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3篇
【篇一】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某村支部书记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xx村支部书记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xx村支部书记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我认为要抓好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1、政府主导、农民积极参与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县镇两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让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避免“干部热、群众冷”现象的出现。
2、发展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农民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依托产业搞建设,把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实。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有钱了,他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三清五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目前,农村的“脏、乱、差”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三清五改”这一基础环节,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净化农村环境,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实现“新村新面貌,新村新形象”的目标。
4、建好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必须通过村一级来具体抓落实,因此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才能更好地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篇:如何做好村支部书记的心得体会
现在大家基本公认,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曾经先后兼任过三个村的支部书记,下面就如何组织农民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先讲三件小事:1、94年5月中旬,我到**乡百合村兼任村支
部书记,该村是个瘫痪村,因与邻村闹土地官司,人心涣散,治安混乱。当时正是农民点花生和种西瓜的季节,由于天气持续干旱无雨,农民花生点种不上,种西瓜都是用桶拉水,村里的电也停了好长时间,农民累一天,还得摸黑吃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情之心不禁油然而生。我带领村干部首先疏通了线路,接着解决水的问题。我召开村组干部会问大家怎么办,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打井。时不我待,联系打井队,分组召开群众大会,村组干部忙乎起来,短短十天时间三个组打了37眼塑料管(家民称之为对口抽)井,这些井不仅解了当时群众的燃眉之急,而且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村组干部的威信因此大增,群众见到我对我感谢得不得了,说我们给村里办了件大好事。2、96年我到**乡大胖村兼任村支书,当时主要是负责组建两委班子,班子建成后想为群众办点实事,办点啥事呢?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我了解到群众对村北村西的地很头痛,主要是这些地紧临两条大河,碱性大、湿度大,种啥啥不成,雨水稍大就淹,群众骂之卤孙地。我注意向群众讨教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人说用电厂生产的那种化肥效果不错,有人说北地不知是谁种块水稻长势不错。我直观上感到种水稻是条路,找到该农户经过算帐比较,种水稻效益还真不错,于是我们就号召群众种水稻,二三年后这些地还真的全种上了水稻。3、**乡是汴梁西瓜的主产区,西瓜是该乡的支柱产业,全国有名的开封西瓜批发市场就在该乡境内。该乡王庄村委后沙滩村群众,96年自己兑钱聘请外地农民技术员学习温棚育苗和西瓜嫁接技术,仅二三年时间,该村就成了全县有名的西瓜生产先进村,西瓜生产收入大幅度增加,还为我们乡政府连续二三年争得了现场会。
由于我爱好哲学思考,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之失败的教训,通过反复比较,使我逐渐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干工作办事情必须照唯辩证法规律办事。所谓规律,实质上就是事物之间的先后顺序和必然联系。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律。照此规律办事,事情可自然而成,违背此规律,轻者,难免出现矛盾和问题,重者,超越规律的极限,就会失败。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百合打井的事。我们在百合成功地组织群众打井,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打了37眼井,乡村没有拿一分钱,都是群众自己拿的钱,干部仅组织组织,群众就那样对我们感恩,而我们有时干的事,就是不让群众拿一分钱,群众不仅不领情,反而骂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当然首先是个态度问题,即是不是真心想为群众办事,今天我不谈这个问题,我要谈的是,就是真心想为群众办事,如果不照规律办事,也未必能把事情办好,未必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们为农民群众办事,一定要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但是,农民群众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大小之分和高低之别,照辩证法规律办事,就是先满足小需要,再满足大需要,先满足低层次需要,再满足高层次需要,就是先急后缓。我们组织百合群众打井,所以能把群众组织起来,所以能赢得群众的心,就是因为我们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需。群众当时最急的事就是如何保住西瓜苗,如何点上花生,因为季节不等人啊!