耕地保护利用责任全覆盖。

  (二)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县通过优化作物结构、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农作物种植模式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主要作物耕作等重要环节,加快实施了生产全程智能化行动,大力推广水田控灌技术,挖掘优良新品种的增产潜力,推广绿色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充分发挥我县寒地黑土的生态优势,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以培育“天然 X 农产品”为切入点,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了 X、X 等一批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

 (三)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

  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持续提高农业技术标准,认真抓好田间作业标准,实现全过程不断档,全面积无死角,保持播种面积稳定。2022 年我县计划播种面积 X 万亩,其中,水稻播种 X 万亩、玉米播种 X 万亩、大豆播种 X 万亩,经济作物播种 X 万亩,产量目标为X 亿斤。

  (四)秋粮收购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大了秋粮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增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全县秋粮收购市场秩序。同时,积极开展政策性粮收购库点备案及政策性粮收购库点空仓验收工作,满足新粮接收需要。2021年,已收购新粮 X 万吨。

  (五)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为促进全县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中国好粮油”项目建设。20XX 年-20XX 年度,投资 X 万元,完成了 X 省 X 集团有限公司、X 有限公司示范企业投资计划,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20XX 年度为 X 省 X 有限责任公司申报 X 省大豆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资金 X 万元。2021 年我县粮油加工原料消耗量共计 X 万吨。其中:稻谷原料消耗量 X 万吨(用于成品粮加工的稻谷原料消耗量 X 万吨,给中粮代加工的政策性稻谷原料消耗量 X 万吨,定向饲用加工的政策性稻谷原料消耗量X万吨);大豆原料消耗量X万吨;玉米原料消耗量 X 万吨;粮食加工主营业务收入 X 亿元。

 (六)政策性粮监管稳步推进。

  按照“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要求,强化了对政策性粮收储企业的安全监管,不定期对存储政策性粮食企业进行巡察,确保政策性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大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仓储规范化管理,企业科学保粮水平逐步提高。

  (七)粮食系统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各涉粮职能部门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移交机制,通过设置举报箱畅通信访举报途径,梳理排查近年来涉粮问题线索,积极配合市委开展专项巡察,累计发现指导粮食购销、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问题 X 个,对 X 起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回头看”,初核了结问题线索 2 件。

  (八)粮油保供稳市能力不断加强。

  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应急网点的布局规划,建立了地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 X 家,签订米、面、油应急供应合同 X 份,确保粮油产品供应充足。落实粮食应急预警监测机制,设立粮情监测网点 X 家,国家级价格监测网点X 个,省级价格监测网点 X 个。

 二、存在的问题

 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目前在一产中,种植业仍占很大比重,畜牧业、林业产值偏少,农、林、畜、

 渔还没有形成生态循环。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协同配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根据国家出台的《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及省政府实施的《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分工》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逐项逐条落实粮食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压实落靠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粮食安全各项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

  聚焦关键重点,立足我县实际,强化部门协作,统筹调动部门合力,进一步提高各项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好完善粮食安全制度政策的“组合拳”,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三)突出问题导向。

  以粮食系统专项整治为契机,深入分析我县粮食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查找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粮食安全治理能力,扎实做好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储粮安全、做强粮食产业、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健全粮食执法体系等各项工作。

篇七: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中国的经济和粮食安全一直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事关国民生计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事关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粮食的生产,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目标。我国的粮食产量从 1950 年的 13213 万吨增加到2020 年的 66949 万吨(13390 亿斤),实现了我国粮食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达到基本平衡的改变,推动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虽然我国粮食产业目前的发展比较稳定,但粮食安全的风险依然存在。

 2020 年澳洲的大火已经烧了四个月,之后非洲的蝗灾也开始肆虐,最重要的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的侵袭,在各种不可抗力的影响下,国际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受疫情的严重影响,国际上有部分国家(地区)陆续发布了粮食出口的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这次病毒疫情或许将会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此次的疫情背景对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为中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风险防范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粮食安全概述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自身的膳食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1] (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020 年 10 月 16 日是第 40 个世界粮食日,10 月 12 日-18 日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自从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促进我国粮食安全作为建设和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粮食安全观念,而且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粮食产业的新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安全战略,“饭碗论”“红线论”等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安全战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粮食安全为促进我国的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也为推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 粮食安全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发展基础是人民,而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因此我们想要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要保证粮食产业的安全。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先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因此,粮食安全同时也是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的一样,“中国有 14 亿左右的人要吃饭,吃饭才能生存,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能稳住。”[3]因此,粮食安全是我们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使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只有粮食安全健康的生存和发展才真正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国家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任何生产都必须要讲究以人为本,

