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9篇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9篇

时间:2022-08-28 10:35:08 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9篇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演讲大纲一、前言: 《道德经》介绍二、作者介绍三、创作背景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9篇,供大家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9篇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道德经 》 演讲大纲 一、前言:

 《 道德经 》 介绍 二、作者介绍 三、创作背景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概述

  基本介绍 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者介绍:

 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创作背景 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容简介 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4]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术研究( 主题思想 )

 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 老子 》 ,又称 《 道德经 》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的哲学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

 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而“德”则是“道”的展开,是“道”在人生、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 道家立说的目的,是要在变化生灭的世间,找到究竟真实(道),使人可以自行安顿,进而自在逍遥,臻于化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是两大支柱,有时携手合作,有时分庭抗礼,形成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表现深刻的入世情怀,道家呢?是出世、超世,还是别有一番用心与苦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一书的作者即如司马迁所说,是“周守藏室之史”,他的生平与《老子》一书的内容也不妨分开讨论。今人所读《老子》,多以王弼注本为主,再参酌帛书本、竹简本,稍加损益。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看待天下大乱,把焦点置于“人的认知能力”上,若是认知偏差,则欲望随之错乱,所以他但愿百姓“无知无欲”。老子其实另有所指,希望认知可以由“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亦即以道观物,化解贵贱,抵达一往平等的境界。由此显示老子为何强调“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若是回溯根源,仍须说明何谓“道”,以及人生修行之法:虚与静。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观”天地万物的真相,然后肯定“道”是究竟真实。以道为本源,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可以化解于无形。

  由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课程理解真实,体悟智慧,超越生命苦难;并比对现代社会的情境,人们对所谓成功、快乐的心灵焦虑。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德]尼采(1844-1900)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起源与发展 1 1 、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道才受挫。

 2 2 、东汉灵帝,在东方有张角,倡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后发展为数十万人,乃发动农民起义,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遭镇压。

 3 3 、此时,汉中有张脩

 ,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1、源自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又附会《老子》、《庄子》,并加以引申,再吸收儒家,阴阳家、谶(chèn)纬及佛教等成分,融合而成,基本宗旨为长生成仙。

 2、经典为《太平经》,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把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性与积德,如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3、至上神是“委气真人”,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受儒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观念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的功过,积之日久,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

 4、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理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形成内外丹结合之说。后人则进而以身为炉体,依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者的信任。

 3、它的养生论与医学,有科学成分与实用价值,又能包容各种观念,形成丰富的文化系统。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1.王浮 《 老子化胡经 》 。

 2.葛洪 《 抱朴子 》 肯定神仙必有,长生可致,集以往神仙外丹理论之大成。学道首在修德守礼:“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其次则为服用金丹上药:“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然后再辅以清心寡欲、房中术、吐纳行气、草木药饵

 。此派代表了丹鼎派。

 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 《 灵宝经 》, , 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 《 三洞经书目录 》, , 为《 道藏 》 奠下体例。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三教合流。

 5.北魏寇谦之主张“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 .” 其道教称为北天师道。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巫 易 史 术数 占卜家 天文家 道德家 墨家 方技家 儒家 医家 房中 神仙 形法 杂占 蓍龟 阴阳 历谱 五行 黄老道 五斗米道 今日道教 道教的形成( 依许地山之说)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 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的生命问题。

 2 . 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

 实--道。

 3 . 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

 4 . 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

 道家思想特色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儒家

 道家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

 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道家与儒家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虚静

 庄子的逍遥

 (1) 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1) 觉知:人性软弱,人间险恶

 (2) 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

 (2) 修行: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着手

 (3) 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3) 与道同游:不得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4) 无为:无心而为,顺其自然

 (4) 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化

 老子与庄子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人间问题来自人的“知”,

 所以要步步提升,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认知能力无疑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偏差发展,给人间带来了各种困境。那么,“认知”是怎么回事?它的正确作用以及正常发展又应该如何? 老子的道“虚静”详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以知为区分(人对万物之关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2...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3卷V01.33第9期No.9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INSrllTUTE 0F EDUCATION2017年9月Sep.2017试论《道德经》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指导意义杨渑(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作为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书中提到的“合乎于‘道”’“无知无欲⋯‘复归于朴”‘无为不争”等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道德经》;欠学生;梦想[中图分类号]G64l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7)09枷72D2[收稿日期]2017—03—25《道德经》又名《老子》,作为道家的传世经典,它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其主要记录了道家创始人老聃的思想。“《道德经》因意蕴深厚而影响深远,不断吸引着东西方学者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究。”⋯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道德经》的各种注释版本约有300多种,其代表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道德经》的研究丝毫不亚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国际上用外文翻译出版的典籍发行量中,《道德经》一书仅次于《圣经》,位居第二。悼1《道德经》中“关于人生观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发人深省,特别是在深受商品大潮冲击的今天,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诸多道德、心理问题,在为人、处事问题已成为横在许多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巨大障碍的情况下,其诸多关于人生的精辟论述,更是可以直接作为我们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3 J,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合乎于‘道”’《道德经》中的“道”是一个兼有多重含义的最高范畴。一般认为,“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之根;又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决定着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Hj63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中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在这里首先把表现其中心思想的“道”同人们日常所说的“道”做了区分,从而确立了“道”的崇高地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倡的大学生的个人梦想必须要合乎于“道”,而不能是一些歪门邪道的想法。其次,一个拥有着合乎于“道”的梦想的大学生,其自身也必须是合乎于“道”的,只有实践梦想的主体是合乎于“道”的,这个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合乎于“道”的人,能够“功成名遂身退”(第九章),正可谓:“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只有顺应天理才能算得上是符合“道”,只有符合“道”才能够长久,终身不会遇到祸端,从而才有不断实现自身梦想的机会;同时“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道”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只要你的行为符合于“道”,“道”便会跟随着你,伴你左右,从而反过来促使你所有的行为都能够合乎于“道”;并且合乎于“道”的人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余食赘行”(第二十四章),狂傲自大、目中无他的人在实践梦想的过程中不能够洞察事物的道理;自以为是的人在践行梦想的道路上不能够得裂最终的认可;自我夸赞的人更是做不出任何成绩;自尊自大的人不能够长期坚持自己的梦想。这四种人是不能够实现其自身梦想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有“道”的人看来就像毒瘤一般,梦想会被他们的这一毒瘤所腐蚀,直至破灭。二、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无知无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老子认为,仁义道德这些规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们欲望过剩、知道太多的产物。也就是说,在充满道义的社会,在普遍蒙昧、六亲和睦、国家太平的世道是不需要制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所以那种社会中人们不知道什么叫仁义,不知道什么叫孝慈,不知道什么叫忠臣,那是一个无知无欲的时代,人们只需要遵循着“天之道”就可以了。L4j65同时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就是说人们外表和内心都要保持一种原始的淳朴洁净,减少私心和欲望。然而这种无欲无知的状态对于大学生今天实现个人梦想而言,并不是要抛开一切的认识与欲望,而是要[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8152);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APD)。[作者简介]杨汜(1991一),女,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万方数据

