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区体育局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2021年区体育局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的冲刺之年,是在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加快推进黄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2021年黄浦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时尚体育之区”奋斗目标,抓好“十四五”时期各项体育工作起步,强基固本,勇于担当,创新求变,以更新理念加强体育发展创新实践,在新的征程上创造体育发展新成就,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16项工作:
一、推动融合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协调区有关部门,盘活城市空间的“金角银边”,重点挖掘沿江、沿河公益性建设用地资源,大力倡导集约复合用地模式,加强“体绿”、“体文”、“体旅”结合,建设贴近百姓的体育健身场地。以“一场多能”、均衡布局和智慧化为导向,推动体育设施更新升级。按时完成年度政府体育实事项目,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2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2片、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5个,更新一批市民健身房器材,推进市民球场智慧化改建。支持各类体育场馆向市民公益性开放,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及其附属空间开放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和公益开放,落实好社区体育设施巡查工作区域责任制,确保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无盲区、无死角。
2.办好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聚焦市民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开放办赛理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黄浦我来赛”系列赛事体系,做强“星动”系列,推出“云动”系列,不断丰富赛事活动种类,打造覆盖各类人群的运动项目竞赛体系,推进线上线下赛事活动融合发展,建立“线上+线下”竞赛活动新模式。塑造重点体育文化品牌,聚集体育文化能量,进一步提升“TALK体育人”等项目,打造草根体育明星的功能价值。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提升对青少年、老年人、在职人群以及残疾人等群体健身服务水平。
3.提高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广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宣传普及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事业人才培养、资源对接、合作推广、互助培训等领域中的作用,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打造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服务功能。全面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共享空间建设,优化管理制度,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形成向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健身团队提供综合服务的自助共享模式。持续打造“体育社团节”等品牌展示项目,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绩效评估机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等级结构,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区居民提供赛事活动、健身指导、体育设施管理等服务,提高上岗率。大力实施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创新形式,推进科学健身讲座、技能培训等公共体育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
4.推进体医养融合发展。会同区有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健康黄浦建设,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注重推进体医养融合发展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宣传,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人群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提升社会总体健康水平。构建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以“智慧健康驿站”为载体,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健康师”项目,指导市民健康吃、科学练、治未病、防慢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支持建设体医养融合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
二、创新训管机制,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
5.优化训练项目布局。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完善“以奖代补”等激励和扶持政策,构建科学高效的竞技体育训练管理和服务保障格局。围绕“十四五”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规划,优化重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强化项目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优势项目实行政策倾斜。壮大青训力量,重点关注游泳、足球等项目的发展,调整游泳项目市运会备战方案,单独制定考核方法和奖励标准,力争游泳项目回归第一集团;打破足球项目现有管理机制,争取在小年龄组别有所突破。贯彻落实本市《关于加快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加快冰雪运动场所建设和项目推广。
6.加强队伍管理和服务保障。着力加强教练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三支队伍的建设,突出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围绕重点、突出重点、确保重点,集中精力抓重点,精雕细刻造精品,以确保在年度市级以上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利用和发挥“名教练工作室”带头人、“明翔计划”青年骨干教练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教练员的科研能力,加强重点项目的团队建设和辐射作用。关注关心东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主动靠前,跟踪了解2021东京奥运会及全运会黄浦籍运动员参赛情况,协同上级训练单位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深化青少年体育文化内涵,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体育运动项目文化的学习宣传。
7.探索创新业余训练新机制。坚持科技助力和科学训练,积极做好运动队疫情防控,创新特殊时期各项目运动队“赛练结合”模式。做好新一轮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办训质量,充分发挥业余训练的育人功能。加强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科学训练水平,调整完善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标准,加强选育才测试,推动体育科研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和成果转化。拓展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加强与运动营养、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等领域社会力量合作,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训,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造一批优质的专业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社区体育配送等体育培训活动,推动构建覆盖家庭、社区、学校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加强幼儿体育(亲子运动),广泛开展“亲子运动会”等体育活动。
