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侵华战争心得【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日本侵华战争心得5篇
【篇一】日本侵华战争心得
战争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 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 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1894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银其中的80%利用来发展军事,从此日本开始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 兵。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把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攻占,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炮轰南城,与中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杀害了中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六人。最后,在蒋中正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它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也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篇二】日本侵华战争心得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一)全球野心
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这个东方邻国就成为了中国面临的巨大威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使这片土地饱经战火,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战争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面对这段历史写下的各种回忆和论述也充满了激愤与悲凉。
本文却试图暂时抛开对军国主义罪恶的种种控诉,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就日本当时的发展战略作出粗浅分析。对战争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考量进行初步探讨。期待能抛砖引玉,引发对这次战争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美国、德国、日本逐渐崛起为强大的国际政治军事力量,却又处处受到英法等老牌强国的掣肘。苏联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红色政权的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集体的围追堵截,在国际上非常孤立。这也成为后来德、日两国对外扩张时英、法、美采取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已是事实的第一强国,但远离亚欧
大陆和长期奉行孤立主义再加上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使其虽然以门户开放政策为抓手向英、法传统势力范围渗透,但对干涉国际事务依然显得比较谨慎,军事预算也一直不高。德国在一战时因不平等条
约,国家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希特勒上台后推行法西斯统治,大力恢复经济、强化军备。但各种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受到英、法的全面限制。日本作为东亚岛国,虽军力高速发展,且已占领朝鲜和台湾,资源依旧非常匮乏。特别是石油和钢铁几乎完全依赖从美国进口。而其在中国和南洋的扩张却受到英、法、美、苏等各方的联合掣肘,举步维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石油已成为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区分布在北欧、罗马尼亚、外高加索、中东和南洋群岛一线以及美洲。外高加索油田属于苏联。中东和南洋群岛产油区为
英荷所控制,但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得了中东和南洋群岛各石油公司的大量股权,并和英荷成为这些地区的利益共同体。这一时期,德日通过大量进口,每年的石油获得量在数百万吨左右,苏联的
石油获得两在 2000万吨左右,而美国的石油获得量在 200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 70%,
是毋庸置疑的石油霸主。美国为了和英荷共同维护南洋群岛的石油利益及保护菲律宾殖民地。在珍珠港、关岛、瓜达尔卡纳岛等地建立了军事基地。从太平洋方向(英国从非洲印度方向)保持该地区的
军事威慑。
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地位以及处处掣肘的国际形势,使德国和日本极力想打破传统的世界格局,谋求匹配甚至超过自身国力的国际地位。而这一诉求一定程度上和苏联、美国也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虽然我们看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英法苏美对日德两国的战争。而实际上却是德日苏美共同挑战英法两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只不过由于战争取向和战略手段的不同,使苏美两国笑到了最后。中国
在当时还没有真正完成自身的地缘和政治整合。
因此还不具备成为国际博弈主角的能力。
但中国的地
域和人口体量以及其数千年的文明积累依然不可小视。由于谁也没有能力将其彻底征服,反而使中国成为了各个大国在远东的博弈场所。一战以后,美国和苏联逐渐成为了能对中国实施最大影响力的国家。
德国在欧洲处于四战之地, 这也使他有了四个扩张和对抗的方向。
其中东部从罗到外高加索一直到中
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决定了这是德最主要的扩张方向。但德在这个方向上的扩张直接威胁到苏本土和其势力范围。因此必然和苏发生大规模冲T。同时在中东还会触犯英、美的利益。德国在东部的扩张
还有一个目的是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 如果能接受波兰甚至苏联的欧洲部分, 将使德拥有广阔的战略
纵深,从中心国家变为更有地缘潜力的边缘国家(地理上的边缘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劣势)。当然,已经拥有了这种战略纵深的苏联也将成为德国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欧洲南部和北非,关系到从地中海至
中东的出口(苏伊士运河),这个方向上德国和法国的利益存在冲突。事实上德国并不直接滨临地中海,在德国势力范围内的意大利是德国在这个区域的利益代表。欧洲北部也有一定的资源,德国和英国在这里存在利益交集。欧洲西部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德国海上和陆上邻国不但关系到德国在大西洋的出口,还事实上是德国崛起最大的地缘威胁。德国在向东线和南北线扩张的时候不可能无视英、法两国的军事存在。因此,德国和英、法的军事对抗再所难免。
和德国四战之地的地缘特征不同的是,日本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只有向西这唯一的一个扩张方向。另一个和德国不同之处在于,日本是岛国,德国是大陆国家。日本有深刻的土地忧患意识而德国并没
有。土地面积的狭小和地震火山频发,使日本有着岛国特有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承载不了足够的人口规模而使国内市场容量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德国相同的是,日本的资源也很匮乏,外部资源的获取一样受到各个大国的掣肘。日本向西部扩张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从海洋国家向大陆国家(或者说海洋陆地双重属性的陆洋国家)的根本性转变,建立起不依赖于外界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是日本的大东亚战略。
日本对西部的扩张还可以细分为苏联、中国、南洋三个战略方向。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巨大的人口规模,丰富的粮食和煤炭资源。一直是日本大陆国家梦想的执着目标。可称作中国战略区。日本向中国的扩张会受到苏、美的阻挠,但由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成为中国的宗主国,再加上中国缺乏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地缘上又有很强的封闭性,不会直接影响到西亚和欧洲的地缘格局,所以在当
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南亚,特别是南洋群岛有着丰富的石油、有色金属等,是现代工业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可称为南洋战略区。日本向东南亚的扩张直接威胁到英、法、美
的殖民地。并且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东南亚有着广泛的利益存在。因此日本和英、法、美(严格说还有荷兰),特别是英美在这一地区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苏联的亚洲部分,包括外蒙古,虽然还没什么重要资源,但却是中国北部最大的地缘威胁,且具备无可比拟的广阔纵深。历来是中原政权的北方大患。要想建立起稳定的大东亚秩序,东亚大陆的北方安全边界必须作出调整。这部分可称为苏联战略区。向苏联的扩张也将直接威胁苏联本土,因此必将遭遇苏联强烈的军事对抗。但日本对苏联的扩张目的和德国并不相同。日本主要的目的是解除北部威胁,而德国的目的是资源和纵深。相比之
下,日本对苏联的扩张更类似于德国对欧洲西部英法的扩张。而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的扩张却类似于德国对苏联的扩张。这种地缘利益的微妙差别将对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这三大战略区,日本已经是东亚大陆上的最强者。在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已经不可能再由远洋势力控制。进入日本势力范围是迟早的事。中部的中国现有边界是数千年地缘博弈形成的结果,因此将中国全境纳入日本势力范围是日本的既定战略目标。至于北部,除蒙
古和外东北外,西伯利亚部分最好的结果是一直向西扩张,在乌拉尔山脉和德国的势力范围达成地缘平衡,完全占有苏联的亚洲部分。退而求其次的话(关键看德国的扩张能力强弱),至少要将具有整
个东西伯利亚作为最高战略目标。此外最好能够将战略边界适当突出到中亚,以建立后大东亚时代日德之争的桥头堡。
在这三个战略区中,中国战略区无疑是日本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土地和人口规模所具备的市场潜力和生产潜力,是其他任何战略区无可比拟的。他将直接决定日本是否可能真正成为世界性强国甚至霸主。看看英国的日落黄昏和美国的扶摇直上,不难体会这其中的巨大区别。直到今天,中国和
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市场和经济发动机。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决定于人口和土地,但绝对和人口及土地的规模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常为人所忽略。此外,中国虽然没有石油,但煤炭等其他资源也
很丰富。在讨论日本二战的战略选择时,人们往往热衷于探讨南进还是北进,并用对南进北进的影响来评估中国战场的意义。其实中国本身就是日本最重要的战略取向。形成“日满华牢固核心”,是日
本整个大东亚战略的基本立足点。这一点是不以是否进攻苏联,是否进取南洋为转移的。另一方面,
中国由于地处远东,暂时是一个国际势力博弈的薄弱环节。任何世界强国对中国的渗透及在中国的利益都是有限的。而中国自身国力又处于历史低点。和完全成为大国殖民地的南洋战略区,及早已成为
苏联国土一部分的苏联战略区相比,要容易欺负得多。至于南洋战略区和苏联战略区选择的先后顺序,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由于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圈是日本扩张的根本目标,因此南洋战略区无疑比苏
联战略区重要。更何况苏联战略区涉及到苏联这一军事强国的固有领土,而南洋群岛只是英美荷的殖民地。但从对资本主义的赤化威胁,以及对美国的资源依赖来看,在战斗序列上也不是不可以根据形势作出适当的战术调整。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北进和南进的选择,将在后文详述。
由于德、日的扩张都会影响到英、法传统强国和苏、美新兴强国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德、日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天然的盟友关系。两国确实存在战略协同的可能。但因分居亚欧大陆最东最西两端,
二者的战略协同更多体现在互相为对方提供军事牵制,以助力彼此的战略扩张上。那么是否存在受到热议的日德“中亚会师”、“中东会师”后联合开展军事行动的可能呢?从《二战日本面临的世界形
势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德国来说,扩张到中亚和中东是顺利成章的事,而对于日本,无论北线还是南线,无论陆路还是水路都是上万里的奔袭作战。即使日本能够打到中亚和中东,也已成为强
弩之末。假设日德最终获得战争胜利,日本也不可能具有和德国在中亚、中东讨价还价的地缘辐射力。这种万里奔袭的结果,只会是给德国人作嫁衣。日本能够获得的地缘利益很有限。另外,维持如此漫
长的后勤补给线,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一旦本土受到威胁,回援更显得鞭长莫及。综合来看,日本并不具备冲到中东、中亚甚至欧洲去四处扫荡的动机和能力。而对德国来说,如果日本能出兵北
线牵制苏联或出兵南线牵制英美军事力量,就很不错了。却并不希望日本到中东甚至欧洲来抢夺自己的地缘利益。因此,能利用德国牵制英、法、苏、美,使自己有机会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国战略区、
南洋战略区和苏联战略区,去完善自己的“大东亚战略”构想,才是日本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丘吉尔曾说过,感谢中国拖住了日本,才使日本没有与德国在中东会师,否则会对二战结局产生颠覆性的
影响。其实看看英国的殖民地就知道, 如果日本西进到中东,英国在西亚和远东的利益将会丧失殆尽。
对于一个靠殖民地支撑着过活的岛国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因此,丘吉尔此语符合英国的利益,
却未必符合二次大战的战略态势。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如果日本打到中东,英国就可以宣布正式出局,二战的结局将仅由德日苏美四国共同决定。
日本的大东亚战略构想是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产生的。当我们把眼光聚焦到东亚本身时,又会发现更多的特点,需要作出更细致的战略部署。
(二)东亚攻略
画饼充饥是容易的。在《全球野心》一章中所勾勒的日本期望达到的势力范围如果能够达成,
对日本的地缘环境的彻底改善,对日本大国地位甚至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无疑有着决定性意义。但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实现。日本的国策如果时时以印度和乌拉尔山脉为目标,无疑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秦国统一全中国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日本要实现比秦帝国版图大十倍的地缘扩张,必须在确立远期最高战略目标之后,进一步明确中期主要战略目标。见图:《日本二战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
我们在上一章中分析过,中国战略区是三大战略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战略区中对日本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缘版块是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中国大陆是中国的主体部分,中国大陆的土地、人口、粮
食对日本至关重要,是日本国家性质改变,发展空间扩展,市场容量倍增及安全性提升的根本利益所
在。中国东北纵跨寒温、中温、暖温三个气候带,又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农业资源和潜力非常丰
富。同时其木材资源、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并且种类齐全,特别是铁矿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东
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在二战时期并未探明)。同时,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又是中国向另外两个战略区扩
张的基地。对日本来说,只有控制了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才能真正具备扩张到“大东亚”的经济基
础和地缘基础。因此这两个地缘版块是日本需要首先征服的。相比之下,中国西部的重要性就要低得
多了。一方面这里的农业和工业资源都相对匮乏,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历史上受到的地缘威胁主要来自
北方,西部的威胁一般不大。而且由于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从中东、中亚或印度方向穿越青藏高原
和西域进攻中国大陆的难度也较高。因此这个地缘版块暂时不用作为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但长期来看,作为中国西部的缓冲区,并进一步对中亚、中东和南亚施加影响力,还是很有必要将其纳入大东
亚范畴中的。
苏联战略区主要由蒙古高原、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组成。西伯利亚又由西部平原和东部高地(包括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组成。日本即使不能具有整个西伯利亚,只要能占据东西伯利
亚高地,也就能够保持对西西伯利亚的地缘优势。
如果连东西伯利亚都无法占据, 再退而求其次的话,
就要考虑将蒙古和外东北作为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最低限度的地缘缓冲区。从《二战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蒙古高原北部和外东北的边缘有一条由山脉和湖泊(东西萨彦岭、贝加尔湖、
外兴安岭及其北部山区)组成的地理边界线。只要能占据这条地理边界,依然能保持对西伯利亚方向
良好的防御姿态和地缘优势。实际上这基本就是清朝全盛时期的北部疆界。对于东亚大陆型国家来说,北部疆界扩张至此也基本能够接受了。
南洋战略区,主要由中南半岛、南洋群岛、澳洲和印度组成。虽然中国战略区是日本扩张最重要的经济和地缘基础,但存在一个最大的软肋,这就是石油。在东北石油储量未探明的情况下,中国战略区
对提供石油资源基本没有帮助。
