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信秘书网>事迹材料 >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14篇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14篇

时间:2022-05-22 16:35:05 事迹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14篇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

  xx市永福县:风雨洪水中淬炼党员尖兵

  谢谢你,不仅帮我们搞卫生,还带领我们种植灵芝,下半年的收入有盼头了……”这是xx市永福县龙江乡兴隆村贫困户黄忠平给驻村工作队员田晓岗发来的短信。

  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贫困户黄忠平种植的1.5亩砂糖橘受灾。为帮助更多像黄忠平一样的贫困户挽回经济损失,该村驻村工作队带动贫困户发展灵芝产业。贫困户参与种植灵芝,每日可获得工资收入150元。

  连日来,永福县持续强降雨,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在一线彰显了顶梁柱 主心骨 带头人作用。

  暴雨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该县建立“四联四线+全天候”工作机制。以“四个联系”(县委常委联系乡镇 乡镇领导联系村屯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联系网格片区 党员联系农户)和“四个一线”(党员干部驻守一线 群众呼声倾听一线 防汛物资运输一线 重建家园奋战一线)为主要举措,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 重点厂矿 地势低洼点等摸排走访,确保安全防范万无一失。目前,已组建党员突击队 党群互助组217个,疏散救援178人,运送生活物资18批(次)。

  永福镇坪岭村组织24名党员 3名入党积极分子,联合村“两委”干部下村排查险情 转移危房险户,持续奋战3天。

  苏桥镇盘洞村驻村工作队员赵连松冒着大雨和塌方凶险回到抗洪一线。因暴雨突击,进村主道被崩塌的墙体堵住,赵连松和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去清理,手上被划出血痕也毫不在意。在查看高峰水库险情时,发明泄洪口被杂物堵塞,赵连松二话不说找来竹竿,冒着凶险清淤,确保水库顺利排洪。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赵连松又和村干部一道,跋山涉水进山修理自来水管……

  该县建立24小时全天候党员战斗值班制度,依托县级“党建千里眼”智慧党建系统,同步即时连线全县99个行政村(社区),做好各项防汛救灾工作。

  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该县组织组工干部 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灾后安置点 重建工地,服务受灾群众,普及救灾减灾知识。目前,已累计清除淤泥38吨 帮助群众修缮破损房屋200多间,3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恢复生产,解决各类难题300多件。

  该县纪委监委党支部深入龙江乡开展“党徽闪光在一线·重建家园看干部”活动,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灾后重建一线。

  堡里镇九槽村 河东村受灾严重,交通几乎瘫痪。该镇成立两支党员运粮先锋队,运送粮食500多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2

  ____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8户,贫困人口2737人,其中有贫困村1个位于西宁工作办联升村,其余户分布在新桥镇、西宁工作办的19个普通行政村当中。其中新桥镇有贫困户832户、2168人,西宁工作办有贫困户166户、569人,贫困村联升村计划20xx年脱贫摘帽。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完成脱贫困难群众551户,1555人,尚有447户,1182人困难群众还未脱贫;20xx年全区脱贫攻坚任务405人(其中新桥镇脱贫320人,西宁工作办脱贫85人)。

  二、精准识别,出好组合拳助推脱贫攻坚

  2016年4月该同志任新桥镇党委副书记并兼任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办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和新桥镇脱贫攻坚工作。该同志任职以来,一是组织全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实现了从粗到精的转变,通过建档立卡再次“甄别”活动,组织乡处办对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全面的甄别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和新增困难群众100余人,实现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员精准。二是由于____经开区行政身份限制,部分业务部门设置不齐全,部分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地滞后;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了解和学习脱贫攻坚相关各类政策,积极联系我区相关业务部学习研究制定富有经开区特色的脱贫攻坚政策地。通过委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经开区脱贫政策实现了从少到全的转变,各业务部门均出台了针对性强、可操作强的配套政策。如民政与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政策兜底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5.6%,提供340个的针对全区贫困户的公益性岗位和五个班350人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通过“走基层,送温暖”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棉被和大衣;交运部门加大贫困村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扩建道路18.3公里,(特别是联升村到纵二路的致富路修建工程);党群部落实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并对委属各部门都结对帮扶有脱贫任务的贫困村,并完成了村级征地建设别的是贫困村联升村办公室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局完成了我区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的全部减免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保入院报销比例达到90%。财政局完成了全区贫困人口199户,400余万小额金融扶贫贷款,推动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脱贫解困。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帮助下,2016年____经济技术开发区圆满完成了938人脱贫攻坚任务。

  三、找准路子,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

  西宁工作办联升村是开发区唯一的贫困村,该村拟定20xx年脱贫摘帽,怎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村脱贫摘帽,摆在了他的眼前。余秋实同志多次到该村现场实地考察,通过与驻村工作、第一书记座谈了解困难群众主要致贫原因,掌握了第一手资料。2016年的7月骄阳似火,35度的高温和酷暑炙烤着大地,他组织西宁工作办、联升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小道规划了联升村水系的整治方案,并督导相关部门及时落实了整治行动,通过联升村的水系整治,现联升水环境得到了大力的提升,以前的黑臭水体再也没有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多次与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召开联席会,研究贫困村产业发展如何找出路;最后大家研究决定发展集体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川椒产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20余万元整理贫困村土地100余亩用于发展川椒,现联升村川椒长势喜人,一片片火红的辣椒挂满地头,群众见了是嬉笑颜开,预计联升村今年可以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全村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发展川椒预计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实行了贫困户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余秋实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3

  xx市永福县:风雨洪水中淬炼党员尖兵

  谢谢你,不仅帮我们搞卫生,还带领我们种植灵芝,下半年的收入有盼头了……”这是xx市永福县龙江乡兴隆村贫困户黄忠平给驻村工作队员田晓岗发来的短信。

  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贫困户黄忠平种植的1.5亩砂糖橘受灾。为帮助更多像黄忠平一样的贫困户挽回经济损失,该村驻村工作队带动贫困户发展灵芝产业。贫困户参与种植灵芝,每日可获得工资收入150元。

