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工作总结 >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8篇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5-28 14:45:06 工作总结 来源:网友投稿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8篇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1

  公开选拔干部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招考工作过程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更重要的工作是,必须使招录的干部尽快熟悉情况,了解职责,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另外,公开选拔工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不断总结、改进,不断深化、完善。

  一方面,加强对录用干部的培养锻炼和管理教育,使其尽快成熟起来。录用干部上岗前,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讲国内外形势、讲市情区情、讲发展规划、提工作要求。每年优先安排他们到区委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对他们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试用期满后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分析。对考核称职的干部,及时转正;对个别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干部,及时提醒帮助;对确实不称职、不适应岗位的人员,调换适当的工作,或降职使用。我们还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录用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向使用单位提出要求,为录用干部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对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综合素质比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干部,及时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近几年,面向全国招考录用的干部中,有的已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有的安排到综合部门的重要岗位,有的被市级机关选拔为副局级干部,有的成为单位的领导骨干。为了解除录用干部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为他们协调解决配偶、子女的户口、就业、就学等实际问题。区政府拨专款购买了10套楼房,作为外地录用干部的周转用房。区委制定了相关政策,从1999年起,对试用期满经考核称职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录用干部,分别给予10万元和8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另一方面,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深化公开选拔工作。近几年,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总结和探索,特别是对面向全国公开选拔进行深入研究,使这项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我区的实际。比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对象问题,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比较,更适用于专业性较强、专业人才较缺乏的部门;正职和副职岗位比较,更适于副职岗位的选拔。再比如,如何提高对外地干部考核的准确性问题,考试与考察相比较,更注重考察结果;公开选拔期间的考察与试用期间的考察,更加注重试用期间的考察;现有能力和发展潜力综合考察,应注重发展潜力的考察。

  总之,我区通过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达到了录用一批、发现一批、联系一批、储备一批的目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塘沽施展才华,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2

  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与面向本区公开选拔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更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规范运作体系。努力做到:方案要周密,宣传要到位,程序要严谨,监督要强化,录用要慎重。

  一是,方案要周密。制定好工作方案,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面向全国招考干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有许多问题要超前考虑、精心安排。在职位设置上,要提前进行调研,反复研究,设置准确、恰当,一旦公布,不能轻易改变。我区面向全国招考的岗位设置,主要考虑业务性比较强、本区现有干部中比较缺乏的人才资源,比如,城建、规划、园林、环保、卫生、教育、外经外贸等。在报名条件上,坚持学历要高,专业层次要高,年龄要低,优中选优。比如,在学历方面,一般要求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在职称方面,一般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在年龄方面,掌握在40岁以下。在组织领导上,组成了三级领导工作机构。成立区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选拔期间一般召开4次例行工作会议。组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宣传、招考、考察、生活等职能工作组,负责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宣传要到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有足够的合乎条件的人员来报名参与。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第一,宣传的面要广。在宣传上要舍得作必要的投入,选择的媒体权威性要强,影响面要大。从1999年上半年公开招考起,我们就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公开选拔公告》,还在互联网上制作了招考主页,链接在《搜狐》、《天津热线》、《星讯时空》等网站上进行宣传,首开了在《人民日报》和互联网上招考人才的先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二,宣传的渠道要多。本区的"两台一报"等媒体积极配合宣传,同时在党内系统专门发文件,对各级党组织积极配合招考工作提出要求。此外,要求本区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全部报名参加竞争,如果没有适当理由不参加竞争,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

