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工作会议 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实现新世纪水利事业的新跨越
—同志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新一年的工作已经开始,在这个时候把大家请来,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市局党委及全体干部职工向与会的领导和代表拜个年,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的广大水利职工表示新年的祝福。这次会议时间紧,内容多,主要是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全省水电局长、防办主任暨河道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贯彻,在此基础上,对2001年工作进行部署。
年度水利工作回顾
年,全市水利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立足水利经济发展,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深化改革,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实现了新千年水利事业的开门红。
一、水利建设“三超”历史。我们在度水利建设中,积极宣传发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工程管理,通过开展“7673”工程大会战,完成水利工程71576处,移动土石方6495.5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7845.3万个,筹集资金3.18亿元。全市共治理险病水库215座,兴建高标准渠道1791公里,高标准山塘1.3万口,整治河道502.5公里,治理干旱死角村720个,修复水毁工程1.0381万处,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规模、投入、质量“三超”历史的目标。通过去冬今春水利建设,全市新增蓄引提水量1820万方,新增灌溉面积1.4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5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8万亩,新增保收面积7.71万亩,新增小水电装机0.22万千瓦,解决了2.68万人、2.6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防灾减灾扎实有效。今年防汛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做到了宣传发动、责任落实、查险除险、防汛检查、河道清障、防洪预案、物资准备、抢险队伍“八到位”。虽然全市出现了两次暴雨洪灾,绥宁等局部地区还出现了超历史的特大暴雨,但由于防汛准备充分,措施得力,组织严密,抢险及时,没有一座水库出事,也没有人员死亡,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实现了省定“三个确保”的目标。7-8月份全市又发生了大面积的干旱,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设施,积极发挥抗旱服务队的作用,邵东、新邵、邵阳、新宁等四个抗旱服务队,组织了15个分队、1120台套设备抗旱,抗救面积31万亩,为夺取农业丰收作出了贡献。
三、水政执法有所突破。一是执法力量得到加强。继隆回、武冈、双清水政监察大队成立以后,市及新邵、新宁三个水政监察大队也挂牌成立,全市水政执法人员增加到720人。同时,邵东、新邵、隆回水保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长委、省厅检查组的达标验收。二是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
年,全市围绕“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利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出动车船下河上街巡回宣传、领导电视讲话、举办学习班、印发资料和文件、在媒体发表宣传文章等活动的开展,使全市水法普及率达到了76%。三是水事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去年,全市共调处水事纠纷73件,打击水事违法行为524起,抓获违法分子15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余万元。四是河道综合治理得到重点突破。市区成立了河道综合治理指挥部,从水利、交通等22个单位抽调50名工作人员组织专门班子,对市区29公里河段进行集中整治。共依法查处违法采砂船只64艘,其中解除动力46艘,使河道乱采乱挖现象得到有效制止,并清除市中心1800米河段的7万方废弃砂石。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外的采砂作业实行了统一办证管理,共办证50套。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河道管理的通知》,对河道管理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各职能单位向市政府递交了市区河道管理目标责任书。新邵、隆回、武冈、洞口都成立了河道联合治理办公室,重点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障,整顿采砂秩序。隆回县控制辰河采砂船只50艘,统一办证36本。武冈已完成3.5公里河道疏浚任务。洞口县已完成全县河道划界设计任务,埋桩10公里。
四、水利管理切实加强。一是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市推广,在隆回县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经验,颁发了《邵阳市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成立了邵阳市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并在隆回召开了全市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全市共放活水利工程26760处,承包、租赁、拍卖款3360万元,其中80%已再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小型水利工程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二是国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功。去年8月,我们在蓼水灌区进行国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按照“事企分开、分块管理原则”,将原有单位转为公司化的经营管理;
在人事管理上,由传统的固定用工改革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动态管理;
财务管理由“大锅饭”形式改为各公司定额包干,分级核算,独立经营;
建立“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的商品水销售网络。通过改革,水费入库率、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灌区配套改造也搞得很好,达到了“两改一提高”的目的。三是全面落实“三制”。全市上等级的工程已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规模3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都全部进行了招标投标,承建单位都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较重要建筑物工程和隐蔽工程都实行了质量监理制。三项制度的全面落实,增大了工程建设程序的透明度,杜绝了“暗箱”操作,规范了水利建设市场,保证了水利工程质量。四是严格水利资金管理。我们对水利建设资金要求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支出预算的使用性质和使用方向。去年,由市监察牵头,计委、财政、建委、审计、水利参加的联合执法检查对全市水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有任何违纪违规现象。
五、水利经济长足发展。去年我市水利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行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水利经济的持续增长,全市水利经济总产值达到4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与99年相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在发展水利经济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充分发挥了行业优势,一是利用水面,发展水库渔业。全市共引进名优鱼种50万尾,投放9座大中型水库,并在木瓜山、大水江、超美等水库配套引进了灯光诱捕技术,解决了多年来一次性捕鱼难的问题,发展态势看好。二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拓展乡镇供水业。去年邵东、隆回、武冈等县市已兴建乡镇供水工程6处,邵东火厂坪、砂石、新宁的水庙、城步的城北等供水工程正在抓紧进行项目前期工作,已争取银行贷款400万元。三是开发水能,发展小水电。木瓜山、架枧冲二处各装机2500KW的股份制电站已完工,即将投产发电,大水江二级电站装机1600KW已动工兴建。四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水库旅游业,现白云、六都寨、流光岭等水库旅游开发项目正在抓紧申报。
