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3篇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3篇

时间:2022-08-26 09:3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3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 浅谈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解祖国的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3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3篇

篇一: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解祖国的历史,展望祖国的未来。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光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从小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将来才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爱国主义

 历史

 中学生

 教师

 影响深远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在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的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

 一、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1、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大部分是很好的,通过对学生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时的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的行为观察发现,有 80%以上的学生能做好,大部分学生能跟着一起唱国歌,知道国歌的全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2、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课后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国歌的全名,部

 分学生唱不全国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连我国有哪四大发明都不知道。《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振奋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对国歌的遗忘,无论如何都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对自己的祖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不持久,就像喜欢某种玩具,今天喜欢,明天就不喜欢了。还有受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家长传输给孩子不恰当的观念,总是把国外描述得很好,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使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失望,从而影响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有,由于受到现在一些抗战剧的影响以及历史知识的缺乏,对侵略战争错误认识,相信电视剧里一些比较夸张的剧情,认为中国当时抗战能够胜利是非常轻松的,也使得学生对中外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型,社会对个人的文化要求与个人的文化素养之间产生差距。现代社会是全球经济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尤其是青少年本身就容易被新鲜、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民族文化在许多青少年的心中被逐渐被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心里只看到物质的东西,更有少数人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思想。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就是追求利益

 最大化,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开始广泛存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国际多元化主流价值取向对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强大冲击,助长了中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滋生。

 (2)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但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教师对此往往认识不够,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简单的灌输讲授的方式,很难使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产生亲近感,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崇高形象和光辉事迹产生爱戴与崇敬之情。

 三、如何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叛逆张扬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首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学生品德行为提出的规范的具体要求,要求中学生从小做一个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公民。告诉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一种爱国的体现,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去爱自己的国家,对于升旗仪式上的行为更应该严格要求,使学生每次参加仪式都能够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自豪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进行,可以组

 织一系列活动,比如开展“英雄人物故事会”“国家地理学习”“爱国主义行为辩论”的主题班会,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活动之中,使青少年逐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2、针对学科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材中。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中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最具体、最实际的爱国行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学习并非只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精神和爱国行动,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的爱国志向,并使这一志向转化为努力学习各门科学知识的实际行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3、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着重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感染、熏陶。学校可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张贴领袖、先烈及其事迹、爱国主义名言警句及民族文化特色,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品质。同时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

 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开展“青年志愿者”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使学生在实践中确实得到锻炼。

 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配合固然重要,还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在因素起作用。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灌输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达到与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

 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肩上背负着振兴中华,让祖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艰巨任务。中学生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将来能够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发展我们的经济,使我们的国家不用受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上的威胁,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那么,无论学习多少的知识,将来能够有多大的成就,也不能算是为国家培养的人才。所以,我们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心中有国家,有民族的同时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够为祖国撑起一片碧蓝的天空。

篇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

生爱国主题演讲稿:怎样做才算爱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初一四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小小的我怎样做才算爱国!

 天是蓝的,干净的蓝,将那面国旗衬托得特别鲜艳,它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宿愿,它沾染着革命者的鲜血——今天,它还是那样的红!

 小时候,每当国歌响起,妈妈都让我起立,我仰起头凝视着那高高飘扬的国旗,随着音乐哼唱起国歌。那时小小的我,跟着姥爷看革命影片,跟着姥姥唱红歌,一切是那么新奇,那么有趣,却不知,这面国旗,这首国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

 慢慢的,我长大了,坐在小学的课堂里,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它可是国旗的一角啊!这种鲜艳的红色,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啊!对,如今我还记得,当我举起右拳,面对着国旗说出:“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那种激情澎湃的心情;当我坚定地站在国旗下,笔直地伸出右手敬队礼时,对,我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是一名力争优秀的少先队员,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每周清洗红领巾,再熨平它,是我必不可少的工作,每当我戴上它,便多了一些神气,添了一分自豪!

 记得床头插着一面小国旗,离我的书桌不到一米远,我对它当然是倍加呵护,可是有一天,不料笔高高一扬,在鲜红的旗子上添了

 一道横!这下我可慌了,几乎是抽噎着跑到姥爷面前向他诉苦,姥爷耐心地安慰着我,打了一盆温水,沾湿了抹布,一点一点地擦去那道痕迹……

 三年级时,九月十八日,我有幸被选上去烈士陵园扫墓,当我们捧着一束束艳丽的鲜花,蹲在那座高高的墓碑前时,都留下了热泪,抬起头,仰视着这座墓碑,似乎直耸云天!对,这高不可攀的不是别的,而是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啊!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生,迎接我们的,将是团组织的号召,但是,不变的,那面国旗依旧在我们头顶上高高飘扬!

