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应对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应对

时间:2022-07-07 15:35:03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应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应对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3篇

第一篇: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认识到的是,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国的疫情防控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就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
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普遍的愿望。疫情发生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采取一系列包括局部阻隔、延长春节假期、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从全国层面控制住疫情蔓延态势,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眼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现在绝不是歇口气的时候。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特别要看到的是,这场疫情大考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短板和不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防线。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还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要看到的是,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必须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大循环的畅通。对此,中央专门召开会议,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明确方向,就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举措,还要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
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通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从而为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维护人民利益至上。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外防输入”把住入境关,“内防反弹”扎紧防控篱笆,努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效。另一方面,还要看到,这场全球性疫情给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抗击疫情,就是捍卫人类的共同未来。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支持他国抗疫,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各方分享信息,共同加强能力建设;同时还及时为有关国家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为各国来华采购抗疫物资提供便利。在全球战“疫”中,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经向10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分享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些举措,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健康的尽责,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之后,我们还要继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凝聚起强大合力。

第二篇: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

【疫情防控常态化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疫情防控常态化心得体会疫情防控常态化心得体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防控常态化”,这是我们对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客观分析和科学判断,在此态势下,无论是复工复产,还是生活秩序,或者是生活习惯,都必须要与之相适应。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化。防控常态化之下,对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高。复工复产不仅要加速,更要扩面,无论是规上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无论是防护物资生产企业,还是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企业,无论是用工、资金、物流、关键原辅料供应等需求,还是道路交通、产业链保障,或者是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都要做到常态化的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必须支持企业落实落细防控要求,提升每个员工的科学防护意识,切实履行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复工复产的每个环节


第 1 页 共 8 页

和每个细节中去常态化抓好防控落实。疫情防控不可有丝毫的放松,复工复产不可有丝毫的懈息,两手抓,两手硬,齐头并进,常态化推进、常态化落实、常态化坚守。防控常态化,说到底就是要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常态在持久战和常态化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在疫情防控机制体制上更精准有效,在复工复产力度上要持续加码加力。

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疫情防控也是一个巨大考验。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社区成了坚强堡垒。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虽然我们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严防死守,但也不能有丝亳的麻痹大意。受境外输入性疫情危险影响,还有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给社区疫情防控带了新的压力。尤其是当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原有的疫情防控经验要继续坚持,针对现有的问题不足,要及时查找和堵住漏洞,落实进出人员“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要求,压实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防控主体责任,减少人员聚集,做好环境消杀,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受疫情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要求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第 2 页 共 8 页

秩序。

推进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无论是企业复工复产,还是个人日常生活,都要把疫情防控当成一件大事要事。从非常时刻,到常态化阶段,既要在心态上转变,也要在行动上落实,尤其是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我们自觉践行“防控常态化”。现在,许多人外出都养成了戴口翠的习惯,在餐馆,许多地方都推行了公筷行动。一方面我们要逐渐恢复原有的生产生活,一方面我们则要始终保持一种疫情防控意识,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保持一种强烈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目前而言,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不可有须臾的放松,要坚持从每个人做起,把疫情防控导则要求转化个人的自觉行方式,强化自我防护和管理意识,让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

疫情防控常态化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绩,巩固防控战果,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是在综合当前国内国际疫情防控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而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


第 3 页 共 8 页

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还需要在“小”字上下功夫,做到以“小”见“大”,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走向全面胜利。

在护好“小人物”中汇聚战疫“大力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许多平凡的人用看似微小的努力,拼出壮丽的英雄图景,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星河照亮了战疫之路,令人动容。这里边有辛勤的快递小哥,有逆行的货车司机,有执勤的公安民警,有扎守的社区工作者,有质朴的农民……了隔离在家的人能正常收到货,了一线防控物资能正常供应,了把好交通关口,了守好群众“家门”,他们坚守岗位、勇毅逆行、无私奉献,用平凡的行动筑牢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离不开这些“小人物”的奉献,我们必须呵护好这些平凡的“守护者”,通过出台政策,制定针对性举措,努力让吃苦者不吃亏、让受累者减减压、让实干者得实惠,用实实在在的关爱,汇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在保好“小企业”中扛起发展“大担当”。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虽然“小”,但十分重要,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供应力量,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循环。而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大,因持续停产停业,许多中小企业直接面临着存亡考验。这个时