日本必须要占据南洋战略区才能基本实现 “自己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核心目标。因此富含石油资源的南洋群岛无疑是这个战略区的重中之重。中南半岛是日本进驻南洋群岛和印度洋的前进基地,也是南中国海资源圈的组成部分,更和南洋群岛一起组成“日满华牢固
结合主干”的西南屏障。因此,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一样将成为南洋战略区的主要战略目标。相比之下,印度和澳洲并不是最关键的地缘版块,但印度可以作为日本未来影响中东的前出基地,并且印度
的国土、人口和其他资源也可以大大丰富日本的大东亚资源版图。对澳洲的控制则可以为日本最终解除南太平洋方向的地缘威胁。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日本大东亚战略框架下的主要战略目标,应该是中国大陆、中国
东北、南洋群岛、中南半岛、蒙古高原、外东北这几个地缘版块。其重要性也依此顺序递减。1940年,日本的《综合国策十年计划》明确提出“我国的最高国策,是以帝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
为主干,建设大东亚协同经济圈”,“我协同经济圈的范围,是东西伯利亚、内外蒙古、满洲、中国、东南亚细亚诸邦、印度及太平洋”。而在《帝国急需施行的政策》中进一步提出“以日满华、法属印
度支那、泰国、马来亚、缅甸及荷属印度为第一阶段,以其南北周边地区为第二阶段”。虽然我并不认为蒙古高原和外东北的重要性只能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提并论。但这些战略部署在总体上来看还是和我们的分析大致吻合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日本的扩张顺序选择问题,这和各地缘版块的重要性排序当然有关,但并一定重合。从《二战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东北不但和日本接壤(朝鲜半岛已成为日本领土),而且还可以作为向中国大陆、蒙古高原、外东北三个方向扩张的跳板。而且由于孤悬中国东北,又有燕山山脉和大小兴安岭阻隔,无论南京政府还是苏联,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较弱,容易成为日本大东亚战略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中国东北的土地人口和农业规模虽然不能和中国大陆相比,但两者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区别,东北本身就是中国的优质产粮区。因此控制中
国东北可以基本上获得一个该战略区相对完整的发展基地,理当作最优先考虑。1918年日本的《军需工业动员法》中就已经提出,如不能一举将中国全境纳入日本自给自足经济圈,则应首先“领有满
蒙”。石原莞尔在 1929年《作为恢复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策》中提出的“满蒙领有论”
也是这一战略的继续。
在中国东北之后中国大陆无疑应该作为下一个扩张重点,也是核心目标。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控制东
北既然有利于向三个地缘版块扩张,也就容易受到这三个地缘版块的攻击。作为下一个重点扩张方向的中国大陆,日本并不担心。而外东北比蒙古离苏联的核心区更远。因此中国东北面临的最大地缘威
胁来自蒙古高原。要想保有中国东北的胜利果实,要想顺利向中国大陆扩张,是否需要首先解除蒙古高原的威胁就需要仔细考虑了。实际上“满蒙领有论”将东北和蒙古并提,已经考虑到在控制中国东北后进一步扩张至蒙古高原,以解除南下中原的后顾之忧。当然根据难易程度,日本可以选择是扩张
到整个蒙古高原还是只到可以达成基本地缘平衡的内蒙古为止。日本对中国东北和蒙古高原首先进行扩张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建立针对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赤化隔离带”
解决满蒙之后,日本的战略重心就将转移到中国大陆,这是日本的核心目标。而后是以中国大陆为依托,水陆并进,进入中南半岛。再以中南半岛为基地实现对南洋群岛的扩张。真正建立起自给自足经济圈。而后调头向北,彻底解决北方威胁。至此,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就可基本实现。在完成
中国大陆扩张之后选择优先南下而不是北上,这是和南洋战略区、苏联战略区战略地位不同密切相关的。优先北进并不符合日本建立自给自足经济圈的基本国策。这是从战略层面作的衡量。但在战争进程中,这一选择还可以有继续探讨的余地。我们将在后文中再行详述。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经济协同圈”,日本其实并不是向我们分析的那样先确定最高目标,再确定主要目标,最后确定扩张顺序。实际上日本大东亚战略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作为后来者,我们有条件利用更多的信息手段,在各方面总结的基础上去归纳整理,并作出这样的全局分析。而日本在当时却是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战况不断对自身的大战略进行论争和调整。不过,一国所处的客观环境大势基本上还是确定的。因此越宏观的战略取向越容易
有趋同的看法,越微观的战略选择越是见仁见智。随着本文的分析不断对局部进行放大,大家会发现值得探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分析自然要最终落实到面向中国的具体谋划上来。面对这样一片广袤土地,
日本采取的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扩张结果。中国的应对策略同样如此。一场扩张和反扩张的较量即将在此展开。
(三)剑指神州
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曾在《大陆经略论》中谈到:“日本四面环海,若以海军进攻,则易攻难守。若甘处岛国之境,则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要在大陆获得领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这就是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大陆政策”。滨临大陆的岛国,对大陆有着一种骨子里透出的向往。这是其地质安全、国防安全、市场局限、资源困境、人口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大陆西侧的英国也一直有着类似的追求,但英法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最终放弃了谋取欧洲大陆的企图,转而通过支持欧洲大陆上的不
同势力来实现大陆均势,避免单个大陆国家过于强大而对自己造成威胁。自身的岛国困境则通过在欧洲以外大量扩张殖民地来解决。也因此,海军历来是英国最核心的军事力量。
日本所处的环境和英国有所区别。大陆对岸的中国,大一统的倾向要比欧洲强烈得多。大多数
时候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东亚政治舞台上的,并对日本处于压倒性优势,根本不存在日本搞大陆均势的空间。而日本的发展速度和自身的统一状况在农业时代一直不及中国。再加上远隔重洋,所以即使
中国处于分裂状态,日本也不具备对东亚大陆地缘辐射的能力。因此历史上中国强日本弱是东亚大陆的常态。然而“船小好调头”,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近代史时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调整
航向,脱亚入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中国则依然蹒跚前行,不断坠落。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第一次真正改变了东亚的地缘力量平衡。使中日实力天枰出现了异乎常态的倾斜。这使日本感到,觊觎中国大陆,一举解决岛国危机的机会真正出现了。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催生了日本的“大陆政策”。
然而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中国已衰败不堪,其体量和文明沉淀依然不容小视。殖民时代,除欧美日本外,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谋取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对日本来说依然是蛇吞病象,难以下口。扩张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军事行动。同一时期的美国因其超强
的国力而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利益存在。但却很少建立海外殖民地。其策略是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实现利益均沾。其核心要义就是:哪儿有市场,哪儿就必须对美国产品开放。哪儿有资源,哪儿
就必须对美国资本开放。然而同为后起之秀的日本,无论产品还是资本,都不具备和传统强国英、法,新兴强国美、德等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只有通过排他性的强制手段控制中国的市场和资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这就和其他世界强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利益冲突。
不过这还不是日本采取军事入侵手段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因素。1887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主持制订的《清国征讨方略》,指出:“若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清国虽老衰腐朽,仍乃一世界大国,应乘彼尚幼稚,断其
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我国始能保持安宁,亚洲大势始得以维持。”也就是说,如果能通过政治手段,将wguo拆分成数个小国,分而治之,可大幅削弱中实力(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1+1肯定小于2,1XN更会远小于N),使中彻底失去反抗日本的能力,即使不进行军事征
服也会乖乖听命于日本,满足日本关于市场、资源等各方面的需求。世界强国和日本的利益冲突当然是存在的。但日本比其他国家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欧美强国和中的地理距离都在万里之外。
而相比之下日本却近在咫尺。地缘辐射力基本上和国力成正比而和距离成反比。尽管日本的国力可能不及欧美强国,但这种距离上的优势使日本的地缘辐射力得到了弥补。如果中被拆分成多个小国,日
本就可以通过蚕食的方式一点点的从欧美强国手中夺取中大陆的控制权,通过势力范围逐步扩大推动经济和军事增长,经济军事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势力范围的扩张,这种正反馈机制能够建立起来,东
亚大陆终将全部为日本所控制。
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相比,一般来说要漫长、复杂得多,但也稳健得多。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往往需要密切配合,例如对**派和独立派进行政治支持,提供政治庇护和经济武器援助。必要时通过有限战争支持听话的,打击不听话的,展示自己在亚洲的军事实力,确立自己在各华夏小国之间的调停人资格,逐步掌握各小国的控制权。这是比较温和理想的大陆政策实现方式。
然而日本最终选择的却是通过纯军事手段,并且是军事手段中最极端的军事占领方式来解决 “中
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倒颇有些复杂。从外部情况来说,清帝国末期**情绪高涨,辛亥**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这些都是符合日本期望的分而治之的情势变化。但中原大战后中国大陆重新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中大陆虽仍然积弱积贫,但老大帝国的旧发展方式已经打破。重新统一之后如果能
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假以时日,是否会重新返亚洲之巅,使东亚局势回复中国强日本弱的常态,很难估料。
一战结束时,日本满以为可以利用各世界强国的矛 D在中浑水摸鱼,在中捞到实际的地缘利益。
却被英、法、美等国联手绞 S,吃到嘴里的肉又重新吐出来,这使日本对政 @#ZH手段解决问题变得
悲观。如何打破世界强国在中的绝对话语权,成为摆在日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但德国的重新崛起明显
使世界关注的重心回到了欧亚大陆西侧。德国和英、法、苏等国的矛 #D非常尖锐,大规模 CH突一
触即发。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一战时日本未能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地缘利益。如果这次不积极参与世界格的局重新洗牌。以后就很难再找到机会突破世界强国在亚洲编织的权力网了。
从内部情况来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圈的日本也难以幸免。走出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紧迫的任务。新的市场、新的开发建设是挽救经济危机的
救命稻草。通过五十年一百年的政治渗透去慢慢摆脱危机,日本等不起。另一方面,以政治手段为主,政府将会是国内局势的主导力量;
而以军事为则主导力量将会是军队。在政府和军队的权力斗争中,
掌握暴力资源又善于煽动民众爱国情绪的军队最终占据了上风。而军队要维系自己的主导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战争”。
在这种种复杂局面之下,在一次次未受到最高指示自作主张的军事行动绑架之下。日本最终决定发起以军事手段解决“中国问题”的侵华战争。从宏观上来看,侵华战争符合日本长期以来秉持的解决岛
国危机的大陆政策和建立自给自足经济圈的大东亚战略。但在微观上却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而放弃了稳健的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手段,最终采取了激进的全面战争的解决方式。
对中国这个具有广阔纵深的国家来说,即使要用军事手段进行占领,也需要首先进行全面周详
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战略方向和进军路线的选择对战争的结果尤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事实上中国战场的最终发展正是这种战略选择的直接结果。
(四)如此江山
既然日本已决定将中国作为主要扩张目标,那就不得不对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实际上日本也的确通过“满铁”等组织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所使用的军事地图甚至比中国军队的还要精确。那么,日本所面临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下面就让我们对当时的中国作一个解剖和透视。
一.地缘结构
一个国家的地缘结构,往往体现为由山脉和河流所切割出的各个地理单元的相互关系。山脉和
河流会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 使得各个地理单元内部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聚落。
而被同一条河流
穿越的地理单元又往往因为交通的便利而有着更强的相互联系。无论文化融合、政治划分还是军事战斗,都会受到地缘结构的影响。因此,研究对一个国家的扩张战略,首先要弄清楚其地缘特点。看下
图:
国西部的西域、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形成了东亚大陆对西部的屏蔽,而东部邻海又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来自东部的地缘威胁不足为虑。整个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南北对抗与交融成为了历史主旋律。如果要
画一条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话,可以将其划在秦岭、淮河一线。当北方力量强大时,往往可以将南方政权压迫到这里达成地缘平衡和对峙。因此可以将这条线作为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北方。中国北方大抵由西北、华北、东北和中原四部分组成。
西北最重要的地理单元是关中平原。是今陕西的主要部分,由秦岭、陕北高原、黄河围成,具有良好的防御性和较好的农业潜力。是中国的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但随着工业时代经济重心东移。民国时期的关中平原逐渐变得落后。而和其相邻
的陕北高原更是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位于黄河河套处的河套平原因为水草丰美,历来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
华北地区最主要的地理单元有汾河谷地(山西)、海河平原(河北)、山东丘陵(山东)。汾河谷地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版块,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此立国,晋文公据此得以称霸中原。汾河谷
地与关中平原以黄河为分割线,历史上关系比较密切,“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两个地理版块。这里也是关中平原的东部屏障。汾河谷地北部边界在阴山,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则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汾河谷地的东部隔太行山与海河平原相邻。由于连续山体的阻隔能力总是大于河流,又因为汾河谷地整体地势较高,因此对海河平原有比较良好的防御性,这个地理版块上的政权也经常扩张到海河平原。中原政权定都,往往选择比较靠北的城市。这主要是为了使帝国的支撑力量最大限度的贴近和游牧民族的防御前沿。早期主要在关中平原的长安。但关中平原与外界物资沟通的能力较弱。不利于调集全
国的力量对京城进行支援。因此中华帝国后期主要的政治中心选择在了海河平原的北京。而这大大提升了海河平原的地缘地位。民国政府虽然定都南京,海河平原依然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地理版块。山东丘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所在,齐国在整个东周俨然大国。齐桓公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近
代因来自海洋的地缘影响增加而成为东部沿海的突出部,一战前曾被德国侵占。一战后日本在此有少量驻军。
东北地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而在陆地上与海河平原有燕山阻隔,仅有山海关处的少量陆上通道。因此孤悬于中原大陆主体之外。中原政权对此的控制力历来较弱。其东南部则紧邻朝鲜。
中原地区主要包括洛阳盆地和黄河淮河之间的黄淮平原。是今天河南的主要部分。洛阳盆地及
其外围地区是进出关中的门户,又是治理和控制黄河的枢纽,对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有着决定性意义。黄淮平原处于四战之地,主要以河流为依托构筑地理边界,独立性较差。历史上往往成为相邻地理版块地缘博弈的焦点。
再看看中国南方,中国南方大抵由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四部分组成。其中西南、华中、华东由长江串联而成,关系尤为密切。
西南主要指今天云贵川三省,以四川盆地为核心。四川盆地俗称天府之国,又具有极强的封闭性,由青藏高原、秦岭、大巴山、武陵山区、云贵高原合围而成。每一个方向上都被海拔数千米连绵