8.推动学校运动项目普及提高。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体教融合工作运行顺畅。进一步推进优秀教练员进学校工程,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兴趣的规模和学校教师的技能。加强区本级和学校二线运动队建设,加大对学校训练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强体育教师技能培训,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水平。结合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具体实际,对体育传统学校项目进行适度调整,力争做到项目、场地和软件有机对接,为学校体育项目“一条龙”建设提供有力地保障。会同区教育部门做好2021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各项目青少年锦标赛等重点赛事,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推进创新升级,激发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9.提高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坚持开放融合,畅通产业发展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整合体制内(外)的体育资源,不断增强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扶持创新型体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商贸、健康等融合发展。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坚持赛事引领,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创新体育赛事市场化推广模式,完善政府补贴赛事活动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冠名赞助等多种形式,承办各类大中型体育比赛活动。做好体育赛事办赛品质和效应的评估,提高赛事运作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积极探索和发展体育赛事经济;进一步加强与多种媒体的合作,努力探索和推动“品牌”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
10.扩大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认真筹划并举办2021WDSF大奖赛总决赛、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U22中国国际青少年保龄球公开赛、亚洲大洋洲飞盘锦标赛(上海站)、拳王争霸赛等系列重大赛事活动。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加大体育舞蹈、自由式轮滑等重大赛事的宣传推介力度,采取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放大赛事活动社会效益。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体育组织的联系,大力培育引进适合我区发展特点的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和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活动,着力创办新的体育赛事,以赛事“品牌力”扩大提升地方城市的影响力,努力把黄浦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体育之区”。积极配合做好上海马拉松黄浦赛段的各项筹备保障工作。
11.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能级。优化体育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体育企业总部、功能性体育行业协会、国际体育组织来黄浦落户。整合体育产业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产业链企业合作对接。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购物、养老、科技、互联网等领域融合发展。着力研究培育体育表演、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体育产品等消费市场,引进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组织,推动体育中介组织和职业俱乐部发展。依托举办WDSF大奖赛总决赛、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等国际大赛契机,以比赛创市场,以市场促产业,大力发展健身消费休闲、场馆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产业门类。有重点地推进轮滑产业基地功能性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促进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型”轮滑产业集团公司。努力提升体育彩票销售增量。
四、优化管理服务,提高体育部门综合治理水平
12.加强体育市场监管。深入推进依法治体,创新体育治理方式,着力优化工作载体,聚焦体育公共服务、场馆运营、健身休闲等重点领域,提高体育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认真落实《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费消费卡和体育培训市场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游泳、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完善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智慧体育信息化监管方式。
13.加强体育文化培育。积极助力黄浦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弘扬“为国争光、开拓创新、中外交融、独具魅力”的海派体育文化,探索打造黄浦体育“地标性”体育文化设施,为黄浦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充分利用黄浦体育官网、微信公众号、户外宣传阵地等平台,宣传黄浦体育成就,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规划、奥全运会等重大赛事项目组织主题宣传。不断提高“黄浦•我来赛”主题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14.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把握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体育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大青年干部民主推荐、易岗锻炼力度。进一步优化体育工作职能,选优配强局属单位领导班子。重视重点工作岗位人员配置,规范专业管理,完善培训内容,提升工作效能。认真组织事业单位招聘。积极推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认真做好年度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职称评审、优秀运动员选调引进、退役安置等人事服务保障工作。
15.加强法治能力建设。将法治建设列入全年工作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开展学法普法教育活动。重视“一网通办”政务综合平台体育相关信息数据的维护管理,及时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权力事项进行动态维护。依托“社会统一信用平台”、“互联网+督查”等系统平台,开展“双随机、双公示、双告知”等综合监管,不断优化体育行业服务“窗口”。继续聘请法律顾问,为体育部门重要决策、行政行为、合同行为及其它法律性事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依据。组织开展社会科学课题研究。
16.加强综合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推进落实区政府年度督查督办事项和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训练(赛事)活动和工程项目建设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坚持把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工作贯穿于体育工作的全过程,坚决防止和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认真落实“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责任制,积极稳妥地做好市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确保体育系统没有重大上访事件。
此外,要围绕体育中心任务,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意识形态、基层党建、法治建设责任制,做好统战、老干部、工会、团建、文明创建等工作,凝心聚力,善作善成,在新的起点上开启黄浦体育创新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