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当时没有比这个事更急的事了,解决了这个事,就是为农民解燃眉之急。所以我们的号召不仅很快得到了群众响应,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假如说我们当时办的事,不是组织群众打井,而是组织群众挖河、垫路或搞高科技农业结构调整,很可能是干部累的不轻,农民不领情,事情最后反而以失败而告终。现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深深感到,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和联合起来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农民摆脱弱势地位的关键,是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关键,我认为,这里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深入农民群众,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样帮助农民,才是把痒挠到了正地方,农民才高兴,才会跟我们走。当领导的都希望能一呼百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唯有顺民心、合民意,干群众所需,才能有这样的效果。有时农民的需要可能很小、很土、很低、很简单,身处上层的领导往往看不起农民的这些需要,认为这些需要是早已过时的东西,是落后的东西。其实,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小事、低级阶段的事和简单的事都是事物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首先满足农民的这些需要,大的、洋的、高级的需要才容易实现。否则,小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还没有满足,就硬向农民注入大的、高级的东西,就很可能败事。我常想,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些热心乡村建设的
最后,分析后沙滩村学西瓜嫁接技术这件事。说实话,在这件事上,当时乡政府并没有掏钱帮群众什么,倒是群众为乡政府争得了不少荣誉,对此,村里的几个能人颇有微言。我想,如果当时乡政府能拿钱帮助群众聘请技术员,我们不但能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这一技术,而且会提高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民就不会说风凉话了。西瓜是**乡的主导产业,大多数农民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季瓜上,秋后算帐,他们先把明年种瓜的钱存起来,进入冬闲季节,男女老幼齐上阵,有的拉沙垫地压淤、压碱改造土地,一车一车地拉,硬是把整个的一块地抬高了许多,还有的是深翻土地,用铁锨一锨一锨将一亩、二亩地翻个个儿,深度达50公分至80公分。我看到此情此景,无不为农民的力量、毅力以及热爱土地的精神所感动,农民做这些都是为明年的西瓜、花生有个好收成。一过来年,农民就开始为种瓜忙活起来,备粪、备肥、挑瓜沟,搞早熟西瓜的农户,春节前就开始忙活,打药管理更是一遍又一遍。瓜上市时,他们为瓜有个好价格而欣喜,为瓜卖不上钱而犯愁,西瓜简直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魂。我描述这么多,只是想说一句话:如果政府能够花钱围绕西瓜做文章,就是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就容易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就会跟党和政府走。由低到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做事情就容易取得成功。当时**想搞大棚西瓜,我是抓农业的副乡长,领导问我在哪个村搞,我力推后沙滩村,我当时的理由是,后沙滩村群众有成熟的西瓜嫁接技术(这是搞大棚西瓜必不可少的技术),他们搞大棚西瓜,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后来大棚西瓜还是没有搞成,原因有二:一是该村人均耕地较多,搞大棚西瓜投入劳力较多,他们认为一搞大棚西瓜就不能再搞双膜覆盖西瓜了,因为劳力少忙不过来,搞二个大棚也未必有种五六亩双膜覆盖西瓜来钱。二是大棚西瓜投入大,农民资金紧张,而且有风险(主要是沙尘暴),他们想叫乡政府每个棚补助一千元,而且是先拿钱再建棚,而政府则答应每个棚只补助500元,是先建棚再补钱,谈判不下来,最后没有搞成。这件事虽然没有搞成,后来再思考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政府不惜拿出10万元钱购买果树苗在郑汴路两侧搞林果基地,最后啥也没搞成,如果我们把这10万元钱投入到后沙滩村帮助农民搞大棚西瓜,则很容易取得成功,就是按群众提出的每个棚补助一千元,也可建一百座棚。这一百座棚从表面上看,也是蛮好看的,从农民那里说,农民则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而我们没有这样干,干的是群众不想干的事,结果花了钱,事没有办成,还挨群众的骂。还是那句话,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叫他们跟党和政府走,制定规划和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符合群众的需要,要合民心、符民愿。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中国和中国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唯有在新的条件下,像当年毛主席那样,深入农村和农民,握着农民的手,问农民痛什么,需要什么,从点滴做起,从低处起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新的原则和精神把千百万农民群众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组成新的铜墙铁壁,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
第三篇:如何做好村支部书记的心得体会
办事情要从农村农民实际出发