 第9期杨渑:试论《道德经》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指导意义 73求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信念,专注自己的梦想,对于梦想之外的其他一切诱惑做到“无知无欲”,唯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不断朝着梦想迈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知道了什么是美的,也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不美的;知道了什么是善的,也自然就知道了什么是恶的。整个自然界就是有无相生的矛盾体,有难的就会有易的,有长的就会有短的,有高的就会有低的,有音乐就会有旋律,有前就会有后,万事万物都是大自然这对矛盾体的一部分,既然选择了对梦想之外的事物采取“无知无欲”的态度,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梦想的实现。换句话说,大学生只有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对梦想之外的一切事情无欲无知,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三、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复归于朴”“知其荣,受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知道自己处在荣耀的时刻,却保持谦卑低下的状态,甘愿做天下的山川。只有做天下的山川,道的永恒功用才能够充足,最终才能够得到道的本来的样子。质朴无形的道散发开来就会产生很多有用的东西,圣人利用这些东西,就可以出任大官,因此道这种理想的政治制度不需要去刻意地分散。老子在这里强调了当人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不能够狂傲自大,应该继续保持谦恭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永恒的道,才能保持继续向前进的力量。这对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而言,同样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大学生在逐渐接近自己梦想时,切忌不能够狂傲自大,应该做到“知其雄,受其雌”;“知其白,受其黑”;“知其荣,受其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稳扎稳打,不断积聚“道”的力量,为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做好充足的准备。四、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需要“无为不争”“无为”作为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老子道德观的中心和基本立足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说明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这种无所作为中却包含着无所不为。这种“无为”思想当然不是要求大学生在实践梦想的道路上无所作为,而是要让他们对不合乎“道”的事情采取无为。实践梦想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波折,面对这些障碍采取一些不合于“道”的投机取巧的办法,可能会暂时省事一些,但却不利于梦想最终的实现。这个时候其实需要的就是无为,即不去运用不合乎“道”的方式,用不为不合乎“道”的方式来保证行为合乎于“道”,从而真正地实现梦想。当这种“无为”主张进入到具体的人生实践领域时,便成为了一种现实的个人处世方法,而“不争”就是这种处世方法的一种。《道德经》全文的最后两句便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并不是让大学生放弃努力、等待梦想成真的日子,而是认为大学生应努力享受追求梦想的过程,不要刻意关注结果。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付出努力的大学生就一定能够实现最终梦想,如果仅仅以结果来评判梦想,未免过于简单。追求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梦想实现的一种形式,当代大学生应该用心去“为”每一个追梦过程,而“不争”梦想最终结果如何。“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颤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七十三章)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争的人容易取胜,不善言辞的人擅长回应,不召唤的东西有时会自己过来,气定神闲的人善于谋略。天的大网无边无际,网眼虽然稀疏,但不会遗漏本该属于你的东西。可见,只要大学生将追梦的每一个过程做到最好,便会实现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梦想。总体上看,《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言,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合乎于“道”、无欲无知、复归于朴以及无为不争等思想,都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也有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参考文献][1]吴海燕.诠释学视域下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145—147.[2]王效先.《老子》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2.[3]刘永成.《道德经》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18—20.[4]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白彩霞]万方数据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籍里的中国》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题目即观点,指向明确。)

 ①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开篇由电视热播节目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无穷的话题。)

 ②“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在藏书馆。如何让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今天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共情?《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现实性分析。阐明节目的创新演绎对于识读经典的重要作用。)

 ③新时代领路人深刻指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

 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现实性分析。论述典籍思想对于节目拥有强大精神内核的重要作用。)

 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传奇;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这些节目无不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表达方式与历史握手,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重要性分析。寻找源头活水,让更多优秀作品“活起来”。)

  ⑤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迫切性分析。总结全文,期待展望。读经典,赓续文脉香火,汲取自信力量。)

 【时代警语】

 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 《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 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

 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 这本书 穿越千年 才重回世人面前 1900 年 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 内藏典籍万卷 沉寂了近千年 这些典籍破壁而出

 清朝末年,1910 年 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

 现在 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 世代传承

 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 千年来

 《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 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 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 秦末动乱 《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 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 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 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 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 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 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 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 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 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 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

  表达对先哲们

 生生不息传承华夏文明的敬佩之心 ↓

 这档节目 强推!

 ↓

 还有网友已经迫不及待:

 今晚还有吗? ↓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 《典籍里的中国》中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 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 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成春节又一文化盛宴,第一集《尚书》把我圈粉了 大爱《典籍里的中国》,继央视春晚获得好评之后,昨晚,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电视栏目开播了!

 第一集解读经典《尚书》完美亮相,亮点频闪,成功地把我圈粉了!

  我说说这档节目到底有多好吧!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 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读《尚书》,倪大红版伏生彰显先贤风骨神韵 2 月 12 日农历牛年大年初一,由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期节目《尚书》中,饰演“护书人”伏生的倪大红,以及“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启发、撒贝宁、王嘉宁带领观众们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经典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联手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在《故事里的中国》成功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通过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为大家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尚书》剧本修改 53 个版本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战性极大,需要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其间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

 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专家,查询了 68 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 53 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护书人”“当代读书人”对谈

 首期节目《尚书》中,由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中国,相传孔子编《书》,伏生护《书》传《书》,晁错奉命学《书》。其中伏生生逢乱世,以命护《书》,历经大起大落,终将其传于天下。倪大红以身入戏、以心入情,生动再现了先贤风骨神韵。

 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这也是曾经在北大剧社演了不少戏的撒贝宁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对于《尚书》的崇敬之情,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在节目开辟的另一空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进。

 (原标题:倪大红撒贝宁古今对话,《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读《尚书》)

 中国日记|典籍里的中国: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 《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 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 2 月 12 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史官记载。一个史官专门记录君王讲的话,另一个专门记君王的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剧照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