第 4 页 共 8 页

候就需要各级政府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千方百计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帮助其渡过难关。各地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出台金融、税收、用工等各方面政策,引导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要抓好激励政策的落地落实,避免“只喊口号不发糖”,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用工、行政审批等各方面存在的困难;

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将疫情中被抑制、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做好“小事情”中彰显民“大情怀”。“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厚植民的“大情怀”,着力办好群众关注的各项“小事情”。要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在帮扶项目开工、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要扎实抓好就业工作,紧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在拓展就业空间、稳定在岗职工等发面持续发力,托稳百姓“饭碗”;

要扎实抓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要扎实做好春耕工作,保障好种子、农药等农耕物资的供


第 5 页 共 8 页

应,同时,要保障好农产品等生活物资的正常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护好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我们必须在“小”字上下功夫,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小事情”,认认真真处理好各个“小细节”,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常态化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绩,巩固防控战果,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要防止疫情形势发生反弹、促进社会经济秩序恢复,我们必须科学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的“变”与“不变”。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不变的是防控决心与防控力度。

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尽管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广大党员群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决定性胜利”并不等于“全面胜利”,疫情防控还远没有到“歇


第 6 页 共 8 页

脚松气”的时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大意。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此,每个人都要紧绷防疫这根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让“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聚集”的好习惯一以贯之、有始有终。

要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力度。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不仅面临着境外输送压力,还面临着国内人员流动和聚集所带来的反弹风险,此,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不能降低防控力度。各区域、各部门之间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控,协调好确诊病例治疗、疑似病例隔离、流动人员管理问题,坚持防控劲头不减、标准不降、程序不落。

“因时而动,顺势而”,变的是防控策略与工作重心。

防控策略要转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但境外疫情形势严峻,此,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形势转变,及时调整国内防控策略。一方面,在“外防输入”中筑牢口岸防线、海关防线和边境防线;

另一方面在“内防扩散”中筑牢交通检疫防线、社区防控防线和医疗救治防线,坚持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摸排宣传与内外监管,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工作重心要转变“两手抓、两手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


第 7 页 共 8 页

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此,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现阶段,我们要及时转变工作重心,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的原则,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积极稳定社会就业、全力刺激消费需求、努力抓好春耕生产,从而加快恢复社会经济秩序,保证社会大局稳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们要做好“应急”与“常态”之间的衔接,保持理性、科学研判,把握好“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推进社会发展工作,以更科学、更扎实、更有效的举措赢得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2020年*月*日15时


第 8 页 共 8 页

第三篇: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

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就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关乎民生,益于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就业问题,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尤其在疫情全球蔓延,我国经济发展外循环通道受阻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眼光向内,完善相关机制,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发挥“线下+线上”等多样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从稳就业、保就业着手,挖掘国内消费潜力,以此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助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关键词:就业;
经济发展;
疫情防控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要把“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六稳”发力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中央及时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于是,便形成了当前“六稳”+“六保”的工作框架。对比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重点的“六稳”和“六保”,可发现“就业”都放在首位,这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读,以在“稳就业、保就业”上达成更多共识,凝聚智慧,积极地促进就业。