现在大家基本公认,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曾经先后兼任过三个村的支部书记,下面就如何组织农民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先讲三件小事:1、94年5月中旬,我到**乡百合村兼任村支部书记,该村是个瘫痪村,因与邻村闹土地官司,人心涣散,治安混乱。当时正是农民点花生和种西瓜的季节,由于天气持续干旱无雨,农民花生点种不上,种西瓜都是用桶拉水,村里的电也停了好长时间,农民累一天,还得摸黑吃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情之心不禁油然而生。我带领村干部首先疏通了线路,接着解决水的问题。我召开村组干部会问大家怎么办,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打井。时不我待,联系打井队,分组召开群众大会,村组干部忙乎起来,短短十天时间三个组打了37眼塑料管(家民称之为对口抽)井,这些井不仅解了当时群众的燃眉之急,而且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村组干部的威信因此大增,群众见到我对我感谢得不得了,说我们给村里办了件大好事。2、96年我到**乡大胖村兼任村支书,当时主要是负责组建两委班子,班子建成后想为群众办点实事,办点啥事呢?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我了解到群众对村北村西的地很头痛,主要是这些地紧临两条大河,碱性大、湿度大,种啥啥不成,雨水稍大就淹,群众骂之卤孙地。我注意向群众讨教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人说用电厂生产的那种化肥效果不错,有人说北地不知是谁种块水稻长势不错。我直观上感到种水稻是条路,找到该农户经过算帐比较,种水稻效益还真不错,于是我们就号召群众种水稻,二三年后这些地还真的全种上了水稻。3、**乡是汴梁西瓜的主产区,西瓜是该乡的支柱产业,全国有名的开封西瓜批发市场就在该乡境内。该乡王庄村委后沙滩村群众,96年自己兑钱聘请外地农民技术员学习温棚育苗和西瓜嫁接技术,仅二三年时间,该村就成了全县有名的西瓜生产先进村,西瓜生产收入大幅度增加,还为我们乡政府连续二三年争得了现场会。
由于我爱好哲学思考,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之失败的教训,通过反复比较,使我逐渐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干工作办事情必须照唯辩证法规律办事。所谓规律,实质上就是事物之间的先后顺序和必然联系。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律。照此规律办事,事情可自然而成,违背此规律,轻者,难免出现矛盾和问题,重者,超越规律的极限,就会失败。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百合打井的事。我们在百合成功地组织群众打井,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打了37眼井,乡村没有拿一分钱,都是群众自己拿的钱,干部仅组织组织,群众就那样对我们感恩,而我们有时干的事,就是不让群众拿一分钱,群众不仅不领情,反而骂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当然首先是个态度问题,即是不是真心想为群众办事,今天我不谈这个问题,我要谈的是,就是真心想为群众办事,如果不照规律办事,也未必能把事情办好,未必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们为农民群众办事,一定要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但是,农民群众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大小之分和高低之别,照辩证法规律办事,就是先满足小需要,再满足大需要,先满足低层次需要,再满足高层次需要,就是先急后缓。我们组织百合群众打井,所以能把群众组织起来,所以能赢得群众的心,就是因为我们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需。群众当时最急的事就是如何保住西瓜苗,如何点上花生,因为季节不等人啊!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当时没有比这个事更急的事了,解决了这个事,就是为农民解燃眉之急。所以我们的号召不仅很快得到了群众响应,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假如说我们当时办的事,不是组织群众打井,而是组织群众挖河、垫路或搞高科技农业结构调整,很可能是干部累的不轻,农民不领情,事情最后反而以失败而告终。现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深深感到,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和联合起来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农民摆脱弱势地位的关键,是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关键,我认为,这里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深入农民群众,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样帮助农民,才是把痒挠到了正地方,农民才高兴,才会跟我们走。当领导的都希望能一呼百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唯有顺民心、合民意,干群众所需,才能有这样的效果。有时农民的需要可能很小、很土、很低、很简单,身处上层的领导往往看不起农民的这些需要,认为这些需要是早已过时的东西,是落后的东西。其实,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小事、低级阶段的事和简单的事都是事物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首先满足农民的这些需要,大的、洋的、高级的需要才容易实现。否则,小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还没有满足,就硬向农民注入大的、高级的东西,就很可能败事。我常想,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些热心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到乡村搞试验,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农民的响应,而毛主席领导搞的土地革命却让农民自愿捐粮卖命,组成一个铜墙铁壁,还不是因为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梦寐以求的对土地的需要?现在我们组织农民办工业、搞高科技农业,农民都不积极响应,我们总是埋怨农民没文化、素质低,组织纪律观念差,而很少考虑我们干的事是否符合农民需要。农业、农村、农民就是这么一个状况,从这个实际出发去定目标干事情,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还拿打井这个事来说,群众打的是塑料管井,上级实际上并不主张打这种井,认为这种井档次低(也许还有其它科学上的原因)。现在看来,这种井最符合生产责任制和农民的资金情况,最符合农民的需要。如果我们当时组织打标准化的石管井,很可能就组织不起来,因为农民不仅资金上有问题,而且石管井管的面积大,打在谁的地里也成问题。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不能解群众的燃眉之急。