  第三,宣传的时间要长。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招考,为了保证宣传效果,报名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到报名截止时大体为一个月三是,程序要严谨。实行面向社会和面向全国招考以来,我们在规范招考程序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招考工作操作程序,以保证招考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1999年上半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后,我们又对照《通知》要求,对公开招考程序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好"三关"。第一,把好资格审查关。本四是,监督要强化。由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考生对招考的公正程度心存疑虑。为了保证招考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我们采取了全方位的、严格的监督措施。第一,考务工作委托市有关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考试中的不公正因素和漏洞。第二,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公证,这也是一种创新的作法,即:委托区公证处派出专人从报名开始,对招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出具公证书。第三,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监察,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始终参与招考工作的全过程,笔试面试现场均设纪检席、监察席、公证席。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3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编制紧缺急需人才目录,与前程无忧、环球英才等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发布生态建设、农业等符合平谷发展定位的优质岗位1200余个,相关行业高端人才反响强烈、积极应聘。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此收录了关于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为高质量发展引才聚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平谷区坚持党管人才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委赋予的“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强化党的领导,细化工作举措,打造引才聚才磁场,助力平谷更好服务首都发展。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最优生态。将人才工作纳入区委重点工作。由区委书记牵头,党委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增强人才归属感与向心力。2021年先后两次召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结合实际开展政策、机制与服务创新。完善“汇谷计划”等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同城”工程,引导城区人才向平谷流动。优化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成,突出区委办、区政府办的人才协调保障地位,将人才工作列入各单位考评指标,明晰有关单位职责,集全区之力做好人才工作。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提供衣食住行一揽子服务,真正实现待遇留才、事业留才、感情留才。

  做强引才平台,打牢引才基础。支持京瓦中心、中智国际生物农业研究院、无人机系统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推动28个龙头企业和15个畜禽种质研发基地落地,构建高水平人才科研生态。依托用人单位打造引才聚才载体,指导4家头部企业和机构申报博士后园区分站,全区博士后工作站已增至9家。发挥电商协会、青创协会、农村创业者联盟等组织优势,凝聚培养返乡和本土人才400余人。发挥“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帮带作用,通过举办重点行业会展等形式,促进产业、人才、技术合作交流与集聚。

  做实校地协作,创新育才模式。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在京农业类高校院所共建力度,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紧密合作,做实教授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社会实践基地“两站一基地”建设、专项研究生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柔性引进人才和团队110余个,1000余人长期稳定在平谷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服务。坚持人才揭榜挂帅,发挥星期六专家服务基地的作用,鼓励高校专家利用业余时间赴平谷工作,促进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做优招才工作,服务人才集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编制紧缺急需人才目录,与前程无忧、环球英才等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发布生态建设、农业等符合平谷发展定位的优质岗位1200余个,相关行业高端人才反响强烈、积极应聘。认定紧缺急需人才50人并落实相关待遇,为用人单位引才赋能。争取市级政策倾斜,申请获批乡村振兴和农业中关村调京落户专项指标30个,解决暂不符合常规申报条件的部分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关键核心岗位人才需求。2019年以来,我区人才调京获批量连续3年翻倍增长,人才集聚度不断提高。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4

  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当前,“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改善人才环境,优化人才培育渠道,编织人才成长“摇篮”,为“十四五”开局提供人才保障。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入住率。要突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贯穿于人才发展全过程,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不断探索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产学研结合。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引进和开发模式,从而吸引各类英才汇聚。

  着力营造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存活率。各级组织部门要优化政策环境,指导制定出台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为各方面人才提供有利于发展的肥沃土地,不仅要引进“高精尖”,还要善于发掘平凡的“扫地僧”。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招引人才软实力”的理念,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注重基础配套,为引进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营造一流的招引人才软环境,增强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坚持以最有效的政策、最灵活的制度、最贴心的服务,“留人”更“留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开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着力优化育才渠道,提高人才成功率。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特点与人才资源实际,高效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渠道,优化人才培育平台,“订单式”“定向式”培育人才,培育出一批批又“专”又“特”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做到量才而用,人尽其才,真正把人才用活、用好、用得当,让专业人才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让人才工作真正做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5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6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强,则组织强,进而乡村强。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多举措引人才、强人才、留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点”。

  广纳贤才,增添活力。“以前到村委会,都是老同志,现在来了几个小年轻,都是大学生,找他们帮忙用电脑打个申请,方便多了。”在新街镇勤东村,前来办事的村民由衷地感慨。2020年,新街镇通过两批次预任制村官招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总共选拔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有效改善了村干部学历及年龄结构,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基层队伍年轻活力,人才储备的充分也筑牢了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根基。

  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率干部队伍,近年来新街镇一直在探索。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施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岗位职责,科学界定权力运行边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履职。2016年,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配套出台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2017-2018年开始探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2019年出台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2020年修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街镇在干部管理工作探索中的定力与韧劲。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工作效率。