篇四: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RADIO&TV JOURNAL 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2021 年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再次圈粉无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形象、立体、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挑战,也是责任和使命。一、节目创意: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集成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作为一档文化节目, 《典籍》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从优秀典籍切入,精选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多部经典书籍,从上古时期的《尚书》到《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从《诗经》《楚辞》《史记》到《传习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再到《红楼梦》,所选书目跨越千年,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且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这些书籍或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或有开创之功,流传千古、享誉中外。文化典籍由于时间久远,或语言艰涩难懂,或专业性过强,因而虽被奉为经典,却常被束之高阁,令人敬而远之。《典籍》创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通过戏剧演出的形式,展现经典书籍的创作缘起、成书过程及后世传承;聚焦作者的创作历程,精选故事化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具象化地再现了经典古籍的诞生过程,成功塑造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了解文化经典,并被其中的人物故事所感动和激励。如第四期介绍《本草纲目》,讲述了作者李时珍从小立志行医,后排除万难,历经三十年编写,十年修订,最终完成这部医学巨著。其逆水行舟、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无数观众,也再现了一位伟大医者格物求真的精神、一代大家的风骨与品性。节目最后让李时珍穿越到当下,弥补了他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这种“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也是新颖大胆又极富创意的。《典籍》精选优秀文化典籍,截取故事化元素,注重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重塑及情感因素的挖掘,创新“时空双向互穿”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并重,绝佳的创意使得文字典籍和文化经典的高效可视化传播成为现实。二、形制创新: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亦讲亦演的舞台形式,运用“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的综合性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诞生源起、流转传承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古今时空交叉跳转,多维度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观众沉浸式戏剧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典籍里的人物故事,时空穿梭间,真正实现了“与历史对话”。(一)“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典籍》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以戏剧方式解读,结合故事化演绎,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力。同时邀请演技与实力俱佳的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重要的人物角色。节目已经成功塑造了嗜书如命、舍命护书的伏生;贵五谷贱金玉的宋应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历经三十年修撰巨著的李时珍。这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节目在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注重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如《尚书》的重要传承人伏生在书房翻看典籍时,侍从端来一盏茶,伏生拿茶盏、喝茶、放回茶盏,这一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案头的书卷,举手投足间一个垂垂老矣、醉心读书的学者形象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节目还注重营造情绪,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伏生在讲述乱世之中一家人舍命护书,但《书》仍没能保全时,白发苍苍的伏生伏案自责痛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也忍不住落泪,观众亦被这一幕深深打动。正是有无数个伏生,不惜代价护书传书,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断绝。戏剧表演还开创性地运用了“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不仅让古代先贤穿越历史来到现代,站在观众面前,而且观众也得以走近经典了解先贤,深刻感受到经典背后深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跨时空对话的全新理念实现了创新与传承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优秀传从《典籍里的中国》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程爱侠【摘要】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的节目创意以及“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 + 典读会”的节目形制,强化主持人功能,突出价值引领,进行创新性的呈现与传播,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功传递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38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1.11.015

 视听 2021.11 |节目经纬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另外,节目对戏剧表演的舞台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共设置了四个演出区域,三个舞台中间由甬道联通,典籍里的故事在多个地域与年代间跳进跳出,场景灵活多变。全新原创的舞台设置,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创作理念,也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二)“访谈间 + 典读会”:深度解读经典戏剧演出和影视表演在台前,访谈间和典读会在幕后。访谈间其实是专家学者解说团的录制间,一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戏剧演出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经典进行多角度解读,并深入介绍典籍的内容、价值、地位及后世影响,强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节目前两期还专门设有访谈间主持人,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让节目稍显散乱,不够集中。因此,节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访谈间主持人,增加了一名嘉宾,保证对经典的解读更全面、更深入,节奏更明快。由此可见,节目主创们也在不断探索调整,使节目精益求精。典读会即主创人员幕后识读经典,是节目的另一个创意点,主要由幕后制作团队成员参加,也有少量现场观众,这一环节在过去的节目中很少出现。典读会主要是介绍创作理念、舞台设置、内容安排、演员及角色情况,展示服装道具,并对核心内容安排经典共读环节,实现对文化经典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视听传播,让观众在观看戏剧演出之前,对经典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亦明白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新的时代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全新的视听传播实践,让中华优秀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内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先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于无形中引领着观众,不断影响激励着后人。借此,节目达到了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探寻文化基因、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目标。(三)经典台词: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厚生爱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切体现。节目在对文化典籍进行故事化讲述、对重要人物进行典型化再现的同时,还借助深刻凝练的经典台词,强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自古一体” “贵五谷而贱金玉”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等,这些古人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先贤的经验智慧、思想品格、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基因,在节目中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新媒体时代, 《典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让典籍走出书斋,让经典不再高冷,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典籍“活”了起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精神养分持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赋能,更好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典籍里的文化精髓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破过去与现在的精神壁垒,搭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使中华民族获得源源不绝的精神发展动力。三、主持人功能强化主持人撒贝宁是近年来颇受观众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表达以及出色的表演天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与以往的文化节目不同,对主持人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撒贝宁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而是化身为穿越时空的当代读书人,回到古代与先贤对话。这一改变,让主持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融入其中,成为典籍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进行必要的串联衔接,使节目更加立体,内容呈现更紧凑,意义升华更自然。身着中式服装,一脸认真、一身正气的撒贝宁出现在镜头里,观众跟随他的脚步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经典,融入了故事。他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让现代人得以与先贤对话,同时也带领先贤跨越时空,看经典在后世的流转传承、在今天的发展应用。主持人看似身份转变,实则功能强化,可以更好地拉近观众与古籍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直面先贤,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与精神共鸣。撒贝宁虽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但其出色的演技,在与多位实力演员的对手戏中,淡定自若、挥洒自如,毫无违和感,反而强化了舞台效果,延伸了舞台空间,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撒贝宁在与伏生和李时珍的对话中潸然泪下的场景,既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也让观众感同身受,无形中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另外,中式服装与古装并行,今人与古人同台,也凸显了古今对话的节目创意。四、结语整体来看, 《典籍》勇于创新、形式新颖、内容厚重、情感深沉、细节处理独具匠心,可以称得上是一档兼具美学价值与责任担当的好节目。节目组精益求精、细心打磨,不惜打破节目播出时间的规律,宁愿让观众在等待中煎熬,也要竭力保证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质量。因此,节目播出至今,赢得好评无数。参考文献:1. 邢梦莹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传播路径 [J]. 电视研究 ,2019(04):47-48.2. 肖杰 , 张鑫智 . 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J]. 新闻战线 ,2018(19):85-86.3. 张婷 . 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J]. 传播力研究 ,2019(36):23-24.4. 孔媛媛 .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J]. 声屏世界 ,2019(07):35-36.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 2020SJB1183 )。(作者系南京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39

篇五: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理论研究从 《 老子道德经解 》 中的 ! 道 " 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建设----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李化明(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 :

 本文围绕党的宗旨 , , 叙述其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

 从 《 《 老子道德经解 》 中 “ “ 道 ” ” 的角度 , , 思考党的宗旨是如何符合 “ “ 人

 间正道 ” ” 之社会规律的 % 要坚持党的宗旨 , , 必须心系于民 、 、 坚定走群众路线 、 、 坚持实事求是 , , 三者紧密结合 。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

 党的建设 , , 牢牢围绕党的宗旨 , , 按照服务读者这条群众路线开展工作 % %关键词 :

 党的宗旨道德经党的建设高校图书馆1 . 党的宗旨是 “ 道 ” 的体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 党章就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党员只有深入理解党的宗旨 , 才能

 够融会贯通党的思想 、 路线 、 方针和各项政策 , 正确把握其

 在不同时期的内涵 ° 审视 《 老子道德经解 》 中 “ 道 ” , 可启发

 我们进一步思考 :

