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电影,1921观后感8篇

电影,1921观后感8篇

时间:2022-05-14 11:00:05 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电影 1921观后感8篇

电影 1921观后感篇1

  今天看了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片《1921》,尽量不剧透地谈一下观后的想法和看法吧(如果有也请原谅哈,介意剧透请止步)。这部影片的主题毋庸置疑不必多说,电影拍得好不好我也不敢胡说,就整体觉得是一部群像戏——说得比较委婉哈,我也不敢说得不委婉。

  想先简单说下角色设置的感觉。

  首先,整场电影看下来,觉得在《1921》这部电影中,几个女性角色的设置是否必要,是否应该算女主角,呃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说倪妮演的李达的妻子,应该就可以算这部影片的女主角了,但其实吧,如果这部影片把她这个角色删掉,似乎也不碍什么事。再比如说宋佳演的高君曼,虽然戏不多,但在这部影片中,把她删了,似乎也不碍什么事。另外还有别的几张既娇艳也有点熟悉的脸都在电影中闪露过,可是,如果没有她们,似乎也真的不碍什么事,而且影片主题我想也许会更明晰突出一点。在这部影片中,我唯一觉得不可缺少的女性角色是杨开慧。可又感觉演杨开慧的演员太年轻了,脸型和体型也都偏瘦小了,似乎不足以驾驭这角色,话别和牺牲两场戏都没瘙在我的痒处和痛处。

  然后再说下两个小孩的角色。一个是大家都认识的那位男孩演员,他演陈独秀幼子陈鹤年。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给他安排了那场在弄堂里一边叫骂贱骨头一边抽陀螺的戏。还有一个就是那个在石库门房子临窗与李达对视而笑的小女孩,她出现了好几次,最后还出现在红领巾群体中。她笑得很甜美很好看。这样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多次,应该是有所寓意了。但遗憾的就是我作为一个观影者,我竟然不太明白这到底寓意了啥,我也不知如果没有这个角色没有这场戏,会导致怎样的损失和后果。说到寓意,我想如《觉醒年代》里那泥泞崎岖的小路,那在话筒上爬来爬去的蚂蚁,那被放飞而知返的白鸽……我都知道什么意思且受到感动。但《1921》影片中关于这些角色设置可能存在的寓意,我感到很困惑,不明白。

  然后说下演员们的演技吧。《1921》电影中也可谓大咖云集了,网上也有一些对于选角的评论,不过我也没仔细看,所以这里仅谈的是纯粹的个人观影感受,无关其他。今早在某电影群里看到有人质疑李晨演的李大钊,但我看完电影觉得他的演李大钊,还过得去吧,不出彩但也不至于坍台出错。倒是陈坤演的陈独秀,也不知是不是我之前看《觉醒年代》有于和伟演的陈独秀珠玉在前哈,反正我看他演的这陈独秀,觉得演得忒用力了,仿佛这建党之前的新青年领袖陈独秀先生,有些癫狂神经质。再说下可以算是男主角的黄轩吧——陈坤和黄轩都是我比较欣赏的觉得演技可以的演员哈——也没觉得黄轩在这电影中有多么特别出彩的表演,没有震撼和惊喜,平平,平平哈。演毛泽东的那位演得还可以,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冯绍峰,后来才发现他就是《军师联盟之大军师司马懿》中演曹植的那位。

  随便你们怎么说我偏爱吧,我必须单独另起一段来说下张颂文老师在《1921》中的表演。他在电影中演何叔衡,演员表上也算主演之一。但我说了这其实是一部群像戏,所以他在这部电影中也并没有太多戏份。但他的表演就是有亮点。

  何叔衡和毛泽东要去上海开会,毛泽东与杨开慧话别之际,他老人家就杵在边上,是电灯泡的身份。何叔衡是前清的一个秀才,后来才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所以面对着毛泽东与杨开慧依依惜别的场景,他就有一个用雨伞遮挡的动作——他不好意思看。他急着和毛泽东赶路,又不好也不忍催促,所以就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着:“不急不急……”、“不急不急哈,还有六分钟……”张颂文老师就这样把何叔衡的人物形象给栩栩如生地立起来了。最精彩的是杨开慧喊了“润之哥”然后又对毛泽东招手,但毛泽东虽然回首却发愣,这时候是何叔衡他老人家抓住毛泽东一条胳膊扬起来——人家女孩子对你招手道别,你不回应这不好吧?这个细节,张颂文老师处理得特别自然,特别真实,几乎达到了不演的境地,我看到这里笑了。再就是在会议上,刘昊然演的那个角色和谁发生激烈争议之际,何叔衡作为列坐群像之一,没有台词,但他伸手拍了一下激动的刘昊然。还有就是何叔衡跳崖牺牲之时,他先是含泪直面,但转头别去时,他露出了一抹轻笑。那一刻,我的心也颤抖了一下。这些都是演绎中的格外真实的细节,张颂文老师把控得特别好。这些真实的细节,实实在在比那种忽然莫名就情绪激动地流泪眼看流泪眼要让我感动得多。也许我实在也是一个苛刻的人,我想。关于何叔衡这个角色,张颂文老师还借助烟斗、蒲扇等道具,让他在一群群像革命者中,就算不自夸卓尔不群吧,起码是形象鲜明,真实可信,过目难忘。可能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演绎生涯也是如此,有人走阳关道,有人过独木桥,但无论如何,实力与真心并存,总是会立于不败之地,且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的,相信并继续期待我所景仰的张颂文老师。

电影 1921观后感篇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着这首歌,我不由得想起最近读的一本书《历史的选择》来。这本书讲述了我们祖国历经的苦难。千载兴衰风雨中,中国,你静静地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历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恒。