  连日来,永福县持续强降雨,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在一线彰显了顶梁柱 主心骨 带头人作用。

  暴雨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该县建立“四联四线+全天候”工作机制。以“四个联系”(县委常委联系乡镇 乡镇领导联系村屯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联系网格片区 党员联系农户)和“四个一线”(党员干部驻守一线 群众呼声倾听一线 防汛物资运输一线 重建家园奋战一线)为主要举措,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 重点厂矿 地势低洼点等摸排走访,确保安全防范万无一失。目前,已组建党员突击队 党群互助组217个,疏散救援178人,运送生活物资18批(次)。

  永福镇坪岭村组织24名党员 3名入党积极分子,联合村“两委”干部下村排查险情 转移危房险户,持续奋战3天。

  苏桥镇盘洞村驻村工作队员赵连松冒着大雨和塌方凶险回到抗洪一线。因暴雨突击,进村主道被崩塌的墙体堵住,赵连松和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去清理,手上被划出血痕也毫不在意。在查看高峰水库险情时,发明泄洪口被杂物堵塞,赵连松二话不说找来竹竿,冒着凶险清淤,确保水库顺利排洪。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赵连松又和村干部一道,跋山涉水进山修理自来水管……

  该县建立24小时全天候党员战斗值班制度,依托县级“党建千里眼”智慧党建系统,同步即时连线全县99个行政村(社区),做好各项防汛救灾工作。

  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该县组织组工干部 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灾后安置点 重建工地,服务受灾群众,普及救灾减灾知识。目前,已累计清除淤泥38吨 帮助群众修缮破损房屋200多间,3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恢复生产,解决各类难题300多件。

  该县纪委监委党支部深入龙江乡开展“党徽闪光在一线·重建家园看干部”活动,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灾后重建一线。

  堡里镇九槽村 河东村受灾严重,交通几乎瘫痪。该镇成立两支党员运粮先锋队,运送粮食500多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4

  在凤冈农村,“毛路”指的是小路、没有修好的路、或者很少有人走的路。“毛路”在今天是一种贫穷落后的象征,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下足了“绣花功夫”,一个56岁的人,在300多个日子里,沿着乡村的一条条毛路风里来雨里去,去寻找贫困群众、为贫困群众找来了幸福。

  用他自己的话说,“大村大寨我要走,边旮掉的地方更要去,那里有我们的贫困群众,他们更需要帮助。”他用执着的行动诠释了在脱贫的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的铮铮誓言,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名共产党人、一名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他就是凤冈县政协主席____。

  20xx年,凤冈县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按照县里实行的“五主五包”责任机制,____担任的是脱贫攻坚进化镇指挥部总指挥长。

  进化镇地处凤冈县西南,距县城22公里,辖7村1社区,90个村民组,8000多户,4万余人。进化镇的基础条件在凤冈还算中上等,但是贫困面很广,贫困程度深,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41户2705人,已脱贫512户2030人,未脱贫229户675人。

  脱贫攻坚是场输不起的战斗,作为一个镇的总指挥长,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坐不住、睡不着!他下定决心,俯下身子、甩开膀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带上简单的行礼,义无反顾奔到了脱贫攻坚的最前线。

  记得那天,他一大早就来到了进化镇政府办公楼,他没来得及坐下来喝口水,就立即和进化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见面了解情况,召开工作调度会,并要求参会人员多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会上,大家对如何压实责任、如何筑牢体系、如何结对包户、如何精准识别、如何强化督导展开激烈讨论。其实,在____心中,脱贫除了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着力打赢“四场硬仗”外,最重要的是扶志扶智,竭力扭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思想,竭力扭转“我是贫困户我怕谁”的思维,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会上,他也把自己的想法真诚的与大家交流,得到大家的拥护与支持。

  整个会开得别开生面,既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次“会诊”,也是一次动员会、部署会,领导班子成员及参会的同志不仅思想得到了洗礼,抓脱贫攻坚的工作的思路也清晰起来。大家对干好脱贫攻坚工作有了信心和底气,人人充满了干劲。

  进化镇的干部们都知道,____下村喜欢独来独往,一般不需要有人陪同,也不需要有人带路,因为在他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得出了一条经验,顺着毛路走或是顺着电线杆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正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让他走遍了进化的山山水水,走遍了边旮掉的每一户人家。

  曾记得,在中心村新华组,____手里拿着根棒子开路,独自一人沿着杂草丛生的毛路一直向山上前走,大约走了40分钟都没有人家,他心想,这么偏僻的地方应该没有人家了吧。但是,不能回头,决不放弃的信念让他坚持又走了10多分钟后,奇迹发生了。在这里,他找到张兴云、张兴富、邹夕珍3户人家,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独居老人,房屋破旧烂,环境卫生差。____及时将3户人家的情况向村里作了反馈,又几次现场督促,为3户独居老人改善了人居环境,修了连户路,老人们感激的心情溢于言表。

  曾记得,在红安村岩孔组,____顺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了近1个小时,找到了村民唐应奎家。60多岁的唐应奎夫妇精神萎靡不振,家里的脏乱差令人触目惊心,谈什么人居环境改造、奔小康的事情根本无动于衷。____没有放弃,几次来到他家,与他拉家常,鼓励他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唐应奎夫妇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主动参与到了“三改三治三化”当中,精神面貌、家庭面貌焕然一新。

  曾记得,在熊坪村红旗组,____沿着毛路走了1个多小时,找到了被人们称为“老牛筋”的村民曹安岭。他家老房子失火后,一家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住在只有20平方米的房子里。____动员他修房子,曹安岭一开始死活都不答应,说负担重,打工挣了钱再修,经过几次作工作,曹安岭一改“老牛筋”的态度,立即启动修房子。现在,一家人住上了新房,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其实,走在毛路上为群众找幸福,他数也数不清。红安村的唐太梅、刘忠俊,临江村的唐书才、黄荆村的陆云常……这些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家庭,无不印在____的心上。也正是他走在毛路上,为贫困群众带来了笑容和幸福;也正是他作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县政协机关驻村成员、全镇领导干部及全县驻村成员,作风更实了、工作更细了。因为工作稍有不细,都会被他盯上,20xx年以来,共计问责处理干部56名。