 党员如何坚持党的宗旨 , 对毛主席所说

 的 “ 人间正道 ” 充满信心 , 从而大大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

 思想境界 。1.1 党的宗旨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在民主革命时期 , 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是打土

 豪 、 分田地 , 推翻压在

 的三座大山 。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

 东同志的

 , 顺应了广大人民的需求 , 不断取得革命胜。

 国民党

 主

 人的需求 ,

 人民

 :的持 , 处处失利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国通过三大社会主

 ,

 立

 会主

 国

 经

 ,

 时

 人民的需求是发展经济 ,

 的

 。

 国家及时顺应了人民的需求 ,

 人民的支持,在政治 、 经济 、 社会和文化等各方

 发展得很顺利 。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 , 经过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 , 我国已全面建成

 会 , 人均 GDP 跨入一万美元大关 。

 所有这些决策 , 都是

 从人民的需求

 发 ,

 为人民

 想的 ,

 才能

 行 。

 正如毛泽东同说 :

 “ 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创造世界历

 史的动力 。

 " [ 1 ]( 1031 ) 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 , 才能得到人民的拥

 , 才能

 。党在

 中提出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 、 不充分

 之间的矛盾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的

 策 , 特别是全脱贫政策的成功 , 更能说明其正确性 。

 解决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则通过淘汰剩产能 、 落后

 产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 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人民的

 需要 。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及正确策略 , 正是从广大人民的需要

 发的 ,

 从

 人民的民意 , 中国的发

 貌才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当然 , 满足人民的需要在这

 里指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 。

 美好生

 活的需要是指那些公开的 、 积极向上的 、 健康的 、 友好的和

 和谐的需要 , 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的

 更侧于精神的满足 。

 对于那些损人利己的 、 见不得阳光的或低级

 庸俗的需要 , 要坚反对和纠正 。

 人民只有互相帮助 、团结协作 , 才能共同进步 ; 自私 、 孤立的为 , 违背了人

 的社会性 。

 这也就是人类运共同体愿景 , 在微观方面的

 体现 。1.2

 “ “ 道 ” ” 的内涵及在社会中的表现在 《 老子道德经解 》 第25 章中对 “ 道 ” 的定义是 :

 “ 有物混

 成 , 先天地生 。

 , 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

 吾不

 其名 , 之 ’ 道 ’ , 强为之名曰 ’ 大如上描

 述 ,“ 道 ” 生万物 , 不变 , 恒动不已 ° 在 《 老子道德经解 》 一书

 中,最接近 “ 道 ” 的是水 , 表现为无为 、 不和柔弱眈心 2 " 。

 “ 道 ”

 在会中的表现主要通过天子 、

 论述 , 因为 “ 故道 , 天大 , 地大 , 王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王处一

 ” ) 2 *°侯王只有遵

 循 “ 道 ” ,

 才能冲气以为和 , 会才能稳定发展 。

 “ 道 ” 对侯

 王的论

 体表现在下面几章:第 26章有 “ 奈何万乘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

 轻则失根 , 燥则失君 ” 叫第 32 章有 “ 道常

 无 ,

 , 天下不

 °

 能守 , 万物自 , 天地相合以 , 民莫之令而自均 ” 叫第 37 章有 “ 道常无为 , 而无不为 。

 能守 , 物自化 ” 叫第 39 章有 “ 之一者 ,天得一以清 , … …

 一以为天下正 。

 … … 侯王无以正 ,。

 故贵以贱为本 , 高以下为基 ° 是以侯王自

 孤 、 寡 、 不谷 °

 其以贱为本耶 ,

 - [2] ?

 。

 都是对天子 、侯王个人的要求 。对人民的要求没有专门论述 , 只是对他们进行描述 。

 具体见如下几章 :

 第20 章有 “ 众人

 , 如享太牢 , 如登春台 。

 … … 沌沌兮 , 俗人昭昭 , 我独昏昏 ; 俗人察察 , 我独闷

 - 68。

 。. .。

 。

 2021 年第 11 期 ( 总第 893 期 ) 丈敖冬 ‘ 科EHaoKGaMa©闷 。

 … … ” 第 49 章有 “ 百姓皆注其耳目 , 圣人皆孩子 ”。

 第 65

 章有 “ 民之难治 , 以其智多第 74 章有 “ 民不畏死,奈何以

 死惧之 ?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

 等等 #至于侯王如何治理国家 , 《 老子道德经解 》 在如下几

 章有论述 :

 第 29 章有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 不可为也 + 为者败之 , 执者失之第 30 章有

 “ 以道佐人主者 , 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現第 57 章有

 “ 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 , 以无事取天下 ” 第 58 章有 “ 其政

 闷闷 , 其民醇醇;其政察察 , 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

 所伏+孰知其 ” 第 60 章论述以 “ 道 ” 治天下 , 是 “ 故其德

 交归焉 ” &現第 61 章论述大小国关系治理方法+第 65 章有

 “ 之为道者 , 以明民 , 将以愚之+民之难治 , 以其智

 多 。

 以智治国 , 国之贼 ; 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 ” 叫等等+这里

 的 “ 智 ” 和 “ 愚 ” 指第 58 章的 “ 其政闷闷 , 其民醇醇 ; 其政察

 察 , 其民缺缺 , 而不是愚弄百姓 。

 侯王只有遵 “ 道 ” 无为 ,

 “ 以百姓心为心 ” 閃 , 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 人民的

 于 “ 道 ” ,

 不治而无不治+在

 :书里老子都是通过圣人 — — “ 道 ” 的代言者论述其世界观 、

 人生观和社会观 。2 . 党员如何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上面的述评中 ,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

 “ 以百姓心为

 心 ” 叫

 为人民服务 # 这是 “ 正道 ” 在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

 究其根本原因 , 在于

 人组成的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

 我们的任何

 , 最终落实都是由人民的 。

 人

 ,

 的

 。

 中国

 的

 ,正

 为

 人民

 ,

 所以得

 人民

 的和

 #

 , 为

 , 在常行为中如何的?2.1 要心系于民所谓全心全意是来不得任何半点虚假的 。

 在个人思想

 意识上要求时刻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 , 急

 人民之所急 , 想人民之所想 , 如同感同心受 , 才能知道其重

 要性 。

 只有真正心系于民 ,

 做到大公无私 、 心胸坦荡 , 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 , 真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 # 当然 , 做

 到心系于民并不容易 , 需要个人不断提高品德修养,修身养

 性 , 时刻牢记的

 #22 要坚定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 , 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

