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4篇红色故事 一条毛毯这是一条极普通的毛毯,破旧,缝缝补补的,有火烧和刀砍的印迹,在地摊上随便买一条,都比它艳丽比它暖和比它好看。多少年了,它仍旧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故事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红色故事
毛毯这是一条极普通的毛毯,破旧,缝缝补补的,有火烧和刀砍的印迹,在地摊上随便买一条,都比它艳丽比它暖和比它好看。多少年了,它仍旧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朱德总司令的卧室里,方方正正地折叠着,静静的。它不起眼,当年却是朱德司令的宝贝,董掁堂将军是何时赠给朱老总的,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然后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论是风餐露宿,还是在延安窑洞,它都陪伴着朱老总戎马岁月,贴心体已,知冷知热。这其间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西安事变时,西安正是下着鹅毛大雪,中华民族更是到了一个最紧要的关口, 前路漫漫,周恩来副主席准备远赴西安的前夕,朱老总前来送行,将毛毯硬塞给周副主席。1937 年 5 月,周副主席从延安赶赴西安,刚出延安地界,在劳山突然遭到匪徒偷袭,周副主席跳下汽车,沉着指挥随行人员边打边撤,幸好脱险,毛毯却落在打坏的汽车里,匪徒们诡计未成,火冒三丈,气急败坏,穷凶极恶地在毛毯上砍了十几刀, 当闻讯赶来的红军战士击溃悍匪,毛毯又失而复得。当年 9 月,朱总司令将率八路军赴山西太行山抗日前线,天渐蓝渐高,天气也渐渐凉了下来,周
副主席又将邓颖超精心缝补的毛毯回赠给朱老总。
后来朱德总司令写下二行诗: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想必当时毛毯派上大用场了。一条毛毯,在物质溃乏的战争年代尤其珍贵,更为珍贵的是,其中彰显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的那种高尚情谊。他们也送礼,礼物表达的却不是金钱、利益,而是真正的关心与温暖。感言:伟人不仅是有金戈铁马的一面,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我们可以看他们的一些细节,比如一条毛毯所含蕴的历史信息。
小小油灯小时候的乡下,夏夜里,我们一群小伙伴玩捉迷藏、玩打仗的游戏,玩累了,便歇在稻场边的条石上,对着月亮,一首首地唱儿歌,这声音可以在平原上传得很远,甚至现在我还仿佛清楚地记得几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 。青油灯用的油, 就是菜油, 看来老鼠不光爱吃大米,也爱吃油。去年回老家祭祖,有一个仪式,用一个瓷碗,倒上小半碗油,青灯如豆,如梦似幻,让人禁不住想起父母健在的那些岁月。除了青油灯,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也用过煤油灯,是有玻璃罩的那种,能挡风,有个机关,可以调节灯芯的长度,调亮调暗,我记忆中,一家人常常是这样的:我伏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母亲在一边纳着鞋底,父亲在门口不声不响地收拾农具,煤油灯向上总连着一股子黑烟,屋顶被熏成油腻腻的一块块的黑,小屋更显得逼仄和暗,但是那灯光,现在看来,有一种遥远的温暖。听到过延安的朋友讲,革命纪念馆的展柜中,也陈列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铁皮做的,表面涂着一层褐红的防锈漆,放的油不多,绵线的灯芯从煤油里浮出一小截,这煤油灯太矮,伏案写字的时候,需要在油灯下垫一个 10 厘米高的圆
柱木头。它太普通了,延安时期,干部学生群众都用它,但是它又不普通,在这样一盏油灯的微弱灯光下,毛主席写了那么多光辉的篇章,比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 159 篇著作, 有 112 篇写作于延安时期, 其中就有 40多篇在小煤油灯下写成的,可以说,在这样一盏普通的又不普通的灯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指引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当年,美国记者斯特朗访问延安时,看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在思考问题时, 把灯光捻小, 挥笔写作时,才将灯光捻大,所以他在《北行漫记》里讲:
?共产党的负责干部, 住着寒冷的窑洞, 凭借着微弱的灯光, 长时间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感言:一盏青油灯照亮我的童年,一盏家乡的煤油灯照亮我的乡愁,从小家想到国家,想到延安的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它既普通又非凡,呈现出一种艰苦朴素的精神,延安的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它照亮了整个中国,并且精神的光将永远照耀下去。
窑洞杨家岭的早晨,阳光在延水河中闪烁,不远处的半山腰上,一孔孔安静的窑洞,每一孔窑洞很小,却都是历史的鸿篇巨制。走进毛主席住过的窑洞,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旧木床、一条桌案、 四壁黄土、 一盏油灯。
1937 年 1 月中共中央自保安迁到延安,毛主席就在这里,面壁黄土,胸怀天下,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在这里,毛泽东思想得以发展成熟,不断完善,形成体系。这里最单调,却有世界上最传奇的色彩。这里是全世界最小的指挥所,却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杨家岭窑洞前的有一方小桌边, 毛泽东会见过美国记者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关于窑洞,斯特朗后来在《北行漫记》里这样写:
?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有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陕北窑洞和中国革命的结合,充满戏剧性的偶然,更有某种必然。
窑洞就是母亲。
陕北窑洞以其特有的宽厚、 敦实,
接纳包容了这支队伍, 同时也用温暖的黄土和小米汤滋养了这支英雄的队伍,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结合。