  20xx年来,他组织进化战区召开战区研判会、调度会共计96次。8家县直挂帮单位累计出资出物近200万元,县镇共计178干部职工组成作战队,吃住在村,召开群众会1600场次,进组入户开展脱贫攻政策宣传及帮扶工作,切实践行“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承诺。

  其实,对他来说,最苦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如何让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水电路讯房寨”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让老百姓的脸上持续挂上笑容。____深知,只有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上。要鼓老百姓的腰包,唯有发展经济。如何抓好进化镇的产业发展、他辗转难眠,并多次召开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商讨解决破解之法。经过多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两条腿的发展思路,一是依托九龙景区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20xx年,进化九龙景区实施升级打造,栈道、玻璃观景台、游泳池、水滑槽、溶洞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知名度也极大提升。从20xx年4月份开门迎客至今,仅门票收入就达到了200多万元,景区农家乐、小吃店,游泳池等收入逐年攀升。通过“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及村级集体经济入股等方式,建立贫困户自身参与、入股分红、基地就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了进化镇的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产业”。

  一年来,全镇累计实施扶贫项目46个,投入资金2420.66万元,培育蒲水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大陆甲农旅开发有限公司、杰林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滩口肉牛养殖集团等35家农业企业或专业合,实现村村有专业合作社引领,辐射带动660户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全镇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8.73%下降至20xx年的1.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8036元提升到20xx年10741元,人均增长2705元,全部贫困村达到国家出列的标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陈山灵秀,党恩浩荡;小康寨前,幸福路通”。在进化镇沙坝村陈山古寨海拔800多米的观景山头,一面砖块砌成的党旗鲜艳耀眼。红色的旗面缀着金黄色党徽,党旗下方书写着党恩永泽四个大字。党旗长8米,宽5米,由960块火砖砌成,占地40平方米。党旗由该村30多名党员和群众自发集资3200余元修建,以此感谢党和政府为该村修建60余公里的通村路、进组路,实现祖祖辈辈修路的梦想。

  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幸福指数,陈山古寨村民自发集资建党旗感党恩只是一个代表。走在修好的路上,他欣慰地笑了,在他心中,这不是成绩,而是一种鞭策,鞭策自己在今后的扶贫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为凤冈巩固脱贫成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5

  第一书记谢芳:我和华南村一起成长

  20xx年4月,xx市妇幼保健院团委副书记谢芳,被派驻到江南区延安镇华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她也是同批派驻中唯一一位女第一书记。自小在城市长大的谢芳,到任后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转变角色,沉得下心 扑得下身 扎得下根。在来到华南村的两年里,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谢芳是个“80后”,刚刚来到华南村时,她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时间一长,她便发明:“驻村工作不仅仅要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更要专心跟群众交流,要知道贫困户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的艰难的是什么。”她逐一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321人,深入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华南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也是江南区离城区最远的一个村,丘陵地势 平地少,交通不便,其主要产业为速生桉。谢芳走访时发明,速生桉经济效益不高,于是她认为可以通过种植金银花 坚果和油茶来替代传统的速生桉产业。

  谢芳组织村委干部 致富带头人和农户到相关产品及深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一拍即合。xxxx如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村达成合作,并为华南村提供种苗 技术 采摘 销路等支持。项目一期种植金银花面积达205亩,并且与20多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达成了金银花的种植协议。

  致富带头人廖东春,积极响应谢芳的发展思路,率先在家中20多亩地套种了坚果和金银花,目前初得收成,并带动起四面村民的种植热情。

  目前华南村坚果种植面积约800亩,油茶种植面积约1000亩。谢芳用第一书记10万元的产业帮扶经费,建成了一个200多平米的“扶贫车间”。“扶贫车间”预计建设成为金银花和坚果的初级加工厂,形成种植 加工的产业链,为村民们带来更多收入。

  谢芳还组建了农产品销售微信群,激励后盾单位职工认购扶贫农产品,并提供免费运输的服务。此外,谢芳还与xx·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 春节年货展销等平台达成合作,销售村里种植的番石榴 香水柠檬及山地沃柑。

  谢芳的驻村经验和村集体收入一样,从无到有。在谢芳与村“两委”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华南村集体收入达11万元,告辞了过去的落后 贫穷。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6

  爱心彼岸 盛开幸福之花——记xx市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第一书记杨帆

  贫穷落后的帽子立即摘下,漫山遍野的庄稼和绿油油的桑叶 果树在广阔的土地上,孕育着生气和期望。“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是件幸福事。”杨帆谦虚地说。作为xx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派出的扶贫干部,两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穷山恶水的每一个角落,解决了乡亲们许多期盼,也迎得了乡亲们沉甸甸的尊敬。

  “心力一致使,再换新乾坤。”两年来,杨帆通过法律扶贫 励志扶贫 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 教育扶贫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带领乡亲走向幸福彼岸

  杨帆帮扶的果布村位于安宁乡中部,距离市区48公里,属深度贫困村,被靖西市列入今年备选预脱贫村,全村下辖8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面积仅0.57亩。

  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初到伊始,杨帆开始深思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果布村贫困问题,走好建成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精准扶贫”是必定之选。

  “让党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杨帆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上肯定了他的想法。

  在杨帆的推动下,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三会一课”和 学习党的方针 政策和村组织建设,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村党总支部班子建设,以“脱贫攻坚先锋行”“农贫村解”为目的搭建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调查了解是要害。杨帆在村民中大走访,了解乡亲们真实的想法,寻求脱贫最佳方法。在果布村百布屯开展精准帮扶“三方”见面活动,20多名帮扶干部与60多户贫困户 脱贫户和党员群众聚集在一起,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讲解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