六、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1、市区防洪堤工程。我市市区防洪堤工程计划总投资3.46亿元,其中堤身工程投资2.9亿元,河岸护坡和河道疏浚5600万元。去年,市区防洪工程建设的主战场仍是江北防洪堤,至年底已开工2050米,竣工1400米,共开挖移动土石方12.6万立方米,浇注砼、钢筋砼4.5万立方米,完成征地200亩,拆迁房屋21000平方米,资金到位491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2510万元,自筹2400万元。完成投资4070万元,其中堤身建筑工程1575万元,河道疏浚175万元,自筹征地拆迁2320万元。
2、六都寨灌区工程。于91年9月动工,至去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32.25公里的总干渠已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
34.88公里的东分干渠已完成26.27公里;
隆回境内8.61公里南分干渠已全部完成,14.029公里延伸段明渠开挖已基本完工;
33.76公里的北分干渠已完成20.7公里;
隆回境内的110条支渠已陆续开工;
总干渠和东、南分干渠已竣工的工程全部进行了验收,并移交给灌区管理局管理;
世行贷款培训大楼、防汛抗旱指挥大楼和9座用水管理站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北堤干替代方案寨志水库扩建工程已经完成;
北分干新邵段和东分干邵阳段的工程均已开工。2000年度的工程任务优质、高速、超额完成,世行贷款全部报帐完毕。
3、中型水库除险保安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在险病水库安全鉴定的基础上,2000年重点抓了东风、三都、金江、枫树坑、流光岭、三联、威溪、木瓜山8座中型水库的除险保安和大圳、马皇冲、黄家坝、大业冲等11处大中型灌区的续建,共完成投资2940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现2001年重点大中型工程上级投入部分2032万元资金和任务已全面落实,部分已着手进行。
4、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我市西部五县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计划任务3.061亿元,去年已全面启动。在农网改造中,我们狠抓质量和管理,严把规划设计关、招标投标关、管理关、财务关、验收关,去年共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两改一同价”的初步实现,进一步巩固了地方电网,社会和企业效益同步提高。在完成农网改造的地方,降低了电价,减轻了农民负担,一些边缘村组结束了松枝照明的历史。
5、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我市西部五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部通过验收达标后,我们紧接着完成了西部五个中级电气化县的建设规划,经省厅审查通过,全部被列入我省“十五”计划,并通过国家水利部批准,进了笼子。
在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为争取国家对邵阳水利的投入,也为了邵阳水利的持续发展,我们把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作为政府宏观引导的一项大事来抓,现已组织完成了神滩渡水资源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议书、新宁犬木塘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重点县水土保持规划、资江防洪总体规划、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可研、农村人口饮水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形成了较完备的项目库,其中,神滩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省厅初审通过,并列入了省市“十五”规划。另外,我们还组织对九个县城的城市防洪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对绥宁、城步、隆回县城防洪堤工程规划报告进行了初审,现三县防洪堤工程已经省厅批准立项。
去年全市水利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一是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抓住了水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对邵阳水利水电事业的投入,除农村电网改造外,争取到上面的水利无偿投资共790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二是紧跟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思路。三是不断地深化改革,探索了新体制、新机制,推广了改革的成果。四是坚持了依法治水,科学管水。五是广大水利职工发扬了团结拼搏的精神,真抓实干,务实创新。
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去年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水利经济结构不合理,水利企业改革力度不大。说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占固定资产90%的水利工程直接收益只占10%,综合经营项目小、散、全,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难以抵挡市场冲击,水利企业大部分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手段。二是基层水管单位基础不牢,队伍不稳。基层水管单位由于家底薄弱,加之近年来粮食体制改革和水费计收方式的转变,给基层水管单位当头一棒,经济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水利职工无法安心。三是水政队伍不够健全,执法难以到位。市水政监察大队还没有完全运作起来,7个县市区还没有成立水政监察队伍,执法力量不强,加之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水行政执法阻力大,困难多,难以到位。四是水利经济增长不快。水利行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缺少亮点,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利经济严重滞后,严重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发展。
全省水电局长、防办主任暨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元月17日、18日,省厅召开了全省水电局长、防办主任暨河道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精神,并围绕防汛抗旱、防办建设、河道管理几个专题对2001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王厅长在报告中用很大的篇幅传达了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精神,他说,元月12日至15日,水利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其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六个必须”上。
(一)必须充分认识我国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形势,贯彻落实中央的治水方针
