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经验材料【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我区注重更新理念、优化思路、改进方法,以电教远教站点为党员教育主阵地,以先锋系列平台为党员教育活力源,根据党员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持续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不断开创电教远教新局面。
一、紧握“发力点”,提质扩面,提升党员教育影响力。组建“五彩宣讲团”(先锋红、橄榄绿、巾帼粉、致富金、夕阳银)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两新组织”,开展“举旗帜 送理论”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400场次,指导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党员群众身边的“学习夜校”,受教党员群众达2.7万余人。深挖先进典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三期党建信息专题培训班,利用移动终端开通指尖“微课堂”,为党建通讯员充电蓄能。全年征集工作线索600余条,采写典型案例300余个,通过各级先锋网站、主流媒体登载组工信息800余篇,实现党员教育覆盖面、影响力“双提升”。
二、挖掘“闪光点”,“云端”升级,增强党员教育创新力。用足用活台、报、网、端、微等全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先锋》微信公众号受众多、辐射广、接地气的优势,围绕组织部门核心工作,推出《先锋·堡垒》《先锋·栽梧》《先锋·慧眼》《先锋·护航》《先锋·麦克风》五大“先锋”系列,刊载各领域特色做法110余篇,点击量近10万人次。今年以来,聚焦农村、城市领域党建,独家开设“皖美示范带 掌上‘带’您看”“幸福红色到万家”两项专栏,精彩讲述十八大以来的基层发展巨变、治理嬗变;
聚焦年轻干部成长,开设《琢玉记》系列专栏,连续登载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践悟心声,题材新颖、形式活泼,获得广泛关注。组织部门牵手区融媒体中心加强常态化联动,拓展视频号、微博、抖音宣传新阵地,合作推出《**特产优品“巡回展”》等一系列新媒体作品,得到较高评价。
三、聚焦“切入点”,创优制片,激活党员教育驱动力。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热点焦点、找准“选题”切口、把握制片主线,牵头组建联合“制片团”、跟踪“监制队”、专家“审片组”,形成“电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全年拍摄《乡见入故》等十余部党员电教片。进一步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举办党史专题微宣讲选拔赛,聚力拍摄一批导向正、内容精、沾泥带土的红色微党课。结合**革命史,精心创作《凌霄花开》《飞歌传信》《**星火》等红色文艺作品。
四、找准“结合点”,阵地延伸,汇聚党员教育融合力。落实需求响应反馈机制,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点单教学”“接单播放”,发挥电教远教站点载体优势,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想看”“能看”“爱看”。全年开展教育学习活动1400余场,放映红色电影327场、党员电教片120余部,参学人数超过4万人次。用情境教学促进学用转化,投资2000万元打造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等5个党性教育基地,以历史时间为轴将区域内分散的红色资源“点”串联成“线”,形成本地系统性党性教育“红色地图”,今年共开展现场教学150余场。探索推行“支部+远教+协会+公司+大户”教学模式,把“电教远教阵地”建在生产一线,协调科技、农林、教育等部门,打造14个“学用示范基地”,将致富带头人发展成远教示范户,现身说法分享“致富经”,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6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
五、突破“关键点”,因材施教,焕发党员教育新动力。因地制宜、分“人”施策,以组合拳定制党员教育“特色套餐”。针对年轻党员群众,组织红色情景剧街头展演、“飞夺泸定桥”VR全景体验、“红色印记·舞动青春”街舞快闪、“红色剧本杀”等沉浸式、互动式主题活动170场次。针对农村党员,利用乡村大舞台、远教文化广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化宣讲。近日,墩上街道罗城村编排演绎《举世瞩目二十大》民歌作品,反响热烈。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采取录制音视频、“唠嗑式讲学”送学上门1000余人次。针对流动党员,通过寄送学习用书、“两微一抖”推送等途径带学助学。针对非公企业党员,全面落实“线上微党课”“车间学习墙”“工人学习夜校”等学习制度,开展学习活动97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