  强化培养,提升素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新街镇致力于打造学习教育平台,依托镇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通过春训班、党员轮训班、业务学习交流会、“皖美村支书”登台亮绩述职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培养得力干将,发现优秀人才,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留住人才,夯实战斗力。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是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把人才留在基层,进一步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天长市建立村级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以上年度本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工龄增加职级工资。同时,新街镇也在不断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关怀机制,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到村、企业调研摸排,致力于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面对人才匮乏短板,新街镇将在有效落实现有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强干部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点”,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应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塘沽区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所在地,处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与我区区位发展优势相匹配,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总的看,我区领导干部队伍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整体素质不低。但是,与新时期肩负的发展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网质还不适应,特别是缺少学历高、专业层次高、综合素质高、年龄低的专门人才。尽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下力量,选送一批年纪比较轻、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加大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但仍然无法满足一些领导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立足创新和超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多年来,区委针对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选拔视野较窄,论资排辈现象突出,民主监督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立足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重点抓好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工作,并于1999年年初形成了《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暂行规定》。

  三是,转变人才观念、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过去,我区干部队伍中对于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把干部分成自己的和外来的,认为有了机会应当首先提拔自己的;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感到,只要资历到了,年头够了,就该提拔了。我们通过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加强思想教育,使大家树立起"大人才"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要认识到,塘沽不仅是塘沽的塘沽,也是天津的塘沽,全国的塘沽;干部不能分自己的和外来的,只要是能为滨海新区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就是自己的;职位的升迁,凭资历、熬年头、跑关系行不通了,只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人才发展工作总结篇8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眺望“十四五”,擘画新蓝图。站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书写“人才振兴篇”,要强化“向心剂”、注入“精准剂”、提供“暖心剂”,分别念好“引”“用”“留”三字诀。

  强化“向心剂”,念好“引”字诀。乡村振兴是一盘涉及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生活富裕的“大棋”。如何落好每一子、盘活这盘棋,人才这个“执子人”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做好乡村人才这个“大篇章”,要增强“向心”功能,念好“引”字诀。一是加强宣传。当各乡村要不断加大宣传,打好“乡情牌”、送出“号召信”、发挥“乡愁引力”,吸引有志青年建设家乡。二是加大建设。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打通道路“交通脉”、写好创业“服务篇”,从而吸引归乡人才创业投资。

  注入“精准剂”,念好“用”字诀。人才引进来,还需用得好。随着当前全面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障衔得好、衔得稳、衔得紧,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当前有些乡镇存在选人标准不规范、用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一些岗位出现“一岗多人”的闲置、“一人多岗”的忙碌现象。要想盘活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效应,需要注入“精准剂”。在用人岗位上要“精准”。各乡村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打破“四唯”标准,招录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得“职得其人,人尽其才”。在用人培养上要“精准”。要强化对本土人才的培育。对本村的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返乡人才等分别制定培训课程,提升业务能力,培育一批懂农业、识农情的“行家里手”。

  提供“暖心剂”,念好“留”字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能急功近利,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随着社会流动性的不断加强,乡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一些条件较差的乡村,存在“干几届、走几个”的现象。要想稳住人才“梧桐树”,让其扎深根于农村,可以多松松土、施施肥,提供“暖心剂”。要打通人才上升渠道的束缚。对于一些群众评价高、反映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人才,要及时进行提拔,让人才既能下得来、又能上得去,防止出现“抬眼到头”的天花板现象。要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相对于大城市,乡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远离家乡的外地人才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乡村,饮食、习俗、语言等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各级领导要在生活和工作上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关怀。多组织座谈,听取他们生活上的堵点、工作上的难点。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外来人才尽快融入工作环境。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点点星光,照亮银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乡村,使广袤的乡村焕发勃勃生机,迎来更美好的前景。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人才 发展 人才工作总结报告 人才工作总结和人才工作打算 人才管理工作总结 人才工作年度总结 人才工作进展报告 人才工作综述 高层次人才工作总结 人才工作情况报告 人才建设工作总结 人才建设总结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