在五中全会上,《建议》、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里,都讲到了在新世纪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水资源、能源三大战略问题,认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建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五年至十年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江总书记指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朱总理指出:“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强调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同时,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中央和地方加大了水利投入,但城市防洪标准偏低,全国缺水问题突出,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形势仍然严峻,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长期坚持《建议》中提出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治水方针。
(二)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水利发展,下大力气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
《建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尽快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使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就必须加快水利发展。
当前,水利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可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加强以江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和重要控制性工程建设,使我国的防洪减灾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二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水利的地位十分重要。三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四是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中,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地区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与水利工作密切相关,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
(三)必须提高用水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五中全会突出地强调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议》指出:“要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搞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抓紧治理水污染源。”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统筹兼顾,对各种水源和各种用水需求统筹考虑,加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二要以供定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通过强化节约用水,减少无效用水需求,减轻供水压力。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必须加强农业节水工作,要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提高用水效率。水资源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要切实加强。
(四)必须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建议》提出,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对水的管理体制提出明确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体制,使防洪减灾、城乡供水、防治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存在许多矛盾。“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不管排水、排水不管治污、治污不管回用”的多龙管水体制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分割管理体制,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不利于各种水问题的有效解决,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必须加以改革。要加强流域统一管理,也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城市水务管理,水利部将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和其他有关部门一起,认真总结各地水务改革的经验,加强对水务改革的研究和指导。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确定自己的水管理体制。
(五)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水利发展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作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水利发展中的经济问题,注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在产权、水权、水价和水利投资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要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而且要研究经济手段,研究产权、水权和水市场问题,研究适应中国国情的水利发展机制。这些问题已成为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难点和关键,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水价机制不合理,水价偏低,是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水没有被真正作为商品来看待,水利工程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没有建立起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及时调整的机制,一方面造成供水单位长期亏损,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另一方面也极不利于节约用水。因此,必须按照《建议》提出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要把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同改革供水管理体制结合起来,促进水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使供水单位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水产业。
要继续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随着水价机制的完善,一些供水工程的投融资方式可以相应改变,可以采用市场机制进行建设。对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机制和方式,要积极探索,调动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等多方面参与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水土资源的积极性。
(六)必须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程。通过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全国水质信息系统和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手段,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依据,为水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强通信、网络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努力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