  争取多种投资项目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修篮球场 修戏台 修路 搞灌溉 弄太阳能照明 凑资助学,扬帆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的奔走帮扶上,果不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事情再小,也要办好!”近2年来,杨帆真心帮扶,为乡亲们解决了一桩又一桩好事。

  去年12月,杨帆在西见屯入户走访中有户贫困户家中男主人去年因病过世,母女俩为先天性白内障,生活艰辛困苦。

  看着孤儿寡妇无助的样子,杨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村里,当晚杨帆就在单位党总支群里发了封求助信,把情况进行了说明,立即得到了来自本单位的积极响应,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经筹款近6000元,由单位领导亲自入户进行慰问,近期正向有关部门呼吁反映此情,期望能早日解决母女的眼疾。

  大浓屯贫困户农梅安的爱人于2年前病逝,丢下一位79岁的老母亲和现正在xx农业学院就读的儿子。

  为了帮助她的家庭,解决些实际艰难,杨帆联系了一位爱心企业家赋予她儿子学业资助款5000元。

  农梅安开始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她想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缺少资金。杨帆及时协调当地银行贷款5万元,并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建生态养猪厂。她天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打猪草 种玉米 种桑 养母猪,今年以来,农梅安出售生猪收入4万多元,养蚕收入两千多元。

  如此能干也为她赢得了“女汉子”的称号。

  法律扶贫,“引进活水”大力发展经济

  杨帆走屯入户,用脚丈量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力所能及普法。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 杨帆着力总结推广“法律扶贫”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以模范力量带动“法律扶贫”向纵深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群体,是杨帆一直关注的焦点。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更有质量?杨帆经与村两委商议,上报乡政府,即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在果布村打造阳光服务,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代理代办政府各部门延伸到村里的公共事务,为村民提供社保 就业 教育 卫生 文体和法律等便民 惠民服务。

  在走访中,杨帆发明有不少贫困户和农户家的孩子没有上户口,没有享受到0-3公里边境补助,问其原因,才知大部分孩子是超生的,需交大笔罚款到乡计生委,才可上户口。

  了解此情况后,杨帆经与乡府主要领导汇报 沟通,原则上同意先让农户上户口,享受有关惠民待遇,再按计生法有关规定执行。

  “凡需要化解纠纷的一律上门组织调解。”在杨帆的帮助下,村民们学法守法。

  驻守了近2年时间,杨帆和村两委通过挖掘当地资源,引进市场活水,让少数习惯了“等靠要”的贫困懒汉,也“跳起来摘桃子”,变成了勤快的经济作物和养殖承包户。

  ——发展烤烟产业,果布村今年已尝试种植烟草60亩,村集体经济可获得烟草专卖局奖励1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模式和xx烟草专卖局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力争再扩种200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万元。

  ——继续发展养蚕建设,为进一步做好做强做优桑蚕产业,提高桑农种植 养殖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靖西市政府和鑫晟公司已在弄金屯共同投资265万元左右,建立种养分离示范基地,新建产房占非基本农田19亩。

  由鑫晟茧丝绸公司+村集体经济+养蚕能手+贫困户+非贫困户入股组建,实行种养分离,收购桑枝条叶,每亩桑收益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将推动建立配套种养分离的标准化高产优质桑园2500亩,带动全村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去年卖鲜茧约4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卖鲜茧5.8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74万元,村民对未来产业发展之路充满美好憧憬。

  努力盛开幸福花。目前,全村已脱贫115户487人,未脱贫105户,431人,贫困发生率从29.34%降为13.77%。20xx年,扶贫驻村工作队计划帮扶脱贫68户297人,贫困发生率降为4%。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7

  “铁娘子”书记的爱民情怀——记港北区根竹镇三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岑星顺

  特色产业基地蓬勃发展 就业扶贫车间从无到有 贫困户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这是xx市港北区根竹镇三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岑星顺以爱民情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岑星顺把艰难群众当成亲人,专心用情帮扶,事事放在心尖上,赢得百姓的爱戴,大家都称她为“铁娘子”书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三民村产业发展薄弱,为此,岑星顺因地制宜引导经济能人发展产业。目前已有富硒苦瓜种植基地 肉鸭养殖基地 家畜养殖基地等产业基地,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近就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

  要想村美民富,发展村集体经济是要害。岑星顺召集村两委会议 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通过流转土地 组建村级劳务服务队 旧学校场地出租 发展电商 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民村集体经济由每年2万元发展到8万多元,今年有望达到15万元。

  村里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人员,为方便入户帮贫困户解难题,岑星顺买了一辆电动车。一辆电动车 一顶草帽 一个笔记本 一个八宝袋,就是岑星顺入户的标配。她给自己立下任务:天天走访5户艰难群众,天天解决1个小问题,每周解决5个小问题,每周带着问题到镇里 区里各个部门跑一跑。

  在三民村,天天都是她骑着电动车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贫困户家里生孩子有她的身影 贫困户蔬菜粮食卖不出去有她的身影 贫困户生病住院也有她的身影。她的八宝袋里有时装一小袋糖果分给村里的贫困家庭儿童,有时装一把面条送给村里老人,装一袋腐竹拿去和艰难群众一起分享。村民不好意思收,她总是笑说:“大家一起吃,我才觉得好吃”。

  在岑星顺的帮扶下,孤儿李棐江兄妹分别找到了工作 圆了上学梦;老人宋荣强白内障的眼睛得到了治疗,贫困户的百香果基地硕果累累,无房户蒙福芬通过危房改造住进新房等。

  为方便群众出行,岑星顺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和扶贫项目资金130多万元,建设3条屯级路 三面光水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村支书宋云仕如是说,没想到这女书记这么有办法,解决群众纠纷有妙计,群众都为她竖起大拇指,村干部也喜爱和她搭档干活。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8

  第一书记农快渊:老骥伏枥守初心 脱贫攻坚勇担当

  “农书记,有空的话来我家坐坐,请你吃我家的清水鸭,一直都没能感谢你呢!”6月的第一个周末,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脱贫户谷挺益给驻村第一书记农快渊打电话。今年初,谷挺益几天时间就卖出120只清水鸭,收入1万多元,这多亏了农快渊帮忙。