现在我们那个地方遍地打的都是这种井,这表明这种井符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打井这件事我还认识到,为群众办实事,干部的牵头组织很重要。当时我问农民,你们既然这么需要打井,为什么不自己打呢?他们回答说,我自己出钱打一眼井,你不叫谁用呀?不叫谁用得罪谁,叫用吧,自己掏钱打的井叫别人用,实在有点肚痛。你看,农民就是这么一个觉悟水平,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毛主席总结大跃进的失误时有一段话,他说:“一定要每时每刻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这段话同样适合于今天,我感觉甚至就是对今天的人们说的。我们在农村组织农民搞这事搞那事失败的原因,难道不就是因为违背了这两条吗?今天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条: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资金技术情况,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其次,分折在大胖栽种水稻的事。从现代农业的观点来看,栽种水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在有些地方,水稻还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对象,但是大胖村那些地里栽种水稻,农民由原来的不收变成收,由原来的少收入,变成了多收入,农民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因而他们就拥护干部,听干部的号召。农民有了收入,有了积累,再发展高级的东西也就有了基础,这就叫有低到高。从大胖栽种水稻这件小事来看,我们还领悟到,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遵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规律。当时改种水稻我们只是在广播上宣传宣传,宣传那个典型农户的收入情况,帮助农民进行效益分析,并没有逼迫农民一下子都改种水稻。农民是最讲实际的,他们一看种水稻还真行,大家就很快都跟了上来。当领导的有没有水平,水平高低,能不能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就看你有没有眼光发现群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能发现这种东西,就能一呼百诺,就叫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常讲的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体现的正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规律。作为对比,我们不妨举一个失败的例子,可以说这样的例子各地都比比皆是。还是在**时,xx年春季党委政府决定沿郑(郑州)汴(开封)路两侧在高砦村北地搞万亩经济林基地,当时领导可能想,一下子搞成这么一个基地,对调整农业结构,对改善郑汴路两侧的生态环境都有很大作用。可是实施时群众积极性不高,有些农户根本不同意,镇政府(此时**乡已改为**镇)只好从购苗、栽植到浇水的各个环节都包揽下来,组织镇村干部自己动手。由于规模太大,栽的质量很低,还由于精力和财力上的原因,浇水不及时也不充足,管理跟不上,结果成活率不到10%,活下来的几颗树后来群众也都拔掉移裁到家里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说明,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按此规律办事,就容易取得成功,违背此规律,就可能导致失败。总结经验,一定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既要看到成功的经验,更要看到失败的教训,这样才容易看清规律。我曾思考**镇的农民裁种葡萄的事,都是同样的土质,都是同样的环境,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失败了,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比较思考的结果是:成功的农户主要是因为应该(由规律所决定)做的事做足做够了,而失败的农户主要是因为应该做的事没有做足做够,总是懒省事造成的。一个人想干成大事,想干成高级的事,一定要把小事低级阶段的事干足干够,并富有成效。这些富有成效的小事,只要干足干够,干到一定程度了,经济也好,党群干群关系也好,就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胡锦涛同志讲,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当然首先是个态度问题,但我是从量变质变规律理解的。
最后,分析后沙滩村学西瓜嫁接技术这件事。说实话,在这件事上,当时乡政府并没有掏钱帮群众什么,倒是群众为乡政府争得了不少荣誉,对此,村里的几个能人颇有微言。我想,如果当时乡政府能拿钱帮助群众聘请技术员,我们不但能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这一技术,而且会提高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民就不会说风凉话了。西瓜是**乡的主导产业,大多数农民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季瓜上,秋后算帐,他们先把明年种瓜的钱存起来,进入冬闲季节,男女老幼齐上阵,有的拉沙垫地压淤、压碱改造土地,一车一车地拉,硬是把整个的一块地抬高了许多,还有的是深翻土地,用铁锨一锨一锨将一亩、二亩地翻个个儿,深度达50公分至80公分。我看到此情此景,无不为农民的力量、毅力以及热爱土地的精神所感动,农民做这些都是为明年的西瓜、花生有个好收成。一过来年,农民就开始为种瓜忙活起来,备粪、备肥、挑瓜沟,搞早熟西瓜的农户,春节前就开始忙活,打药管理更是一遍又一遍。瓜上市时,他们为瓜有个好价格而欣喜,为瓜卖不上钱而犯愁,西瓜简直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魂。我描述这么多,只是想说一句话:如果政府能够花钱围绕西瓜做文章,就是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就容易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就会跟党和政府走。由低到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做事情就容易取得成功。当时**想搞大棚西瓜,我是抓农业的副乡长,领导问我在哪个村搞,我力推后沙滩村,我当时的理由是,后沙滩村群众有成熟的西瓜嫁接技术(这是搞大棚西瓜必不可少的技术),他们搞大棚西瓜,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后来大棚西瓜还是没有搞成,原因有二:一是该村人均耕地较多,搞大棚西瓜投入劳力较多,他们认为一搞大棚西瓜就不能再搞双膜覆盖西瓜了,因为劳力少忙不过来,搞二个大棚也未必有种五六亩双膜覆盖西瓜来钱。