 所以,注重粮食安全更是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理念,粮食安全的发展才是我国国家富强的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4] 三、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 70 多年的时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中间有很多的波折,但是,粮食产业的发展还是总体向好,那现阶段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在阅读了相关文献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断北移 经有关数据调查,2018 年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 58.2%,总产量约占全国的 58.4%,其中,粮食产量同比上升比较快的有我国的吉林省、河南省、xx 省、黑龙江省,这几个省的产量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将近一倍,为全国粮食供给提供了基础。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耕地面积缩小,而北方地区还是以传统的农耕产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粮食生产的发展。[5] (二)粮食进口数量增加,且增幅较大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7 年粮食进口 24571 斤,为我国粮食进口创造历史新高,而在 2017 年之后,两市进口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价格不占优势,相较于国外的机器生产,国内的粮食生产大多还是以半机器化为主,高生产成本决定了高价格。[6] (三)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因此,在被迫或者是主动的选择下,资本开始代替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的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的提高。截至 2018 年,我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 98783.35 万千瓦,且各种农作物的机播比例稳步上升,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从传统耕作方式转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阶段。[7] 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率是 35%-40%,远超国际粮农组织普遍认为的 17%-18%的粮食安全标准。不过我国的粮食储备压力较大,我国部分地区的粮仓已经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粮食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相关的变化和调整也存在极不明朗的情况,对我国经济和粮食结构的调整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总之,我国粮食产业目前还可以说是处于安全的,但在产业安全方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正在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 (一)外资价格垄断的风险 我国农业产品进口规模较大,且对外依存程度较高,这也就导致了一旦国外供给出现问题,就会对粮食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 2019 年的中美贸易发生重大冲突,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提高关税,其中就包括许多的粮食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以大豆为例,2017 年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超过 86%,且占进口规模和量 95%以上的的三个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阿根廷。假设巴西,美国,阿根廷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对大豆的价格进行哄抬,进行价格垄断,那么在短时期内寻找第二个能够供应如此大规模的大豆的供应商是非常

 不容易的,且在寻找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选择被动接受这个价格,那么我国大豆进口的成本就会上升,从而大豆在我国国内进行销售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加,一种粮食产品价格的增加,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多种粮食进口供应国家联合起来进行价格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外资价格垄断成为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首要风险。[8] (二)粮食进口禁运的风险 粮食是全球五大干散货之一,在国际间的贸易中,粮食运用的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运,但是我国现有的海运通道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自给能力较弱,海运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弱,且对全球主要的港口和运输通道掌握不够,在这些原因影响下就会导致粮食运输的安全保障压力增大,甚至会增加粮食运输的成本。相关研究表明,在粮食运输过程中至少会通过一处海上关键通道,如果在通过海上关键运输通道的过程中遇到了该港口所属国的阻拦,也就是对我国进口粮食进行禁运,那么就相当于切断了我国进口粮食的供给,这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是非常不利的。[9] 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许多国家因为疫情封国,不再进行粮食的出口。其次从非洲来的蝗灾侵略了大部分的产粮国家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粮食产粮下降,自己国家也可能面临粮食危机,出口粮食对他们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从今年看,我国面临的粮食禁运的风险大大增加。

 (三)“双挤压”的风险 在我国,随着我国土地租金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还有在我国的

 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用药、农用地膜、化肥、农业机械等投入越来越多,粮食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都直接造成了我国粮食成本的增加。为保护粮农的的收益,我国设立最低量是保护价格,此后逐渐形成了内外粮食价格严重倒挂的现象。曾经就有人民日报的记者调研相关资料指出,越南、韩国含碎 5%大米国际出口价格折算后约为 350 美元/吨,泰国含碎 5%大米国际出口价格约为 372 美元/吨,折算后的含碎大米价格分别约为 1.2 元/斤和 1.1 元/斤,这和我国国内稻米的价格基本不相上下。[10] “双挤压”风险,一部分原因是国内的土地基本上是散户经营,投入生产要素多且生产要素价格偏高,成本的管理意识相对缺乏,及时了解粮食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较低。还有承租关系不稳定,大户不能长期投入和产出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国内粮食成本急剧升高,甚至高于进口粮食的价格,造成双挤压风险。[11] (四)浪费现象严重 粮食浪费的重灾区是各地城市餐饮行业,特别是宾馆、酒店、餐馆等场所,浪费行为处处可见。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餐饮业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 800 万吨和 300 万吨。前者相当于 2000 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 1500 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