不断层层叠叠的高大山体和高原所阻挡,是中国主要地理单元中防御条件最好的一个。历史上多次建立过偏安政权。云贵高原西邻缅甸,可以从这里到达印度,并接受英美等国对中国的援助。
华中地区地处中国心脏地带,由南阳盆地(今属河南)、江汉平原(广义包括洞庭湖平原,今属湖北、湖南)组成。江汉平原因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而得名。由大巴山、武陵山区、雪峰山、大别山、南岭环绕而成,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中国东西南北四域交汇于此。而且平原体量较大,地理防御
性好,是整个中国的核心地理单元之一, 历史上是楚国的立国之地。南阳盆地是江汉平原的北部屏障,
秦岭与淮河交接于此。
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之间的襄阳是突破中国南北地理分割线的咽喉要道, 历来
是兵家必争之地。
华东由鄱阳湖平原(今属江西)、江东平原(今属安徽、江苏、浙江)、江淮平原(今属安徽、江苏)组成。江东平原西、北部有长江天险、南部是浙赣丘陵、东部临东海。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于这
里历来富庶,中国历史上南方性质的政权往往建都于此。由于江东平原在民国的核心地位,各国势力在此交汇,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区域。农业时期由于威胁主要来自内陆,这一区域有良好的防御性。
但在工业时代,海岸的开放性使得江东平原来自东部海洋的威胁大大增加。江淮平原是江东平原的北部屏障,淮河及其南部水网是抵御北方进攻的主要依托,历来有“守江必守淮”之说。鄱阳湖平原是
连接江东平原和江汉平原的中间地带,地缘潜力比相邻地理单元要低,自身封闭性又较好,所以历来少被战火。
华南地区的主要地理版块是岭南地区,包括广西和广东。由云贵高原、南岭、浙赣丘陵和南海环绕而成,这个地理单元在农业时期比较边缘化,历来是南方政权不敌北方政权时最后的避难所。因其农业潜力有限,南方政权避难到这里,天数基本也就尽了。但工业时代来临后,南部沿海地带因为
港口优势融入海洋经济而迅速崛起。
使岭南地区近代以来的地位大大提升。
浙赣丘陵历史上甚至都不
能称为主要地理单元。但同样由于临海的缘故而使几个沿海城市有了较大发展。华南地区的最后两个地理单元是台湾岛和海南岛。这是海洋国家对中国南部扩张的重要跳板。对中国大陆来说则是扩展南部海防纵深的支点。
东北平原与中国大陆的地理联系较弱,因此中原政权对这里的地缘辐射力也较弱,容易成为不安定的地理单元。就中国大陆来看,中原政权历史上主要面对来自北部的威胁。燕山、阴山、黄河河套成为第一防线,首先承担地缘压力的是河套平原、汾河谷地和海河平原。其对应的北部威胁主要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有时也来自甘、宁、青藏高原一代。当这条防线被突破后,陕北高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将成为第二防线,承担地缘压力的版块变为关中平原,洛阳盆地和黄淮平原;
再往南,秦岭、淮河成为第三防线,承担地缘压力的为四川盆地,南阳盆地、江淮平原,再往南云贵高原、大巴山、大别山、长江成为第四防线。承担地缘压力的版块变成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东平原。再往南,云贵高原、南岭、福建山区成为第五防线,地缘版块变成珠江流域,最后退离大陆,以海为线,困守海南岛与台湾岛,中原政权基本覆亡。如下图:
西方和日本的崛起,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了来自东、南部海洋的威胁。在这个方向上漫长的海岸
线成为了整个地区的第一防线。当海上防线被突破后,太行山、洛阳盆地东部丘陵,南阳盆地东部丘
陵、大别山、浙赣丘陵、南岭将成为第二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这条防线被突破,整个中原政权的
战争动员和支援能力将被大幅度削弱。不过即使如此,黄河、秦岭及大巴山延伸段、武陵山区、云贵
高原仍然能够组成整个东西向的第三防线。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为大本营组织抵抗。这条防线再被突破,中原政权就只能龟缩到青藏高原、西域、蒙古高原去打游击了。如下图:
中原政权对东方防御体系示意图
通过两张图的对比我们发现, 中原政权对北方的防御体系基本是依托河流与山势建立起来的,
虽然中国东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带,但依然能在河流的帮助下构建起密集的多层防御体系。但当攻击来自东方时,河流不但防守作用大大降低,还成为了对手进攻和后援补给的有效通道。不过东西向的
对垒对中原政权也不是没有好处,首先中国的河流基本都是自西向东流的,上游对下游在防守和进攻上仍有一定优势。其次,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东向西的进攻将面临大量山脉和高地的地缘障碍。
但总的来说,中原政权对北方的防守态势优于对东方。中国几千年来的防御体系都是按照南北对峙来建立的,当进攻威胁突然转变到东方的时候,这套防御体系就象被人横着用剪刀剪开一样面临被瓦解的危险。
二.政治格局
自辛亥**结束中国大一统帝国时代以后,中国在政治上就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局面。
各种地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几乎不能形成有全国掌控力的政治中心。这其中的原因除 **后权力中
心缺失,国家力量的重新整合尚需时日外,各种国际势力暗中插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在中国
有着广泛利益存在的各世界强国来说,一个统一的中国无疑是不利于其掌控的。通过支持不同地方势力达成相对均势,并挑拨其矛盾,可以使其不得不更依附于国际势力,并对各世界强国言听计从。今
天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依然处于这种状态而深受美国的制约。近来有一种论调认为把中国大卸八块才可以很好的发展是缺乏基本国际关系常识的。看看当今世界各种“盟”的成立,无不体现出小国之间抱团取暖的急迫感。然而政治上的独立使得这种联盟总是容易被大国分化瓦解。在实现共同目标上显得举步维艰。不过这些是题外话,下面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辛亥**后所形成的中国的政治格局:
自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中华**民G建立以后,中+国就一直处于北方的袁世凯集团和南方孙
中山集团的对抗之中。民国初期,袁世凯集团对孙中山集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其势力可达整个北方、
华中和华东。而西南、华南则处于地方军阀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状态。这主要因为孙中山早期不掌握
武装力量,只能以政 _治>"斗#争为主。而乱世之中,军 @#$ 权就是政权,政&*治理想脱离了军事基
础就是空谈。所以最终孙中山不得不将大总统之职让位给袁世凯。北洋政府遂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三.经济基础
中国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世界经济霸主。唐朝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约 60%,直到清
朝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是世界第一。
但在西欧和亚洲的日本等国逐渐步入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快车
道时,中国却固守着自身的农业经济模式裹步不前。终于被迅速超越。辛亥**过后,中华民国虽战乱不断,但却在悄然融入工业化的大潮。各种工商企业在一些大城市逐渐建立起来。然而数百年的积贫
积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中国除了不断被西欧国家超越以外, 和亚洲的日本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因受资本主义世界最严峻的大萧条经济危
机影响,工业产值下降了约30%,出口额下降了约50%,而中国经济则在战火纷飞中艰难起步。这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是日本的两倍(这类数据的版本很多,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很难有特别准确
的统计结果。但中国大于日本,并且中日两国处于同一量级应是大致不差的)。似乎中国对日本并没有什么劣势。但一看经济结构,二者差距就很明显了。
中国人口约4亿,日本人口约6000万。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粮食产量十分巨大,约是日本的十倍。这也是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主要原因。但这时候日本的工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大概
在40%左右,主要为机器工业和重工业,而中国不到10%,主要为轻工业和手工业,消费资料生产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0%(可近似认为是轻工业比重),手工业所占比重也在70%左右。在重工业中,冶矿业占工业总产值的15%,而机器制造业仅占0.1%。中日两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
煤:1931年,中国2724万吨,日本2798万吨
原油:1930年,中国5万吨,日本 28.2万吨
铁矿石:1929年,中国205万吨,日本 8.8万吨
生铁:1928年,中国30万吨,日本111万吨
粗钢:1934年,5万吨,日本384万吨(此时日据东北钢铁厂尚未建成,而该数据东北地区的产量是计入中国的)
发电量:1930年,中国15亿度,日本158亿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基本事实:
1.中国的经济构成依然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而日本已经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
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
2.中国工业以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日本工业以重工业和机器工业为主。
3.中国重工业以工业原料生产为主,而日本以原料加工和机器制造为主。中国的铁矿石 -生铁-粗
钢产量一个比一个更小,而日本则一个比一个更大。
4.日本石油产量较低,而中国则几乎没有。
不单如此。日本早已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独立和资本输出。而中国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工业则完
全掌握的世界强国手中。1936年外国工业资本已占中国整个工业资本的71.6%。中国生铁产量的96.8%,煤产量的65.7%,发电量的77.1%,棉布产量的64%,关内外洋航运吨位的83.8%,国内航
运吨位63.1%。铁路里程的90.7%,出口额的80%,进口额的99%,全部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民族工业相当薄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对日本有优势,但工业生产和日本的差距却是很大的。在下一节“军事实力”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体会到这种差距对国防力量的根本影响。
从地域分布的情况来看。可以将中国经济带分为东北,关内北方、关内南方三个部分。见图《侵华战争前中国经济主要分布示意图》(该图只标注了当时中国经济的主要分布情况,未标注的地方并不表示为零)
东北是中国的缩小版,工农业各方面条件都具备。无论粮食产量还是煤、铁、盐等战略资源含量及工业产值都很高(当时尚未发现有石油)。关内北方经济带以自然资源为主,山西的煤、河北的铁、河南山东的棉以及沿海地区的盐非常丰富。西北地区还有少量石油。而关内南方经济带以工商业为主。
工厂,仅上海一地就占了 1235家。而且上海还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的经济分布特点就是:南方有产业,北方有资源,东北是大全。
四.军事特点
经济基础的差距最终会反映到军事实力上来,那么在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之前,两国的军力对比是什么样子呢?
1931 年***事变以前,日本已经占领了朝鲜和台湾。但产能主要还是来自日本本土。而
以后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因为占有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工业基础,实现了国力的倍增和
军力的数倍增长。我们这里主要考察 ***事变以前中日双方的军事实力。
***事变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军事力量也不断得到加强。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败清朝水师世界第四的北洋舰队。获得两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和军事的增长。
作为被海洋所环绕的岛国,日本的的军队建设首先放在了海军方面,1905年日俄战争大败俄国海军。彻底获得了远东的制海权。俄国和苏联直到二战前在远东都基本没有海军力量。至三十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完全实现了军事自给,即所有的武器都可以自主生产。其火炮、飞机、军舰的生产基本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日本在1927年就开始实行兵役制,几乎全民皆兵。虽然现役军人数量不多,但后备力量非常充足,且均为受过正规化训练的职业军人。
中国自甲午战争之后,海军一蹶不振。清帝国的覆亡,使国内形成大量割据势力。陆军成为中华大地战争的主角。但在战乱频仍的环境下,经济发展非常困难,工业化水平,尤其重工业水平异常
低下。军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只能生产步枪、机枪和轻型火炮等少量武器。
且大量材料需要进口(特
别是钢材)。而重型火炮、飞机、坦克、军舰的生产能力几乎为 0。中国军队的装备除少量自产外,
高端武器主要来自进口和各世界强国为在中国扶持代理人进行的援助。即使是来自国外的武器,也多为落后型号甚至淘汰品,且维修和备件等完全无法跟上。往往一个螺钉出问题,整件武器就报废了。
中国普遍实行募兵制(即志愿兵制),直到1933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兵役法。由于国内连年征战,实际上能招募的士兵也已招募得差不多了。
关于中日两国在***事变前的军力对比资料非常少,很多资料所提供的数据相互之间也多有少矛
盾之处。本文作为战略分析,主要是了解当时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基本面。因此,我们根据各方资料,通过分析比对和换算,给出以下评估结果:
·***事变前中国军备数量评估:
兵员:200万人(后备军力0),机枪:8000挺,重型火炮:2000门,飞机:600架,坦克:0。海军:排水量5万吨
·***事变前中国实际战力评估:
兵员:100万人(后备军力0),机枪:4000挺,重型火炮:600门,飞机:200架,坦克:0。海军:排水量3万吨
·***事变前日本军备数量评估:
兵员:25万人(后备军力 180万),机枪:10000挺,重型火炮:1800门,飞机:1500架,坦
克50辆。海军:排水量 50万吨
中国的现役军人数量是远大于日本的。
中国各军阀部队总共有约 200万人,日本只有25万。
但日本最保守的估计也可以动员 180万的预备役力量(日本适龄男子有 1800万人,按征召10%估算)。
因此在军队人数上,双方大致持平。日本现役和预备役军人都经过了较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中国军队
因为战事频仍,往往杂凑而成,单兵素质不及日军,按 5折考虑其实际战力。两国步枪装备水平差别
不大。机枪从数量来看大致相当,日本略占优势,重型火炮数量也大致相当,中国还稍优势,但考虑到中国武器多为各国落后和淘汰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较差,品种五花八门,士兵缺乏培训,配件弹药不足,使用中困难大,效果差。而日本武器全部自产,标准统一,生产供应、维修、培训等皆成体系,技术和质量有保证,且重型火炮是日本重点发展的陆军压制武器,而中国完全没有生产能力。因
此,按机枪5折,重型火炮3折考虑其实际战力。飞机是日军重点发展的武器,技术先进。中国的飞机皆为落后产品,且可真正发挥飞机作战性能的高水平飞行员严重缺乏,估计中国飞机的实际战力只有其标称数量的1/3。坦克(战车)不是日军重点发展的陆军项目,因此数量较少,性能也不算高,但中国军队甚至还没见过坦克。数量为0,实际战力也为0。日本海军非常强大,国防预算的一大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2/3)均用于海军建设。一战后虽与各国约定日本海军总吨位为30万吨(英、美为50万吨),但日本实际上并未遵守该约定。至***事变前有各类舰船数百艘,总吨位接近50万吨,并已经拥有了3艘航空母舰。而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后一直相当薄弱,只有各型舰船30艘左右,
总吨位约在5万吨水平,且作战能力低下,实际战力只相当于中国海军,诚非虚言。
3万吨左右。日本人认为一周即可消灭
从以上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日本在军事上对中国的优势是明显的。特别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对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地面部队在重型火炮的支援下对中国军队的优势也很大。但须看到的是,中国
的军事力量力也不是不堪一击。即使经过折算后的实际战力还是可观。日本要实现对中国的军事占领,陆军所面临的抵抗力量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中国军队进行战术腾挪的空间仍然是有的。
历史上这种兵力差距却以弱胜强的例子并不是没有。
不过这有一个大前提, 即中国军队要形成一个整
体。要以上述战力的全部和日本抗衡才可能有出现运作空间。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依然处于军事力量割据的时代。大致分割为中国东北势力、中国大陆北方势力、中国大陆南方势力三大块。而中国
大陆北方势力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割据力量。中国大陆南方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这种地缘背景下,日本的整体军力和中国任何一个割据势力相比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基本上不具备战术腾挪的可能。
自1930年中原大战后,张学良带东北军入关拥蒋,中国基本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假以时日,进行可统一指挥调度的全国军事力量整合倒有可能。
军事力量的运用还和交通状况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会形成横向的交通阻碍。而纵向的河流和道路则便于军事力量的投放,特别是从上游到下游,因此对进攻方有利。当然,防守方也可以借助河流和道路的运力将资源运送到前线阵地。铁路产生以后,对军事的影响非常
大。其速度和运力都超过了河流和公路。成为现代战争的交通命脉。至 ***事变前,中国铁路总里程
达到约1万公里。七七事变前达到1.2万公里。七七事变前中国铁路建设情况见《侵华战争期间中国铁路示意图》。在地缘结构一节我们曾说过,中国大陆南北向由河流和山脉所切割。形成了横向防线。但铁路线的建设,特别是平汉、粤汉、津浦路的建设却为纵向的兵力投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于重