 ,

 去 。

 一切为了

 , 其

 为人民

 。

 一切依靠群众,说明我们的力量来源 , 党和人民

 的

 鱼与水的

 #

 ,

 去 , 说明党和群众分不开 。

 那些脱

 的人,必然走

 的对立面 # 总之 , 党的

 路线不仅明确党的宗旨 , 还指出党与人民

 的

 # 脱离群众的人不可

 合格的党员 。

 正如 “ 圣人之在天下 , 慄慄为天下浑其心 。

 百姓皆注其

 耳目 , 圣人皆孩子不与人民群众混为一体 , 就不可能浑

 其心 。2.3 要践行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客观 、 全面地认识事物 。

 事物是

 不断运动变化的 ,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群众 。

 广大人

 民群众就是我们的耳目 , 够把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到我们

 这里来 , 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 若

 带有个人喜好处理这些信息 ,

 然脱离

 ,

 走

 经

 主

 、 主

 主义道路 , 这也就是为何 “ 圣人皆孩子 ” 回的原因 。

 所

 信则

 暗 、

 , 是有科学道理的 。

 要做到兼听 , 然要尊重人民

 ,

 他们学习 。

 不走

 路线 , 做不到实事求是 。

 脱离了事求 ,

 有正确

 , 容易

 形式主 、 官僚主义的陷阱 。

 这些 , 都是与人民

 格格不入的 。3 . 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群众路线是党的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 是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 这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

 设中的制胜法宝 , 具有

 性 ” & 5 " ( 32.34 ) #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

 和教职员工 , 他

 的群,

 如何

 他

 对

 化的

 好需

 高的

 题 ⑷®% 5 " ",图书馆党支部必须做好读者群众路线工 #3.1 深入了解读者群众的需求须深入读者群众中 , 走进他们的生活 ,

 深入了解他们在学习 、 教学 、 科研和文化

 的需求和遇到的问题 。

 通常我们可以利用学科服务 、 个性化服务 、 嵌入式、

 题

 助

 等多

 式 ,

 他

 的常工 、 学习和生活中 , 发挥我们的

 和技能优势 ,帮助他解决碰到的

 问题 。

 特别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开,

 于

 时

 与他

 在

 ,

 常有利于握他们的需求 。

 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和数据挖掘工具等

 信息

 ,

 对其利用

 源的

 ,

 接取他的真正需求 , 与接需求

 # 另外 , 党支部还需

 在图书馆党员角度考虑问题 , 明白他们

 提

 者 ,

 者

 的

 分 ,

 如何

 动他

 的

 积极性需

 #

 有解决好党的利益问题 ,

 的合

 利益 ,

 他

 的生活和健康等 ,

 动党员的积极性 ,

 工作才能有活力和动力 。3 .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服务只有深入掌握读者的真正需求 , 才能开展个性化的服

 务 。

 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分类 、 分

 理 , 建成读者服务平

 台 。

 我们需要摸清自己的家底 — — 对购买的纸质的 、 电子的

 和享的 、 开放的电子资源进行深入了解 , 做好资源分析和

 数据挖掘工作 , 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

 立统一的资源管

 理平台 # 然后把两个平台进行对接 ,

 里的读者类型和等级进行适配 , 开展针对性的推送服务 , 满足读者对

 知识资源的需求 。

 还需要根据读者不断化的需求和源

 的统性要求,做好资源保障和读者

 工 # 最69

 -。

 。. .。

 。

 思想理论研究后 , 我们要建立读者反馈体系 , 确保图书馆与读者信息通

 畅 , 充分尊重读者的需求和

 , 完善平台各项功能 。

 ,做好读者群众路线工作是

 工作的根

 #

 i理应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 , 扎扎实实

 地做好读者研究,坚持不懈地把读者群众路线做好 。

 党员必

 学习现代信

 ,

 务平,才能代

 进生

 产力 , 走在服务一线 #4 . 结语《 老子道德经解 》 一书 , 博大精深 , 不但描述了

 “ 道 ” 、 宇

 宙 、 自然的运行规律 , 而且论述了人和社会的运行规律 # 老

 子花大量篇幅谈论

 , 是希望无为

 , 实现社会平和 、民众幸福 # 这现了他慈悲救世的心愿 , 如他所说 :

 “ 我有

 三宝 , 持而宝之 :

 一曰慈 , 二曰俭 , 三曰敢为天下先 。

 ”

 《

 道德经解 》 中有关 “ 道 ” 的论述 , 可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 :

 “ 人间正道 ” , 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 提高道德品德修养 , 高方面的技能 , 与

 打成一片 , 行党的

 思想 、 路 、 方针和政策 , 体验到作为党员的光荣 , 实现人生

 价值 。

 具体到图书馆事 , 唯有如此 , 才能顺风顺 。

 图 书馆 ( 上接第 78 页 ) 的钙 , 使学生的道路自信 、 理论自信 、 制度自

 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 。三 、 结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育 ,

 是落实高校 “ 立德树人 ” 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 是巩固高校

 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举措 。

 做好广大青年的思政教育工作 ,

 对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只有彻底掌握 ,

 理论才能进入宏大的视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育 , 需新优化主道教学 、

 富

 多彩的

 、 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 体现在学生日常点点滴滴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 融入校整

 中 , 融入生的社会实

 中 ,

 使高校能

 有

 的党支部 , 要以党促建工作 , 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 1 ]

 毛泽东 .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 M ]

 // 毛泽东选集 :

 第三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53.[ 2 ]

 憨山 . 老子道德经解 [ M ] . 梅愚 , .武汉 :

 崇文书局 ,

 2015.9.[ 3 ]

 李化明.从 《 老子道德经解 》 的体系结构论述其原意

 [ J ]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18 ( 20 ) .[ 4 ]

 周伟 . “ 两学一

 ”

 学什么 ? ------ 位图书馆馆员的思考 [ J ] .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6 ( 4 ) .[ 5 ]

 .高校图书馆党

 在

 中的定位与作用 [ J ]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15 , 21 ( 21 ) .淮北师范大学 2017 年度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

 “ 两学一

 做 ” 专题数字图书馆建设 ( 项目编号 :

 2017DJ012 ) 成果之一 ;

 2017 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项目编号 :

 SK2017Y09 ) 后续研究成果 。主义政

 立

 、 有

 的政

 信

 、 有强

 的民族自信心和使

 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 1 ]

 刘帅 , 刘建华 . 习近平青年思想的逻辑体系述论 [ J ] .