 谢谢大家!

篇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

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陈兰英

 指导教师 尹杰钦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祖国统一面临挑战, 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时期,进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当今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对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以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走上实效之路。

 关键词: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Analysis on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en Lanying

 Instructor Yin Jieqin

 Abstract: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foundational projec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entire n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job to guide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general young people to establish correct ideal、 faith、 world and life views, and promot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unceasingly deepening,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is being faced with threat,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country,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of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new environment which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aces now,do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sons which exist in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and 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hope that it can lead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o the path filled with the practical effects. Key words:middle-school student; patriotism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更需要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

 调:“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其重点是青少年。”但纵观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一部分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爱国主义意识比较淡薄,爱国情感不够坚定等现象。为此,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找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几千年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① 新时期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挑战的需要 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同时也给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青年学生受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意识的影响和误导,一定程度上淡薄了国家民族意识和社会主义信念。而一个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其国民没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信念,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是很难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的。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坚定民族信仰,坚持民族独立,激发民族斗志,维护民族利益,推动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培育国民尤其是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历史的呼唤、人民的期盼,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香港、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已达五十年之久,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得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能正常的交往,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并且使许多家庭骨肉不能团圆,蒙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分裂局面却为西方霸权主义者和民族败类阴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提供了可乘之机。当前,以陈水扁、吕秀莲为代表的一小撮政客,数典忘祖,处心积虑地施展政治伎俩,甚至公开叫嚣台独。这种行径给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造成了威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强烈谴责和反对任何试图分裂祖国的行径,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努力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阶层,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学校教育在努力培养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的同时,要把道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

 ①胡锦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R].人民日报,2000-07-12.

 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成为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并且甘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四)是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崇尚“公忠”,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非常突出。例如《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汉代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家,公而忘私”等。“公忠”不仅是一种爱国思想,也是个人的“修身之道”。从先秦儒家强调的孔、颜之乐,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历史英雄用他们的言行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即只有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才能彰显和提升个人价值。爱国主义精神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核心内容。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使爱国主义内化为一种本能,是中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二、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新时期新阶段,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纵观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

 (一) 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教育内容指依据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出来的知识、经验等, ① 它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内容上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当前,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体系陈旧,既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需求,也不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出发,使得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教育主体不够重视

  目前,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广泛存在着教育主体不够重视的问题。部分家长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注重子女的成绩和学业,忽视了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缺位。“一切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道德体制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道德真空”。社会上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泛起,使学生在社会中无法找到恰当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育客体缺乏主动性

  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没有教育客体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是

 ①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5.

 很难取得积极效果的。在当前的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中学生缺乏主动性,是致使其爱国主义意识比较淡薄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陈旧,方法简单而缺乏创新,致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严重缺失,而评价方面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也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另一方面,生活中、社会上的不良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挫伤了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中学生年龄小,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加之教育者教育和引导的方式、方法不科学,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四)教育方法缺乏实效性

  教育方法指为达到目的,使受教育者掌握所传递的内容而采取的方法,如讲授法。

 ① 教育方法是构成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对教育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是致使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1.爱国主义教育往往采取单向灌输,只注重表面化、标准化、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其个性特点,无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化,使爱国主义教育收效甚微。2.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单一,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而思想政治课往往又只是被当作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当作应付中考、高考的手段,没有真正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对策

 针对新时期中学生龙活虎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提出改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新对策,以期能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和水平。

 (一)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紧跟爱国主义教育时代步伐

  1.爱国主义的科学含义。目前,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义,理论界一致的看法是: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和主张,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家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主张、道德、人生价值规范。它有其自身的特点:(1)时代性。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2)阶级性。不同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3)层次性。爱国主义是人的一种主观反映和行为状态,它要经历情感、觉悟、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就中国历史而言,各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既一脉相承,前后相继,又不断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维护统一,反对割据,支持民族融和,反对民族分裂,反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和封建专制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对

 ①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5.

 外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对内反对同列强相勾结的反动统治阶级,要求改变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表现为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国家民主,坚决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作斗争。在当代,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而社会主义则是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方向保证。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① 这就明确的指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3.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等几个方面的教育。(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加强中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手。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是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加强中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要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思想品德课作为核心课程抓紧抓好。(2)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推荐访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理解爱国 爱国 中学生 理解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