二是大棚西瓜投入大,农民资金紧张,而且有风险(主要是沙尘暴),他们想叫乡政府每个棚补助一千元,而且是先拿钱再建棚,而政府则答应每个棚只补助500元,是先建棚再补钱,谈判不下来,最后没有搞成。这件事虽然没有搞成,后来再思考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政府不惜拿出10万元钱购买果树苗在郑汴路两侧搞林果基地,最后啥也没搞成,如果我们把这10万元钱投入到后沙滩村帮助农民搞大棚西瓜,则很容易取得成功,就是按群众提出的每个棚补助一千元,也可建一百座棚。这一百座棚从表面上看,也是蛮好看的,从农民那里说,农民则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而我们没有这样干,干的是群众不想干的事,结果花了钱,事没有办成,还挨群众的骂。还是那句话,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叫他们跟党和政府走,制定规划和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符合群众的需要,要合民心、符民愿。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中国和中国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唯有在新的条件下,像当年毛主席那样,深入农村和农民,握着农民的手,问农民痛什么,需要什么,从点滴做起,从低处起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新的原则和精神把千百万农民群众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组成新的铜墙铁壁,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
第四篇:村党支部书记谈新农村建设
村党支部书记谈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口号,在建国初就曾提出过,如今重新耳闻,让人倍感亲切。所不同的是,那时我们建设新农村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如今是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在实力雄厚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因而前景也将更加光明和美好。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作为一名任职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尤其是在任期内要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我和支部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为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为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所制定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优惠政策,更让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信心倍增。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成为真正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过去的村庄建设,为我们建设新农村积累和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多年以前,我村曾经在群众中推行建设沼气池。在推广之初,深受群众欢迎,全村560多户建设了200多个沼气池,但最终却未能坚持使用下来。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沼气新技术缺乏了解,所建的池型落后、管理麻烦,同时群众缺乏沼气建设、管理、使用等知识,遇到问题难以处置。二是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一些沼气池施工质量差、建后服务跟不上。三是沼气的综合
利用率比较低,没有进行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沼气建设是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也必将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优良、农民生活舒适”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过去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今后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增强计划性。按照积极推广、大力发展的原则,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分步推进沼气建设。合理选择技术模式,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畜(猪)沼果(粮)等能源生态技术模式。二是突出实效性。因地制宜,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组织引导群众发展沼气,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增加投入。沼气建设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许多农户往往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而难以实施,我们将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扶持的同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广大农户提供小额信贷。四是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培训服务。采用多种方式,传授安全使用沼气、三沼综合利用等知识,培训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工,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农户想学有人培训,农户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达到持久发挥效益的目的。五是提高建设水平,强化管理。一方面经常跟踪了解群众日常使用沼气池的情况,指导群众对沼气池进行定期的维修。