  人类选择了地球,因为它环境无比优美;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对翱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大海,因为它无边的宽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她像一只雄鸡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因为她“得民心者得天下”……

  翻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了商、夏、周、秦汉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最终因为清朝的腐朽,使中国签下一条条不公平的条约。但也激起了中华人民顽强的斗志。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建立了国民政府,迎来了一个改头换面的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现在的社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拓了广阔的场景。

  历史的烟尘掩盖不住岁月的风雨,她在漫曼长河中定格成永恒。让历史选择了中国,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

电影 1921观后感篇3

  2021我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100年来,我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又小到大,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强大了国家。

  儿时我对党的印象很朦胧很模糊,只是,从外公和爷爷的身上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胜于常人的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那时在懵懂的我的心中,党是一串串动人的革命故事和一个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依稀记得那时的我很喜欢听长辈、老师给我讲过去革命的事,会陪家中的老人一起看他们那时代的革命电影,黑白的画面在彩色的电视机里一幕幕放过,但是不灭的历史情节在我的心中跳动。《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等等,这些描写革命时期的电影以及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董存瑞、黄继光等闪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尽管那时对党的知识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党员有什么义务与权利,但我却深深体会到了党员的奉献精神。

  我曾无数次凝望着党旗。耳畔响起老师亲切的话语:“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色彩代表着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们的党”,我那颗向着党的心便迸发出更铿锵有力的声音——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一贯的宗旨。

  因此,我总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我身边所有的人,于课上于课后,于工作中于私底下,我总努力保持笑容,希望他们能在接受自己的帮助后将皱着的眉头重新舒展开,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也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只有时刻铭记心中,并融入行动中,才能让这种精神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将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电影 1921观后感篇4

  1921年的七月,一群当时怀揣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商量着当时看来似乎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事——建立中国共产党。转眼间,这个组织带领全中国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已然走过94载的光辉历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只有仅仅50几个党员,“就凭这全国50几个党员,12个全国代表,就想建立一个新中国?”这在当时,听上去真的很难。有三位参加了“一大”的代表,因为这条道路太难走了,背信弃义,叛党投敌;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这条道路上,先后牺牲了六位至亲;而难以计数的共产党员,为了这个目标,前仆后继、献上一切,乃至生命。

  最终,艰难险阻没能挡得住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一个崭新的中国冉冉升起,屹立东方,令世界侧目,而弓着腰,托举起这一切的,正是我们伟大的党!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感恩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平安出生,健康成长的社会;也就没有我们端坐教室,接受教育的环境;更不会有我们追寻理想,实现价值,圆中国梦的机会。

  感谢先烈、志士仁人,我们今天不用再流血牺牲,生下来就泡在蜜罐里,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如何表现自己爱党呢?

  很简单,树立一个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直至实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掌握技能,学习知识,是实现自己个人理想的最优秀手段。假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我们的国家,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正是我们党的当代使命,你为了这个使命添过砖,加过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体现你爱党,感恩党呢?

  在此,我不会苦口婆心的规劝你们好好学习,我只想说,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父母亲人、为了老师、为了自己,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电影 1921观后感篇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就是感激。

  在这激情万丈的日子里,我脑海里的记忆大门,正缓缓向我打开。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亮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传说传说感动着。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申奥 申博成功 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照亮了华夏儿女的爱国之心。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100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历史验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所谓党民一心,对党就像对我们的亲人。

电影 1921观后感篇6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几位评论家一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大家交口称赞,认为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角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党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的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也能够看见影片里刘仁静等几位年轻人在上海大世界快乐游玩的镜头。

  影片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毛泽东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国人一起合唱《马赛曲》。但是毛泽东等中国人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在中国土地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毛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一种自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当中穿插的,是他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味着青年毛泽东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泽东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破例将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达、王会悟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线人物之一。王会悟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手共进,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一位23岁的女子,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的历一个特别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片起用了许多青年演员,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人。我相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向100年前的年轻人集体致敬的过程,而观影的人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人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革命者,并不是老去的身影,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而奔跑的行动者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

电影 1921观后感篇7

  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人们点燃了希望之火。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微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微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从1927年开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井岗山”根据地以后,中国工农红军在______的几次围剿下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成功的实现了战略转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英勇杀敌、前赴后继,终于在1945年将日本法西斯打败,彻底从中国的土地上赶了出去。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无数个“刘胡兰”英勇就义了。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带领下,在西柏坡一个普通的山村指挥所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的胜利。并在此地召开了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站在______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帮助邻帮朝鲜展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我们的民族英雄邱少云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急需大批经济、科技、文教等建设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优秀的科学工作者,报效祖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有后来的钱学森爷爷,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以及雷锋叔叔……,一大批值得我们崇敬、学习的好榜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伟大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从温饱逐步过渡到了小康,中国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到了__年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接着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了,这是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可是祖国妈妈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那就是宝岛——台湾。台湾,妈妈时刻挂念你,想念你,希望你尽早回到我的怀抱!

  199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胜了咆哮的洪水,__年又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__年我们还见证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__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开幕,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曾经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的伟大。

  今天,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一定要永记历史,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影 1921观后感篇8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領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不忘党的光荣历史。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東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顶住压力,中流砥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党的98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历史前进的党:是诚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实现繁荣昌盛,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党:是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始终保持生机和锐气,巍然屹立于历史潮流前列的党:更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党。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党的光荣历史,不忘入党初心,并为此而骄做,为之而自豪,才能进一步增加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水远跟党走。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觉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

  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率、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岽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为人民服务事业奋斗终生。

推荐访问:观后感 电影 中国1921电影观后感 1924电影的读后感 电影1917的观后感 电影2012观后感 电视剧1921观后感 电影1919观后感两千字 1919电影观后感 1917电影观后感2000字 电影1917观后感800字 电影1917观后感600字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