 如果避免无谓浪费,我国每年至少可减少 1000 多万吨的大豆进口。[12]此外,在学校食堂、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餐厅,浪费粮食和菜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甚至个人和家庭不易觉察的粮食浪费现象也不可低估,这一种浪费属于“细水长流”型,在不知不觉中把粮食浪费了。例如,城镇居民随意倒掉

 剩余饭菜、采购太多导致过期发霉后抛弃做垃圾处理等,浪费量十分惊人。[13] 五、我国防范粮食安全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在对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本文也从政府、企业、种粮主体、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加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相对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健全现代农业生物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大机械生产。

 [14]对培育粮食种子的企业增加投入,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进粮食种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优质的粮食品种,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助推粮食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2.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内的粮食很难满足人口的需要和消费,所以进口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进口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避免因进口过多而失去国内粮食生产的独立性。选择多个国家进口同一种产品,分散进口有利于我们进口安全,同时也能避免出口国坐地起价。也可以多批次进口,避免国际上粮食大亨抬高粮价。[15] (二)企业方面 1.加强粮食新品种的研发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人民从“吃的饱”向“吃的好”“吃得健康”转变。但是在种子这方面,虽然有政策扶持,但还是存在以产量为主,质量不足的现象,虽说袁隆平院士为我们的水稻带来了高产量,但是高端优质大米还是靠进口,因此,必须加大粮食优质种子的研发。

 2.积极参与农业期货市场 我国的农业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利用金融行业稳固自己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地位,增强企业抵御国际粮食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针对不同的市场状况,粮食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农业期货交易策略,在提高企业自身期货市场交易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我国企业进口粮食的议价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积极进入粮食农业期货市场,壮大自己,争取国际粮食定价的话语权,保护我国进口粮食价格处于一个有利地位。[16] (三)种粮主体方面 1.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土地面积广阔,但是相应的,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不可利用土地所占面积较广,这就导致了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土地所导致的耕地退化、沙化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作为种粮主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利用自己所有的土地资源,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并提高土地利用率[17]。

 2.加强科技投入,进行规模化生产

 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国家富强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粮食安全方面更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达到规模化生产、利益化生产的目的。种粮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模的包地,购买大机械,进行规模化的种植。

 3.增强粮食质量安全的意识 通过完善粮食种植和生产的质量和标准体系管理,明确投入品的生产使用标准,规范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标准。深入开展和宣传科普教育,定时参加各种粮食培育课程,增加种粮主体的科学种粮知识,强化种粮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

 (四)建立强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然而,民众更担心“一阵风”“一呼隆”过去后,一切照旧。因此,“崇俭抑奢”必须采取治本之策,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强化持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1.改革公务制度,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中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利剑,首先要直指“公款消费”。还有与公款消费行为相伴的各种其它现象。因此,必须改革公务制度,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中,铲除挥霍浪费和诱发腐败的温床。依据法规制度,对于违反党纪国法、肆意挥霍公款者,不仅要给予党纪国法的严惩,还要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2.完善餐饮业考核监管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奖罚分明 迄今,粮食和食物浪费的重要场所在宾馆、餐厅、休闲等餐饮业。无疑,

 在这个行业必须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崇俭抑奢的文明经商之风,提倡分餐制、自助餐,对因用餐多取而造成浪费的人要加倍罚款。对此,同样要制定完备的考核监管制度,对于饮食质量、食物安全、环...