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建后服务,引导农户利用沼渣肥田、对农作物叶面喷施沼液防病杀菌,同时与村庄环境卫生治理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分析下一步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我想用“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来概括。得天时,不消多说,是指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外部环境。占地利,是说我村属于城镇驻地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建设可以与乡党委政府的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拥人和,是说我村有一个好班子,全村群众积极拥护我们的工作。我村曾荣获济南市“五好”村党支部、济南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章丘市文明村等多种荣誉称号,多年被评为章丘市经济建设先进村。当然,我村面临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是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地财力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村将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好市里的各项优惠政策,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引进引办,开发我村的采石业,使之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山芋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搞好山芋生产基地的建设。三是发挥我村是优势,与镇党委政府的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大力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楼,拆除村里的闲置老宅,修建一条贯通全村的主干道,使村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使村庄的面貌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第五篇:党支部书记心得体会
我从事基层党务工作已有xxx个春秋,算得上是党务工作上一名老兵了。1976年7月我就开始在农村所插的大队担任过党支部副书记。后来招工进了铁路,先后在xxx车务段、xxx车务段、xxx车务段30多年的铁路生涯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当过团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室主任等,在后14年中,又在xxxxx镇等车站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
我这一生可算的上平淡清白、平凡无华,可讲德踏实是我最大的追求。德是做人之魂,“德正则民风淳”。实是做人之本,“实事求是”才能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我始终牢记训言:做人,身先立德,做老实人;
做事,以德从政,廉洁勤政;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是我的座右铭。今天面对诸位,我坦然地对大家说:我做到了这一点。
多年的磨砺,我取得了不少的丰硕成果,也有过许多挫折和指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当今新形势面前,要克服重重困难,除了一定要做到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运输生产这个中心工作之外,主要是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来体现和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和目标最高追求。我们做党务工作的实际上都是实现和超越自我的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即责任重大,又赋有挑战性。
我当支部书记最深的体会是:要有坚定的信念,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过硬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奉献精神,不然你是不会完成党组织所交办的各项任务的。
一、坚定的信念,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我这个年龄中,最难忘的经历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真理大讨论、6.4风波、xx挑衅、国际反华叫嚣活动等等一些政治事件,许多人信念动摇,丧失了基本原则;
特别在个人利益没有满足,出现了党性交易,信念抛弃,利己现象。我是受党培养多年的干部,这么多年我坚定维护党的利益,我始终坚信共产党是先进的组成、先进的代表。先进就是一种追求一种超越。所以我始终做好先导宣传作用的发挥,用宣讲、标语、图片、宣传阵地,牢牢把握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信念的追求,促使我在政治工作中形成了独到特色,政治工作有制度,安全屏障有载体,宣传引导有阵地,融入中心有结合。
二、高度的责任,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坚强后盾
我不管是从事宣传工作还是做基层党支部书记,都做到了高度负责,一心为党。在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中,曾创下了上稿率最高优秀业绩,被评为局级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蔡家坡车站,用创一流的精神境界,创造了车站历史项目最好水平,被铁道部评为先进中间站。在武功车站,我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拼搏,改变了过去混乱不堪的落后局面,甩掉了过去落后的帽子,被路局评为安全先进集体。在杨陵镇车站,忘我的工作,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取得示范区最佳单位的称号。当然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我也遭受到一些指责,也有过一些思想迷茫,可我就是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做依附品,不当中庸人,一样干出了大作为。