在总结了年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经验之后,王厅长提出了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要逐步实现“五化”的基本思路。一是规划科学化。编制防汛抗旱规划要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立足长远,又着眼当前;
既考虑防洪,又结合抗旱;
既有工程措施,又有非工程措施。一定要使所编制的防洪抗旱规划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便于实施,使之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好科学的防洪抗旱预案,确保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成竹在胸,指挥若定。二是规章法制化。防汛抗旱仍然需要法律手段的强力支撑,还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健全防洪法规体系和各项行政制度,强化防汛责任制,严明防汛纪律,采取强硬措施加强执法,全面实现防汛抗旱规章的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防洪。王厅长在这里特别提出农村费改税后,我们要把政策的精神吃透,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中央7号文件在规定“一事一议”的同时,还指出,“除了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里面的“一事一议”、“除了”做好文章,强化防汛抗旱。三是工程系统化。防汛抗旱工程是防洪减灾的物质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实现防汛抗旱工程的系统化。一方面,要努力建成一个治沙、防洪、排涝有机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山丘区要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工程体系的研究,进行山洪河沟整治、修筑多面截流工程、保持水土,结合非工程措施,减轻山洪灾害损失。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兴建各类蓄水保水工程,建成完善的抗旱工程体系,提高抗旱能力。四是指挥网络化。要大力加强非工程体系建设,特别是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系统,发展通信系统,完善信息系统,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的网络化,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和主动性。五是队伍专业化。为适应防汛抗旱形势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科技知识武装的高素质的防汛抗旱专业队伍。按照国家防办提出的“一流的组织机构、一流的技术设备、一流的专业队伍”的要求,各级防汛、水利部门要把队伍建设当作2001年防汛抗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健全机构,充实人员;
狠抓人才开发,大力培育高级专业人才;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强化政治思想工作,增强责任,使我们的防汛抗旱队伍名副其实。
关于切实加强河道管理的问题,省洞工局局长甘明辉同志做了专题报告,他在总结回顾近几年河道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年河道管理工作的九大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河道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度。二是要全面深入开展河道管理法规宣传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构。四是要切实开展河道清障工作。五是要清理整顿河道采砂作业,规范管理秩序。六是要严格抓好河道内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七是要全面完成河道划界工作。八是要加大河道管理经费投入。九是要加大河道执法查处力度。
对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我们应认真领会,切实贯彻执行。
年工作部署
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头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中央已为水利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既定方针上来,站在面向新世纪发展的历史高度,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努力实现新一年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前进。
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施我市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抓大放小,加快发展,把水利建设作为主题,把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水利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利系统职工队伍稳定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新世纪水利工作的开门红。
总的思路是:
推进两项改革:一是大力推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使小型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面达到70%,以此盘活水利资产,促进水利管理。二是大力推行国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行蓼水灌区试点的经验,在10个大中型灌区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的模式,加大水费收缴力度,稳定水利队伍。十个灌区分别是:黄家坝、尧虞塘、张家冲、木瓜山、蓼水、大业、威溪、老虎坝、肖家湾、大圳东风灌区。
建设三大体系:一是要建设有效的防洪抗旱体系。在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是新建骨干蓄洪工程、处理险病水库、加强灌区配套、致力水土保持、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等;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责任制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系统。二是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与农村供水体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综合考虑水量、水质问题,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加快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的步伐。三是要建设适应人民对生活质量高要求的水生态环境体系。一方面,要加大河道的综合治理力度,尤其是城镇河段的集中整治。要按照“清、疏、拆、建、绿、调、管”七字方针,使河道向自然回归,成为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的风景线。要加强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以有效的措施和对策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配置要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水定供、以供定需,水资源节约要从浇灌土地转变为浇灌作物,推广节水技术,水资源保护主要要加强水保措施,依法行政,严厉打击水事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要加大水保投入力度,积极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好秀美山川。