篇八: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22 年粮食安全生产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4 篇

 第 一 篇

 万物土中生,有土才有粮。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通过划定 18 亿亩耕地红线和 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进而保证有充足的耕地数量和谷物种植面积,千方百计固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近年来部分地区相继出现良田“种树风”,严重触及了耕地红线,削弱了农田粮食产能,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一、占用耕地种树的主要形式 由于农民种粮比较效益降低,个别地区农田种树行为频发多发,且形式多样,大肆挤占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笔者结合平时工作调研及有关资料,大致列举出占用耕地种树的以下几种形式。

 (一)超宽建设道路绿化带。通过对一些区域明察暗访, 发现各地高速铁路、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两侧多数都超宽建设绿化带。经现场测量,单侧绿化带宽 50~500 米,平均 200 米左右,远远超出国发明电〔2004〕1 号文件中“道路沿线是耕地的,道路用地范围以外每侧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 5 米”的规定。

 (二)分批种树侵占农田。由于地方政府每年都制订国土绿

 化方案,下发植树造林任务,很多会在原绿化带外继续种树,导致道路两旁绿化带不断拓宽,呈现出“老年树”“中青年树”“青少年树”分层现象。除“青少年树”现为林粮间作外,其余树下均已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三)流转耕地种植苗木。有些苗圃商、园林绿化公司大面积流转农户土地,受较大利益驱动并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种植栾树、白蜡、松柏等名贵绿化苗木。如,河北省某县流转 2.2 万亩耕地,在廊沧高速、世纪大道两侧种植泡桐、杨树、美国红枫等园林绿化苗木。

 (四)农户自发种树。因劳动力老龄化或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缺少劳动力,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不少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为避免撂荒而在自家农田改种树木,一般为杨树、垂柳等树种。

 二、占用耕地种树的不利影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耕地数量少、质量普遍不高,中低等耕地的面积超七成,粮食生产压力大。占用耕地大面积种树,必然挤占种粮资源,制约粮食产能,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一)触碰耕地红线,破坏耕地质量。树木根系普遍发达,掠夺式消耗土壤养分,严重降低土壤肥力。有研究表明,桉树种植 3 年后,土壤有机质较未种树地块下降 12.6%。种植草坪草皮,每次销售会剥离表层土壤 3-5 厘米,对土壤结构、肥力破坏巨大。此外,耕地种树造林后,一般地类并未调整,即账面上耕地数量

 未减少,但实际种粮的耕地数量却在萎缩。以河北省为例,2018年底该省高速公路总里程 7279 公里,假设道路沿线每侧绿化带宽 100 米,仅此一项就占地 218 万亩,约为两个农业大县的耕地面积。

 (二)影响粮食总产,威胁粮食安全。部分平原地区“不得已”占用粮田种树,从而减少了种粮面积;有的占用优质耕地后,虽然数量上实现“占补平衡”,但实际是“以次补好、以远补近”,耕地粮食产能大打折扣。粮食单产提升的基础在于耕地质量,种树对耕地质量破坏严重,即便后期复垦,也难以恢复到初期生产水平。因树木争抢光温、水肥等资源,前期可降低同(或临近)地块粮食单产 20%~50%,后期种树地块则完全不能种粮。

 (三)加剧用水紧张,引发其他矛盾。部分绿化树种蒸发量和耗水量远大于粮食作物,加剧了农业用水矛盾。据专家测算,种植杨树每亩耗水量超小麦 150 立方以上,被农民称作“田间抽水机”。此外,部分基层政府有时不跟农民打招呼就强行在农田挖坑种树,然后再与农民签订流转合同,易导致农民产生怨言。树木还会与周边农田作物生长形成竞争关系,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

 三、占用耕地种树的原因分析 2004 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 号),但近年来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现象却愈演愈烈,这其中既有行政推动,又有利

 益驱动等多方面原因。

 (一)红线意识不强,地方政府行政推动。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面前,地方政府严守耕地红线的底线思维不够。省级政府会制定国土绿化行动意见和实施方案,下发计划指标,并进行业绩考核。地方县市为完成考核,争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把打造林业大县、生态大市确定为发展战略,年造林计划动辄数万亩。丘陵坡地尚可“宜林则林”,但平原地区则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资源,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

 (二)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户受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种树造林绿化工作。如,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两旁建设绿化带,政府一般每年每亩补贴农户占地费1000~1500 元,一次性补偿青苗费每亩 300~1200 元,这些高额补贴是农户同意种树的主要原因。有的地方政府还免费提供树苗,农户种植后树权归个人所有,与种粮相比,显然增加了农户净收入。