物质的匮乏并不能消磨共产党人的斗志,反倒能激起最大的热情、最强的理性。抗战时期,华侨领袖陈嘉庚从访问重庆到造访延安,对比重庆的奢华铺张和窑洞的简朴活泼气象后,心里便清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的确如陈嘉庚所预言, 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更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感言:陕北窑洞,作为过去岁月的陈迹,已经成为红色文化的一个符号, 一个载体, 它和延河水, 宝塔山, 杨家岭,领袖和人民一起构成丰富瑰丽的延安精神的象征, 它对我们仍旧并用永远有一种朴素的神启般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 是一部书的名字, 一个美国记者写的,作者叫埃德加 ? 斯诺。这个人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了, 1970 年,尼克松访华前,他就和毛主席、周总理,还有希哈努克亲王等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城楼下是红卫兵的海洋。中美之间紧闭的门要打开了,不管埃德加 ? 斯诺在西方世界中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作为一个暗示:红色中国和美国人民是朋友,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埃德加 ? 斯诺可以象征美国人民,他是第一个把红色中国报道给世界的人, 70 年代他也可以向世界传递某种政治信息。曾经,他让世界发现了另一个中国,他是第一个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进入红色区域的美国记者,那是 1936 年,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住脚跟,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 15 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几乎一无所知,国民党诬蔑共产党是 ?赤匪?,也没有一个西方观察家走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那时,中国共产党急需宣传自己并希望拥有话语权,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中共中
央密电上海的地下党, 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记者和医生到苏区访问,通过宋庆龄介绍了埃德加 ? 斯诺,当时斯诺年届而立,并且在中国当了 7 年记者,对中国的状况有客观深刻的洞悉,是合适的人选。埃德加 ? 斯诺被称作是冒险家和梦想家,冒险是因为红色区域是一个未知区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可能有两种,要么大有收获,要么脑袋搬家,斯诺在书中说: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用一位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1936 年在保安的斯诺几乎每晚都去毛泽东的住处谈话,他亲历苏区的斗争、生产和生活,他发现人民的力量,实地采访报道红军及其将领的情况,拍纪录片,客观公正地传达了红色中国的声音。回到北平,他为英美报刊写通讯,轰动一时, 1937 年,汇编成书《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永远的经典,第二年又被翻译回来,成为中文,当时在上海出版,那个环境,《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不能用,太打眼了,就叫《西行漫记》。斯诺后来说:
?毕竟我是一种媒介,他通过我,第一次得到了向世界发表谈话、 更重要的是向全中国发表谈话的机会。他被剥夺了合法地向中国报界发表意见的可能,但是,他知道,他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到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
1972 年斯诺在瑞士逝世, 他骨灰的一部分埋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他说:
?我爱中国,我的一部分在那里⋯?宋庆龄在《纪念埃德加 ? 斯诺》一文中写道:
?太平洋两岸的子孙后代将受斯诺之惠, 因为他留下的遗产将有助于他们研究中国的历史。?感言:埃德加 ? 斯诺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第一个客观地把中国红色的声音传播出去,让世界知道另一个 ?活的中国?, 提供一个角度研究中国的历史, 40 年代初,他也访问过延安,使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有具体的了解,用一种历史的、世界的眼光去看它。
《游击队歌》背后的故事1937 年?八 ? 一三? 事变之后, 上海文艺界组织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祖国各地,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日。
10 月,贺绿汀和马彦祥、 塞克、 聂绀弩、 崔嵬、 欧阳山尊、 宋之的、贺绿汀等一批著名文艺家,组成了抗日救亡第一演剧队。他们由上海出发,走一站,演一站,号召全民抗战。年底,演剧一队到达八路军总部的驻地山西临汾, 和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合。尽管一路上忙忙碌碌,贺绿汀一直没有忘记寻找创作素材,他一有空就与八路军战士泡在一起,搜集有关八路军游击战的资料。贺绿汀不久就听到了一场关于游击战术的报告, 是时任国民革命军 18 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的演讲,他绘声绘色的描述:密林里、高岗上;青纱帐、绿水旁⋯⋯ , 将贺绿汀带进了一个游击健儿英勇杀敌的战场,激动不已,想到从上海到临汾来的路上,在防空洞里听到的高射机枪的声音 ?哒哒哒⋯⋯哒哒哒 ?,由此触发了他的灵感,创作出了《游击队歌》欢快的前奏。虽然正值寒冬的夜晚,贺绿汀一夜无眠,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在他手中诞生了,?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自此《游击队歌》风靡全国,成为抗战时期的 ?流行曲 ?,成为 20 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转眼间到了 1938 年的春节,在山西洪洞县高庄正在举行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 中央特地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一台晚会。朱德、任弼时、刘伯承、徐向前、贺龙等八路军高级将领们都在现场,当《游击队歌》一曲终了,全场沸腾了,掌声经久不息。朱德更是掏出身上的小本子抄下这首歌,并说这是战士需要的歌。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也是非常喜欢这首歌, 行军途中总是哼唱不停。周总理在 1964 年担任大型歌舞《东方红》的总导演,就特意将这首歌收录进去。并说:
?这首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好听,群众爱唱,当时对动员学生参加革命起了很好的作用, 是人民批准的作品。