一、就业问题的根据和背景
(一)就业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既定目标背景下,稳就业保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深层需要和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创造大量产品的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却因贫困的累积而沦为相对过剩人口,这样的巨大贫富差距最终导致经济循环中断,引发产品过剩危机和金融危机。因此,在马克思设想中,社会主义需要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以促进经济循环顺利实现的经济制度。这是理解劳动者就业意义的一个重要基点。正所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把就业这个饭碗端牢,才有实现消费拉动、企业复苏等的基础。所以说,就业是牛鼻子,是顺畅经济内部循环机制、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财富占有不均等的客观条件下,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劳动力的价值,才能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拥有一定收入,只有尽可能多地让每个劳动者实现就业,保障其基本生活和预期收入,才可以支持和促进社会消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环节,实现基本民生保障和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从就业着手。
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关键就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投资、消费和出口”而言,在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和出口互动引起的需求快速增长来实现。但现在这种增长动力已显示出乏力态势,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这个动力就是消费。从消费主动方面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生产的目的,而要达到该目的就必须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从消费被动方面来看,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导致一些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摩擦和壁垒来阻塞我国经济外循环的通道、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贸易受阻,经济外部环境恶化。为应对经济外部环境恶化和西方国家经济遏制,我们必须眼光向内,更加注重国内消费需要,顺畅国内经济循环。为此,“保就业”是基础,“稳就业”是核心任务,
只有在“保就业、稳就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和途径,建立促进就业增长的有效机制,才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及保证我国作为一个成熟经济体的经济常态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二)疫情对经济和就业的严重冲击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最大的民生。年初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影响大、范围广、程度深,社会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大范围停滞,投资、消费、进出口快速下行,金融市场动荡、金融风险加大,部分经济主体陷入危机,尤其对于传统行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小工业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来说,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停工停产较多,复工复产后订单减少,稳定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较高。所以,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新风险,就业总量压力加剧,结构性失业更加严重,失业水平达到新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无症状感染者增加、病毒变异等不确定性增强,在我国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的前提下,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由短期严控转向常态化防控。因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把落实好稳就业保就业作为疫情期间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增长的短期举措,更要兼顾当前与长远,把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措施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为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就业经济
因为新冠疫情,全球经济近乎按下了暂停键,可疫情早晚会结束,经济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所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要辩证看待危与机,善于抓住危中之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当前危机中捕捉未来经济发展新机遇,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倒逼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地摊经济
疫情之后,从“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角度来看,激活地摊经济活力,不失为一种的务实之策。现在,随着经济秩序的有序恢复,地摊经济不经意间点燃了市民生活的烟火气,成为经济复苏的生动样本,活跃于地摊经济的小商贩,更是保就业促经济一面镜子。正所谓“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虽看似不起眼,与工业化大生产相比,对经济拉动作用微乎其微,但却蕴含着一种民生情怀和治理能力。
让地摊经济热起来,不仅仅是今年疫情防控下解决就业、刺激消费的应急之策,更是管理水准上的升级,是一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刻度与窗口。之前,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而设,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城市管理压力逐步增大,各地纷纷取缔了地摊经济。但其实这是一种保守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存在管理难度就搞一刀切,不能光图省事就“一禁了之”,而是应该注重引导规范,划定一定的范围,制定相关的标准,把地摊经济整合到一起,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城市管理的前提下,找到地摊经济管理“放”和“收”的平衡点,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而这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度,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平台经济
如果说发展地摊经济是发挥传统实体经济作用来稳就业、促发展的话,那么平台经济就是利用“互联网+”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就业新形态。
疫情期间,虽然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但仍有许多在线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以互联网、云服务为平台的新业态的发展,保证了疫情期间经济社会的有效运转。如受疫情影响,传统餐饮业受到冲击,互联网餐饮却相较平常更加饱受青
睐;
害怕找工作受阻,“云招聘”平台搭起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桥梁;
传统销售渠道不畅,“直播带货”成为农副产品增收、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这些就是“新就业形态”。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的新就业形态因其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让不少人求职有“新”门,销售有“新”道,故其迅速成为吸纳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当前疫情下我国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平台经济虽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催生新职业、让劳动者提供根据自己兴趣、技能、时间等实现灵活性就业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其在发展中也存在制度和实践上的一些弊端,比如这些通过平台经济实现就业的新业态从业者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等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与传统产业从业者者有着不同特点和要求,这些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的实现需要在宏观上为平台经济搭起一个遮风避雨的“屋檐”,在政策体系完善、制度保障方面不断加强完善和落实。
无论是以传统经济为主的地摊经济,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经济,都缓解了当前疫情对经济和就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在稳就业保民生、优化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完善网络平台相关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传统及新就业形态的优势,在解决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同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完善经济结构,以更好的姿态应对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凤霞.释放平台经济稳就业潜力[J].国信观点.2020,(8):12. [2] 乔榛.为什么“保就业地位如此凸显”[N].社会科学报.2020-6-11(4).
[3] 张车伟.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以往是完全不同的——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就业问题[N].北京日报.2020-7-13(9).
[4] 刘学智.稳就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20-3-30(6).



推荐访问:常态 疫情 教育教学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变革与应对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 防控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如何开展职业教育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