 (三)市场需求旺盛,社会资本强势流入。各地庞大的造林绿化催生了巨大的苗木需求,带动了苗圃种植和销售。一些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抓住商机,纷纷流转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有的经营主体甚至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公司,整体流转村内土地建苗圃,参与政府绿化造林项目以获得高收益,更加剧了耕地“非农化”情况。

 四、坚持制止占用耕地种树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坚决

 遏制占用耕地非法种树行为,坚持农地姓农原则,固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站位,严守粮食安全底线。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粮食生产方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

 (二)多措并举,鼓足粮食生产干劲。对产粮大县提高财政奖补力度和倾斜惠农政策,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地力较差、交通不便、灌排不畅等区域的升级改造,创造良好耕种条件,使农民乐于种粮。同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对多种粮者优先支持,使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三)从严从实,扎紧耕地保护“篱笆”。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的修订完善,明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处罚措施,加大震慑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健全耕地利用监测调度报送制度,建立耕地利用台账,及时掌握耕地利用状况,特别是规模化流转耕地的使用动态。严禁建厂房、种草坪草皮等破坏耕作层行为。

 第 二 篇

 2020 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引发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粮食安全成了国人关注的话题,虽然多方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供应安全,但是在全球灾害频发的影响下,我国粮食安全背后也凸显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的隐患。

 1.粮食生产现状 由于粮贱伤农,近年来一些种粮大户退租弃耕或转向非粮化产业,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农田撂荒现象。一些地方通过政策扶持大规模实施非粮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逐年萎缩,甚至一些耕地被“以租代征”或“廊道绿化”等方式侵占。为保护耕地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国家先后实施了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划定,但仍然存在一些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上山下沟”现象。针对实有耕地面积缩水、种粮面积被挤占的现象,一些地方的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数据受人为因素干扰,基础数据难以反映粮食生产的真实状况,无法为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2.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但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巨大的人口体量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不允许出差错,疫

 情过后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安全,消除粮食安全隐患,突破困扰我国粮食安全的瓶颈,降低粮食进口依赖度,确保口粮绝对自给。

 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下,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强调不误农时、不废农事做好春耕生产。

 2020 年 3 月 2 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就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印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2020 年7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林省考察时指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政策传达到地方,其重视程度逐级衰减,到一些地方甚至成了形式化,贯彻中央精神仅停留在口号或文件上。其根源无外乎,虽然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对地方政府缺少实质性考核机制,有些地方将粮食生产让位于GDP、政绩,牺牲粮食安全或挤占粮食生产发展空间,使粮食安全到地方成了“数字粮食安全、报表粮食安全”。

 补贴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一些政策性补贴虽然实施多年,但由于绩效评价工作缺失或不到位,导致钱花出去了而效果没有出来。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于人多地少的区域没有采取创新性措施,依旧采取按土地单位面积发放。由于人均耕地较少、户均到账补贴金额较少、政策引导力较差,导致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再如农机购置补贴,国补标

 准是一样的,地方补贴标准则根据各地财力而异。不同的补贴标准使一些人钻空子、跨区域倒卖,使政府资金政策引导功效大打折扣,造成政府资金浪费。

 以往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粮食安全受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农化占用耕地以及耕地的非粮化方面。为遏制耕地非农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 号)“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防止‘非农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8〕1 号)“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在防止非粮化方面,有《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发改农经〔2017〕331 号)“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种植,防止高标准农田非农化”。但是,上述政策措施没有硬性规定和具体执行的标准,更没有明确违规的惩罚措施,有些仅是指导意见,政策措施缺少约束力和操作性,导致虽然上面早有政策禁止,但一些地方依旧长期存在耕地被“以租代征”等侵占的现象,照样享受农业补贴,依旧计算上报粮食产量。

 3.建议 “十三五”以来,国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面对突发的疫情、频发

 的自然灾害、动荡的国际局势,如何稳定粮食安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课题,其责任重大,也刻不容缓。

 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制度 破除地方本位主义的影响,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目前,在国家层面不缺好的制度,缺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地方本位主义正在慢慢透支国家粮食安全。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政绩观决定了地方各届领导更关注的是自己任期内的政绩,很难把国家赋予的粮食安全重任放在首位。建立有针对性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经过几年的运行,一些地方的考核已经流于形式,起不到制度导向的作用),打破地方利益的掣肘,使地方政府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粮食安全政策,依托各地不同自然禀赋,科学合理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主动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建立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制定长效的利益引导机制,健全完善的产业服务链条,使种粮家庭规模年收益不低于家庭从事非粮或非农收益,提高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制度性约束与政策性引导。耕地质量不达标,是很难做到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非农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对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需要采取严厉的、强制性法制手段。