  20xx年初,49岁的德保县委党校干部农快渊已有31年工龄,虽已临近退休,但她却主动请缨到足荣镇那亮村 念色村担任帮扶干部。“贫困户是我的‘亲人’,我要具体了解他们的艰难。”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情,她用近2个月的时间走遍两村13个自然屯,访遍271户贫困户,全面掌握脱贫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不少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不了解,且缺少自主脱贫的意愿。”农快渊认为,要搬走脱贫攻坚路上的这些“绊脚石”,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在念色村 那亮村创办的“榕树下党课”,用乡音传递“好声音”,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同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 学习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在产业发展方面,农快渊以“党组织+经营主体+产业基地+群众”的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引导群众发展脐橙 桑蚕 清水鸭等特色产业。同时,依托产业基地,不定期组织专家 技术员开展种植 养殖和销售等方面的培训,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目前,那亮村 念色村发展桑蚕250亩 脐橙100亩 清水鸭300羽,两村贫困发生率均已降至1%以下。

  贫困户陆连度如今把农快渊当成了家人。“之前我发明身体不适,农姐不仅带我去医院检查,还帮我办理慢性病卡,定期帮我买药和生活用品,十分感谢她。”陆连度说,此刻自己的病情已经好转,又可以下地干农活了。

  “我还没退休,只要一天在岗,就要尽一天的职责。”3年来,农快渊积极协助帮扶挂点村开展危房改造和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的艰难。目前,两村已经完成危房改造并竣工验收,入住率100%;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那亮村古里屯还荣获“自治区生态示范屯”称号。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9

  20xx年5月21日,时年40岁的泾源县黄花乡党委书记____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生命的指针就此戛然而止。当____不幸辞世的噩耗传来时,人们为之悲恸心碎。在其全身心奋斗的全乡脱贫事业即将胜利在望时,她却永远离开了自己钟爱的事业,离开了她所挚爱的亲人、朋友、同事,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事迹。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书记

  “马书记非常敬业,她扎实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泾源县黄花乡乡长童银科说,____是泾源县唯一的乡镇女书记,她干工作雷厉风行,做事干脆利落,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

  “马书记一直咳嗽,20xx年2月在县医院吊针一个多月,病情没有缓解。”黄花乡党委副书记于杰回忆说,当时乡上正给贫困户配产业,由于工作忙,____顾不上去外地大医院治疗,带病坚持工作。

  “20xx年4月她的病情恶化,人突然消瘦20多斤,大量脱发。”于杰说,经去银川和北京等地检查,确诊为淋巴癌晚期。“从患病到病情恶化、去世,仅仅维持了一年。”

  “____在最后时刻,病情严重,大量吐血,但她还在坚持工作。”黄花乡人大主席白小军说。

  “20xx年4月12日,乡上组织乡村干部开扶贫攻坚会,马书记会上脸色很不好,刚讲了几句就走了出去,出去就开始吐血。”上胭村村文书马彩琴回忆,她当时就在第一排,看到书记出去一会又走进来,仍然带病坚持开完会。

  “马书记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有三件事:一是村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老百姓不接受,马书记守在地头讲政策;其二村里拆土坯房,村民不理解,马书记带队做村民思想工作;三是新农村改造,马书记跑项目,把村民从低洼的水洼处搬迁到安全处。”黄花乡上胭村村支书马彦福感动地说,是马书记让村民住上了新居,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田间地头访民情的好公仆

  1978年11月出生的____1997年10月参加工作,在黄花乡累计工作9年。在黄花乡,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

  “____经常说,是党培养了她,给了她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舞台,为党尽忠,为民服务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____昔日同事冯晓琴满眼泪水回忆,____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3月,____黄被任命为黄花乡党委副书记、提名政府乡长。面对全乡所有乡村两级干部,她庄严承诺:“作为一乡之长,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才是硬道理,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厚望。”

  当时的黄花乡,经济基础薄弱,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发展速度偏低,连续多年综合考核位居全县末位,如何奋起直追,让黄花乡芬芳绽放,是摆在____面前的一道难题。

  “上任第一天,她就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冯晓娟说,用了一个月时间,____跑遍了黄花乡12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对全乡发展情况,各村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全乡贫困户都能了如指掌。

  在黄花乡的干部群众眼中,____干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哪里忙,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上任当年,黄花乡共完成人居环境改造187户,危房改造227户,硬化乡村道路8.2公里,建设完成上胭村美丽村庄,被自治区建设厅列为全区最美村庄之一。

  一心做群众贴心人的好干部

  如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____费尽心思,呕心沥血。

  经过调研,她结合黄花乡实际,牵头制定出以草畜产业为支柱,优化苗木产业发展结构,做优劳务产业,做强旅游产业的黄花乡产业发展规划。

  当时,黄花乡共新建及改扩建牛棚467座,补栏基础母牛540头,打造羊槽村1600亩集中连片饲草料基地1个。荒山造林完成14000亩,输出各类劳务人员2980人。到2016年底,黄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202.7元,同比增长8.5%。

  “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2016年3月,____被任命为黄花乡党委书记,作为过万人口的乡镇“一把手”,她深知一切发展就是为了群众,并常常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词来自勉。

  逢年过节,为了确保最困难的群众得到帮扶,____对接爱心企业,争取帮扶资金。

  “在一次下队调研过程中,她发现村上老饭桌没有开办,经询问村主任,得知找不到合适的做饭师傅,她非常生气。”黄花乡人大主席白小军回忆,____给村干部下了“硬任务”:必须找到做饭师傅。同时,为保障老饭桌正常运行,她又和民政部门对接,争取相关资金解决老饭桌运行资金困难问题。

  为确保各村老饭桌正常运行,____经常亲自到各村了解情况,与村上老人一起吃饭,拉家常,询问群众生活上的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对此,黄花乡的村民称赞:“这个女书记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一腔热血洒满扶贫路的拓荒者