三、过硬的作风,是做好政治工作的比备本领
勤于学习、自觉锤炼,我认为是党务工作比备的一个能力。注重知识的更新,不断传播和继承马列主义理论、“xxxx”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运用,是党支部书记首要任务,不断带领党员职工了解新形势,学习新理论、学习新知识。并在所开展的“创先争优”“五个到一线”“安全屏障”活动中,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这几年我所撰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与对策》、《做大做强思想政治工作思考》等13篇调研文章发表。我坚持不懈做好通讯报道,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宣传好人好事。我坚持做到先学一步、先讲一课、先做一事,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来通领全盘的工作。在建立安全屏障保障的这个载体上,我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工作的主旋律,大力弘扬新风尚,先后总结上报了一大批安全先进、青年文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使工作干有榜样,学有方向。
四、奉献的精神,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应有素质
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事事、处处、时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更重要的必须要有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回想几十年工作,我坦然无撼,因为我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党务工作这一事业。做到了放弃休息,忘我工作;
安全屏障,创先争优;
宣传鼓动,处处在前。职工出现了困难、职工家里有了矛盾,我总是不厌其烦去做工作。职工中有困难,我总是立即赶到开展工作。对待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志,我也能指出不足,以情动人,春风化雨,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倾听不同的意见和要求。
五、全心的融入,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唯一途径
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时刻运用党支部基本制度来开展工作。我的做法是:加强支部班子制度建设,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凝聚战斗力,用政治学习制度,统一党员职工的思想,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和谐,用一支骨干队伍,不同的活动载体,凝聚人心。在这方面,我有效运用中心工作,搞好学习重点、干部督导、安质效考评、合理化建议、三不让承诺等所负责的工作相结合,在工作中,我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以身作责,与大家一起,同甘苦心连心。在严格的安全管理面前,我没有逃避推脱自己所负的职责,而是完全融入,全身的投入,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修正错误,用自身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和解脱迷茫。在我所从事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中,要做好每一个人的工作,不让一名职工带情绪上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如今的人们思想是随着多元化观念和个人利益上的驱动而变化的,人和人之间关系思想上表现的更加错综复杂。我的党性要求我必须站在前列维护党的利益。去年3月22日,我的脑毛血管出血,预示身体进入一个亚健康状态。在医治过程中,医生多次建议我立即休息,减少工作压力和环境影响,可今年以来我几乎天天在车站与工作在一起,我放弃了休息,自我调整心态,加班加点,完全超出了自我,积极完成上级所赋予的各项任务,虽然不能说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完全能进入人意,但我可以坦诚的说:我是竭尽了全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回顾工作也有不到和失误的地方,在安全任务繁重面前,只注重完全的融入,忽视了职能作用的发挥。注重了个人品行,忽视了整体效应。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是十分突出,特别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没有全方位的发挥效应。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个别党员私利严重,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党支部活动组织,也存在着单调不活,高调空泛的现象。在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方面和关心职工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还不能够做到与时具进,站位不高,本位主义占了上风。
铁路的发展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上变革,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支部书记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的重要。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是大家的领头人,一个党支部是否具有坚强的战斗力,能否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有一个得力的支部书记。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履行职责,努力工作,上为领导担忧,下为职工解愁。我要一如既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好务。虽然年龄大了,身体毛病不少,但要做到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就要拿出百倍力量去努力。我给自己立了目标:就是挑战极限,小车不倒只管推,蜡烛不灭亮光(更多请关注)尽,我将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天地!