 2020 年 9 月 10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 号),针对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

 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以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进行严格的规定。

 从国家层面,14 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无法用经济账来衡量的,但对于从事粮食种植的个人或组织,没有一定的利益来保障是无法持续的。对于耕地非粮化适合采用政策性措施来加以引导,2020 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在对补贴政策的使用上建议聚焦在供给侧(即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价值的环节)集中使用,针对粮食种植优势区域采取措施找准敏感点,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确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引导粮食种植向优势种植区域回流。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由于粮食生产的收益较低无法吸引中青年从事粮食生产,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无法外出务工或居家留守的老人。从业人员年龄老化,使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装备无法发挥效用。这样的人员结构现状无法支撑中国农业的振兴、无法扛起我国粮食安全重任。拓宽粮食种植收益,激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或种植户的内生动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前提。应拓宽粮食种植利润空间,让粮食生产成为收益可观、有奔头的产业,从而吸引中青人回流农业。这也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源动力。激活体制内现有人力资源,为粮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的农业 技术推广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情况,应制定有效

 的制度使中高层技术专家更接地气,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去行政化并专注于技术服务;出台好的政策让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吸引体制外的人才进入农业产业,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提供新的机遇。

 加...

篇九: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粮食安全 “ 产购储加销 ” 五优联动实施方案

 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 面临的发展机遇 粮食安全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对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储备体系不断优化,中央出台关于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粮食储备制度框架。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日趋完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保障粮食安全责任全面压实。涉粮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更加健全,立法修规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粮食流通监管手段不断丰富,监管机制日益完善。

 应急物资保障功能持续凸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

 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要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

 区域发展战略驱动效应充分释放。我省积极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和应急物资地区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结合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框架内,激发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健全我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协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

 二、 务求实效落实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措施 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保障合力

 全面加强党对粮食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把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各环节。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和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指标体系和考核方式,把年度考核和日常监督考核紧密结合,放大考核正向激励效应,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建立完善协同保障机制。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挥领导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机制、应急协同机制等作用,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和政策协同,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应急物资保障有力。

 (二)强化制度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加快建立健全与省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研究修订« 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 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及其他配套规定。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粮食政策法规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倡导依法经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建立健全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把节粮减损行动纳入法治建设。

 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省应急物资保障条例,建立产能动员保障制度,优化应急响应状态下政府采购规则,完善各类应急物资政府储备管理办法,探索出台社会责任储备政策,健全重大

 应急状态集中统一调配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序、节约高效的物资保障制度体系。

 (三)强化要素保障

 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产业等政策,建立粮食和应急物资保障政策支持体系。将粮食和物资储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保障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常态化、可持续。探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信贷支持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对粮食收购、储备和轮换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促进多元主体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健全涉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落实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和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按规定落实承储运营主体同等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要素资源支撑。将粮食、应急物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在用地指标、用地供应、规划调整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允许划拨用地按规定转为出让用地,允许符合规定的用地采用国有建设用地作价出资或入股方式供应,盘活现有土地资源。严格落实各项电价、电费惠企政策,降低粮食和农产本。

 加大对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重大政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部署一批具有作用的重大项目。在规划选址、用

 地、工程规划许可及立项节开辟“绿色通道”。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财政贴息支持,加大规费减免力度。

 (四)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在生产、加工、储备、物流、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中心、研发中心或企业。创新开放合作机制,鼓励龙头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提升传统技术水平。加快成果转化,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献率。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搭建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构应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育体系。引导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我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企业在职业教的重要作用。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粮食相关专业。加强业务培岗位练兵,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比。加强拔尖人才工作设,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发挥专家库智囊作用。继续充实专家库人才队伍,吸纳粮食经济、政策法规、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仓储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企事业单位与行业专家的沟通联系,有效发挥各类专家在建言献策、

 科学决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粮食和物资储备科学发展。

 三、 推动“ 产购储加销” 五优联动 深入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收购环节强化质量导向,发挥示范企业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粮食加工产能和结构布局,发挥粮油品牌建设作用,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