有的时候需要雄壮的东西,有的时候也需要轻松的东西,有统一也要有变化,革命是广阔的,革命的感情也应该是丰富的。?《游击队歌》的传唱,迅速红遍全国城乡,甚至在敌占区,人们也常常听到这首歌,一群群热血青年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听了这首歌后又背着背包唱着歌奔赴延安。
毛泽东挨骂红军到陕北初期,不象长征时那样难,但是陕北连年大旱,一下子几万红军来了,要张口吃饭,加上鬼子在根据地扫荡,国民党对苏区封锁,所以粮食是个大问题。有一个小村,几十户人家,在延安城北,村里有个女人叫伍兰花,男人是个傻子,全家六口全靠她一人,她无力交公粮,实在没办法,村干部就把期限推到下一年,第二年收成又不好,公粮还是交不上,村长也急,来催粮的时候,伍兰花正坐在门坎上纳鞋底,村长要公粮,她说没有,村长一把夺过鞋底, 伍兰花就从门洞里提出一个小口袋, 气咻咻地,扔到门外,狠狠地说:? 拿去吧,这是我们一年的口粮,你们要拿, 就把我家六口人的命都拿去? 。村长真去拿粮食,她边哭边骂。
?你敢骂共产党? ?村长这么一激,女人干脆放起泼来:?我不但要骂共产党, 还骂毛主席, 前两天打雷,咋不把他打死呢??前二天确实打了个炸雷,当时边区政府在开县长联席会,讨论的也是粮食问题, 毛主席也在座, 天上下着雷阵雨,突然一个炸雷打下来,击中了礼堂的一根柱子,延川县的县长李彩云也触电身亡,还有 7 个人受伤。
伍兰花这一骂, 就被抓了起来, 反对共产党反对毛主席,真是无法无天,不想活了,毛主席知道这事,就把伍兰花叫来了解情况,他说:
?我这个脑袋值钱哩,国民党要它,用枪用炮,你倒好,要用雷打,要我死,你总得说出个道理嘛??伍兰花就竹筒倒豆子,把缴不上公粮,气急了骂毛主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都说了,还说村子里百姓负担太重了。毛泽东听罢,沉思良久,他跟秘书说:马上送伍兰花回去,她讲真话,是给我们提意见的好同志,请你告诉地方政府,在生活上要照顾她。粮食问题,看来不光是头痛,更是火烧眉毛,非立即解决不可。中央经过反思,调查研究决定,抓两件事:一个是生产,中央领导带头开荒,军队屯田自给,移民开荒,减租减息,劳动竞赛, 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
再一个是精兵简政,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毛泽东认为 ?这个办法很好 ?,在党、政、军机关全面实行,裁减了大量财政供养人员。到1942 年底,最困难的时期度过了,农民负担轻了,党群、 干群及军地关系也更密切了。感言:实事求是,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替群众着想,为人民办事,你必须了解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切实解决问题,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问题和困难,但是相同的是,要有为民之心,要有勇气。
诺尔曼 . 白求恩诺尔曼 . 白求恩,中国亿万家庭都知道这个名字,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背老三篇,其中就有《纪念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 ...... 摸着脑袋想一下,上世纪 30 年代末,全球大都在二战的腥风血雨中, 加拿大的国土上没打仗, 西方物质条件也好,一个加拿大人,从地球的那边跑到战火纷飞的中国,带着数千美金的医疗设备支援延安的抗战,那时候,数千美金可不是一笔...
篇二:红色故事
红色党史经典小故事(感人三篇)党史中的小故事:毛泽东的拐杖情缘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 40 多次来杭州。20 世纪 60 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泽东。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
1947 年 3 月,胡宗南重兵进逼延安,毛泽东率中央机关部分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其时,他肺炎初愈,身体虚弱。卫士们考虑到他行军困难,为他准备了一副担架,可他坚决不坐,非与大家一起徒步行军。毛泽东不坐担架,这让大家很伤脑筋。警卫员孙振国找了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说:“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毛泽东拄着木棍,试走了几步,很是满意。此后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
晚年,毛泽东的登山爱好没有改变,但他有一个原则即上山不坐轿。有一次,毛泽东邀张治中同乘专列外出考察。火车到了安徽,张治中建议毛泽东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心有所动,但是,当他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登山时,就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很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
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更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可他从来不搞特殊化。宁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轿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体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原因也在于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党员谨守朴素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记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
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对此,也许可以从毛泽东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启示吧!
党史中的小故事:王震爱才惜才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他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王震,幼年时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但在他指挥的部队里,积极主张吸收知识分子入伍。
1937 年 11 月,时任三五九旅旅长的王震参加八路军会议,他说:“我想要一些人。”贺龙笑着说:“你胃口真不小,一个三五九旅那么多人马,还嫌少?”王震笑着说:“我王震用兵也是多多益善嘛!我还要一些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给部队教授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昧的军队,打不败日本帝国主义。这不是我们常说的吗?”