武器占优但行进速度缓慢的日本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陆地上的攻防战一般发生在两个地点,一个是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所形成的地理边界,主要是山脉中可供通行的道路关隘和河流的渡口、桥梁。一个是城市。至于平原会战则多发生在缺少大型地理
屏障,双方实力又接近的情况下。冷兵器时代,无论地理边界还是城市,攻克的难度都非常大。山体、水面、城墙具有强大的阻隔力。没有高超的战略战术和政治手段,单凭人力硬攻,往往损失惨重。一
般来说至少需要三到五倍的兵力,才可能达到目的。但热兵器时代,因为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之下,很容易造成防守士兵伤亡,火力干扰及掩体破坏。只要有两倍于防守方的军事
优势就可以突破防线(这是就总体而言。具体战斗需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夺取城市的目的要么是攻克战略要点,要么是占领地缘中心。要实现对占领区的稳定统治,必须在城市中保持相当的兵力维
持治安,保证行政措施(如税收、建设等)顺利施行。因此,随着战争的进行,即使不考虑战斗减员。
前线总兵力也会不断下降。直到不再对防守方具有军事优势(如果防守方有足够的战略纵深的话) 。
战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后勤保障。解决士兵的吃穿,解决弹药的补充和武器耗损是最基
本的。后勤保障分为物资保障和运输保障两部分。对日本来说,来自本土的后勤物资主要是通过军费购买。维系常备军的吃穿并不是问题,因为在非战时期这些人也是要吃穿的。日本的军费足以维持常
备军的需要(否则常备军就不叫常备军了)。但在战时,往往要征召预备役入伍,扩大参战人员规模,以形成兵力优势。这时原有的军费就不够用了,需要增加税收及军费开支比例。日本如果将军队从
25万人扩大到200万人,增加八倍。以人为单位的消耗品也就增加了八倍。但其军事预算很难增长八倍。这就导致了其维系200万人投入战争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军事预算就会超支。另一方面,非站时期的弹药和武器损耗很少,其生产大都形成库存。但战事一启,这些物资就会大量消耗。库存会逐渐减少。如果库存耗尽,只有靠加大生产规模来补充。这也涉及到增加军费的问题。因此,对于日
本来说,在军费增加有一定上限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的战争时间也有限。
1932年“1·28淞沪抗战”,
在战局僵持不下时,日本藏相高桥是清曾说:
“我国海外信誉正在急剧下降,目前在海外筹划资金已
不可能,这样下去,军费连3个月都维持不了”。说明了日本当时的后勤保障能力还是有限。要想解决物资保障问题,日本一方面需要在战争中获得物资获取的实质性进展。即战线不断推进,占领区不
断扩大,并且可以利用占领区的物资来充实军备,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其次是必须确定战争的止赢和止损点,在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后尽快结束战争。使后勤保障恢复到可维系的正常水平。
后勤保障的另一方面是运输保障。在战争中,后勤补给线越长,补给速度越慢,补给安全的压力越大,护卫部队的数量和战斗力消耗越大,后勤部队和护卫部队本身的物资消耗也越大。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战争中有“五天补给线”的说法,就是说如果作战部队离补给基地的距离超过五天路程,那么后勤物资就会被后勤部队本身消耗光,补给将失去意义。从日本到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海路进行补
给,因为日本海军的绝对优势,并不用担心后勤物资受到军事威胁。但海上补给线只是补给线的一段,进入大陆后的主要运输手段变成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这时就要消耗相当数量的陆军和空军对补给线进行保护。其中铁路运输的运力和速度是整个运输保障的关键,维系铁路安全将成为护卫部队的首要任务。
中国的二百万军队长期处于战事之中,相当于常备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维持两百万人的吃穿应该不成问题。但在弹药和武器损耗方面的后勤保障比日本还要艰难得多。如果没有外援,会比日本更快战力枯竭。因此对于运输保障来说,最关键的是外援通道的畅通。由于海军力量极度薄弱,直
接从南海接受外援将相当困难。西南方比较可行的援助通道一个是通过越南至广西,一个是通过印度经缅甸至云南。西北方向则主要是通过中亚进新疆,至西安。这几个方向都没有铁路和航运,只能通
过公路运输。而中国最丰富的能源是煤,最匮乏的是恰恰是公路运输所需要的石油。
我们已经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了全面解读,面对这样一个国家,日本要成功实现自己的扩张目的,就应该有一个全面而周密的部署。
(五)逐鹿中原 一.纸上谈兵
我们前文对日本侵华战争前所面临的形势作了回顾。日本要彻底解决自己的岛国危机,最理想
的方式就是让中国和日本融为一体。
因此,无论以任何手段将领土扩张到中国都是日本的核心战略目
标。这里所说的领土扩张,包括对中国市场的商品输出和资源的投资开采具有某种排他性的绝对优先
权,日本国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日本或中国居住,中国的各种产能能够化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达到这
些目标可以使日本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实力获得根本性的跃升。
领土扩张的规律通常是这样的:如果你采取鲸吞的姿态,快速向全局推进。那么,当你占领对
手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土地时,你必然越来越多的消耗你的军事力量在对占领地的控制上,包括保证占领地的行政管控,镇压化整为零的反抗势力等。由于没有时间对占领地进行消化并实现有效的控制,
从当地获取战略物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从本土进行补给的补给线会越来越长。因此,随着你的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减法,变得越来越难以保障。所以你必须准确的评估你现在的军事实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有没有可以坚持到彻底消灭对方的兵力和物资储备。中国有句俗语叫“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就是对这种境况的准确概括。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信,那么就只能采取蚕食的姿态逐步推进。每占领一处地方,就尽可能将其消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使其逐渐成为自己各种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的来源。随着你的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加法,军事实力越来越强。这样你丝毫不用担心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的问题。但蚕食的缺点是,速度会很慢,有可能需要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时间(秦国从走向第一强国到统一全中国
用了数百年的时间)。而某些战略机遇有可能稍纵即逝。
蚕食是比较稳健的做法。通过蚕食可以在此消彼长中不断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建立起绝
对的军事优势,最终通过战略决战来彻底完成对对手的征服。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兼并过程的主流,有着某种大势所趋的历史必然性。从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日本虽然强于中国,但中国的实力并
没有弱到日本唾手可得的地步。如果采取鲸吞策略,日本对中国的优势会在中国广阔的地域纵深和人口规模面前随着占领地的扩大被逐渐消耗。当日本的军事优势不断减弱时,战争的变数就会不断增大。而最终的结果便祸福难料了。
另一方面,中国早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理区域。各国势力在这里有着复杂的利益交集。这其中尤以美国和苏联与日本的利益冲突最大。美国因为产品优势和资本优势,在全世界奉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反对排他性的势力扩张。苏联则也将中国视为自己地缘扩张的方向,并且东亚大陆的强大会对其远东地区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日本的扩张范围越大,来自美、苏的的压力也越大。即使不
直接进行军事干涉,也会通过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援等方式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鲸吞战略的实施。
因此,对日本来说,有必要将自己的战略化整为零,通过对中国地缘环境的细致分析,划分出不同的目标区域,确定步步蚕食的扩张序列。趁中国政治缺乏整合之机,通过对中国局部区域的压倒性优势,结合政治和军事手段不断实现领土扩张的阶段性胜利。最佳的方式是以军事实力为依托,煽动地方自治和独立运动。必要时可进行军事干涉。使地方脱离中央,并建立起亲日本的的傀儡政权,成为日本打击中国的前沿。中日力量便发生了实质性的消长。如果政治手段不能成功。采取更直接的军事占领也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局部区域的战略纵深不大,日本的军事优势却很大。只要能合理确定作战范围,事先想好止赢点和停战方式,蚕食的目的依然可以达到。
在确定蚕食策略为主要扩张方式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扩张的方向。如图《日本可选择的扩张路线示意图》所示: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国的防御体系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个方向。因此,日本的侵略也可以分为自东向西和自北向南两个方向。从日本的地理位置来看,自东向西的侵略是比较直接的。而日本又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因此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通过东海对中国发起进攻。在这个方向上,沿长江西
进无疑是最主要的进攻路线。一方面这相当于把中国从中间剪开,一举瓦解中国的南北纵深和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中国的三大重镇,金融中心上海、首都南京及居于中国地理中心的交通枢纽武汉可以沿
江而取。这对奠定全国战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仅有这条进攻路线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同时也意
味着孤军深入。如果在西进之时被长江南北的中国军队切断归路,极有可能在长江之上被“包饺子”。因此,还必须分别排遣一支军队从广州和青岛登陆,保护中央军的侧翼。并对华北和岭南进行军事扫
荡。彻底摧毁中国东部抵抗侵略的经济和地缘基础。至此,中国的黄河、淮河、长江、南岭四条防线都将形同虚设。
但选择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就意味着选择了鲸吞战略。因为相比于其他地区,长江流域无疑是中国当时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军事力量最强,中央政府控制力最强,各国利益最错综复杂的区域。
以一国首都和核心区为首要目标的战争不可能只是局部战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部分占领后的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如果从海上进攻中国,则中国将具有云贵川至青藏高原,陕甘宁至新疆中亚,山
西、河套至蒙古高原,东北至外东北四个方向无与伦比的战略纵深。
而且还背靠苏联这个强大的支撑。
这和需要快速解决战斗的鲸吞战略出现了明显的矛盾。所以,如果采取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那么日
本就要作好和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准备。并在对中国拥有巨大军事优势和军事压迫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际调停,侵占整个中国东部之后争取使中国签订城下之盟,将战略重心转向肃清占领区的抵抗势力,为消化占领区赢得时间。只要能在东西向第三防线上达成停火协议,日本应该可以满意。但
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使得东西向达成的地缘平衡对东部势力来说比较脆弱。如果中国不愿主动停战,可以随时居高临下向日本发起攻势。使日本在扩张区缺乏必要的安全边界。统治会变得不稳定。战争
状态的巨大消耗不易得到弥补。总的来说,自东向西的侵略路线突破会较快,但必然升级为同中国的全面战争。如果能在第三防线达成停火协议,对日本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如果不能,将使日本长期陷入战争泥潭之中。
采取自北向南的战略又如何呢?自北向南的战略必须首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而占领中国东北,然后翻越燕山侵入华北平原。从华北平原向南进攻有三条路线可选择:一条是从东部走津浦路直取南京;
一条是沿平汉路渡过黄河,由南阳盆地侵入江汉平原直取武汉;
第三条是从山西高原到关中平原然后攻入四川。从北往南的侵略路线有两个缺点,一是比较绕。由于日本和中国在陆地上并不接壤,日本必须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占中国东北,再翻越燕山长城防线进入华北,突入江淮地区才有可能抵达中国的核心区。另一方面,中国的南北向防御层级众多,因为历史沿革,防守体系相对成熟。突破起来会比较困难。
但这个方向扩张的优势在于。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从南往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日
本采取从北向南的侵略路线,可以用战争也可以用政治外交手段支持北方脱离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依附于日本。即使采用战争也可以通过局部战争的方式步步为营。中国在实现形式上统一之后,由于国
税上缴中央政府,又因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基础要优于北方,因此中央政府的财力是强于北方的地方政府的。这使得中央军的军事装备和战斗力也要优于北方。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东北的自然资源和
工业基础都很好。华北的自然资源也是日本最迫切需要的。
而南方的工业基础和金融优势倒并不是日
本所急需(日本的资本完全有能力在东北华北建立起全新的工业和金融体系, 特别是还有北平这样有
着深厚地缘和经济基础的亚洲中心城市)。此外,从军事行动的角度来看,虽然南北防御体系相对完善,但中国大量铁路的修建,特别是平汉路、津浦路的贯通,使中国南北向的军事输送能力大大增强。这不但降低了后勤补给的难度,同时为重型远程攻击武器(火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降低了
自北向南军事扩张的难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南北纵深不如东西纵深。将中国势力赶到南方以后可以负隅抵抗的纵深有限。尤其日本还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可以对南方地区实现海陆夹击,这是中国历
史上北方政权所不具备的优势。
综合来看,从北向南的扩张比较符合前面分析的蚕食战略, 并且可在蚕食和鲸吞之间作出比较自由的
选择。对于蚕食战略来说,能够找到合适的阶段性扩张目标,可以使扩张行为(包括军事行动)更加可控。在战争状态时,即使不能达成停战协议也可以依据地缘优势形成实际控制线。因此,采取怎样
的扩张序列,每一步扩张的边界即止赢点应该在哪儿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这里提出一个从北到南的“五级跳”策略,下面就结合《日本对中国的扩张序列示意图》来进一步分析。
因为朝鲜已和日本合并,可视为中国与日本在长白山脉直接接壤,既然日本打算从北向南扩张,则东北地区必然首当其冲。再加上这里的资源非常丰富,工业基础也比较好,又远离中国政治中心,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在地理上中国东北与关内有燕山和长城阻隔,沿海仅一条狭长的陆地相连,山海关
就在其咽喉要道之上,控制东北三省和热河后的燕山山脉可以作为天然的地缘分割线。因此以此为进占中国的第一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占据东北后,第二个目标是推进到黄河一线。主要是山西所在的汾河谷地和平津河北所在的海河平原。这一区域是主要的煤、铁资源产地,是夺取中国关内资源的重要目标区域。虽然这里的北方势力多次被南方征服,但一直没有真正纳入南方政权的实际控制之下。依然有比较大的离心力。占据这一区域后可依靠黄河形成地缘控制线,对于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国来说,镇守黄河防线已经困难,更何况是突破黄河防线进行反攻了。
下一步,就是占据整个中国北方。秦岭淮河一线历来是南北地缘分割线。在这里达成新的地缘
均势是现实的。中原地区的河南及东部山东丘陵无疑是这一次扩张的重点。
中原地区最好能突入到南
阳盆地,直接对江汉平原形成地缘压力。为下一步攻克武汉作好准备。关中平原已逐渐失去中国古代
的重要性,但这一地理单元对日本保持向中国南方特别是四川盆地的地缘压力非常重要。
否则日本并
不能在华北地区获得地缘安全感。在对四川盆地的地缘压力下,中国南方政权对于将四川作为大后方是会有所疑虑的。这种疑虑对下一步的扩张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基于关中平原的地缘特点,这一
战略目标的攻克也会是这一次扩张中最困难的。对于绥远、察哈尔等漠南蒙古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已
经不可能独完了,纳入日本势力范围是自然的事。
至于这次扩张的西部边界,大抵在黄河西河套和关、
陇间的六盘山脉附近。控制河南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阻断苏联的援华通道,进一步倾销南部中国的实力。
第四步的扩张很关键。这是全面灭亡我国的前奏。东部地区无疑要跨越淮河直抵长江沿岸。中
部则要突入江汉平原,切断江东平原和四川盆地的联系。西部突破四川是非常艰难的,但可以彻底杜
绝中国主力从湖南、贵州退入四川作最后抵抗的可能。
这部分如能采取政治手段使其脱离中央政府是
代价最小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江汉平原对于孤立四川,使其倒向日本,不再成为国大后方
的战略意义重大。这一步的最大特点是在长江流域的先西后东策略。
即先解除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抵抗。
将中国的剩余的军事力量集中于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下一步占领全中国作好最充分的战略铺垫。
在连续完成这四步准备之后,如果能巩固其扩张区域内的控制力,日本对中国的优势将变得不
可估量。完成对中国全面占领的时机应该已经成熟。这时候政治手段能发挥的作用已经有限。军事扩
至此,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五步走”策略就宣告彻底成功了。当然,这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坐在电脑前想出来的,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情况的变化却比这复杂得多。日本的战略措施在施行的时候并没有
完全按照我们所确定的路线图顺利进行。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日本的战略部署,面对形势的变化,日本又该作出怎样的战略调整呢?