  ____在黄花乡工作期间,正值扶贫工作进入关键和攻坚时期,她时常主动加班,“五加二”“白加黑”就是她的工作常态。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____经调查研究,结合乡上实际,提出“要把党建建在产业链上,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率先以黄花乡羊槽村为试点,建立起“党支部+合作社+产业”的羊槽模式,通过发展旅游扶贫产业,发挥当地村民刺绣手工艺特长,打造黄花乡“扶贫车间”,实现了由传统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产业扶贫转变,促进羊槽村及周边村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____长年累月奋斗在脱贫一线,将黄花乡视为自己的家,将黄花乡的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

  白小军说,____付出了很多,也“亏欠”了很多,她的爱人在电信公司上班,两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很少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她的儿子在银川上高中期间,她没有时间去看望。

  20xx年,黄花乡小城镇建设征地拆迁工作中,为加快工作进度,保障项目顺利推进,____带领全乡干部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确保拆迁工作顺利完成。

  “当时,村民对拆迁工作认识不到位,拒绝拆迁,____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讲政策、做工作,村民被____感动,纷纷支持拆迁。”冯晓琴说,____由于长时间没有休息,积劳成疾住院。在医院治疗过程中,____还牵挂着黄花乡建设、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在治疗初见成效后,她一刻不停返回工作岗位。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说她是工作狂,也有人说她爱表现,但她总是一笑置之。”冯晓琴说,治病期间,____在银川、黄花两地来回奔波,直至去世,她的工作案头仍摆放着未批阅完的文件。

  黄花乡的干部群众都说,____如一个永不知疲倦的跋涉者、拓荒者,一直在为黄花乡的发展尽心竭力,为黄花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奔波操劳。

  一片丹心映黄花,两袖清风拂泾河。____满腔热情干事,把一身热血撒在了黄花乡的大地上,她为民的故事传遍泾河源头,胭脂峡谷。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0

  扶贫路上“孺子牛”

  ——江州区那隆镇合卢村第一书记何海毅小记

  以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此刻道路硬化到村屯,打电话再也不用跑到山顶找信号。xx市江州区那隆镇合卢村的变化离不开该区住建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何海毅。

  合卢村是那隆镇边远山区村之一,全村共有228户7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77人,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割松脂 外出务工等。

  20xx年3月,何海毅就任第一书记。合卢村的基础设施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差:因为通信信号不好,老人出门要把收音机挂脖子上,为了保命,怕摔在上山,便于家人查找;打电话要到山顶上搜索才有信号。交通情况也不乐观,从村委到最远的念带屯,要走3个半小时;很多小路凿山而建,雨天存在塌方凶险,很多弯道需要倒车两三次才干通过。

  为了入户了解情况,何海毅曾两次因为弯道太陡和塌方差点送命。

  何海毅用两个月时间,逐屯逐户走访,掌握各屯的基础条件和各户的基本情况后,组织村委和屯干召开项目库钻研会,并按轻重缓急排序,跑部门 争取后援单位和各方资助,同时通过短信 电话 微信和QQ汇报,逐个落实项目。

  在何海毅的努力下,去年12月23日,该村通讯基站落地使用,结束了5个山区自然屯没有信号的历史,完成8个自然屯累计18公里的通屯硬化路面建设,建成5座屯级垃圾焚烧炉和2个篮球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要脱贫致富需要产业的支撑。何海毅提出“党建引领促发展,整合资源做产业”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他从抓基层党建入手,规范化开展“两学一做”“固定党日+”“三会一课”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自评互评活动等党组织政治生活,凝结党员力量,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他找到村里党员致富带头户陈丙洪,动员他成立合作社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的田间地头,吸纳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减轻合作社资金负担,使贫困户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今,合作社吸纳了17户贫困户发展田螺 泥鳅 牛大力 洗手果和桂七芒果等适合山区特色的连片立体化种养项目。

  去年合作社给村委分红两万元,今年的那隆兄弟节当天,合作社卖出田螺300多公斤。如今,“合卢田螺”基地辐射带动该镇那练村等周边村屯。

  何海毅一心扎根扶贫工作,家务全落在当教师的爱人身上,但是她毫无怨言:“你在村里放心干,家里有我。”何海毅和女儿在一起时,碰见熟悉的小朋友她就说:“我也是有爸爸的,他是第一书记,在农村上班。”

  今年3月,何海毅驻村工作期满,但考虑到合卢村被列入20xx年整村脱贫出列及自己当初的承诺,他主动申请连任该村第一书记,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甘为“孺子牛”的何海毅获江州区20xx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标兵”等多项荣誉。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1

  第一书记谢芳:我和华南村一起成长

  2018年4月,xx市妇幼保健院团委副书记谢芳,被派驻到江南区延安镇华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她也是同批派驻中唯一一位女第一书记。自小在城市长大的谢芳,到任后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转变角色,沉得下心 扑得下身 扎得下根。在来到华南村的两年里,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谢芳是个“80后”,刚刚来到华南村时,她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时间一长,她便发明:“驻村工作不仅仅要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更要专心跟群众交流,要知道贫困户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的艰难的是什么。”她逐一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321人,深入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华南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也是江南区离城区最远的一个村,丘陵地势 平地少,交通不便,其主要产业为速生桉。谢芳走访时发明,速生桉经济效益不高,于是她认为可以通过种植金银花 坚果和油茶来替代传统的速生桉产业。

  谢芳组织村委干部 致富带头人和农户到相关产品及深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一拍即合。xxxx如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村达成合作,并为华南村提供种苗 技术 采摘 销路等支持。项目一期种植金银花面积达205亩,并且与20多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达成了金银花的种植协议。

  致富带头人廖东春,积极响应谢芳的发展思路,率先在家中20多亩地套种了坚果和金银花,目前初得收成,并带动起四面村民的种植热情。

  目前华南村坚果种植面积约800亩,油茶种植面积约1000亩。谢芳用第一书记10万元的产业帮扶经费,建成了一个200多平米的“扶贫车间”。“扶贫车间”预计建设成为金银花和坚果的初级加工厂,形成种植 加工的产业链,为村民们带来更多收入。