 当代青年研究 , 2018 ( 1 ) :

 9 .[ 2 ]

 冯刚 .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

 蕴涵 [ J ] . 重庆大学学报, 2018 ( 3 ): 170-180.[ 3 ]

 黄瑞雄 , 黄杰 .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

 才思想研究 [ J ]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8 ( 2 ): 7-11.[ 4 ]

 习近平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 [ N ] . 人民

 d

 报, 2017-10-18.- 70

 -。

 。. .。

 。

篇六: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德经》道篇解读(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无,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解】:“道”本是大道之意,以“道”形而上化,表示宇宙的根本法则。能用语言描述的,并不是永恒的道。道之“名”,超越人的感知范畴,一切精神存在、自然存在都由道衍化而来。原始的人类,以为名和实是合一,因此把握了名,就把握了实,所以名其实就是实。因此说,道之名,就是道之实体。一切能够命名的事物,都为概念所束缚,因此说,非恒名也。

 道开始分化,有一种先天,不可名状的状态,被称之为“无”(道)。他如同少女一般,混混沌沌,却纯朴自然。接着道化生为“有”(德),他就如同母亲一样,哺育万物。

 而那个“无”指的是人类的原始蒙昧时期。那个“有”指的是人类文明化的状态。因此,以“无欲”的状态(指欲望蒙昧状态),就可以明白

 “道”的玄妙高远。以“有欲”(指人类文明化以后贪欲万丈的状态),就只能有限度地观察到“道”。

 虽然两者不同,但是是同一“道”的不同衍化状态。所以只是名称不同。

 因此,如此玄妙,而不见其形,这是一切万物的玄理之门啊。

 注:这里要注意的是什么是名?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于名和实的关系是模糊、混沌的。他们认为,名称本身就是实在。因此他们十分守护事物的名称。老子借用名,实际上是想要说明实。因此,这一章的第一个名,指的是实在本身。第二个名,是指命名的意义。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衍化的含义,指的是从名---命名(道---可道)的状态。也就是从蒙昧向文明衍化。而无指的是无形状,无相貌的状态。而有,指的是有形状,有样貌的状态。

 这里的无,指的是一种平衡状态。而有指的是非平衡状态,形成辩证运动。比如说,原始人对待苹果,苹果的维生素就相对而言为“无”。这种无,无法描述,但是确实存在。当“无”中,有一方势力增大,就会打破平衡,把无显现出来,就是“有“ 所以无应该有两种说法, 其一、指的是有之前的平衡状态,为无。

 其二、指的是不平衡而辩证运动,比如月满则亏,这种有无变化的状态。但是此时的无,应该

 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解】:“道”分化为二,故天下有其相对性。

 天下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则知美就产生了丑。知道有善存在,知善产生了不善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互相依赖而存在,高下因为对方而有高下,声音因为长短而和谐组合。先后是因为时间相互依存而存在。故相对性是恒存的。

 所以,圣人(氏族部落的族长)知道,当 A 存在,就必然有非 A 存在,所以既没有失去,也没有得到,故他们会行无为(没有文明社会的作为)

 之事,不去制定政令的教化。万物自然兴起,自然灭亡,而没有有所作为,不加文明的作为,不失去文明的作为,因此有了成就去不自持。

 注:当非文明化的时候,辩证应该是混沌,而不为人所知。当文明化以后,形成概念,才会明知辩证运动,但是此时就会去趋利避害,而非无为了。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无不治矣。

 【解】:不去崇尚钱财,则民众不去争夺。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则民众不去偷窃。没有引起欲望之事,民众就不会混乱。所以只有去除掉这些,社会就能回到混混沌沌、返璞归真的状态,而民众没有文明的知识,没有欲望的显现,则民众如同动物一样,能够切合自然而自化。

 所以,圣人(指氏族部落的族长),他们让民众不去思考文明的知识(如哲学、宗教等等),让民众吃粗砺之食,得以饱餐。削弱他们的情感欲望,让他们的筋骨强壮。这就能够社会回到了朴素(指没有文明的雕琢)

 的状态。于是让一些先知先觉者不敢有所作为。则如此清净自化,而无为而治。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潚呵!始萬物之宗。

 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誰子也,象帝之先。

 【解】:道,空虚而丰满,他不外溢,所以他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道如同深渊一样啊,其深渊莫测,好像万物的之尊祖啊。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道啊,他好像沉入水中,却有其形,因此隐约恍惚,似无而实存。

 我不知道他是谁之子,但是他应该在产生于上帝之前吧。

 注:此章,阐述道的属性,老子用了一系列比喻,表示道是隐于无形而实存,虽然无形,却发挥它的作用。并且他特别指出,道在上帝存在之先就已经存在。而这个上帝的概念,是殷商时期的概念,上帝主宰世界和商王的活动。但是道很明显已经超越这个概念。因此,老子的思想承传于殷商,而吸收了周朝的天命思想。

 这里的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指的是去除掉他的光辉,回归到朴素的状态。还是指人类社会抛弃光怪陆离的文明作为,而回归氏族的朴素。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蹱而俞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解】:天地对万物是无爱无恨,无知无觉,就如同对于刍狗(指的是古代祭祀所用,用完就扔的东西)一样。就好象,春天万物复苏,冬日万物凋零,而不会因为爱恨有所区别。古时的氏族族长,他们统治民众的时候,也是民众得其时则贵,失时则贱。而圣人不加干预。

 天地之间,大气充满空间却无所见,就如同橐龠(用来鼓风之物)能鼓风,空虚却无所穷尽,就如同道生育万物却无法看见,但是作用却是无穷的。

 故多闻者(指文明时候那些圣人,如周公),他们违背了天道,故而“数穷”。只有损之又损才能接近无为,只有远离一切文明化的作为,才能见素抱朴。

 因此,不如无为而治啊。

 浴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

 【解】山谷之间,有流水流过,故以此比喻为生养之神。而水处阴性,如明月一般皎洁。月满则亏,而女性也如同月亮一样而有交替(指月经),所以不死,只是循环罢了。他就是玄牝啊,所谓玄牝指的是母牛的生殖器。故万物就是这样从道(代指玄牝)派生出来的。道也是如此,好像流水一般私有似无,却无所干涸。

 注:这一章,老子用生殖崇拜来比喻道。可见老子思想之古远程度。这里的谷神,是主管生殖的神灵。而原始人类对于生殖崇拜有这么几类 1、月亮。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和女性的月经是有密切的联系的。而月亮代表太阴,主管生殖,故有拜月求子一说。月亮会被比喻为蟾蜍。又因为月亮阴晴圆缺和生命的交替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崇拜月亮也是人类开始彰显自我意识的开端。

  如图所示,其中的图案就是月亮之神,表示生殖能力。

 2、蛇。因为蛇的生殖能力很高,所以远古人类通过崇拜蛇,来达到生殖崇拜的目的。如伏羲女娲交尾图。而蛇和月亮也有不解之缘,如

 这个图案,其中就是月亮和伏羲、女娲的图案,表达先民的生殖崇拜。

 3、生殖器崇拜。如先民会把女性的乳房画的极大,表示哺乳(如老子说孔德之容)。会把男性阴茎画得极大,表示生殖。比如甲骨文的祖字,就是一个硕大的阴茎的图案。

 而在春秋时期,这个生殖崇拜肯定已经没有远古时期兴盛,但是老子竟然用生殖崇拜去表示道,可见老子思想的古远程度。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解】: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如此长久,是因为他们不以自身的存在而运行,因此能够长久。原始时代的族长们,他们并没有特权,甚至分配财物的时候,还要少一点,但是他反而能够成为族长。当时,部落和个人没有区别,保存部落的安危就是保存自我的安危,因此战争的时候,不会不尽力,伤害个人就是伤害氏族。这就是把自己置之度外,却能保存自身的意思啊。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才使得他们能够成就自身吗?