(五)逐鹿中原 二.东北风云
根据前文的分析,无论是日本的大东亚战略还是中国区战略,中国东北都成为了日本大陆扩张的首要目标。这种扩张行动最早可以上溯到中日甲午战争。
这是日本东亚崛起后第一场重大的对外战争。这场战争中国在朝鲜战场、鸭绿江防线、黄海海域、辽东海防、山东海防以及台湾岛等处全线溃败。威震一时的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全歼。这场战争使日本在陆地上扩张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台湾岛和整个朝鲜半岛、并完全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虽后来经“三国干涉还辽,”最终退还了辽东半岛。却前后获得了二亿多两白银的赔款。这场战争日本在地缘上收获最大的是对朝鲜半岛的完全控制。这使得日本终于在东亚大陆上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并藉此开始了向中国东北的全面渗透。对台湾岛和更早的琉球群岛的占领则使中国两广以东的海上通道完全处在了日本海军的覆盖范围之下。中国实际上丧失了整个黄海、东海的制海权。此外,日本还
收获了山东驻军的权力。尽管日本采取的是从北到南的扩张路线。但在大陆东部沿海打一个楔子对于这种扩张可给予有力的配合。不过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胶州湾和青岛,使山东成为了德国的势力范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枚楔子的作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出兵达到联军的一半以上。战后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日本拥有了在北京到山海关一线的驻军的权力。华北门户就此洞开。但这仍然只能算打楔子,并不会改变日本先取东北的扩张策略。
甲午战争后,俄国以“还辽有功”为由向中国强行租借了辽东半岛的大连湾和旅顺港。并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900年借八国联军侵华之机,俄国将势力扩张至中国东北全境,并进一步向朝鲜渗透。这和日本的扩张方向发生了根本抵触。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得到巩固,并进一步扩张至中国东北南部的辽河平原(南满)和辽东半岛,旅顺、大连强行转租给日本,并实现了在辽河平原的驻军。而俄国势力退至松嫩平原,甚至还丧失了南库页岛
及附近岛屿(《朴茨茅斯和约》)。长春以南的中东铁路特权也被日本获得。这一战使日本在中国东北
第一次获得了实质性的势力扩张。清政府对于这场发生在自己祖地的战争无能为力。只能被迫中立并接受战后协定。
日本除了对中国大陆直接扩张,还积极支持中国的反清 **活动。至2011年辛亥**爆发,面对中
国乱局,日本战略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日本的 “大陆政策”获得了辉煌的开局。但在各世界强国
的干涉下,日本的扩张仍受到很大制约。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给日本的扩张策略带来了新
的契机。借助英国邀请,日本对德国宣战并一举夺取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全部利益。同时以武力威胁
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其核心是承认日本在山东、东蒙古和南满的各项权益。实际上相当于
强化其在东北的存在并将势力进一步扩张至山东和东蒙古。
《二十一条》的签订在中国国内引起了极
大的反弹,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政府的垮台。而国际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也使得二十一条基本落
空。在日美《石井——兰辛协定》中,日本不得不接受 “保全中国领土完整 /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 ”的条
约,从而获得美国“因国家间领土相近会产生"特殊关系"”的应允。为了对冲日本在中国的扩张行为,美国积极邀请中国参战。并在战后以此为由废除了二十一条,迫使日本将山东归还中国。这使得日本政
治和军事上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但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渗透。
已经在南满地区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使俄国退出了一战。出于遏制苏共势力和保持对德国东线军事压力的
考虑,英法邀日美出兵西伯利亚。日本乘机占领了俄国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大致相当于《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中标识的“外东北”,苏联成立后,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在苏联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建成“远东共和国”缓冲区后,不得不从西伯利亚撤兵。而“远东共和国”不久即并入苏联。1925年庙街事件后日本和苏联签订《苏日基本条约》,迫使苏联接受与俄国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并获得了北库页岛石油开采权。
至一战结束和《苏日基本条约》签订后,除扫清德国在山东的阻碍,日本的扩张行动实际上并不比日俄战争有更多实质性的建树。从战略取向上来看,日本在还未实现对东北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就试图将势力扩张到山东、蒙古高原和外东北。但在国际势力,尤其是美国的干涉下,这种扩张愿望很难达成。因此不得不一次次将吃进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对于日本来说,坐实中国东北,使其真正成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才是解决国际关系劣势,奠定扩张基础的关键。
为了将阻力降到最低,日本对中国东北采取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希望通过中国内部的政治分
裂和矛盾在中国东北建立亲日的割据势力。并扶持其成为统领东北全境的东北王,以此来排挤俄国在东北北部的存在。并最小化各世界强国的直接干涉的可能。而这个代理人被选定为张作霖。日本和张
作霖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过简单来说,就是相互利用。日本人利用张作霖控制东北,张作霖利用日本实现政治目标。因为有日本人支持,张在东北的势力迅速扩张到东北全境,甚至一度成为全中国最高统治者。对日本来说,扶持张作霖的确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但程度不能令人满意。离日本对东北“完全控制”的目标相去甚远。张后期对日本越来越强硬,事实上已经阻碍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扩张。因此,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而张的继承人张学良则在接任的第一时间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并逐渐开始收回日本在东北的特权。日本在东北的代理人策略受阻,国内政治势力受挫,军事势力开始抬头。
“田中奏折”虽然有伪造之嫌。但其内容基本符合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策略。
其中提出的“东
三省是亚洲的一个政治上不完整的地方⋯⋯必须使用铁血,这样才能突破当前的困难局面”, “如欲
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等,已经比较清晰的表明了军事解决中国东
北问题的思路。中国重归统一将大大减缓甚至阻断日本的扩张进程。
致使日本的大东亚战略化为泡影。
而正当其时,日本又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亟需靠“开发东北”来拯救。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日本军事占领中国东北,有其必然性。
但在微观层面。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如果因此导致和中国的全面战争,日本当时的军事和经济状况。并不足以保证这场战争的胜利。更何况国际
势力必然会对这一行为进行干涉。因此,日本国内并没有为这场战争作好准备。对 25万常备军未进
行扩充,在东北地区的兵力更是只有 2万左右,加上朝鲜的兵力也不足 5万。这使得发动战争更加具
有军事冒险的性质。不过当时也有对日本有利的条件。一是日本军事力量已经深入东北平原腹地,没
有地理障碍。二是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选择支持蒋介石。抽调大批东北军精锐入关勤王。东北地区虽
还有近20万人。但奉天(辽宁)的兵力只有 1万多人。日本可以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此外,中国
对“日本强大”的心理暗示也会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最终石原莞尔的冒险行动获得了成功。日本几乎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彻底征服中国东北。通过伪满洲国的建立,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完全控制”的战略目标。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是日本大东亚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使得日本的国力在此后获得了根本性跃升。中国则因为丧失了一片最有潜力的国土而被大幅削弱。在东北沦陷以后,华北危机也就不远了
(五)逐鹿中原 三.华北危机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扩张,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一是中国军队,特别是东北军。二是势力范
围达到中国东北北部的苏联。三是以美国为首的远洋国际势力。在整个东北事变过程中,中国军队的
抵抗都很弱,使日本的军事行动进展非常顺利;
苏联在 1929年东北军发起的中东路事件中和中国发
生了大规模战争,双方交恶甚至断交,失去了直接援华的可能。而苏联当时正在潜心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日本直接开战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国力的角度来看都有所顾忌。除非日本进攻苏联本土,否则
苏联很难作出越境攻击日本的决定。最终日本用1.4亿日元向苏联购得中东铁路,如愿以偿的将苏联势力排除出中国东北之外。
美国等远洋国家对东北的辐射力相对较弱,利益也较华北华南为轻。日军的迅速行动使他们没
有军事干涉的空间。外交上,日本一反一战时被英美完全左右的态度,对美国的警告采取了强硬的不
予理睬姿态。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国际压力,1932年日本在筹备建立伪满洲国的同时发动了 “一·二八
事变”对上海发起军事攻击,中国军队对此予以坚决回击,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八事变既是日本国内海军对陆军获得***重大突破后的不甘寂寞,也是采取“打二还一”策略,转移国际势力注意力,巩固其对中国东北控制的精心策划。上海历来有各国租界和驻军,日本在上海驻军始于中日甲午战争,
1928年济南惨案后上海掀起抗日风潮,日本向上海派驻了大批军舰和海军陆战队。一 ·二八事变后日
本占领了上海大部。由于淞沪战役对各远洋大国的利益造成了重大影响,英、美、法、意等国强势介入。日本顺水推舟接受各国调停,与中国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回到战前状态,并设立非武装区。而
伪满洲国正式宣布独立。对日本来说,一·二八事变只是一个战术动作。为的是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扩张。然而就是这个战术动作,对日后发生的侵华战争的走向发生了重大影响。这在后文将谈到。
开发东北的同时,日本又进一步采取政 Z手段,通过煽动华北五省(包括擦哈尔、绥远、山西、河北、
山东)自治来间接实现对华北的控制。日本煽 D华北自治的基础一是突破燕山防线后对华北地区形
成的军事压力,一是华北地区长期以来不受南京政府的实际管控,有进行政治活动的空间。
1933年
至1936年,可以说是南京政府和日本全力争夺华北地区政治倾向的三年。期间日本在华北策划了一
系列事件,力图使“中央势力”退出华北。而其高潮则是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由日方推荐的王揖唐、
王克敏等为委员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河北、察哈尔二省、,北平、天津二市由此达到了半自治的状态。
日本对内蒙地区一直有很强的欲望,这里有进入东北和山西的通道,其北部的大漠戈壁又能起到一定的军事缓冲作用,对拱卫满洲和夺取山西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进一步西取宁、甘,阻断苏
联向中国援助的河西走廊通道。因此日本在通过 “冀察政务委员会”及军事行动配合一定程度上控制察
哈尔后,建立了伪蒙古军政府,并以伪蒙军为主干于1936年12月发起了百灵庙战役进攻绥远。但遭到傅作义所部晋绥军的顽强抵抗,未能实现既定目标。
1936年日本国内的二·二六事变使军部正式控制了国家政权。军事解决华北问题的声音开始占据主流。但这时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国力大大增强。在东北地区大量增兵严重威胁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利益,
为避免受到中苏的联合攻击,日本于1937年初改变了对中国的压迫姿态,转而采取提倡“平等、”“共荣”的政策试图缓和中日关系,并通过经济手段向华北渗透。
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
1933年又接着发起了热河战役。从《中原政权对北
方防御体系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燕山山脉是中国大陆南北向防御体系的第一防线。燕山有失则海河平原门户大开。再加上京海一线本就有日本驻军。华北将完全处于日本的军事威胁之下。热河省的
主体即为燕山山脉和内蒙古东部, 而燕山山脉南部的长城防线则是海河平原的最后屏障。
对于日本来
说,跨越燕山防线可以为新建立的伪满洲国原提供稳固的安全边界,并为下一步向关内和蒙古扩张打下基础。在这场关键战役中。东北军仍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全国军事力量也未进行有效的动员。致使燕山防线最终被突破,平津地区至黄河以北已无险可守。战后热河省被纳入伪满洲国版图。
热河战役以后,日本的军事行动暂告一段落。其对东北地区的扩张获得了完胜。是日俄战争后
日本大东亚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和我们前面所说的步步蚕食的“五级跳”策略基本吻合。虽然伪满洲国未获得中国和国际社会认同,但已事实上处于日本的完全控制之下。日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即是对中国东北的全力开发。获取各种自然资源,大幅提升生产能力,同时缓解经济危机。
然而日本政策的缓和并未得到南京政府的积极回应。
中国的抗日情绪进一步高涨而日本对冀察自治
政权的控制却在进一步减弱。“过去对冀察政权所施加压力。是国民政府 5份、日本5份。现在急转直
下,变成了国民政府8份,日本2份。中国对既成事实认识不足,以解决华北问题作调整一切国交之前提,除使用武力外别无他道。”由此可见,这个阶段日本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华北地区的中日共治。
而国内却达成抗 r共识,各方势力实现协调,抗战准备紧锣密鼓。在外交层面 zg政府变得愈发强
硬,多次拒绝了日本经济提携、共同防 %#共的要求。29军副军长秦德纯还代表宋哲元公开宣布“冀
察外交今后将严格遵守中央政策”。要完全排除日本在华北的政治干预。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要
求政权独立完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对日本来说,在中%&国大兵压境且无险可守的前提下竟不能
在华北地区有实质性斩获,是与现实情况不符,不能容忍的。再加上军部当政后日本国内武力解决华北问题的声音高涨,日本对中国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已经变得不可避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军事进攻华北的序幕。但此后战局的变化却迫使日本的对华战略不断调整,并从此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五)逐鹿中原 四.大战初启
1937年-1945年间日本和中国的战略部署及成败得失, 是人们对日本侵华战争讨论最多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要正式进入这一大棋局,去看看双方在战略层面进行着怎样的较量了。
自1931年占领东北后,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借助东北丰富的资源和人力,日本的
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军事实力不断增强。陈诚回忆录中谈到“煤、铁为重工业之主要资源,日本侵
据东北后,足使我重工业发展为不可能。其关系之大如此”,东北沦陷后中日国力的消长可见一斑。实际上尽管中国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发展,和日本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钢铁和石油的产量达到中国
由此可见,随着东北的全面开发,到 1937 日本已经具备了向中国发起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如
果说1931年日本关东军夺取东三省还存在很大的军事冒险的话,那么1937年日本对华北的攻击已经是符合日本国力的有充分保障的军事行动了。实际上日本当时能够发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场针对华北的局部战争。面对日本的军事实力,谁也不敢说当时的日本无力和中国进行全面战争。正因如此,
中国方面在各个战略要点上建设了大量防御工事及江海要塞。同时选定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将重要企业、人员和物资不断向大后方迁移。
见图《中国抗战国防区域设定图》,因为日本既可以从北部燕山一线发起攻击,又可以从东部、南部海面发起攻击,因此国民政府将中国划分为兼顾两面的三个防御层级。北部的察哈尔、绥远、山
西、河北、东部的山东、江苏、浙江、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这个大反 C形为第一国防区域。河
南、安徽、江西、湖南这个小反 C形为第二国防区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
夏为第三国防区域。这样的防御体系,宏观上是一个向西部大后方逐渐退却的格局。由于要兼顾北、
东、南三个方向,第一国防区域存在一个防守的宽大正面,再加上这一区域整个弧形带的地缘依托都
比较薄弱,因此,第一国防区域实际上是比较容易被突破的。在第一国防区域被突破的前提下,第二
国防区域中的河南、安徽大部已很难保全。只有洛阳盆地东部丘陵、南阳盆地东部丘陵、大别山、鄱
阳湖平原东部山地、南岭一线可以依托地势进行抵抗。
而处于第三国防区域的湖北这时实际上已经开
始承受军事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江汉平原的湖北很难在第一国防区域被突破后获得足够的战
略缓冲。从事后的结果来看,湖北被突破后,湖南、江西都还坚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湖南,几乎坚持到了抗战结束。因此,严格的说,湖北只具备第二国防区域的意义。真正可以作最后抵抗的,是陕西四川贵州东部河流与山地所构成的防线。第一国防区域地域广大,给中国方面的防御带来很大
困难,但日本方面在占领这一区域之后同样形成了宽大的防守面。因此不得不将军事行动继续推进到第二国防区域。经过第一国防区域和第二国防区域的巨大消耗后,日本将面临的是处于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之上的第三国防区域(大后方)。高地总是对低地有地缘优势。低地既不容易向高地进攻,也不容易在地理分界线上建立起对高低的有效防御。更何况第三国防区域的边界是奔腾汹涌的黄河和巍峨峻峭的大山,并且缺乏日本重型武器运输所倚赖的铁路。这种既不能守也不能攻的战略尴尬将使低地一方处于两难的境地。只能靠保持军事优势维系双方的地缘平衡。而这将使低地一方持续处于军事的高消耗状态。这对日本来说将是巨大的后勤保障压力。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采取从北、东、南全线进攻的态势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在战争初期可以获得辉煌的战斗成果。但要彻底解决战斗或找到阶段性胜利的止赢点将非常困难。对日本来说,比较理智的作法仍然是采取由北向南,步步蚕食的局部战争方式,将战争的范围控制在华北地区。见图《日本发动华北战争战略取向示意图》。七·七事变的发生,本质上是华北地区控制权的争夺。尽管日本的
军事投放能力可以达到整个第一国防区域。但会因此而模糊了自身的战略意图。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军力,在中国有所斩获是可以想见的。但要将其投放到整个中国则会被迅速摊薄。中国是一个民族性很
强的国家,有着一种类似于弹簧的韧性,当你比他强大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的将他压服,但只要你的力量稍微衰弱下去,就会面临强烈的反弹。最可怕的是,这种韧性并不主要体现在中国军队身上,而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当中。因此,日本的军事进攻也许可以远远超过华北地区,但真正要实现地缘扩张,就必须在军事上彻底征服全中国。并保证对占领地的完全军事控制。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异族做到对中国的完全征服。但无论蒙古还是满清,征服中国时中央政权都没有向西部退缩的战略空间。蒙古灭宋时首先征服的就是四川,而满清入关后明政权已被李自成所灭,起义