实施四个转移:一是在观念上,要运用大水利观念,从工程措施主导型向资源综合管理和环境协调主导型转移。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都得到完全的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战略上,要从单一的农村水利向城镇水利转移。要实现水利大发展,不仅要发展农村水利,更要发展城镇水利。我市农村水利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城镇水利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所以,要逐步使水利从农村走向城镇,在城镇占有一席之地。要建设城区防洪堤,开发城镇水资源,把水利建设与城镇开发结合起来,实行滚动发展,集约经营,在城镇建设、城镇美化方面展现出水利人的风采。三是在布局上,要从面上小水利为主向流域综合治理和干流城镇段集中整治为主转移。水利工程布局要打破“面上小水利为主”的框框,以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干流城镇段集中整治。在当前的一段时间里,资水市区段的集中整治要常抓不懈,市区的防洪堤建设要加快进度,同时要启动各县城城市防洪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四是在措施上,要从行政命令型、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服务引导型和专业化、科技化转移。农村实行费改税后,水利建设的政策有重大调整,我们不能再沿用老办法了,要靠政策推动,靠效益启动,靠市场拉动,这是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路。要实现新时期水利大发展,以现有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必须引进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含量,通过科技示范引导面上水利的发展。
突出五个重点:一是要突出骨干工程建设。水利建设要以大中型水库保安、大中型灌区配套、城区防洪堤建设、城镇供水工程等骨干工程为重点,带动面上小水利建设,确保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利同步发展。同时,要建立好洞口塘、犬木塘等新建工程的项目库,搞好规划,争取立项。神滩渡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要力争上马。二是要突出资源和环境保护。重点抓好节水增效示范区和大中型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加强渠道防渗和配套改造,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对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三是要突出城镇防洪建设。抓住中央加大“四水”治理力度的机遇,力争在三至五年内使我市的城镇防洪堤建设全面启动。四是要突出河道综合整治。总结推广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全市河道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河道“四乱”现象,加速河道清障步伐,同时坚决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带赈、个体承包”的政策,集中连片治理,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五是要突出水利经济发展。水利建设要同时考虑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改变“建一处工程,背一处包袱”的局面,大力发展水利经济,以水利自身的良性循环带动社会水利的大发展。
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完成水利建设任务。
年度全市水利建设主攻目标:突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市区防洪堤建设年度任务,绥宁、隆回县城防洪堤工程争取动工;
突出险病水库治理,全市计划治理险病水库210座;
突出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着重抓好大圳、六都寨、马皇冲、黄家坝、尧虞塘、下源、张家冲、蓼水、大业冲、洛口山、棕树园等11处大中型灌区的配套和两市塘电灌站、肖家湾电灌站、向阳坝水轮泵站、老虎坝水轮泵站的更新改造;
突出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力争在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突出农村人口饮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兴建吃水工程,改善2万人饮水状况;
突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继续抓好新邵、隆回两个长治县第五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搞好验收,做好第六期规划并争取立项,抓好财政预算内水土保持国债重点治理县的生态建设规划和申报工作。通过大规模的建设,新增蓄引提水量100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新增小水电装机1万千瓦,解决1.5万人、1.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为确保水利建设任务的完成,各地要加大水利投入力度。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国家投入。近年来,国家对“四水”治理、城镇防洪、水库保安、生态环境建设、人口饮水等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我们要抓住机遇,搞好规划,作好神滩渡、犬木塘等重点工程的项目前期工作,搞好可行性研究,建立好项目库,努力争取国家投入。2001年招商引资,国家投入的资金要力争突破1亿元。二要示范引导面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要利用村民“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发动群众自愿干水利,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吸纳有钱人投入水利。三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水利部门要向党委、政府汇报好水利建设工作,争取财政上的支持。四要收好用好水利规费。要坚决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的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收好用好水费、防洪保安资金、河道采砂费、河道堤防维护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
二、积极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认识要高,部署要早,制度要严,工作要实”的要求,充分作好各个阶段防汛减灾准备工作,确保防洪预案、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到位,扎实做好查险处险工作,搞好山洪灾害预测预报,尽量避灾躲灾;
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大力加强抗旱服务队组织建设,要对抗旱设施经常检查维修,充分准备抗旱物资。总的目标是:非超标准洪水内不垮一座水库,山洪灾害不死人,遇98型干旱不减产。今年,县、乡两级一是要进行机构改革,二是在汛期时要进行“三个代表”的专门教育,这是中央的总体部署,而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正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
三、致力发展水利经济。一方面要加快水利系统企业的改革改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局要抓好下属二级单位的改革,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也要抓好所属企业的改革改制,挖潜增效,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依托行业优势,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继续推广大库养鱼技术,新增大水面养鱼1万亩。二要力争在水库旅游项目上有新的突破,重点抓好隆回六都寨、城步白云、邵东流光岭等水库的旅游开发,为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区作好前期准备。三要尽力抢占城镇供水市场。我市19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绝大部分没有自来水,农村尚有27.16万人没有解决吃水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瓶颈”。各地要抓住中央加大解决人口饮水力度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机遇,选择比较典型的城乡交错、工农结合的组群式城镇,开创性地建设社会化供水的农村吃水模式。武冈邓家铺、邵东火厂坪供水工程要开始受益,新邵陈家坊、洞口又兰、新宁水庙供水项目要着手建设。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水利经济,力争全市水利经济产值达到5亿元。