于是,贺龙将从北平来根据地参加抗日的康世恩、郭小川、刘亚生、赵安博、王季青等一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分给三五九旅。其中,北京大学毕业生刘亚生很受王震器重,被破格提拔为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震求才若渴,在三五九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初、高中毕业生入伍,在连队锻炼一段即委以恰当的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王震率军每解放一座城市,就亲自去动员知识青年参加部队。《王震传》的编者说:“王震像磁铁一样,在自己周围吸引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农学家涂治、水利专家王鹤亭、钢铁专家余铭钰、地质学家王恒升、纺织专家刘钟奇……他们都是王震领导新疆建设的高级参谋,为新疆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6 年,王震任农垦。在“反右运动”后期,王震心里总在想着一件事:被定为“右派”的人,也要给个出路。这些知识分子的知识还是有用的,别的部门不要,
可以到农垦部门来嘛。在王震的支持下,1958 年,北大荒不仅接纳了***万转业官兵,还接纳了 1500 余名“右派”,其中包括丁玲、艾青、丁聪、吴祖光、尹瘦石、黄苗子等文化名人。
1969 年 10 月,王震被下放到江西红星农场,他从各地请来了很多科技人员。李汝庆是农场一位学畜牧兽医的科技人员,因为海外关系和“反右”期间的问题,在场里被当作重点“牛鬼蛇神”批斗了三年。在调查和了解情况后,王震通知李汝庆到总场开会,“我和你们党委研究过了,现在决定解放你,你就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开会。”李汝庆参加批斗会,不是站就是跪,现在一听见让他坐下来,激动得潸然泪下。从此,李汝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史中的小故事:彭德怀开解下属
夏纳是抗大总校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作战科当参谋,但他对分配给他的工作有点意见,心里不大痛快。彭德怀知道这一情况后,决定亲自找他谈一谈。
一天,彭德怀来到夏纳的住处,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就是夏纳同志吗?我叫彭德怀。”一听是彭德怀,夏纳顿时紧张起来。彭德怀看到他这个样子,温和地笑笑,尽量把神态放得随意一些,说:“听说你是从抗大总校来的,我们很欢迎。咱们这里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很需要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前来工作。可是,据说让你到作战科你不很满意,是吗?”夏纳局促地说:“我学的专业是工程技术,没有专门学过军事知识,我怕到作战科完成不好任务。”
“是呀,”彭德怀深有感触地说,“按照你所学的知识,本该让你去搞工程才对。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允许我们这样安排,我们正在打仗。根据地里又没有什么工程可搞,要搞也只能等到抗战胜利才行。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日本帝国主义打仗。特别是作战科,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加强工作。为了
对付日本鬼子,暂时只好让知识服从抗战,你说是不是?”
听了彭德怀这番话,夏纳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彭德怀趁热打铁,继续开导他说:“其实,什么知识也是从实际工作中学来的。别以为军事这门学问高不可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肯学习多动脑子,许多科学知识也都是可以学习到的。到那时,你就会觉得学习军事,指挥打仗,还真有意思多了。”
一天,彭德怀在作战科看到夏纳写的一篇题为《论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的文章,便坐下来认真地阅读起来。原来,这年夏天,日本侵略军为了一口吃掉抗日力量,对华北根据地施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后来,在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指挥下,经过广大军民的同心协力,奋勇抗敌,最终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夏纳亲自参加了两次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便琢磨研究一番,写出了这篇论文。
彭德怀看完文章后,说:“小夏,你这样做是很对的。实践出真知。一个青年应该好好研究点实际问题,尤其是敌人使用的那些战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不过,你写的这篇文章还存在某些片面性。你只从表面上说了一下敌人战术上的一些形式,没有从本质上明确指出敌人铁壁合围战术的特点和弱点。如果能够就如何打破铁壁合围战术做进一步的研究,这篇文章就会生动有力,有理有据,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
彭德怀又说:“另外,文章的题目也有点大,不够贴切。”说罢,他摸出钢笔,在原标题上边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关于铁壁合围战术的研究”几个大字。彭德怀走后,夏纳从实际工作和实战中学习研究军事知识的劲头就更大了,将那篇文章做了认真修改,又拿给彭德怀过目。不久,这篇文章就在八路军总部创办的《前线》杂志上发表了。
篇三:红色故事
经典故事(精品十五篇)红色经典故事(一)
永远的丰碑 —— 董存瑞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着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 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 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 年 7 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 10 余人。先后立大功 3 次、小功 4 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 年 5 月 25 日 ,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 座炮楼、5 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
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 19 岁。
红色经典故事( 二 )
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 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 年 9 月 16 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 300 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
牛郎》,发表在 1942 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我中华。
红色经典故事( 三 )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 年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 年 5 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 年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 年 1 月 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红色经典故事( 四 )
抗日民族英雄- 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
1927 年 5 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 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 32 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 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 1938 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 年初的 50 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 40 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
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 400 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 年 2 月 23 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 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 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 年 2 月 23 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刘少
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 。
红色经典故事( 五 )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 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 年 3 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 年 7 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 1 次。
1952 年 10 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 4 昼夜后,于 19 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 597.9 高地。部队接连攻占 3 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 2 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
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红色经典故事( 六 )
忠义之志,壮烈之气,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 “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 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莒县,共歼敌 4000 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 年 5 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5 月 6 日 晚致书副总司令兼 77 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 38 师,179 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 179 师,38 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 2000 多人渡河作战。
5 月 1 日 ,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 2000 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 13 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 10 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 月 15 日 ,日军 10000 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 16 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5 月 16 日 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 持指挥作战。到下午 2 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 8 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 5 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扬。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张自
忠殉国时,年仅 50 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 将 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岳飞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将军抗日体现的正是这种“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样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 年 4 月 16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1991 年,为纪念张自忠百年诞辰,湖北省在宜城市建成张自...