军和各种南明政权四分五裂在中国各地,东部抵抗力量没有向西部战略转移的可能。而历史上西部高地征服东部低地的例子却屡见不鲜:例如秦、汉两朝的建立就是以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为根据地扩张而来。所以日本这种自东向西的进攻要征服全中国所面临的地缘阻力是前所未有的。
而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远洋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进行的干涉。日本对全中国,特别是东、南部
沿海地区的军事占领,势必会在这些地区形成排他性的政策。
这样英、美等国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一如既往的干涉再所难免。
即使不采取武力,通过对华的大量军事援助也会使日本的军事行动难度进
一步增大。而对于华北,满铁调查报告说 “外国势力进入华北还未像华中、华南那样错综复杂 ⋯⋯华
北如被美国等列强控制,日本的大陆政策将有意外不测”。因此,将军事行动限制在华北地区,也可在国际势力间保留回旋的空间。
既然完全征服中国和征服整个中国东部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明智的选择还
是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地区。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本身就是日本建立自给自足经济圈重要的战略目标。日本1933年至1936年进行华北分治活动,目的是在华北地区实现和南京政府至少对等的影响力。现在通过军事行动实现对华北百分之百的控制,作为阶段性成果是可以接受的。攻陷华北地区
以后,可以以黄河为地缘分割线,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察哈尔、绥远、山西、河北四省及平津二市。这时无论中国军队是否愿意停战,日本都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建立起良好的防御体系,达成实际控制线。这种情况下,再谋求国际调停,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实现停火。即可很好的到达到目的。当然,为了使
停火协议切实达成,并使旺盛的军力得到宣泄,可以再次使用“打二还一”的策略,将战线推进到淮河一线。占领河南和山东作为谈判筹码,为停战将这二省退还中国并建立非军事区。为了实现华北地区
更稳固的统治,还可以在实际控制的前提下,仍以华北自治的名义尊重中国的主权完整。但这时的自治政府显然是完全听命于日本的了。
宏观上看,日本将势力扩张到华北之后,其地缘潜力已经变得很强。从《夺取华北后中日地缘实力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中国西部薄弱地区,即使只看面积,日本的势力范围也比中国大陆的核心区要大了。这种情况下,中日的实力悬殊只会进一步加大。日本可以安心的进行对中国华北、东北的整合。
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庐山文告中说了这样两段话:
“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
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
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从中可以看出强硬的一面,也可以看出软弱的一面。就是说只要名义上能够尊重中国的主权完
整,在对华北的实际控制方面和南京政府是有回旋余地的。中国这种不主动求战的态度(中国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才对日本正式宣战),也为日本实现华北地区的有效扩张提供了可能。
***事变的主要发起人石原莞尔在七七事变后提出了 “不扩大”方针。希望通过停止冲突换取中国
对伪满洲国的承认。而后勤保障的压力则是另一个不扩大的原因。但即使是扩大派,最初的战略目标
也只是定在黄河至淮河一线。不扩大到上海是当时日本的军事底线。然而战事终究没有向预想的方向发展。突入其来的变化,使战争完全走向另外一条轨道。
因此,“将日本进攻的重心引到上海,沿长江逐级抵抗消耗日军,最后退入西南大后方作持久抗
战”绝不会是淞沪会战中国方面的主要战略目标。比较可信的是“拔除日本在上海的据点,围歼日本长江舰队,解除海岸线以内的日军威胁;
展示南京政府的抗战决心,巩固领导地位;
提振民心,争取国
际社会支持;
缓解华北抗战压力,确保武汉安全 ”。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争。南京政府并没有能够
顾及战争失败的灾难性后果(经济基础被打垮,首都南京沦陷) 。
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日本的主攻方向是以平汉路为主的南北轴线。又为什么会随着中国
的步调,将战争重心转移到中国东部, 并最终进入以长江为主的东西轴线呢?这里面也有着复杂的原
因。
首先对于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布局来说,除了直接占领以外,还有打楔子。
***事变以前,日本就
已经在大连、青岛、上海以及北平到山海关一线拥有了驻军的权利。这些驻军都先后在对中国的战争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这些据点。在遭到中国军队攻击后组织增援和护卫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况且日本最后的南京围歼战在东线也必然要以攻克上海为前提。
其次,东北和华北的军事成果基本上都是日本陆军的功劳,这对于耗资最多,战力超强的日本海军来说也是一种折磨。而只有在中国东部沿海甚至逆长江而上作战,海军才有施展的机会。因此和一·二八事变一样,海军必然会全力支持在上海方向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再次,和一·二八事变一样,获得上海战役的胜利可以作为中日及日本和国际社会讨价还价的筹码,从而再次通过“打二还一”的策略达到巩固华北战果的目的。
再再次,日本当时也有观点认为,只要日本攻占江东平原和华南沿海城市,打掉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就不可能再具备抗战的本钱。日本自东向西的层层推进,只可能不断压迫中国屈服。因此,中国西部的战略纵深并不是太值得担心的事。
最后,对于一直以来战无不胜的日本皇军来说,淞沪战争的失败也是非常打击士气和民心。因此日本决定全力支援上海驻军。夺取淞沪战争的胜利。而随着参战部队的不断增加,日本在上海军队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易有效的组织撤退。因此也就越来越必须取得战争的胜利。
淞沪会战规模空前。中国中央军几乎全部投入战斗,各地方军大量驰援。日本也不得不将华北方面军不断抽调到华东战场。虽然中国军队惨败,却在客观上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轴线。
对于淞沪会战的意义,中国方面,达到了展示抗战决心,统一抗战力量,巩固南京政府绝对领导地位的目标,充分缓解了的华北军事压力的。但却没有实现解除海岸线以内日军威胁的目的。上海
乃至随后整个江东平原的沦陷也造成了中国抗日力量的重大损失。不过这却让南京政府从穿鞋的变成了光脚的,从而彻底放弃了以东部沿海为抗战基地的幻想。而向西部的战略退缩却使中国的抗战局面绝处逢生了。
日本方面,是将上海驻军这颗本该非常轻灵的棋子给走重了。从而导致不得不滚雪球式的不断向上海增兵,最终导致将战争的重心移到了东部。从可以灵活控制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的度,变为不得不和中国进行大决战了。
不过在上海刚刚沦陷的时候,日本其实还有控制战争局面的机会。然而“打掉中国东部经济基础就可以使中国屈服”的错误认识,让日本在这时依然没有选择“有所不为”的解决方案。从而一步步
(五)逐鹿中原 六.泥足深陷
淞沪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进行了紧密联系,希望苏联出兵伐日。
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
条约》签署,苏联承诺3~6个月内对日宣战并开始大规模援华。北方军事压力陡增,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重心。再加上日本在战前并没有沿长江西进的全盘计划。因此,在德国的斡旋之下,日
本开始和中国进行和谈。而在淞沪会战中,日本大本营早就划下日军在上海作战范围的“制令线”,所有部队不得越过苏州、嘉兴以西的地区作战。
日本开出的和谈条件实际上还比较“宽松”。其核心是内蒙自治和将北平天津划入中立区。也就是说日本只谋求内蒙和平津的控制权。当然还有中国停止排日等附加条件。而中国方面在上海沦陷后也基本同意以此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只要能保住华北的宗主权、领土权和行政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日本都还有机会避免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
然而日本军队最终越过了“制令线”,并攻陷南京,使和谈可能彻底破灭了。其中原因发人深思。从表面上看,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前线部队抗命所导致。但仅仅将进攻南京看作前线部队的疯狂行为
是不妥的。日本之所以采取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败后的无序溃退,原本可以拱卫南京的“东方兴登堡防线”形同虚设。其次是日本军队在淞沪战争中虽然获胜但损失惨重,“宽松”的谈判条件有可能不足以收回战争成本。再次,未经过大的消耗就直接到达制令
线的日本第十军尚无机会表现。最后,各远洋大国的绥靖政策,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只向中国表示同情而无任何实质性的支持,甚至还间接支持了日本(卖给中日双方的援助物资要两国自己负责运送,没有海军的中国相当于被禁运了),这大大的鼓励了日本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但除这些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要说到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差异了。南京战役实际上是一种误判。也就是说日本方面误认为只有攻陷南京这个中国首都。才能使中国彻底屈服,才能在随后的谈判中获得最有利的地位。而大屠杀更能够实现这种屈人之兵的效果。然而中国和日本很不同。日本是一个军事反抗精神非常强烈,至死不屈的民族,而一旦被彻底征服就会死
心塌地的完全归顺。中国的大唐王朝和美国都实现过对日本的这种降伏。日本的这种民族精神是刚性的,可以用山来形容。而中国是一个柔性的民族,就象水。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相对来说,中国人
在战争中所反映出来的刚性对抗力不如日本,因此在军事上打垮中国军队更容易,但要从心理上征服中国人却几乎不可能。中国人骨子里对民族侵略的反抗是根深蒂固的。清朝即使在中国实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统治时,仍然有人进行“反清复明”的尝试并获得响应。(别说清朝,就是现在也还有人提“反清复明”的)前文还谈到过中国的民族精神象弹簧,外力越大,反抗力也越强烈。因此,日本凭本民
族经验作出的这种文化心理判断出现了错位。南京这个中国首都的政治地标沦陷以及南京大屠杀本身,不但没有使中国屈服,反而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抗日的民族情绪。使中国人空前团结起来,而国民政
府在这种国内形势的压力下,无论主观上作何想法,都不可能再和日本签订表示“投降”的停战协议了。况且,日本在占领南京后提出的谈判条件比之前要苛刻得多。不但要整个华北,还要上海,还要中国
赔款。南京战役后中日谈判的彻底破裂(日本宣布 “不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期待真能与帝国合
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是日本正式陷入中国战争泥潭的标志。至此以后,日本对中国“以战逼和”已变为不可能。
如果日本想在淞沪会战后继续作战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不能以南京为下一军事目标,也不能越过“东方兴登堡防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军队的主力留在江东平原。此后可通过较宽松的
谈判条件使中国接受和谈,使中国方面看到保有长江三角洲精华地带的希望。不使中国从穿鞋的变成光脚的,对日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非常重要。将中国的军政势力稳定在江东后,再重新部署兵力,充
实平汉路一线。
当这些准备都做足,如果依然要以全面战争为目标的话,就可以撕毁停战协议,继续发动进攻了。如图《上海沦陷后日军可采取的战略取向示意图》所示,由于日本在上海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因此,就算平汉路推进顺利,能够快速突入江汉平原攻克武汉,但在下一步突入洞庭湖平原攻克长沙之前,要保持中国军队主力仍毫无西撤之意是很难的。从时间上来说。中国军队向西撤退的两条通道必须同时封堵,而不能一先一后。因此,对驻扎上海的华中派遣军来说,配合华北日军的最
佳方式不是进攻南京而是沿浙赣路突入鄱阳湖平原所在的江西,夺取南昌,截断中国军队西撤的第二通道。在此之后,再三路并进与中国军队主力在南京决战。这一战略的核心要义仍然是速胜和聚歼。
不过这种战略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因为中国军队的大溃退, “东方兴登堡防线”已经形同虚设,
日本非要止步于这道防线前等待中国重新进行防御部署,这在军事上有些不可想象。更何况日本军队历来有下克上的传统。这样的止赢点实在太难把握。而在越过这条防线后,南京已经门户大开。中国
不可能再对保有江东抱任何幻想。实际上在南京保卫战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将首都迁往重庆,而军队主力则退到了江汉平原并利用长江沿线纵深部署防御。
在失去南京之后,中国政府对武汉的防守非常重视,因为除了四川大后方以外,江汉平原已经是中国地缘实力最强的版块了(严格来说还有广州所在的岭南地区,但基于日本的海军实力,广州守住的几率不大)。为了使武汉保卫战有更多准备时间。中国军队在徐州进行了一场战略意义并不大的会战。在日本华北方面军渡过黄河占领山东,华中派遣军沿长江占领南京之后,这场会战并无可能完
成任何守土任务,其唯一的战略目的只是迟缓日军沿长江西进的速度。虽然这场会战获得了一些战术胜利,台儿庄大捷更是提振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但这也给了日本围歼第五战区主力的机会。好在
中国军队达到战略目标后迅速突围西撤,才使有生力量得以保存。
徐州会战后日本的战略取向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很大。当时中国政府控制下的地理板块中最核心
的是“四川盆地”、“江汉平原”、“关中平原”和“南阳-洛阳盆地”,从图《徐州会战后的地缘形势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江汉平原”、“关中平原”和“南阳-洛阳盆地”实际上形成了一道前沿阵地,将四川盆地
与占领区隔绝开,保证了四川大后方的安全。
而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之间又通过 “南阳-洛阳盆地”相沟
通,使两路军队可以相互获得支持。仔细观察这幅图,我们会发现在这四个地理单元中, “南阳-洛阳
盆地”的位置相当关键。这个地理单元和其他三个地理板块都存在直接的通道。如果占领这里,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沟通就只能通过四川盆地(至少是汉中盆地)迂回。在华北平原上日军强大的机动
性及完善的铁路运力面前,两地已基本已失去了相互支援的能力。
日本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逐一突破。
这对于下一步夺取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特别是关中平原有巨大的军事意义。反之,如果这个地理单元仍在中国手中,江汉平原和关中平原则可互相支援。不利于日军进行战术腾挪。同时西进关中的通道
也只剩下从山西强渡黄河一条。另一方面日本军队如果沿平汉路南下,南阳 -洛阳盆地的控制权还关
乎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占领这一地理版块都是日本下一步扩张的当务之急。
(五)逐鹿中原 七.强弩之末
在黄河决堤之后,黄泛区的存在使进入洛阳 -南阳盆地的日军会成为孤军,并且得不到平汉路方向的
运力支持。战斗优势将会锐减。而在未占领洛阳-南阳盆地的前提下沿平汉路攻击武汉,更有直接被南阳盆地中国军队切断后路的危险。因此对侵华日军来说,南阳盆地已经不适合作为下一军事目标。这个时候如
果仍不考虑停止战争推进,与中国谈判停战协议的话,就必须在江汉平原和关中平原两大地理版块之间作出选择了。
历史上的日本选择了江汉平原。这缘于日本一个最基本的战争思维,即 “以战逼和”。日本方面始终认
为,不断攻克中国的中心城市就可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逼迫中国屈服,签订有利于日本的城下之盟。
因此,拿下后能否守住并不是重点,能否拿下才是重点。沿长江一线的推进,因为河流的连接作用,及日
本海陆军的协同作战,攻占难度相对较小。武汉会战日本以 35万人击溃了中国 110万人的军队,可以以
多胜少,军力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而关中历来是绝险之地,日本曾用四万人进攻陕西,却被中国军队 1万
人击退,以多尚不能胜少。如图《攻取关中平原路线示意图》所示,关中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数个朝代的发源壮大之地,和其良好的地缘封闭性有很大的关系。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南部的秦岭更是天险。扼守关中平原东大门的潼关,是从山西、河南两个方向突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要从山西进攻必须攻克中条山。要走河南则必须突入洛阳盆地。中条山有二十六万守军依山势抵御,洛阳盆地北部沿黄河有德国人指导修筑的“东方的马奇诺防线”,都不容易对付。而潼关则更是千古雄关。日本最终夺取关中的代价必然是高昂的,而且必须调集关内日军的绝对主力进行大会战才有可能获胜。
除此之外,陕西的地位尚不可和湖北同日而语。由于气候变迁,西北的黄土高原早就不象古时候沃野千里了。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陕西在全国都谈不上举足轻重,而武汉则在江东沦陷后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从“以战逼和”的角度来讲,攻取武汉的确比攻取西安更具有军事价值。
但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以战逼和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很难认同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受到侵害。即使日军的军事行动已经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即使在这样的
军事压力下中国政府愿意妥协,也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给出日本满意的条件。就在武汉沦陷后中日最有可能达成停战的“桐工作”谈判中,中国方面的主权底线只维持在东北的独立和内蒙的自治。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即使要以战逼和,也要做好逼而不和的持久战考虑。在每一次扩张时都要为自己的占领区寻求新的地缘平衡线,使自己居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
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攻取江汉平原的效果分析》。日本攻克武汉占领江汉平原后,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江汉平原历来是四战之地,既有利于下一步继续的军事展开,又同时受到来自湖南(洞
庭湖平原)、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鄱阳湖盆地四个方向的军事威胁。当日本没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的时候,据此守成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日本只有保持绝对的兵力优势才能保持对这些地区的占有。在占领武汉后,
日本曾一度打算将中国的兵力从 85万削减至55万(我们前面说过,日本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额的战时军事
预算),但由于中国发动的冬季攻势威胁,最终只敢削减到80万。并且必须在这一地区以攻为守来维系占领地安
全。
然而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 中国方面在郑州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 使黄河水奔涌而出一直漫流入淮
河甚至长江。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将日本军队隔绝在平汉路以东地区。使日本进取 “南阳-洛阳盆地”
进而沿平汉路、陇海路向关中平原、江汉平原发展的可能被阻断了。从战争轴线的角度来看。由于西
取关中的通道只剩下强度黄河攻克潼关一条, 作战难度很大。而沿长江进攻江汉平原的难度相对较小,
并且可能得到从粤汉路北上的支持。
这进一步强化了日本自东向西发展的战略轴线。
也使日本在中国
的战争泥沼中越陷越深了。
日本在江汉平原以后的下一步扩张,强大的海军已不太能帮上忙。关东军不敢动。甚至同在关内的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也只能各自为战。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此进入了一种极其不利的相持阶段。江东平原和长江中游的完全占领,及随后华南沿海城市的占领,使美国等远洋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全面影响。这时候美国已经逐渐改变原来的绥靖政策,开始采取援华制日的方式来限制日本在中国的发展了。