在这里要着重提一下市本级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市本级的主要对策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拖动行业经济发展。具体说来,就是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好两个公司,建设好两个示范园区。二个公司,一是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二是河道开发公司。对于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授权,新建的邓家铺、火厂坪、陈家坊、又兰等乡镇供水工程,均按照市、县、乡镇三级水利部门入股的股份制形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即分别按33%、34%、33%的股权占有股份,逐步发展到市开发公司在每个县有不少于一处的参股水厂。二是市局已参股的电站等实体,股份在年内要转到市开发公司。三是凡开发公司参股的和市里直接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的主要材料采购,由市开发公司承办。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开发公司在2001年内固定资产要增加1000万元的目标。对于河道开发公司,2001年主要目标是攻克神滩渡水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开工,并以此起步,向全市河道开发项目进军。二个示范园,一是莲荷农业生态示范园,按“显示性、观赏性、休闲性”建设有特色的市郊农业示范园,现已与市科委、省科协合作起步,要调整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二是防汛调度指挥中心园区。起点要高、设施要全,要体现水利人的气魄和胆量,要建成花园式的水利自身建设示范园区。希望各县、市、区水电局及水利单位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予以大力支持,也希望大家从这一思路中得到一些启示,利用水利行业优势,争取具体指标,使我市水利经济蒸蒸日上。
四、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体系。要按照上级要求,组建全市水政监察网络,还未成立水政监察大队的县市区要尽快组建,增强执法力量。同时,要在执法队伍中开展“五看五比五查活动”,即看工作表现,查工作态度,比工作干劲;
看服务态度,查服务质量,比敬业精神;
看执法效果,查执法动机,比执法水平;
看工作环境,查言行举止,比窗口形象;
看工作标准,查工作效率,比奉献意识,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从硬件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执法队伍专职化、执法装备现代化、考核培训制度化、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行为合法化、执法文书标准化、执法统计规范化、检查监督经常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水事违法行为,发现一处,打击一处,要重点办几件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以点带面,逐步使我市的水利管理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水资源意识、水商品意识和水忧患意识,努力营造规范和谐的水法制环境。
五、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一是重点工程要坚决推行三项制度。水利工程项目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根据作用和受益范围,划分事权,明确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行水利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
要加强工程监理,监理人员要按规定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签字,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经监理人员认可,才能在工程上使用。二是面上工程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面上工程,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六、加大城市水利建设力度。根据城市水利的发展要求,要在市区实施四项工程:一是资水与邵水的综合治理。要进行河道清障、两岸护坡等,以巩固市区河道整治的成果。二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市区19.2公里的防洪大堤,要在三年内完成主体,五年内搞好配套。三是努力争取神滩渡水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立项审批,早日动工。四是市防汛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建设。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争取早日建成。各县、市要组织制定好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大力加强小城镇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各县城和骨干集镇所在河段,要坚决遏制“四乱”,清理乱石堆,还居民以优美的沿河风光,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隆回、城步、绥宁三县要抓紧县城防洪工程的建设,其他县、要结合城市建设抓紧作好县城防洪堤建设的规划工作,争取立项。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各地要搞好形势教育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队伍素质,树立行业形象。一是各级水利部门领导班子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素质。作为市局领导班子,要继续解决好“三讲”中群众提出来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搞好“三讲”回头看。二要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抓好职工的教育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要大力宣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倡导爱岗敬业的高尚精神;
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职工工作行为;
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三要抓好人才结构调整。全市水利系统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重点引进专业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水利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四要确保队伍稳定。县、乡机构改革任务重、压力大,但不管怎么样,都必须保持水利队伍的稳定。最近,国务院下文就“农业三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之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属公共财政范畴,并明确了以条条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各县、市、区要积极作好汇报,相信农口各站应属同一类型。与此同时,要多渠道扩大水利职工子女就业门路,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待业人员社会竞争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要依托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适当发展新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在水利系统内积极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改善自身状况,提高职工收益,确保安居乐业。
同志们,告别昨日辉煌,新世纪的水利工作已吹响号角,历史为我们水利人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发图强,以崭新的行业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现新世纪水利事业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