  谢芳还组建了农产品销售微信群,激励后盾单位职工认购扶贫农产品,并提供免费运输的服务。此外,谢芳还与xx·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 春节年货展销等平台达成合作,销售村里种植的番石榴 香水柠檬及山地沃柑。

  谢芳的驻村经验和村集体收入一样,从无到有。在谢芳与村“两委”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华南村集体收入达11万元,告辞了过去的落后 贫穷。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2

  第一书记农快渊:老骥伏枥守初心 脱贫攻坚勇担当

  “农书记,有空的话来我家坐坐,请你吃我家的清水鸭,一直都没能感谢你呢!”6月的第一个周末,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脱贫户谷挺益给驻村第一书记农快渊打电话。今年初,谷挺益几天时间就卖出120只清水鸭,收入1万多元,这多亏了农快渊帮忙。

  2016年初,49岁的德保县委党校干部农快渊已有31年工龄,虽已临近退休,但她却主动请缨到足荣镇那亮村 念色村担任帮扶干部。“贫困户是我的‘亲人’,我要具体了解他们的艰难。”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情,她用近2个月的时间走遍两村13个自然屯,访遍271户贫困户,全面掌握脱贫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不少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不了解,且缺少自主脱贫的意愿。”农快渊认为,要搬走脱贫攻坚路上的这些“绊脚石”,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在念色村 那亮村创办的“榕树下党课”,用乡音传递“好声音”,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同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 学习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在产业发展方面,农快渊以“党组织+经营主体+产业基地+群众”的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引导群众发展脐橙 桑蚕 清水鸭等特色产业。同时,依托产业基地,不定期组织专家 技术员开展种植 养殖和销售等方面的培训,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目前,那亮村 念色村发展桑蚕250亩 脐橙100亩 清水鸭300羽,两村贫困发生率均已降至1%以下。

  贫困户陆连度如今把农快渊当成了家人。“之前我发明身体不适,农姐不仅带我去医院检查,还帮我办理慢性病卡,定期帮我买药和生活用品,十分感谢她。”陆连度说,此刻自己的病情已经好转,又可以下地干农活了。

  “我还没退休,只要一天在岗,就要尽一天的职责。”3年来,农快渊积极协助帮扶挂点村开展危房改造和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的艰难。目前,两村已经完成危房改造并竣工验收,入住率100%;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那亮村古里屯还荣获“自治区生态示范屯”称号。

  “铁娘子”书记的爱民情怀——记港北区根竹镇三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岑星顺

  特色产业基地蓬勃发展 就业扶贫车间从无到有 贫困户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这是xx市港北区根竹镇三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岑星顺以爱民情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岑星顺把艰难群众当成亲人,专心用情帮扶,事事放在心尖上,赢得百姓的爱戴,大家都称她为“铁娘子”书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三民村产业发展薄弱,为此,岑星顺因地制宜引导经济能人发展产业。目前已有富硒苦瓜种植基地 肉鸭养殖基地 家畜养殖基地等产业基地,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近就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

  要想村美民富,发展村集体经济是要害。岑星顺召集村两委会议 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通过流转土地 组建村级劳务服务队 旧学校场地出租 发展电商 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民村集体经济由每年2万元发展到8万多元,今年有望达到15万元。

  村里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人员,为方便入户帮贫困户解难题,岑星顺买了一辆电动车。一辆电动车 一顶草帽 一个笔记本 一个八宝袋,就是岑星顺入户的标配。她给自己立下任务:天天走访5户艰难群众,天天解决1个小问题,每周解决5个小问题,每周带着问题到镇里 区里各个部门跑一跑。

  在三民村,天天都是她骑着电动车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贫困户家里生孩子有她的身影 贫困户蔬菜粮食卖不出去有她的身影 贫困户生病住院也有她的身影。她的八宝袋里有时装一小袋糖果分给村里的贫困家庭儿童,有时装一把面条送给村里老人,装一袋腐竹拿去和艰难群众一起分享。村民不好意思收,她总是笑说:“大家一起吃,我才觉得好吃”。

  在岑星顺的帮扶下,孤儿李棐江兄妹分别找到了工作 圆了上学梦;老人宋荣强白内障的眼睛得到了治疗,贫困户的百香果基地硕果累累,无房户蒙福芬通过危房改造住进新房等。

  为方便群众出行,岑星顺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和扶贫项目资金130多万元,建设3条屯级路 三面光水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村支书宋云仕如是说,没想到这女书记这么有办法,解决群众纠纷有妙计,群众都为她竖起大拇指,村干部也喜爱和她搭档干活。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3

  第一书记周昌都: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老兵”

  “我们激励和支持村民发展小养殖 小种植 小加工 小经营‘四小’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6月17日,“千名记者一线行”第二批第一组采访团记者,在采访奋战在xx市乐业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时,该县幼平乡通曹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昌都说。

  1985年出生的周昌都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老兵”。20xx年4月,他被选派到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周昌都和驻村帮扶干部 村两委多方考察,决定在改善基础设施 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芒果 油茶 杉木以及养猪“3+1”特色产业。

  为了提高群众发展产业能力,周昌都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邀请专家到村里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并通过召开群众大会 入户宣讲 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群众改变观念 提振信心。在周昌都的推动下,百安村发展芒果特色产业3000亩,覆盖133户贫困户;成立2个养殖合作社,发展油茶种植1500亩和肉猪养殖,提高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

  周昌都在百安村两年时间里,带领党员群众谋发展 解难题 兴产业。驻村期间,尽管他母亲瘫痪在床,但他从没向任何人提过家中的艰难。20xx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43%。

  圆满完成百安村的帮扶任务后,周昌都根据组织安排,又转战到通曹村担任第一书记。他通过入户走访 开座谈会 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村情,分析出该村致贫原因:自然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缺乏稳定的产业增收项目。