相对来说,向关中平原的扩张却能解决很多日本的现实问题。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可采取的战略取向示意图》。进取关中首先是保障山西的安全。日本最初占据山西是为了保障华北平原,特别是平汉路的
安全。但山西本身是重要的煤产地。日本一直希望能在山西大量开采煤矿资源。却一直受到来自陕西的军事干扰,产量极不稳定。关中平原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并和陕北高原西部的黄河、贺兰山一起形成陕西的西部地理屏障。加上北部的黄河河套和阴山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封闭性区域。而且这一地区以西以北中国的兵力部署也较薄弱。关中平原对四川盆地是一种俯视的地缘态势,这比江汉平原仰视的态势对四川盆地的地缘压力更大。因此一样能够起到以战逼和的效果。从军队联络的角度来看,江东平原的华中排遣军和华北平原的华北方面军可以通过津浦路、陇海路获得良好的联系。以互相支援。兵力运用可以更加合
理。
占据关中平原后,中日的地缘格局将重新呈南北分布,从而回到日本的步调上来。在中日沿实际控制线形成相持局面后,日本方面可以通过放弃江东平原来和中国达成临时停战协议(前面分析过,达成和平协议
较难)。由于江东平原涉及到美国等远洋国家的重要利益,日本如果能以放弃江东平原,终止对中国南方的攻击为条件,并表现出剿共和进一步积极北进的姿态,是有可能得到美国支持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的。
此后,日本可以通过对占领区的反复扫荡,特别是对中共势力的剿灭来巩固占领区。鉴于国共之间的矛盾,这种剿灭行动,中国政府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共军队进行的大规模战争极少,但对日本在占领区的统治威胁很大。日本能否顺利实现裁军,维系国家预算平衡,并开始收割占领区的战争红利,决定于地缘平衡线上的攻防压力和占
领区的治安压力。而利用日军和国军战争之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是中共扩大势力的重要手段。而这和
日本巩固占领区,实现稳定生产的目标有着结构性矛盾。中共在日本占领区内建立的大量农村抗日根据地,以及对铁路交通安全的破袭对日本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剿灭这些势力成为日本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占领江
汉平原后,日本在准备进攻东南亚的同时,就开始了对占领地的大扫荡。而关中以北的陕北高原则正是中共敌后组织的策源地。在攻取关中后进一步扫清陕北中共势力对于稳定整个华北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高昂的代价和关中资源贫瘠的状况,在以战逼和的指导思想下,是以关中平原还是江汉平原作为主攻方向当时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当代人在事后虽更容易分析其利弊,但把我们
放到那样的具体环境中时,其实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在“桐工作”谈判中日本和中国都能够有更大的让步从而达成协议,则夺取武汉的战略取向恐怕就没有人会说是一种错误了。
武汉会战之后,日本还陆续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战役来巩固对整个江汉平原的占领。
并尝试从南向北突
入南阳盆地,从北向南突入洞庭湖平原,但收效甚微。另外日本利用海军的巨大优势,控制了广州等南部
主要沿海城市,断绝了英美从越南到广西的援助通道。至此,日本的军事推进能力基本达到极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日本仅能保证城市、重要资源产地及铁路沿线数十公里内的治安状况。而此时与中国政府
的谈判也陷入僵局。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为了摆在日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
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
难免感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
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
有朋友问我,怎样写出滋润心灵的文字?是要,引用名言,还是有什么规律?我笑着回,随心随意,不为难自己。你为难自己,就要刻意去效仿,你不随心随意就要被名利世俗困
扰,自然心态会有偏差,文字也染上了俗气。
现实生活中,不乏完美主义者,终日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中活着,虚拟不切合实际。如此,唯有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笺言。常常想,不想活在过去的人,是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
落,不想被束缚在心灵蜗居里的人,是失去的太多,一番大彻大悟后,对视的眼神定会愈发清澈,坦然笑对人生的雨雪冰霜。
对于随波逐流的人们,难免要被世俗困扰,不问过去,不畏将来又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纠葛,无从知晓。
不得不说,人是活在矛盾中的。既要简单,又难淡然,挣扎在名利世俗中,一切身不由己,又有那样的生活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呢?
人前,你笑脸相迎,带着伪装的面具,不敢轻易得罪人;
人后,黯然伤怀,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人生的不如意;
常常仰望别人的幸福,而忽视了自己,却不知你与他所想要的幸福,都
只得一二,十之八九只有在希冀中追求,不是吗?
人活一辈子,心怀梦想,苍凉追梦,难能可贵的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最惧怕瞻前顾后,退缩不前。一生短暂如光影交错,有几个人能放下牵绊,有几个人能不难为自己,活的精彩呢!
我们的一生,是匆忙的行走,谁的人生,不是时刻在被命运捉弄中前行。我想,我是无法和命运抗衡的,却又时刻想做真实的自己。眼下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对照着卑微的自己,心有万
千光芒,无法放弃的却总是太多太多。
中年,人生的分水岭,不再有小女孩的浪漫情怀,撒娇卖萌,穿着也越发简单,舒适即可。年轻时可以穿紧身裙,牛仔裤,甚至小一码的高跟鞋,不惜磨破了脚板,夹痛了脚趾,依旧笑
魇如花,人前卖弄。年少时,青春做砝码,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心头飘飘然,走在马路上,陌生男子的回头率,成了青春的资本,忘乎所以。
年龄越大,对身边的一切似乎没了热情,争吵,攀比,打扮,都没了兴趣。有人说,女人要爱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行,而我却恰恰相反,正如有一天涂了口红出门,儿子吓了一跳,
一句太庸俗,再昂贵品牌的口红你都不适合,让我哑然失笑。原来,他宁愿喜欢素面朝天的妈妈,也不想要矫揉造作的中年妇女,我必须保持最初的简洁,亦或简单。
居家女人虽平庸,却总想活出真我。不喜欢的东西,学会舍弃,生活趋于安静。每天打理家务,照顾子女,空闲的时间看看书,散散步,陪婆婆去买菜,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平常心,
生活便达到了想要的简单。
人过中年天过午,流逝的时间不会等我的。不想为难自己了,几十年光阴里,不停做着事与愿违的选择,极力说服自己,多替别人想想,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却忽视了委屈的自己。
我承认,给自己负担,就是难为自己。不愿意放下,就是心态使然。其实,你大可不必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为自己活着,才是真理。从今天起,不愿意迎合的人,选择放手;
卑鄙下流,
虚情假意的损友,拒绝交往,只要随心随意,什么都不是难题。要明白,他们走近你的世界,只想利用你,却从不顾及你的感受,既保持若即若离,又想无偿索求,时刻为难着你,美其名曰
这是一份难得的缘
一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难免感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
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
有朋友问我,怎样写出滋润心灵的文字?是要,引用名言,还是有什么规律?我笑着回,随心随意,不为难自己。你为难自己,就要刻意去效仿,你不随心随意就要被名利世俗困
扰,自然心态会有偏差,文字也染上了俗气。
现实生活中,不乏完美主义者,终日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中活着,虚拟不切合实际。如此,唯有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笺言。常常想,不想活在过去的人,是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
落,不想被束缚在心灵蜗居里的人,是失去的太多,一番大彻大悟后,对视的眼神定会愈发清澈,坦然笑对人生的雨雪冰霜。
对于随波逐流的人们,难免要被世俗困扰,不问过去,不畏将来又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纠葛,无从知晓。
不得不说,人是活在矛盾中的。既要简单,又难淡然,挣扎在名利世俗中,一切身不由己,又有那样的生活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呢?
人前,你笑脸相迎,带着伪装的面具,不敢轻易得罪人;
人后,黯然伤怀,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人生的不如意;
常常仰望别人的幸福,而忽视了自己,却不知你与他所想要的幸福,都
只得一二,十之八九只有在希冀中追求,不是吗?
人活一辈子,心怀梦想,苍凉追梦,难能可贵的是执着向前,义无反顾,最惧怕瞻前顾后,退缩不前。一生短暂如光影交错,有几个人能放下牵绊,有几个人能不难为自己,活的精彩呢!
我们的一生,是匆忙的行走,谁的人生,不是时刻在被命运捉弄中前行。我想,我是无法和命运抗衡的,却又时刻想做真实的自己。眼下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对照着卑微的自己,心有万
千光芒,无法放弃的却总是太多太多。
中年,人生的分水岭,不再有小女孩的浪漫情怀,撒娇卖萌,穿着也越发简单,舒适即可。年轻时可以穿紧身裙,牛仔裤,甚至小一码的高跟鞋,不惜磨破了脚板,夹痛了脚趾,依旧笑
魇如花,人前卖弄。年少时,青春做砝码,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心头飘飘然,走在马路上,陌生男子的回头率,成了青春的资本,忘乎所以。
年龄越大,对身边的一切似乎没了热情,争吵,攀比,打扮,都没了兴趣。有人说,女人要爱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行,而我却恰恰相反,正如有一天涂了口红出门,儿子吓了一跳,
一句太庸俗,再昂贵品牌的口红你都不适合,让我哑然失笑。原来,他宁愿喜欢素面朝天的妈妈,也不想要矫揉造作的中年妇女,我必须保持最初的简洁,亦或简单。
居家女人虽平庸,却总想活出真我。不喜欢的东西,学会舍弃,生活趋于安静。每天打理家务,照顾子女,空闲的时间看看书,散散步,陪婆婆去买菜,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平常心,
生活便达到了想要的简单。
人过中年天过午,流逝的时间不会等我的。不想为难自己了,几十年光阴里,不停做着事与愿违的选择,极力说服自己,多替别人想想,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却忽视了委屈的自己。
我承认,给自己负担,就是难为自己。不愿意放下,就是心态使然。其实,你大可不必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为自己活着,才是真理。从今天起,不愿意迎合的人,选择放手;
卑鄙下流,
虚情假意的损友,拒绝交往,只要随心随意,什么都不是难题。要明白,他们走近你的世界,只想利用你,却从不顾及你的感受,既保持若即若离,又想无偿索求,时刻为难着你,美其名曰
这是一份难得的缘
【篇三】日本侵华战争心得
我相信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支配,人们常说的突然事件,其实也是有其因果支配,只是来得突然,未有心理及时间上的准备罢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既在日人的掌控之中,也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中国史学界一直把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认定为日人侵华的全面开始,所以民间上到八十岁的长者,下到两三岁学语顽童,都知道八年抗战。但日人学界却有中日十五年战争之说,从时间的差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日本人为何要侵华?其实日本人这一阴谋已酝酿百年之久,非一朝一夕之功。先取高丽,琉球、再图支那,是日人几百年来的既定国策。他们用几百年的时间去策划实施,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个人认为,日人侵华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因数。
日本方面
必然性
1、自然环境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了武士等级,但武士道却被日本统治者作为主导性的伦理传统继承下来,用以向国民进行灌输,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
给小孩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
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天皇制政体是明治维新保留的除武士道之外的另一个封建残余。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
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日本踏上了军事立国的军国主义道路。从西方列强的情况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的迫切需求,而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和资本主义列强在政治组织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使它们得以通过暴力强行夺取海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要比欧美列强晚得多,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日本统治者普遍怀有急起直追的心理,加之其固有的嗜杀黩武的武士道传统和天皇制政体的影响,所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比欧美列强更多地借助于暴力性的对外扩张。要通过暴力强行夺取海外资源和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此,明治政府以军事立国为根本国策,竭力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最后一个因素是西方法西斯主义传入日本,形成法西斯军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源自欧洲的法西斯主义思潮也开始在日本萌芽。西方的法西斯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可以说是一对异姓兄弟。经过日本民间法西斯鼻祖北一辉和另一名法西斯思想家大川周明的介绍和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潮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军界迅速蔓延。由北一辉、大川周明提出的法西斯思想经军内法西斯加以补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法西斯思想体系,即:通过“天皇归一”的忠君思想树立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国体意识”;
依靠军队进行“国家改造”,废除政党政治,打击保守派统治人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通过实行国家总动员建立总体战体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夺取远东霸权,完成“昭和维新”。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军部之手,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正式确立。
3、经济因素 当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所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由于日本为对外发动战争而加紧扩军备战,造成了通货膨胀、财政危机和人民生活的恶化,又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来临。此时,“日本资本主义把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求之于不顾中国的抵抗而占据华北,然后建设日、满、华北经济圈,为此,竟不惜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日本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既是它企图称霸世界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它转嫁经济危机的直接的和必然的结果。因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政府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这样结果只能选择战争。
4、政治因数:日人要想征服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就显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中国这个大宝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那么日人必定能称霸世界,所以这个战略高地一定要拿下。后来日本敢对美国宣战,很大因数是他们认为基本上已经征服中国,所以认为自己有本钱与洋人为敌,所以他们一直打着从洋人手中解放亚洲人民旗号。这是他们称霸世界野心的最好表露。从地缘政治来讲,拿下中国就等于拿下整个东北亚,同时为征服世界夯下牢固基础。向北可取俄国和欧洲,西可进军印度和中亚,向南可控制整个大洋。总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后来日本的整个战略部署也是按这个方针进行的。同时,清朝末年的政治形势是多国列强染指中国,日本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其元气大伤,国民厌战争情绪严重,反战暴动不断。
如:1918年8月3日,抢米暴动(亦称米粮暴动、米骚动)首先在日本富山县爆发。1918年日本国内通货膨胀,米价居高不下。同年8月因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革命,下令大量征集军粮,米商乘机哄抬米价,劳动群众愈加生活困难。8月3日富山县中新川郡西水桥町的近200名家庭主妇举行示威,要求降低米价并冲进米店抢米,掀起反抗斗争。6月,东、西水桥叮和滑川町千余居民以实力阻止大米外运,迫使町当局降低米价。经报刊报导后,影响强 烈。至8月14日舱米风潮波及名古屋、京都、大贩等大中城市。群众袭击米商,与前来镇压的军警搏斗,抢米暴动进入高潮。9月17日抢米暴动平息,被捕者2万余,被起诉者7708人。但军阀寺内正毅内阁深受打击而垮台。日本当时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等情况,不太允许其再次扩大战争规模,因此,当时日本进入温和派执政时期,但好景不长十多年后,随着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遭少壮派军人暗杀,数名海军少壮派军人冲进首相官邸,射杀犬养毅首相。不久,另一批人分别袭击牧野伸显内官邮、日本银行、政友会本部和东京都警察厅等处。入夜时分,农民组成的敢死队袭击东京附近的变电所。暴动发生后,东京都警察厅立即动员15000名警官,全面警戒,是为“五一五事件”。该事件的影响极广,最重要的结果是陆军的权力大增,结束了8年的政党内阁。从此日本内阁由主战派的军人长期把持着,为全面侵华打下了政治伏笔。
5、历史因数:做为中国人,尤其是汉人不能不对中国文明史的两次倒退而感到惋惜,一次是蒙古人,一次是满洲人对中华文明的颠覆。无论过去和现在一些出于政治目的的御用文人对元和清如何歌功颂德,但都不能掩盖其对中华古文化的迫害。以中华文化继承者自居的日人,感到征服中国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们要比那些胡人更有资格入主中原。明朝中叶,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最著名的野心家)丰臣秀吉刚刚对日本诸岛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颇有醉翁之意的两次“侵朝战争”,虽然因明王朝的强大而遭重创,但却并非毫无所获,因为丰臣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所创出的战略意图被他的“孝子贤孙”们奉为经典--征服朝鲜,而后以朝为跳板,征服中国。甚至数百年后的20世纪初,日本主战派在其“侵华宣言书”--即著名的“田中奏折”中所“描绘”的“大陆战略”的中心战略也基本如此,所不同的仅仅是多了几个字--“进而征服世界”罢了。
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稍感强大,主战派的少壮军人们又把征“韩”搬上政事议程。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时隔多年以后的,““九·一八事变”以及“七·七事变”,只不过是上面的历史延续罢了。
以上说明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那么日本为什么有能力侵略中国?