  注:这一章阐明原始氏族社会的安宁景象。在原始社会,部落和个人没有对立起来,因此部落之事就是个人之事,个人之事也就是部落之事。故而,保护氏族就是保护个人,保护个人也就是保护氏族。所以作为部落的成员,如果你想要保护自身,就必须将自己置之度外。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的含义。因为部落时期,首领是原始民主推选出来,所以他们没有特权,甚至在分配的时候,还要退让一步,这就是后其身而身先的含义。但是由于春秋时期,大家已经不明白这种观念,所以老子最后反问说,不正是因为无私而成其私吗?实际上他想说的是,无私就是私。因为那个时代是混沌蒙昧的时代,没有个人之私和公的区别所在啊。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尢。

 【解】:最高明的善如同水一样,善于利益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却接近于道(指谦下)。拥有水一样品德的人,他们如善于找寻合适之地,心如同深渊一样高深莫测。出言好像水一样,真诚无私。从政如同水一样,公正无伪。做事如同水一样善于发挥其能力。行动的时候如同水一样善于挑选时机。

 因为他们不去争夺,反而没有过失。

  注:指圣人能够遵循道的运行,同道一样,无所不在,作用无穷,善利其物,如同水一样高深和清澈。这里的“有静”,等同于“有争”。这里的“有争”,主要要理解“有”,在老子思想之中,有和无是相互依赖的。这个有无的概念,和西方哲学不同,是通过月的阴晴圆缺发现的。因为月由有而无,由无而有。故而有无相随,此处的有争,就是无争。指出这一点,和最后的夫唯不爭,故无尢的逻辑是一致的。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抁之,不可常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

 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解】:守住事物的满盈状态,不如及早停止。因为月满则亏,这是天之道也。春秋时期,天子权威一落千丈,诸侯夺取了天子的权威,大夫夺取了诸侯的权威,于是天下混乱。故而劝告他们,这些权力不可常保啊。贵族的金玉青铜即使堆满最隐秘的房间,也不能守住。持势而骄奢,会自取过失。功成身退,是天之道啊。

  注:这一章所阐明的是,老子对春秋时期的人的谆谆教导。老子认为,月满则亏,天下之道莫不如是。功成身退才能使得事物发展,这个思想并不是独立的。他是从氏族社会发现的。

 在氏族部落时期,当首领老去,氏族的人有权利杀死首领,来让年轻人称王。这个举动也不是人类独有,而是动物社会就如此。

 在蜜蜂社会之中,原来的蜂王一旦老去,工蜂就会立刻把蜂王赶走,绝对不可能尽所谓孝道。

 而人类文明化以后,人类搞出种种仁、爱、礼却无论如何维护不了这个社会系统。因为此时已经有特权和私有制,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力。到了春秋时期,社会更为动荡,大夫、诸侯莫不尽力搜刮权力、财富,但是没有永恒的事物,所以必然会失去。

 揣而抁之,不可常葆之。

 这句话需要善加理解,这句话最主要理解“揣”字和“抁”字。

 前者的意思是锤击,后者的意思是摇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 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於天下,以招号名声於世。

 指的是就是春秋时期追名逐利的状态。

 戴營 抱一,能毋離乎? 摶氣至柔,能嬰兒乎? 脩除玄藍,能毋疵乎?愛民栝國,能毋以知乎? 天門啓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解】:如果肉体和精神合二为一,能够不分离吗? 聚气于内,柔和无欲,达到柔弱的状态,能像是婴儿吗? 洗涤内心的镜子,能做到没有瑕疵吗? 热爱民众,安定国家,能做到以无知来治国吗? 万物之本源“有无”一开一合而变(指辩证运动),能够保持柔弱吗? 制定运行政教礼乐制度,能够无知而治国吗? 所以生成与养育之道,创造而不占为己有,付出而不自恃有功,统管而不任意宰制,这就是玄德。

 注:

 1、戴營,指的是营魄,营指的是物质,魄指的是精神 2、摶氣,指的是聚气而少欲 3、玄藍,鉴,就是镜子。所以说资治通鉴。而玄鉴,指的是圣人无为而恬静,这就是心灵的镜子 4、栝國,指的是以恬静治国。引申为长养民众和国家。

 5、天门,指的是万物的本源,指的是有无。

 6、四达,指的是礼乐刑政的礼乐制度,代指文明化的种种作为 这里的问题,后面没有答案。是因为后面的答案都是否定,表示老子对于春秋时期动荡的失望。

 而所谓“玄德”就是无为,无为指的是亡为,就是灭亡一切作为。在老子思想中,指的是消除文明化的作为,比如政令、法律、道德等等,退回氏族的蒙昧社会。如同动物和植物一样,顺天道而行。

篇七: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子道德经有感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提出“清静无为”的思想,并撰写了《道德经》一书,影响了当时一大批仁人志士,是春秋战国时期争斗气氛的调节剂。与当时教育观念相反的是,老子提出:人要柔弱,愚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等,这一系列主张都蕴含着顺随自然的态度,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统一。观看老子道德经的视频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提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智力集中到一点,而在其他方面做一个愚者才行。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一种浮躁心理,认为事情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的,不能沉下心思做学问,有考试也经常想要蒙混过关,而不是真正攻克难题,这就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同时做事情不能专心,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很难持久,耐心的缺乏使我们很难有大的成就。并且很多人还想象着做一个全才的人,他们崇拜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却很难沉下心仔细了解一项事物,每每只能做到泛泛而谈却不知其深意,每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却都不精通,这不是社会需要也不是他人崇拜的学者。更令我深思的是,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当我们面对真正的大家的时候,关注的往往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报道出的也会有其不擅长的一面,比如自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而不是持有一种崇敬或者佩服的态度去欣赏名家。我们相信人无完人,但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真心沉下做学术的人,首先应该得到的便是大家的尊重而非满足某些人猎奇心理的诋毁。做一个专心的人,更要做一个耐心的人,享受成功来临之前的努力, 才会更珍惜成功后的喜悦; 怀一颗诚挚的心,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懂得欣赏,才能感受阳光,清净,自然,顺应本心。篇二:老子读后感《老子》读后感《老子》又称作《道德经》 ,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 “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 是没有意志的, 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 “先天地生” ,为“万物之始” ,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 、“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 “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 “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 “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 ,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 ,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 “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 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

 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 “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