【篇二】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村支部书记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感谢领导对我们村支部书记的关心,提供了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党校的领导给我们创造了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期三天的培训,各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生动而又富有指导意义的授课,有机会与很多优秀的村支部书记进行交流学习并借鉴他们的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充实提高自己;
让我重新认识了村支部书记,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村支部书记身上的责任,也学到了以前从没有的农村知识以及如何在农村的工作方法,学到了如何在基层更好的开展工作。总结参加此次培训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央、省、市对农村的政策,提升了村支部书记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理论水平
这次培训,深入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国战略,文明生态村建设,农业科学知识,计划生育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授课老师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道理都讲的比较透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做到在实际中取长补短,充实自己。
二是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开拓了视野,分析查找不足,增强了村支部书记在农村建功立业的实践能力
培训中,我们到大石镇天宫堂、唐家乡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将我们思维从带有局限性的传统农村引导到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深刻的感受到感受到遂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参加这次村干部培训班后,我走出了迷惘,不再彷徨,立志做一名称职村支部书记的信念。下一步,我将以参加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担当起建设新农村重任,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终身之事,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要想站得高,看得远,不学习是不行的。作为村支部书记首先是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
再次是学习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农村实际工作能力。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第三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行动,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是理论的终点,全力推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需要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来贯彻落实。我们村支部书记有责任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下去,使广大农民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创新是前进的动力,推动村级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灵魂。我们为基层组织带去新的血液、新的思想、新的活力、新的技术。从创新的角度积极思考村级发展,挖掘各村的发展潜质,引进新型产业落户,从而带领农民找到致富的新路子、新技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篇三】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编号:_____
村支部书记服务基层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页共5页
村支部书记服务基层学习心得体会
自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我收获良多,感触颇深,酸甜苦辣辛五味杂陈。村支书既是村民的当家人,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基层践行者。这几年,我事无巨细,样样有我,喜怒哀乐随处可见。下面我谈几点这几年的体会和感想。
一、党员的信用,村民的重托
20**年10月,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我有幸当选村支部书记,党员的信用,村民的重托,使我深感光荣,更感责任重大。习近平同志指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在任期内,如何逐步改变我村较落后的面貌带领村民早日致富是摆在“两委”班子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村民在想什么心中要有底。对每个小组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得八九不离十,就如何开展本村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使广大村民增收、满意。我经常虚心拜访长者,请教智者,大会小会尽量安排时间让党员组长、有识之士对本村工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民主智慧,集中所有问题,逐个分析;
分轻重,有序破解;
并想方设法宣传、调动广大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为我村各项工作的顺林推进打下了较为良好的基础。
二、求真务实,率先垂范
两年多来,我村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紧紧抓住省委常委、南昌市委王文涛书记来我村对接扶贫的良好时机,在县、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创建了干事创业、求
第2页共5页
真务实、团结和谐的良好环境。
在工作中,我作为支部书记,带领班子成员相互督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积极配合,主动出击,时刻牢记“公权为民、克己奉公、严以律己”的准则。不管工作大小,绝不摆书记架子,事事做到率先垂范。我从未用集体资金吃请、送礼,也从未办过一个人情低保或人情慰问。在土坯房改造中,我奉行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名单都是严格按规定、集体讨论决定。为了践行承诺,当好村支书,20**年我把个人的果园转让,成了专职的村干部,也从没享受过真正的双休日,有时节假日也在村里办事。在各项工作中,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遇到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事,冷言冷语、出口伤人、威胁、耍赖,什么样的人都有,对于这些不理解,为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我只能尽力解释,忍辱负重。
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经过两年多的奋斗拼搏,我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烂的村小已成历史,现在已经变成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全县一流的村小。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深圳新区、井头新村、中心社区,一个个新农村建设点房屋整齐、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部分村民还喝上了自来水,和城里的小区也有得一比了。全村17个村民小组,90%以上的组已经通水泥路,村部的便民服务点的建成,使村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村里的变化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逐步上升,村民致富的念头更加迫切,人心也更加团结了。20**年年初,大桥的立项启动更是描绘了村更加美好的明天。,鼓舞着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千年梦想努力奋斗。
有人说:“当村干部工作忙,压力大,待遇又低,有时还会被误解,
第3页共5页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支部书记 警示教育 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农村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党支部书记警示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