1、明治维新 可以说,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历史命运的根本转折点。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但基本没有达到侵略企图,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日本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其对外扩张,可谓心有余力不足;
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对外扩张几乎次次成功,主因就在于维新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仅以武器装备为例,到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已能够批量生产当时所有的先进重型武器,如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作战飞机、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和军用通信设备,其性能也与英美制武器相当,而当时的中国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重武器基本依赖进口。
所以,明治维新是日本之幸,而为中国之祸。邻国一次成功的改革,却给自己国家的命运带来莫大的影响,这是许多中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这个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事务。
2、民族特性 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一些特性强化了日本的国力,也强化了日本侵华的能力。
在推动和有利于日本侵华的种种因素当中,除了武士道、天皇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发展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东西,如团结、认真敬业、善于创造性摹仿和有危机意识等。日本因为强大起来才可能发动一场全面侵华战争,而日本的强大是与这些民族特性分不开的。
(1).不搞内哄 日本人并非没有内部矛盾,但他们不大搞内哄,他们对自己的同胞很爱惜,谁动了日本人一根毫毛,哪怕是伪军的高级将领不小心伤了一个日军士兵,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策反伪军十分容易,而策反日军部队从整体上无一成功。日本军队从未发生过内战,而中国军队内部磨擦不断。抗战时,我们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但是,正义一方的中国人没有完全做到,非正义一方的日本人反而基本做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了不起的战略著作,经过抗日战争实践的检验,基本的预测都实现了,惟独有一样没有实现,即:“中国抗战的胜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将有待于国际的援助和日本国内的变化”。所谓“日本国内的变化”即指日本反战力量的增长。但是,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的反战力量仍极为有限,几乎没有构成一种力量。日本人比较团结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对天皇的忠诚,在以等级制为基本结构的日本社会中,天皇站在最顶端,这与中国古代的帝制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皇位频繁更姓,总计三十六姓,而日本自神武天皇开创天皇制之后,天皇从未改姓,可谓万世一系。在日本,天皇不是实际的统治者,而只是一个象征。天皇的隔绝尘世,一来不妨碍重臣掌握实权,控制朝政,二来无实权就不会犯什么大的错误,也不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这样有利于维护天皇制的长久性和国民对天皇的精神信仰。于是,皇统绵延不绝,皇恩浩荡不息,久而久之天皇也就成了日本统一与永存的超凡脱俗的象征。对天皇的效忠就是对日本国的效忠,效忠天皇成了每一个日本国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就使得日本有一个凝聚国 民的核心和集中统一的精神信仰。二是民族优越论,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把自己视为“天照大神”的子孙,视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使日本人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自己同胞的尊重,同时也强化了日本人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和鄙薄心理。三是矛头对外。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很小,资源贫乏,很多需求从日本国内无法解决,而必须通过贸易或战争的手段从国外解决,所以它的矛头是对外的,贸易是对外贸易,战争是侵略战争。无论是解决资源、市场问题,还是扩张领土,日本都是把矛头指向他国,尤其是中国。矛头对外,可以缓和内部矛盾,所以日本人从整体上比较团结。
(2).认真敬业 日本人的认真和较真,在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可与之媲美。而这两个国家恰恰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其产品质量的信誉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日本学者研究郑和下西洋那条大船上究竟用了多少铆钉;
一位专门研究李大钊的日本女学者能把李大钊在日本时住在什么地方,在那个饭馆吃饭,到哪里散步等等说得一清二楚,这让中国研究李大钊的专家们瞠目结舌;
还有日本学者专门研究唐朝皇帝死后,太子守灵的礼仪,这个问题如果让中国的学者来解释不知是否有人说得清楚。日本学者的论文与中国学者的论文反差很大,我们讲究篇章布局,讲究观点的提炼和总的结论性评价;
而日本人重视细节,重视资料,写得极为细致。中国人读了日本人的论文感觉过于繁琐,日本人看了中国人的论文则感觉大而空,不扎实。日本人之所以认真,恐怕与它小有关,家小业小,土地少资源少,事事必须精打细算;
也可能与日本的对外扩张有关,你一个小国去打人家大国,总得精心准备吧。也可能与日本的私有制有关,什么都是自己的,不认真自己吃亏。认真作风与生活的所有内容都有关系。认真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敬业的民族,认真的好处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办事的准确无误,更有助于在国民中树立科学精神,日本人能把西洋的科技学到手,进而后来居上,肯定与认真有关。因为科学是精细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
(3).创造性摹仿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要进步就不可能不摹仿,但摹仿的水平和结果却大不相同。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一直是世界一流的先进国家,中国人也一直习惯于以老大自居。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英国的舰炮轰开,中国人才发现自己已经样样落后了。于是,清廷的有识之士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下发起了洋务运动,企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上体制方面的大锅饭等原因养成的惰性,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往往只摹仿不创新,落后了再引进。日本人的摹仿,与中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跟着英国人学习造船的技术,最终达到甚至超过了老师,建起世界一流的“联合舰队”;
他们向德国人学习照相机的制造技术,最终成为世界第一照相机强国;
他们跟着西方学习汽车的制造技术,最终使日本汽车大举占领西方市场;
他们向中国人学习陶瓷、造纸、染料、豆腐和景泰蓝等传统产品的制作技术,最终把我们甩在了后面。可见,日本人的摹仿与我们不同,这可以叫作创造性摹仿或超越性摹仿。何以日本人能够实现摹仿的超越效果呢?首要的原因是日本人认真、较真,对引进的和学来的东西仔细揣摸,把它吃透,这样超越和创新就有了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人对于强者的态度,你的技术厉害,我佩服,我学习,我引进,但最终我要超过你。这表明了日本人对于强者的不服输的精神。
(4).有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可以视为日本岛国心态的一部分。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培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培里赠给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培里来航令日本人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来航”。因为这次事件,日本看到欧洲工业革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所以形成了特别强的危机意识,他们知道要么崛起,要么就灭亡,所以想法设法,不惜代价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经济和政治体制。它使日本人总是处在一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状态,这样就容易把事情做得好,而不致犯大的错误。相形之下,中国人的盲目乐观和麻木不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
1、文化因数?:从明亡之日起,日本人就不认可满洲人统治的中国,认为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和狂热学习的华夏汉文化已亡,胡人统治中土已无先进性可言。而日人认为日本却比较完好保留了华夏文明的衣冠文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有理由和有资格去与清国为敌的,日人一直想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精神领袖。我们看一下葛兆光,原载于《书城》杂志月刊2004年第9期的一些文章截选:“不断有中国船到长崎,也不断有一些遇见风浪的船漂到日本的各个地方。遭遇多了,客人和主人之间,常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不过,并不全是中国人的错,当时日本人,多少有一些歧视中国人。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据说是满清入主中国,让日本人觉得野蛮在中国已经战胜了文明,尤其是满清的中国人,都脱下了原来的汉族衣服,剃掉了受之父母的头发,编上了蛮人的辫子,这一点就让日本人觉得很鄙夷。仿佛老话说的“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明明知道中国汉族人对这种服色改易也很在意,他们偏偏就要在衣服上面做文章,挑开已经渐渐平复的旧时伤疤。现在还留下不少当年日本人好奇的绘画,绘画中的清国人都是“辫发胡服”,与史书记载中的华夏衣冠和他们想象中的中华人物,已经有了很大差异,于是,他们特别仔细地询问,并且用画笔把他们的形象画下来,不仅是猎奇,也借了这种外观的描述,表达一种文化上的轻蔑。一个叫做伊东龟年的人,就对清国船员们的髡头辫发和上衣下裳很不以为然,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读书人虽然对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有钦慕之意,但是对现实清国的存在却相当蔑视。据学者说,清朝的出现,唤起了日本人对当年元寇的回忆,所以打心眼里对满清有一种敌意,因此在记载了服色之后,他不忘记添上一句:“大清太祖皇帝自鞑靼统一华夏,帝中国而制胡服,盖是矣。”他们说,中国已经荣光失尽,因为满族人的入主中原,所以“今也,先王礼文冠裳之风悉就扫荡,辫发腥膻之俗已极沦溺。则彼土之风俗尚实之不可问也”。
日本人的逻辑很有趣,一方面他们觉得中国衣冠已经成了野蛮胡服,满心地瞧不起,一方面要证明自己衣冠是文明传统,却又还得证明自己穿的是正宗中华汉服。因为只有证明自己古代衣冠源自上古中华正宗,才能证明文明在日本而不在中国。所以,他们不断在漂流人那里寻找自我证明。一个叫做关龄修的日本人,便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东坡巾,告诉中国人说,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礼经为正。近世以来,或从司马温公、朱文公之说,乃是此物”。而且故意问中国人说,你们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衣服吧?中国船员仔细看过后,只好尴尬地承认,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清朝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见于演戏列朝服饰耳”。
【篇四】日本侵华战争心得
日本侵华战争每当谈论起八十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我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触。
1931—1945,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无数无辜百姓,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告诉我们战争的惨烈,也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名族,我们团结一心,不惧任何法西斯侵略者的欺凌。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更多无辜的生命,毒气战,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多少同胞死于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屠刀下,就算如今南京大屠杀的主犯早已被公开枪决,但是这又怎能平几十亿中国人的悲愤。历史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被我们不断铭记,根深蒂固,生长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不会忘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不会忘记一次次的大屠杀,不会忘记侵略者丑恶的嘴脸,不会忘记无辜百姓绝望空洞的眼神。
而近年来,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仍旧使我们失望,修改教科书,日本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不但不承认历史,而且企图改变历史。日本对于战争的看法,不但没有愧疚之意,还处处给世人一个错乱的印象,日本所发动的战争都是迫不得已的,是别人逼使的,他们也是无辜的受害者,这些让我们已经不是用愤怒所能表达的了,在地球上出现这样一个大和名族,真是人类的一大耻辱。
历史永远不会被掩盖,思想永远不可能被控制,因为血迹不会淡,百姓的冤魂也不会散。
同时,这段历史也让日本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不仅是中国近百年史上第一次获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也使中华民族从此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占据东方,日趋强大。
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不会忘记平型关首战告捷,不会忘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不会忘记每一个不畏侵略,用智慧,用勇气,用一颗爱国之心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华儿女。
这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日本的侵华战争,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生存,陷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之绝境。挽救民族危亡,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各团体以及海外侨胞,都必须以民族大义为重,把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团结起来,结成浩浩荡荡的反侵略大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局,也是检验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是否忠诚于祖国的唯一标准。
直到今天,我们仿佛还可以听见那一年胜利的号角,依旧振奋人心,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密苏里号军舰上签字投降垂头丧气的日本人,大快人心。历史记得所有的一切,屈辱,暴行,反抗,胜利。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有良知正义感的中国人,每每当我不忍翻开那些老照片,不忍直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的时候,我都不断告诫自己,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只能只知道最后的胜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的果实,我们应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本质,保存历史留下的证据,给我们的后代展示最真实的历史。我们不耻日本侵略者,我们缅怀先烈,我们尊重历史。
日本的侵华战争,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牢记住的历史。请记住那片灰色的天空,记住那块鲜血然染红的土地,记住那群战斗的人民。
请你相信,历史永不磨灭。
【篇五】日本侵华战争心得
专题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
时间
1894---1895
1937---1945
背景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华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并发动侵华战争
(1)华盛顿体系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引起日本的不满;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形成亚洲战场策源地,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3)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结果及其原因
【结果】:中国战败
【原因】: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膝求和。
【结果】:中国取胜,日本投降。
【原因】(1)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协同作战 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2)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是大而若的中国打败小儿强的日本的成功的军事战略;
海外华侨人力上的支持抗战;
(3)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国的支持与帮助。
影 响
(1)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
(2)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答案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
战 役
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115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指挥---是抗战以来取得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人民解放战争】
爆发的标志
转入反攻
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最后一战
胜利的原因
对中原解放军全面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
作用:解放东北
【淮海战役】华东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
作用: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华北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作用: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渡江战役】---1949.4.21—意义: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
⑴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⑵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⑶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杀敌。