 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一、关于《老子》一书在《老子》一书中,老子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道,治国以及修身。道是老子论述的核心思想。在老子看来,道既是世界的本质又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道无形无状,无法直接感知,却始终存在,其体现与万事万物之中。道无所位却又无所不为。道顺应自然。老子论述的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其思想的精髓和立论的基础。在确立这一基础之后,老子将道的思想转到治国上了。既然道是清静无为的,那么统治者就应该效法天道,顺其自然,主张让百姓无知无欲,复归到结绳以用之的小国寡民时代。这样,老子从统治者以及被统治者两个方面都力求做到了清静无为,社会也就安定了。同时,根据道的精髓,老子指出,个人修身也要无知无欲,清静无为。个人对于社会的荣辱得失要顺其自然,尤其是不能过分追求荣辱,要“慈” 、“俭”以及“不争” ,才能避免危险而保全自身。从三者的关系来看,三者是以道为核心的,从道引申到国家和个人,从而树立了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系。二、关于老子的思维方式《老子》一书中的思维方式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中思维方式在全书随处可见。如老子论述事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以及论述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这些都包括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二是通过论述自然之道到社会之道。在老子看来,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是统一的,那么,自然现象所遵循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三、《老子》思想对于当今教育的启示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一个功利主义教育、权威主义教育盛行的年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四、《老子》思想与个人体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五、疑问同儒家的入世相比,道家是出世的。道家的中庸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的中庸。儒家追求的则是一种有为的中庸,主张在行为之中把握好行为的尺度,适可而止。老子的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欲望的碰撞,因此,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思想反观到当时具有重大意义。问题在于,老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无处不在。这个时代强调的是差异,宣扬的是个性,老子的顺其自然思想与当代的竞争思

 想如何调试?相比之下,我读《老子》的个人体验远没有《论语》来得丰富,这可能与我的个人阅历有关,更可能与我的人生观有关。杜威说,现在不可能脱离过去,过去也不可能脱离现在而保存其意义。历史只有与现在相连接时,它才是有生命力的,否则历史就是一堆事实,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读到这里,至少我还有疑问,那就是,老子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是什么?《老子》又称作《道德经》 ,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 。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 前后常见重复。

 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

 《老子》 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老子》又称为《道德经》 ,是因为由“道” 、“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 ,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老子》 第一章曰:“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 “先天地生” ,为“万物之始” ,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 、“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 、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 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 “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 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 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 “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 “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 “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 ,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 ,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 “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 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 “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样的论述。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老子强调 “不盈”、“不争”、“致虚极, 守静笃”,“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 “无为而无不为” ,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 ,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老子》十八章说: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 。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 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 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 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篇八: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 30 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

 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九: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籍的中 国

 今年年初,央视又推出了一档宝藏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里,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踏入历史长河寻访先贤,和演员们共同演绎一个个催泪的典籍故事。由此,还盛产了一堆高雅绝妙的殿堂级文案,段段韵味十足,用进作文简直惊艳!序言

 目录壹典籍介绍贰金句素材叁人物素材肆写作角度

 第 章 壹典籍介绍

 壹本期选择“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尚书》

 贰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天工开物》

 叁本期识读的《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这也使得节目敢于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二十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史记》

 肆本期节目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正是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进大众对中华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本草纲目》

 伍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论语》

 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更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宝典”。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温其作为“兵家圣典”的深刻意义和深厚内涵,共同领悟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的“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本期节目把《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与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故事巧妙融合,进而让观众沉浸式地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真谛,也理解我们“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孙子兵法》

 柒提到《楚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楚辞》

 捌识读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记》,它以徐霞客探寻长江源头的过程为主线,拟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创作路线,带领观众在荡气回肠的“霞客行 ”中,感受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徐霞客游记》

 玖识读中国哲学开山之作《道德经》,它以老子在守藏室期间的经历为核心故事,展现老子求道、悟道、传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奥义,以此致敬伟大的哲学先贤,致敬伟大的东方智慧。《道德经》

 拾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周易》

 第 章 贰金句素材

 0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02.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将去向何方。适用主题:历史典籍、文化传承适用主题:典籍文化、思想传承

 0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04.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但还是传至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适用主题:尊重历史、中华传统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化创新

 适用主题:以人为本、历史兴衰05.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势崛起。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适用主题:历史文化、人文历史06.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第 章 叁人物素材

 伏生宋应星徐霞客司马迁

 ◆ 伏生:西汉经学者事例:伏生是秦朝的一位儒学博士,在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的背景下,他冒着被诛杀的风险,以命护书,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后为逃兵荒,伏生流亡异乡,直至刘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家中,凿壁取《尚书》,却发现《尚书》早已严重腐坏,仅剩28 篇,但庆伏生早已熟读心中,于是他广收门生,传书讲书,后传至汉文帝耳中,于是便派晁错到伏生家中听书后回宫传书,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伏生用其一生“ 护书” 、“ 讲书” 、“ 传书” 的事迹广流人间,后人颂曰:“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事例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伟大情操等

 ◆ 宋应星:明末清初农学家、博物学家事例:

 宋应星在经历了几次科举失意之后,最终打消了走仕途的念头,放下包袱,安心地回到家乡,一边侍奉老母,一边开始了为未来的《天工开物》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撰写素材和资料的工作。但其实,早在先后数次从南方到北方的应考往返途中,他就没有闲着,行程数万里,他沿途都在考察、寻访和记录,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用他自己的话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意思是说,来去行程数万里,没有什么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而他在奉新乡居的日子里,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以及店铺、窑场、工地等等。他的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并将所搜资料编著成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开工天物》。事例适用主题:匠心精神,实践出真知等

 徐霞客: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事例适用主题:爱国情怀,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尊重实践等事例:1608年,从小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正式出游,他的出游与一般人的旅游不同,徐霞客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热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即便已“手无一文”,需把“袜裙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来顾及一饱;即便路途遥远,湘西遇盗,被洗劫一空,友人劝归,他仍坚定表示:“不欲变余去志”。他把重重困难踩在脚下,对传统的地理观念和结论投以批评的眼光,敢于用实践出真知反驳儒家经典《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错误结论。以三十余年的游历著成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热烈赞颂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长篇颂歌;是记录徐霞客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不朽传记;也是徐霞客通过实践探索科学奥秘的经验总结。徐霞客留给我们爱国献身、挚着追求、勇攀科学高峰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事例适用主题:价值追求、伟大气节情操、不屈不挠等事例:公元前99年,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之时,李陵事件发生,因司马迁对李陵表以道义上的支持,汉武帝怒将其打入大牢。在牢中,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受尽了残酷审讯。入狱第二年,司马迁被迫决定接受腐刑。腐刑乃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人,司马迁悲愤至极,曾一度想过自刎,但每曾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司马迁便“就极刑而无愠色”,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只为完成他父亲遗愿完成撰写《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终于完成,这是一部闪烁着正义和人性之光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蘸着血泪谱写的生命之歌,亦是其矢志不渝、坚持理想之体现,鲁迅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 章 肆写作角度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沈东方)▽ 写作角度一: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 写作角度二: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慎海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典籍里的中国》既是一趟精神反刍的求索,也是一场满怀自信的告慰。我们需要这样有历史责任感的节目,带我们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智慧。让我们在文化典籍中展望未来,获得不辱使命、奋勇向前的力量。

 谢谢聆听

推荐访问: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道德经 观后感 典籍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