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验材料:建立四项制度,提升驻村工作水平,供大家参考。
2022年,*县安排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113支,其中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10支,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103支,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边区边界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村一队”全覆盖,通过四项制度加强了管理,提升了工作水平。
一、强化学习培训制度,提升赋能。坚持每年举办一期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专题培训。今年围绕党建促乡村振兴、防返贫监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组织251人参加培训。同时,结合干部能力提升年,开展驻村帮扶干部“提能力、振雄风”活动,要求驻村干部根据自身条件,科学合理制定自学计划,撰写学习笔记,提高能力素质。
二、完善工作管理制度,明纪定责。实行“一月一提示,一季一通报”,每月针对重点工作任务,下发工作提示,细化任务目标;
每个季度聚焦驻村帮扶干部工作纪律、任务开展、工作建议等情况,出具驻村情况简报,督促派出单位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乡镇(街道)推行“月工作例会、月督导自查、月工作评价”,坚持工作项目化、问题清单化、责任目标化。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评价制度,把为村集体增收、解决断头路、水利死角等民生实事,作为驻村帮扶干部的评价标准,截止9月底,全县村(社区)全面完成“消薄”任务,每个村(社区)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三、严格绩效挂钩制度,考核奖惩。实行县派驻村帮扶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分类考核。驻村工作队考核与季度考核挂钩、与驻村补助挂钩、与派出单位年终评先和绩效评估挂钩;
驻村帮扶干部考核与驻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派出单位根据季度考核结果,针对优秀、良好、一般和差4个等次,分别按照标准的100%、80%、60%和不予发放落实驻村补助,并对不合格的驻村干部予以召回。
四、落实待遇保障制度,关怀激励。所有派出单位按照标准,落实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房租水电等补助费用,并每年组织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体检。县派驻村帮扶干部按照300元/人的标准,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采取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驻村帮扶干部思想动态。对生活困难和遭受突发事故的驻村帮扶干部,积极关心关爱,解决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对工作作风务实、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反响良好的驻村帮扶干部,择优评先评优。2021年5月以来,*县对16名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进行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