 四、 推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全面开展绿色高质高效提升行动,遴选推广一批优质水稻作物新品种。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以良种为基础、以机械化为载体、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水稻生产基地现代化建设。推动精准施肥和节水栽培技术应用,加大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减少粮食作物生物灾害损失,加强统防统治社会化组织培育,扩大统防统治范围。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五、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国家规划下达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化规划布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重点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丰富建设

 内涵,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宜机化改造、土壤酸化改良、绿色农田、智慧农田等创新示范区。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和后续培肥,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

 资料整理来源: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

篇十: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镇落实粮食安全生产任务工作汇报

 平川镇人民政府

  (2022 年 3 月 23 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开展粮食安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近年来,我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底线工作,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一、工作开展情况 。

 (一)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粮食面积稳中有增。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要求,把粮食安全责任制纳入村级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

 每年印发实施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方案、考核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主要领导抓总、包村领导抓面、村党组织书记抓点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近三年以来,我镇粮食播种面积 4.9 万亩,产量 2.2 万吨以上;2021 年共种植制种玉米 3.5 万亩(亩均产量为 750 公斤)、大田玉米 1.1万亩(亩均产量为 1000 公斤)、小麦 2600 亩(亩收益为 1600元)、小杂粮及豆类 1250 亩(亩收益为 2500 元),蔬菜种植(含复种)2.5 万亩(亩收益为 5000 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5 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 2.2 万吨以上。2022 年种植制种玉米 4.5 万亩(预计亩均产量为 800 公斤)、大田玉米7066.75 亩(预计亩均产量为 1000 公斤)、小麦 3045 亩(亩收益为 1800 元)、小杂粮及豆类 551.2 亩(亩收益为 3000元),蔬菜种植(含复种)2.5 万亩(亩收益为 4500 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5.6 万亩左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相对稳定的目标。

 (二)落实扶助政策,持续激发群众种粮意愿。进一步明确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作为稳定粮食生产最根本的任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决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设施农用地监管。多措并举强化政策宣传,切实加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2021 年,为 5446 户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637.39 万元,发放优

 质小麦补贴种子 39.6 吨,兑现 2021 年小麦种植补贴368314.5 元。引进各类农机具 120 余台(件),发放农机购置补贴 161.54 万元。今年我镇将继续做好各类惠农宣传和落实,持续引导和激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深度挖掘四坝蒸饼子、老母山蟠桃、贾家墩碾榛子、泉福墩葡萄等特色资源,精心包装打造一批熏醋、蒸饼子、酸奶、富硒挂面等农特产品,全力延伸农产品供需产业链条,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三)

 提升耕地质量,不断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坚持玉米制种基地市场化配置导向,整村流转平川村、三一村、三二村 2 亩万土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镇累计已完成2.5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真正实现“藏粮于地”。探索推行“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土地托管”模式,实体化运行“田保保”现代产业发展公司,制定符合镇情的土地托管方案,对土地实行全程托管服务,通过“土地托管”“入股分红”“田保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真正做到“藏粮于技”。

 (四)盘活土地资源, 着力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坚持“两个全覆盖”,鼓励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扩大规模经营、增强带动能力,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由“建基地扩规模”向“提质量增效益”转变。发挥基层组织

 作用,开展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村社干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市县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9 家。充分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21 年,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 3.02 万亩,其中合作社流转 7323.73 亩,企业流转 1366.3 亩,种植大户流转9725.22亩,家庭农场流转393亩,农户间流转11426.02亩,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现行粮食作物效益低下的影响,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热情较高,粮食作物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二是土地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粮食种植以散户为主,地块分散,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深化氛围营造。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将“媒体宣传”和“入户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国家关于保护耕地、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进一步提升政策入户率和知晓率,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合力整治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扩大种粮面积。积极推广“春粮秋菜”“两茬轮作”等耕作模式,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提高高产稳产能力。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将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宣传宣讲到位,切实调动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三是聚合优势项目,。

 提升种植效益。大力实施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稳产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步伐,不断提高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有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耕地面积和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中有进。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推进工作落实。将粮食安全和耕地“非粮化”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镇年终考核,突出对防止耕地“非粮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内容作为年终村级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推荐访问:长流乡关于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 乡关 长流 实施方案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