篇四:红色故事
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1 页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目录 1、彭德怀的画像................................................. 2、公款吃喝..................................................... 3、家属优待费................................................... 4、王树声收礼................................................... 6、粮草官肖永正................................................. 7、走“后门”的粟裕............................................. 8、私吞税款..................................................... 9、朱德元帅..................................................... 10、公车........................................................ 11、公车........................................................ 12、吴老的后门.................................................. 13、《红旗谱》.................................................
14、六角钱的检讨...............................................
15、彭总的小米饭...............................................
16、贺炳炎探亲.................................................
17、大米粒都留给大家吃的邓可运.................................
18、朱正传的“二一添作五”..................................... 19、“2993”原来是“293”......................................
20、焦裕禄的“除三害办公室”...................................
21、吃辣椒比赛.................................................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2 页22、“战史上的奇迹”...........................................
23、连降 6 级的李先念...........................................
24、贺龙的军法.................................................
25、聂帅的“争气弹”...........................................
26、刘氏兄弟分家...............................................
27、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方志敏...............................
28、“真理最后会胜利的!”..................................... 29、“红小鬼”“秦老专”.......................................
30、闵全贵的幸福生活...........................................
31、“脚夫”恽代英.............................................
32、“未便再荐”...............................................
34、周恩来的侄儿...............................................
35、“吃饭要照镜子”的陈云..................................... 36、“雪人”新四军.............................................
37、朱德同志的扁担.......................................... 37、朱德同志的扁担.............................................
38、中国共产党党员宋庆龄.......................................
39、周总理的“影响”...........................................
40、照相.......................................................
41、数字无小事.................................................
42、“怎么办?”............................................... 43、“我不是投降派!”..........................................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3 页44、一床毛巾被.................................................
45、王树声的平房...............................................
46、“刘九书柜”...............................................
47、“走后门”的车票...........................................
48、周恩来的家训...............................................
49、国宴上的“娃娃菜”.........................................
1、彭德怀的画像 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4 页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2、公款吃喝 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 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 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家属优待费 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5 页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 年 10 月 27 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非常突然,他清楚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需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有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及时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究竟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 28 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显然,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顾,但年幼的陈云一直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一直把照顾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 年 4 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顾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6 页当地政府根据情况对陈星发放了一定的家属优待费。
4、王树声收礼 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6、粮草官肖永正 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7 页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走“后门”的粟裕 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 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私吞税款 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8 页定,私吞税款超过 5 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20 余块大洋。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9、朱德元帅 1956 年 9 月 17 日,朱德在中共八大上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这是朱德身居高位时严格律己的基本准则,更是他贯彻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写照。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他坚决不要元帅工资,直至他去世的 21 年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跟随朱德多年的秘书郭仁后来回忆说:“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在生活上,朱德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三盘菜是两素一荤。早上洗脸也舍不得多放水,朱德总是对服务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平时,朱德穿的都是旧衣服,破了补上补丁继续穿。连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二三十年的,子女们和工作人员要给他换新的时,他总会说:“衣服被子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一件衣服要穿多少年!”1959 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接见外宾较多,考虑到国际影响,工作人员准备为他做两套新衣服,好在参加外事活动时穿,他就
经典党史小故事、红色故事汇编(49 个)第 9 页是不同意:“我的衣服不是很好嘛!把钱省下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嘛!”后来经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劝说和动员,他才勉强同意只做一套新衣服,并且坚持自己出钱。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家里来往的客人多,亏欠了 50 多斤粮食,工作人员想让机关补上。虽然这是政策允许的,但朱德还是很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愿意享受特殊照顾,不愿意让国家多为他花一分钱。最后,朱德坚持和一家人吃菜糊糊,硬是用“以瓜菜代粮食”的办法把亏欠的粮食全部补了回来。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他还曾对孙辈们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我最珍贵的是屋里那张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你们;我读过的书,你们可以拿去读。”晚年的朱德更加珍惜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很短,到了吃饭的时候,总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