  周昌都积极协调利用各方资源,在不断完善通曹村道路 饮水 亮化等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百亩村集体“菜篮子”基地,种植四季豆 大白菜 豇豆 茄子 辣椒 西红柿等蔬菜,引导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贫困户王明宽和妻子如今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务工,还养了100只鸡。“周书记来了以后,带动村里发展多种产业,帮助我在家门口就业,还帮我找肉鸡的销路,今年脱贫没问题!”王明宽充满信心。

  “村情各异,需要实施差异化帮扶,更需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周昌都表示,他将坚持“因村规划 因户施策”的原则,帮助通曹村剩余的17户贫困户55人如期脱贫 持续增收。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12篇篇14

  爱心彼岸 盛开幸福之花——记xx市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第一书记杨帆

  贫穷落后的帽子立即摘下,漫山遍野的庄稼和绿油油的桑叶 果树在广阔的土地上,孕育着生气和期望。“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是件幸福事。”杨帆谦虚地说。作为xx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派出的扶贫干部,两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穷山恶水的每一个角落,解决了乡亲们许多期盼,也迎得了乡亲们沉甸甸的尊敬。

  “心力一致使,再换新乾坤。”两年来,杨帆通过法律扶贫 励志扶贫 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 教育扶贫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带领乡亲走向幸福彼岸

  杨帆帮扶的果布村位于安宁乡中部,距离市区48公里,属深度贫困村,被靖西市列入今年备选预脱贫村,全村下辖8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面积仅0.57亩。

  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初到伊始,杨帆开始深思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果布村贫困问题,走好建成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精准扶贫”是必定之选。

  “让党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杨帆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上肯定了他的想法。

  在杨帆的推动下,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三会一课”和 学习党的方针 政策和村组织建设,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村党总支部班子建设,以“脱贫攻坚先锋行”“农贫村解”为目的搭建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调查了解是要害。杨帆在村民中大走访,了解乡亲们真实的想法,寻求脱贫最佳方法。在果布村百布屯开展精准帮扶“三方”见面活动,20多名帮扶干部与60多户贫困户 脱贫户和党员群众聚集在一起,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讲解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

  争取多种投资项目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修篮球场 修戏台 修路 搞灌溉 弄太阳能照明 凑资助学,扬帆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的奔走帮扶上,果不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事情再小,也要办好!”近2年来,杨帆真心帮扶,为乡亲们解决了一桩又一桩好事。

  去年12月,杨帆在西见屯入户走访中有户贫困户家中男主人去年因病过世,母女俩为先天性白内障,生活艰辛困苦。

  看着孤儿寡妇无助的样子,杨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村里,当晚杨帆就在单位党总支群里发了封求助信,把情况进行了说明,立即得到了来自本单位的积极响应,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经筹款近6000元,由单位领导亲自入户进行慰问,近期正向有关部门呼吁反映此情,期望能早日解决母女的眼疾。

  大浓屯贫困户农梅安的爱人于2年前病逝,丢下一位79岁的老母亲和现正在xx农业学院就读的儿子。

  为了帮助她的家庭,解决些实际艰难,杨帆联系了一位爱心企业家赋予她儿子学业资助款5000元。

  农梅安开始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她想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缺少资金。杨帆及时协调当地银行贷款5万元,并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建生态养猪厂。她天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打猪草 种玉米 种桑 养母猪,今年以来,农梅安出售生猪收入4万多元,养蚕收入两千多元。

  如此能干也为她赢得了“女汉子”的称号。

  法律扶贫,“引进活水”大力发展经济

  杨帆走屯入户,用脚丈量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力所能及普法。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 杨帆着力总结推广“法律扶贫”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以模范力量带动“法律扶贫”向纵深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群体,是杨帆一直关注的焦点。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更有质量?杨帆经与村两委商议,上报乡政府,即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在果布村打造阳光服务,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代理代办政府各部门延伸到村里的公共事务,为村民提供社保 就业 教育 卫生 文体和法律等便民 惠民服务。

  在走访中,杨帆发明有不少贫困户和农户家的孩子没有上户口,没有享受到0-3公里边境补助,问其原因,才知大部分孩子是超生的,需交大笔罚款到乡计生委,才可上户口。

  了解此情况后,杨帆经与乡府主要领导汇报 沟通,原则上同意先让农户上户口,享受有关惠民待遇,再按计生法有关规定执行。

  “凡需要化解纠纷的一律上门组织调解。”在杨帆的帮助下,村民们学法守法。

  驻守了近2年时间,杨帆和村两委通过挖掘当地资源,引进市场活水,让少数习惯了“等靠要”的贫困懒汉,也“跳起来摘桃子”,变成了勤快的经济作物和养殖承包户。

  ——发展烤烟产业,果布村今年已尝试种植烟草60亩,村集体经济可获得烟草专卖局奖励1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模式和xx烟草专卖局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力争再扩种200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万元。

  ——继续发展养蚕建设,为进一步做好做强做优桑蚕产业,提高桑农种植 养殖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靖西市政府和鑫晟公司已在弄金屯共同投资265万元左右,建立种养分离示范基地,新建产房占非基本农田19亩。

  由鑫晟茧丝绸公司+村集体经济+养蚕能手+贫困户+非贫困户入股组建,实行种养分离,收购桑枝条叶,每亩桑收益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将推动建立配套种养分离的标准化高产优质桑园2500亩,带动全村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去年卖鲜茧约4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卖鲜茧5.8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74万元,村民对未来产业发展之路充满美好憧憬。

  努力盛开幸福花。目前,全村已脱贫115户487人,未脱贫105户,431人,贫困发生率从29.34%降为13.77%。2018年,扶贫驻村工作队计划帮扶脱贫68户297人,贫困发生率降为4%。(完)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党员先进事迹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有姓名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 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优秀模范人物主要事迹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脱贫攻坚优秀干部事迹梗概 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事迹 脱贫攻坚优秀集体事迹 集体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版权所有:力信秘书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力信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力信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5025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